书城管理谁说大象不会思考
12285700000020

第20章 高科技创新(4)

对大中型企业来说,中间切入是一种较理想的研究开发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技术构思或专利,直接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这样就大大缩短了研究开发时间,投资也会相应减少。同时,企业还能充分吸收他人的长处,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中间切入成功的事例比比皆是。其中,最典型的是战后的日本企业通过大量购买西方国家的专利技术切入研究开发程序,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西方竞争对手。中间切入选择和技术市场、人才(特别是创新意识强的技术人才)竞争紧密联系,企业家决策时,应多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制定出相关的配套措施。

(3)终端切入方案

终端切入指企业从生产性试制阶段进入高新技术开发程序。和前两种切入选择相比,终端切入面临的技术难度较小,因为重大的技术问题已在前面的研究开发阶段得到解决。终端切入是一种快捷、简便的新产品开发选择,对企业来说,就是将已有的样品、样机、生产线、自动控制系统等进行小批量生产,为将来大规模投产作准备。

严格地讲,终端切入已涉及到企业生产程序边缘,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最后一个阶段。终端切入主要面临两个风险:一是生产、营销的不确定性,即大规模生产的各种条件是否具备,如原材料、能源、生产场地等,新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市场,被广大用户承认。二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易保证企业长期具有技术领先、产品新颖的优势。由于企业没有经历从项目选择、原理构思和方案设计的研究开发阶段,不可能垄断在这些阶段产生的所有技术成果。

这就意味着,选择终端切入的企业虽然掌握某项目的关键技术,但其他企业也可能掌握这项关键技术。因此,这就要求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将最佳性能的产品推向市场,抢占制高点,以便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主动。

对大型开发项目,采用终端切入方案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即企业如何在短期内筹措巨额资金用于生产性试制,如进口自动化生产线、兴建厂房等。初始切入和中间切入尽管也可能耗资巨大,但资金投入是分期、分批进行的,投资过程也许持续3-5年或更长。而终端切入的巨额投资是一次性的,因此易受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对这一点应给予特别重视。

前些年,盛行一种反求工程理论,主张企业通过对各种同类产品的剖析,然后综合它们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新换代产品。从研究开发程序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终端切入。因为,这里面没有产生新的技术成果。换言之,技术创新过程在产品研制阶段已经完成。每一种同类产品可以理解成终端切入中样品的组成要素。企业的任务就是先将样品要素技术组装成样品,就像将自行车零部件组装成自行车一样,然后进行生产性试制。反求工程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终端切入选择。

终端切入是一种见效快的新产品开发战略,适合所有企业,特别是那些缺乏开发经验、技术力量相对较弱的新企业。

3、企业高新技术开发的途径

大量事例表明,高新技术开发过程中,除了切入点选择,企业还要处理好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开发成功,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1)产学联合,共同开发

这是指企业与大学合作,由企业出资,利用大学的科技人力资源,共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

产学联合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企业、大学联合开发。在这方面,美国先声夺人,走在了前面。

二是企业到大学建立科学园,目的是更快地使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由实验室进入生产领域。

近年来,这种做法在英国极为流行。

三是企业到国外兴办研究基地。在这方面,日本的企业可谓一马当先。

(2)合作互补、避免无益的竞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一种趋势:企业之间互相利用对方的技术力量、资金和设备,共同开发高新技术、共享技术成果。企业之间的这种联合有利于加强开发力量,加强开发进程,减少开发成本,避免重复开发。早在1981年,日本著名的绿十字制药公司就买下了美国波士顿合作研究公司的若干股票,使其成为美国道格氏化学公司的研究开发伙伴。1982年,日本的东丽公司也与美国的基因技术公司共同研究干扰素。1990年,日立公司与美国IBM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共同开发范围广泛的各种计算机软件。

瑞士《战略时代》指出:英国电气和公用事业公司的破产强有力地证明了欧洲合作的重要性,并以此避免无益的竞争和增强投资者的力量。看来,欧洲的企业界已从这一事件中惊醒过来,加快了合作步伐。

(3)做好新产品的标准化工作

在高新技术开发中,实施新产品的标准化,对合理简化产品品种、改进产品结构、提高标准化程度,减少工艺、工装设计和制造的工作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概括起来,新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在方案设计之前,提出标准化要求,即产品的研究、设计要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他现行技术标准;研究、设计的新产品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化参数;材料和元器件符合标准化要求;与国内同类产品的标准化水平进行对比;预测标准化的经济效果。产品标准化是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新产品开发必须按照产品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研究、设计。

二是对新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内容包括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统一性、正确性;研究、设计的继承性和标准化程度;材料标准贯彻情况等。

标准化审查是新产品研究、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实际操作时,可采用研究、设计人员自审和专业人员审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是新产品鉴定的标准化审查。新产品鉴定前,必须提出新产品标准化审查报告。这是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总结,是评定新产品在标准化方面是否具备投产条件的技术依据。

四是在生产性试制阶段,加强技术标准化工作。除了严格按照经过标准化审查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小批量生产外,还要认真贯彻有关的工艺及工装标准、材料及外购件标准、产品质量标准,使其工艺标准化,工艺文件的格式、常用术语的符号统一,工艺要素标准化、典型化。

案例介绍:美国施乐公司的高科技创新

施乐公司创建于1906年,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主营办公文件的处理。施乐的文件处理包括所有文件处理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其产品销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1年,施乐公司的销售额为178、3亿美元,利润额为4、54亿美元,雇员109400人。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施乐排名第六十六位。

广告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大量的文件处理恐怕是让企业家、官员、学者最为头痛的事情,而施乐的出现,着实让人们乐声不绝。

施乐的前身是1906年在纽约组建的哈洛伊德公司,1961年改用了现名。其问世之初,主营照相纸的制造和销售。1938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切斯特·卡尔森在纽约制成了第一张静电复印图片;1947年,公司从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巴特尔公司取得了基础静电复印的技术专利;1948年,哈洛伊德公司和巴特尔公司宣布联合开发静电复印设备;1949年,公司推出第一台静电复印机,即MadelA;1958年,哈洛伊德公司改为哈洛伊德施乐公司;1959年,施乐公司推出914型自动普通办公复印机,并从巴特尔买下了全球所有关于静电复印的专利。

工业革命以来,各种合约、协议、备忘录、计划、标准等等,已经构成了现代社会最大量的信息媒介。相应地,文件加工即编辑、文印、传送、储存就需要来一场革命。几十年来,施乐公司正是迎合了这一需要,在文件加工处理领域中比行业内其他任何公司都做得更多更好。

施乐认为,现代办公文件不管是纸张或电子形式,都是一种动态的有机体,它为业务处理赋予了生命,它把工作族的成员束缚在一起,使他们以独特的令人激动的方式交流着思想和信息。

因此,施乐乐于帮助人们生产、散布与管理文件,施乐也乐于帮助人们更好更有效地共事,为他们提供复印机、复制机、激光打印、光扫描、工作台、网络系统、先进的办公系统、软件和储存等解决广大范围的文件处理问题。施乐相信,文件对个人和事业是极端重要的,并且作为事业的生命线将继续延长。

施乐通过质量领先战略使自己成为高质量公司。对于施乐来说,高质量是基本的业务原则。因为高质量意味着用户完全满足于他们的产品和服务。

质量的提高是每个施乐员工应尽的工作职责。自1980年以来,施乐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和前苏联都通过了相应的质量审定。例如,在美国的审定叫做马尔科姆鲍德里基国家质量审定。通过独立检查机构的质量审定,施乐的产品不断被列入世界最好的行列。又如,1989年,施乐的产品和组织获得了Malcdm Baldrige国家质量奖,施乐加拿大公司获了加拿大国家质量奖;1990年,在荷兰的Rank施乐制造厂获荷兰Nevat─Misset Co─Purchaser奖;施乐墨西哥公司获得了墨西哥国家质量奖;Rank施乐获澳大利亚杰出服务质量提高奖。

施乐能够不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究其原因,除了企业内部的制度和组织因素外,在研究开发上的进取和创新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自1938年律师切斯特·卡尔森制出了第一张静电复印的图像以来,哈洛伊德公司即开发出了根据卡尔森的技术制作的拷贝机。之后,哈洛伊德认为电子照相的名字太麻烦,便使用了静电复印(Xerography)的名字。该名字由希腊语的干和写这两个字而来。再后哈洛伊德制造了Xerox(施乐)这个专有名词作为识别其设备的名字。Xerography与Xero两个词汇于1948年同时推向市场。

受这种拷贝机早期成功的启发,哈洛伊德公司于1958年改变了它的名字,叫哈洛伊德施乐公司(HaloidXerox,Inc、)。在施乐914型这种第一种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化办公复印机得到广泛承认后,公司于1961年又易名为施乐公司(Xerox CorporaionRan)。

施乐公司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通过开发、制造和营销组织,施乐不断探索能够产生新技术的开发工程。施乐重视营销技术、系统技术和材料科学的研究。施乐有3个主要的机构,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还有较小的实验室在美国和欧洲。公司还与富士施乐有限公司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就三个主要机构而言,分别是波罗奥托研究中心管理施乐系统的研究,韦伯斯特研究中心管理施乐的商标研究,施乐加拿大研究中心管理施乐的材料研究。

施乐公司的研究开发策略是:由公司和各中心共同负责全球施乐产品、系统和供给的规划和开发,包括复印机、传真机、激光印刷机、光扫描器、工作台、网络系统、高级办公系统、软件和供给的规划和开发。

在施乐发展过程中,持续的资本运营即组织创新起到了较大作用。1962年,施乐收购了某大学的缩微胶片公司,成立了富士施乐有限公司;1965年,施乐买下了基础系统公司之后,把其改名为施乐学习系统公司;买下美国教育出版公司之后改名为施乐教育出版公司;1968年,施乐又买下了金恩公司;1969年,施乐买下了科技数据系统公司和Rank Xerox的主要股份;1970年,它成立了施乐计算机服务公司,在加州帕洛阿尔托成立了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1974年,它在弗吉尼亚州成立了施乐培训和管理开发国际中心;在安大略省设立施乐加拿大研究中心;1979年,它买下了加利福尼亚计算机产品公司的存储产品部,之后改名为世纪数据系统公司,同年它又买下英特尔公司的AutEX及WUI公司,成立了施乐信贷公司;1984年,它买下Van Kampen Merritt公司,成立施乐金融服务公司;1985年,它建立了Astra通信公司,之后改名为Synoptics通信公司;同年,又成立了施乐金融服务人寿保险公司;1986年,它买下了Dowdell公司,成立了Rank施乐欧洲分公司,建立了学习机的非利润研究机构,探测人工智能在教育方面的利用;1987年,施乐与中国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合资经营,开辟了在北京的电子印刷中心;在卖掉了施乐南非有限公司后,施乐成立了与杜邦合资的DX图片公司;并与上海SMPIC公司和中国交通银行合资建立了施乐上海公司;1988年,施乐公司又购买了数据拷贝公司及美国计算机公司的高级信息技术,生产出第200万台施乐复印机,推出50系列复印机;1991年,施乐在纽约韦伯斯特成立了彩色研究实验室及新的软件部─X─Soft,推出了两种彩色复印机:5775型,1分钟复印7、5页;4850型,1分钟复印50页,配置了一系列的激光印刷器;1992年,施乐的组织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开始与Dell计算机公司协作在中、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营销Dell个人计算机。[JD0001(1,1)7.28]

不难看出,施乐在服务用户的过程中,反复进行着技术创新和企业的组织创新。或许,这正是施乐成为高质量公司的技术基础与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