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生命的黑匣子
12288500000027

第27章 从猿到人:人类的进化之路(5)

1923年奥地利的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到周口店调查发掘,发现了两颗似人的牙齿,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发现了一颗保存完整的似人的下臼齿,经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解剖学教授加拿大人步达生研究后,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猿人”或“北京人”,在分类学上叫北京直立人。猿人洞(周口店第一地点)的发掘工作从1927年开始,一直持续地进行到1937年,由于日本侵略中国而中断。在连续11年的发掘中,共挖得北京猿人的头盖骨5个,下颌骨14块,牙齿147颗,此外还发现一些破碎的肢骨。这些化石代表男女老少40多个猿人。同时发现有100多种动物化石和多种植物化石以及几万件石器和大量用火的遗迹,使周口店成了直立人阶段的典型地点。

由于周口店不仅有猿人头盖骨等化石的发现,还同时发现有大量石器和用火遗迹,而周口店猿人头盖骨的形态与爪哇猿人的非常相似,从而肯定了爪哇直立猿人、以至整个猿人类型在人类进化史上的位置,平息了爪哇猿人是猿是人的争论。

1931年以后,在爪哇陆续有猿人化石的发现,至今已发现有男女老少30多个直立人的化石,化石地点共有5个,即桑吉兰、桑邦甘马切、物里尼尔、凯登布鲁伯斯和珀宁。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发现的猿人化石地点有: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公主岭和陈家窝、安徽和县。在周口店第一地点(猿人洞)也有新的材料发现。在湖北郧县、郧西县和河南南召县也发现了猿人牙齿化石。

上述一些直立人头骨平扁,骨壁厚,大部分厚度达10毫米(现代人则常为5毫米)。眶上脊粗状,形成眶上圆枕,可高出15毫米。头骨后部的枕骨比颅顶几乎厚一倍,形成枕圆枕,是项肌的上界。枕骨脊沿头骨后部向前水平延伸,在两侧耳孔上方与乳突上脊相续,更向前到颧弓。

眶上脊与颧弓、乳突上脊和枕骨脊大约在头骨中部,水平环绕头骨一周,成为加强头骨的保护性结构。在此增强结构线以下,有面骨、乳突和项肌保护头骨的下半。在此线以上,颅顶有厚的骨壁及其外覆的肌肉提供保护。在颞窝处骨壁较薄,则有额外的肌肉保护;肌肉愈厚,骨壁愈薄。

在直立人的整个系统中,这个加强系统没有明显的改变,颅顶的厚度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直立人的脑子明显增大,从早期的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的1200毫升左右。脑子增大,容纳脑的颅骨自然也要增大,但并不是各部分都同样增大,主要是颅骨的高度和长度的增大,其宽度则基本不变;只是由于颅底的增强,特别是海绵骨质的扩张而宽度稍有增大。

额骨的增大,可从晚期直立人(如周口店和乍得的标本)的有额隆突看出来,以容纳增大的脑的额叶。枕骨的增大包括脑的增大和顶肌附着区的增大。脑的增大影响枕圆枕以上部分的枕平面,这部分的骨包容着脑的顶联合区的后部。在早期直立人和晚期直立人之间,这个枕平面的扩大使它与顶平面的比例有很大的改变。

脑的扩大与身材的增大有关。直立人的身材明显比南方古猿大。南方古猿的平均身高为14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大约为40公斤;而直立人的平均身高为16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大约为60公斤。因而直立人的脑量的增加一大部分是由于身材的增大。

脑子的增大不仅是体积增大,脑的扩大,也反映出它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和重新改组。脑各部分扩大的程度也不一致。额骨和枕骨部分特别扩大,可能主要是相当的脑的部分即额叶和顶后区的扩大。整个脑也扩大了,显然与复杂的文化行为如有语言的能力有关。语言能力的进化似与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的出现有关。周口店5号头骨两侧大小和形态的明显的不对称性,是表明已有语言能力的少数直接的形态证据,因而有理由相信直立人已有人类的有声语言。

直立人生存的时期,气候主要是较温暖的,自然也有温暖和寒冷的变迁和交替。北京猿人生活时期的周口店地区的气候,根据对遗址孢粉的分析,属间冰期气候,与今天华北的气候没有多大差别。

温带气候每年有寒冷的冬天,因而在洞穴中居住和使用火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的多种多样不仅提供了柴火,而且还提供了果实和种子,是直立人食物的重要来源。北京猿人洞的沉积中,有大量烧过的朴树籽,大概是猿人的食物。对沉积物所进行的孢粉分析证明,当时还曾有过其他的植物,如胡桃、榛、松、榆和蔷薇。这些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也可能是猿人食物的一部分。

狩猎是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肉类可以比素食提供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北京猿人洞中发现大量各种大小的哺乳动物化石表明,他们不仅猎捕小动物,还能猎捕大动物。在洞里发现大量的鹿类化石,有肿骨鹿和葛氏斑鹿两类,其个体不少于3000头,表明鹿类动物是北京猿人捕获最多的猎物。

非洲的直立人遗址,主要可分为三类:居住处、屠宰处和采集处,较大的居住地可能维持50个人左右同时在一起生活,而许多小的遗址可能只容纳几个人。有些居住或生活面遗址显示有简单结构的居所如防风篱笆或掩蔽所。这里有着种类不同的各种工具。在屠兽遗址里集中有用来宰割的许多锐利的石片和少数大的切割工具。采集遗址发现于与采集活动有关的森林附近或是植被繁茂的区域。这里有大量的粗糙的两面器,用来挖掘、砍砸和切碎植物性食物,也可能把可供食用的植物作若干初步的压碎和加工。

同样,遗址中的动物化石,表明非洲的直立人能狩猎中等的和大型的哺乳动物,包ù蟮尼狒。这显示狩猎是群体协作和有组织地进行的。

2.狩猎的意义

狩猎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谋食手段之一。直立人的狩猎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已能制造较为复杂的工具,已能狩猎一些大动物。狩猎对直立人的大脑、身体以及社会行为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明显的直立人居住遗址中,有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许多是与人的大小差不多的、成年的、能快速奔跑而不易捕获的动物。与这些动物骨骼一起发现的有用来屠宰兽尸的石器。可以肯定,直立人已能狩猎大的动物。

可是,使用那样简单的石器,直立人怎样能猎获大的动物呢自然,依靠这样的狩猎技术,肉食供应不可能是很经常的。采用植物性食物仍是主要的食物来源,狩猎只是食物来源的一种补充办法。

解剖上的改变主要在脑子,不仅体积增大,结构也变得复杂。大的脑子从蛋白质的需要和氧的消耗来说都是很大的,脑的氧的消耗比身体其他部分消耗的单位重量几乎要大10倍。脑的重量相当于身体总重量的2%~3%,但在安静时脑所需的氧却要占整个机体所需氧的20%左右。因此直立人脑扩大的原因,必然是脑需要氧的作用;而体毛的减少促使在人类中有特殊的肤色选择。皮肤的色素是由黑蛋白细胞产生的黑蛋白而形成的,这些细胞位于表皮的底部。

各人群的这种细胞的数目并无差别,但其产生黑蛋白的活动有很大差别,结果各人群的色素也有很大的差别。黑蛋白能限制透过皮肤的紫外线照射的量。适量的紫外线是人体复合维生素D所必要的。但过多的紫外线的透入有两种害处:一是会大量减少出汗的速度,严重者会产生很大的痛楚;二是会引起皮癌。这种适应的共同结果是选择黑皮肤作为人类在热带白日活动的适应。

从尸食、采集食物和一些小规模的狩猎到狩猎采集的适应,这决定了早期的猎人可能是黑皮肤和体毛较少。

更多地依靠狩猎,对人群的地理范围和生态范围都有影响。狩猎使人们获取食物的必需时间减少,可以有更多自由的时间,因为同等分量的肉食比植物性食物能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

其次是狩猎行为的机会性更小了,而是有计划地、合作地来进行,这与偶然可得的尸食或在天然陷阱中偶然捕获的动物不同,使人群之内和之间有更复杂的社会交往的机会。

狩猎对人类的进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行为上来说,人类的狩猎依赖技术(武器和肢解的工具)。在狩猎和采集中互相交往,需要合作。食物的获得包括猎取猎物和采集植物澄铩:

者构成早期人类食物的大部分,几乎可以肯定是女性干的活,这从明显的两性体形大小的差别上可以看得出来。可是技术在这种进化中比在狩猎的进化中更为重要;在获取和制备植物性食物上,工具极端重要,而容器对把食物带回居住基地是关键性的。

男女分工获取食物,共享食物,以及有较长期的计划,变成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行为。多种营养和复杂的活动促进脑明显增大。互相交往多了,产生了语言。

最后,有组织的狩猎的发展造成了人类生态的明显转变。更有效的狩猎成为获得动物蛋白质的一种方法,动物蛋白质最终成了一种一贯的和可预期的食物的一部分。这种狩猎活动有助于扩大早期人类的地理范围和生态范围。

随着更多地食用其他动物,人群的密度在许多地区降低了,这是因为受水的限制。在许多地区水的供应的分散,限制了猎人的数目;在1平方公里内的狩猎人员的数目必然少于尸食、采集人科成员的数目。在东非和南非的遗址的证据显示,南方古猿和狒狒的密度大约相似,而现代的狩猎--采集者的人口密度在同一地区都远比狒狒为低,虽然狒狒是人的猎物。狩猎--采集人科成员在其范围增大时总数增大了,但人口密度在大多数地区则下降了。

随着猎物和水资源在某一时期的变化,人群在整个分布范围内移动,这样使人群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因而有较多的基因交流,也促进了更复杂的社会关系。这反映为他们制作的石器和管理制作的规则更复杂了。

3.食人之风

北京猿人长时期来被认为是开“食人之风”的始祖。现在让我们来看看“食人之风”究竟是不是从猿人开始的。

在现代民族中,不少地方曾流行过“食人之风”,有着吃人肉或人脑的习俗。有人认为在原始人类中,也有吃人风气,有人认为没有。有关吃人风气产生的原因以及在人类进化中的意义等,也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吃人的习俗在现代的一些民族中,还有着吃人肉和人脑的风气和习俗,例如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在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部落中。有的直到最近还保持着吃人的习俗。

在过去的历史上,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曾记载了黑海沿岸部落中吃人的事。1688年荷兰曾出版了一本名叫《吃人的本性和习俗》的书。1863年出版的英国赫胥黎的《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一书中,专附有“16世纪非洲的吃人风气”一节,说“在非洲刚果的北部,过去住着一种民族叫安济奎,这个民族的人民非常残酷,不论朋友、亲属,都互相要吃的。”又说:“他们的肉店里面充满着人肉,以代替牛肉和羊肉。他们把战争时捉到的敌人拿来充饥,又把卖不出好价钱的奴隶养肥了,宰杀果腹。还有为了厌世或者追求荣誉(这个民族的人把舍弃生命看做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是勇敢精神的表现),或者为了对统治者的爱戴,把自己的身体贡献给他人吃。”书上还附了一张安济奎人的人肉店的图。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

中,也多次描述了吃人肉的情节。恩格斯指出:“柏林人的祖先韦累塔比人或维耳茨人,在10世纪还吃他们的父母。”

动物的本性早期人类的群体之内和群体之间是否存在着敌对的情况,从本世纪初就有着两种互相对立的理论。一种是所谓战争派,认为早期人类中就有着互相敌对的人群。另一种是所谓和平派,认为早期人类互相和平相处,生活在“黄金时代”.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意见,因此对发现的各种人类化石也有着不同的解释。

在南方古猿和能人中,在南非、东非和北非发现的、以颅骨为代表的40多个个体中,有20个被认为是被他人打死的。东非的1个,即1961年路易斯·利基报道的11岁的前东非人(后改名能人)的左顶骨上有一凹陷,有放射状裂纹,下颌骨断裂。有人认为这是自然破碎的。南非的19个标本中,有的颅骨破碎,有的骨上有洞或凹陷的破裂处。颅骨的破碎和凹陷或是水流冲击和土石挤压的结果;或是岩石掉落造成的;或是动物如鬣狗咬啮的结果。其中只有两个有较明显的证据,一个是克罗姆德莱地点的南方古猿粗壮种的颅骨破片和颅内模内有一块燧石状的岩石。另一个是斯特克方丹地点南方古猿非洲种的右顶骨上有成双的凹陷破裂。不过,即使肯定是人为损伤的骨骼也不一定是吃人风气的遗迹。至今也没有人提到南方古猿类和能人中已有吃人风气。

在直立人阶段,爪哇猿人的8个头骨中只有4号头骨(颅骨后部)被认为有人为伤痕。有人认为爪哇猿人化石都来自火山堆积,由泥流与大小砾石一同搬运到发现的地点,因而颅骨可能受损。周口店猿人洞(第一地点)被认为是旧石器时代有吃人风气证据的典型地点。不仅一般性的著作,有些专门著作中也这样写着,还提出猎头风俗起源于北京猿人的说法。

北京猿人有吃人风气的说法是魏敦瑞首先提出的。他在1943年发表的《中国猿人头骨》专著中说,猿人“猎取他们自己的亲族正像他猎取其他动物一样,也用对待动物的方式同样来对待他的受害者”.至于为什么打开颅骨,魏敦瑞认为可能是一种礼俗,或者是为了取食脑子。从纵向破裂长骨暴露髓腔来推论,认为取食脑子更为可能。由于魏敦瑞在古人类学界的权威地位,他的这种论点至今仍在发生影响。

1961年,伯高尼奥在魏敦瑞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种解释。他参照印度尼西亚西里伯岛南岸的布晋人的习俗。这种人在18世纪改信伊斯兰教以前,把死人送到远离住地的空旷地方,掩蔽起来,等到尸体干燥后,头即很易取下,甚至不用割下颈椎,然后头被庄重地搬到村里,成了死者家庭的一种保护作用的神物。有时只保存下颌骨,像奖章那样,用绳子悬挂在颈上。与这种礼俗相联系的,是用棍棒打击颅底,扩大枕骨大孔,取食脑子,以为吃了脑子的人就会得到死者的美德和优点。他又根据猿人洞里没有发现过颈椎,头骨却较多,而头部以下的骨骼很少的事实,提出北京猿人也像布晋人那样,实行那种“两阶段”的葬仪。

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上说,武松改做行者,颈上挂着以前头陀留下的“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第三十一回)。《水浒》是描写宋朝农民起义的小说,可能那时我国某些地区也有类似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