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由于胎儿的生长和子宫的增大、妊娠激素的作用与影响,母体关节韧带松弛,增大的子宫向前突出,孕妇躯体被动前移,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孕妇常常需要将两腿分开站立,主动地使躯体重心后移即上身代偿性后仰,腰椎向前突使背伸肌持续紧张,其结果产生轻微腰背疼痛。
由于孕期腰背疼痛是由于肌肉过度伸展,关节韧带过度牵拉疲劳所致,所以在体质瘦弱者则更易发生。一般轻症经休息后便可减轻或消失,明显疼痛者,应积极查找原因,按病因治疗,必要时卧床休息或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若能纠正过度的代偿性姿势,掌握正确的孕期站立行姿势,加强孕期营养,开展适当的孕期运动,增强体质和肌肉的收缩力以及关节韧带的柔韧性,腰背疼痛的症状是能改善的。当然孕妇也应注意避免提重物,宜穿软底低跟轻便鞋。
晕厥
妊娠期有些孕妇会出现突发性头晕、眼前发黑、跌倒甚至抽搐,即晕厥。引起晕厥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直立性低血压。较长时间的蹲、坐位,突然转为站立位,或仰卧位突然转为站立位时,由于低血压,引起晕厥。
②心每搏输出量不足。下腔静脉受压或内脏、皮肤血管扩张,回心血量骤减,使心排出量减少而致晕厥。
③血管舒缩中枢功能不稳定。由中枢原因引起晕厥。
④血糖降低。见于糖尿病合并妊娠者,也可见于妊娠反应伴发的低血糖症。
⑤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往往可伴发晕厥,如高血压脑病、癫痫等。
当孕妇出现晕厥时,应立即就地改变体位,降低身体的重心,以免发生意外;应积极寻找原因,并积极治疗和缓解症状;避免引起晕厥的诱因,如孕期避免仰卧位、用较热的水洗澡以及洗澡时间过长,避免长时间蹲位,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孕妇头晕、眼花
孕妇头晕、眼花症状的出现,提示孕妇对生活环境不适应或体内疾病的存在。
引起头晕、眼花常见的环境因素有:缺氧或低氧环境以及一氧化碳浓度过高、较长时间的强光刺激等,体内疾病如低血糖、贫血、高血压、心脏病等也可引起孕妇头晕与眼花。
孕妇头晕、眼花症状的出现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主要依心每搏输出量、血压及组织对营养物质的摄取与利用受影响的程度而定。症状的出现,无论妊娠处于什么时间,都是不利的,只是对机体危害的程度大小不同而已。所以应对引起孕妇头晕、眼花的原因进行分析,争取使原因得到纠正,以免对孕妇健康和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对妊娠合并症如贫血、心脏病、糖尿病等,一定要进行积极治疗,为妊娠创造良好条件。
孕妇心慌气短
妊娠期由于胎儿的生长与发育,孕母身体为了提供胎儿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全面营养,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包括新陈代谢的增加、血容量的增加、心每搏输出量的增加、肺每分通气量的增加等,这些适应性变化必然增加全身重要器官的负担。如果孕妇不加注意,当活动量增加或孕妇处于劳累或疾病状态时,心肺的适应代偿变化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时,孕妇即会出现或产生一系列症状,如心慌气短。这种症状的出现,也是一种警告,说明孕妇肺的气体交换和心脏的排出血量,目前已不适应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需求。因此,妊娠期孕妇应避免剧烈的活动与劳累,注意适当休息。
孕妇手足麻木及疼痛
孕妇手足麻木及疼痛的原因往往是神经受到刺激所致,当神经受到刺激时,将产生异常放电现象,出现感觉与运动的障碍。孕妇手足麻木及疼痛可见于上肢的桡、尺和正中神经及下肢的坐骨神经受刺激时,有时还可出现运动障碍的表现,如行走困难或手的精细动作能力丧失。孕期肢体筋膜和肌腱水肿压迫,或受到寒冷刺激可直接刺激与影响周围神经,从而产生异常神经放电。孕妇手足麻木及疼痛,一般无严重后果,保持肢体适当位置与休息,有助于缓解症状,不需特殊治疗,分娩后症状可逐渐减轻与消失。
孕妇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综合征称坐骨神经痛,是常见病。有许多原因可引起坐骨神经痛,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对盆壁坐骨神经的压迫与刺激,是孕妇发生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孕妇坐骨神经痛,除了臀部、腿部及足部的疼痛以外,还可有感觉及运动障碍的表现,孕妇坐骨神经痛往往仅单侧出现,咳嗽、喷嚏和屏气用力时症状可加重,妊娠晚期胎儿先露部入盆时,也可加重疼痛症状。但孕期坐骨神经痛症状严重者不多,且不典型与不一致。受凉、感冒可诱发孕妇坐骨神经痛。孕妇坐骨神经痛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局部按摩与口服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可帮助症状的改善。分娩后压迫原因解除,疼痛症状会自然消失。
皮肤瘙痒
妊娠期孕妇皮肤瘙痒多因体内胆汁淤积所致,临床上称为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或特发性妊娠黄疸,特发性即指原因不明。此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出现全身瘙痒,随之发生黄疸,约占妊娠期黄疸的1/5。产后迅速消退黄疸,再次妊娠复发症状,常有家族史,口服避孕药后可发生此病。孕妇胎盘组织有胆汁沉积,引起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胎儿缺氧,使围产儿死亡率增高。
皮肤有胆汁沉积引起皮肤瘙痒。肝内胆汁淤积时,胆汁反流入体循环中,使血中胆盐浓度随之升高,胆盐沉积在皮肤内产生刺激引起瘙痒,孕妇瘙痒症状轻重不等。孕妇一般情况好,无肝炎症状,血清胆红素升高,呈现阻塞性黄疸表现,谷丙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升高,于分娩后症状消失,预后良好。
牙龈出血
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和代谢的改变,使牙龈组织增生,黏膜肿胀,脆性增加,弹性减弱,局部毛细血管迂曲、扩张,渗透性增加,当局部受到挤压、刺激或轻微损伤时,易产生出血。如果同时合并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及口腔卫生习惯不良和维生素C缺乏时,则更易产生牙龈出血。
牙龈是围绕牙颈部的上皮组织,孕期将受到雌激素的影响。注意保持牙龈的清洁与卫生,对预防和减少牙龈出血有重要意义。孕妇应多吃水果与蔬菜,补充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选用软毛牙刷,注意刷牙的方法,控制力度。食用软而利于咀嚼的食品,避免食用硬度大、刺激性强或过热的食物。
26.孕期谨慎用药
妊娠期用药的利与弊
孕妇在孕期用药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并需要人们认真对待的问题。孕妇一个人用药,等于两个人接受药物的作用,胎儿成了被动的用药者。药物可以一方面通过胎盘直接影响胎儿;另一方面通过发生变化而间接影响胎儿。因此,孕妇合理用药,对保障孕妇的安全,维护胎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妇女怀孕后,在整个妊娠期间,由于身体各系统发生的生理变化,稍不小心即容易患一些疾病。为了保证母婴健康,必须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另外有一些孕妇怀孕前已患病,孕期仍需继续治疗,或为了母亲的疾病不影响胎儿,也需要用药物治疗。如果妊娠中胎儿和母体发生异常情况,或分娩前必须做某些处理时,也常常需要用药,孕妇这时就应该大胆放心在医嘱下用药治疗。
如果孕妇患病后怕影响胎儿不敢用药,这不仅会耽误病情,而且孕妇的某些疾病的发展也会危害胎儿。我们说孕妇滥用药物对胎儿有影响,并不是主张禁止孕妇用药。合理安全用药,对孕妇、胎儿都是有益的。比如,有的孕妇患了感冒,本算不上大病,但若久病不愈,长期咳嗽,容易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再加上发热,对胎儿就有影响了,有时会造成流产、早产和死胎等,若在临产前引起产后高热,治疗就更麻烦,甚至危及大人生命。而感冒早期治疗既简单又安全,故不要久拖不治。再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开始表现为血压升高、头痛、头晕、下肢水肿,严重时全身水肿,尿化验检查蛋白很高,进一步可导致子痫产生抽筋,即使住院抢救也不能确保母子平安,这种病是由轻到重发展而来,治疗及时可控制发展,中度的可转为轻度,重度的及时住院治疗,也可使母子转危为安。倘若片面强调吃药会影响胎儿,不治疗就诊,有时医生开了药,当面接受,回家却不服用,直到出现视力模糊,甚至抽搐再急诊求医,这是非常危险的。
妊娠期孕妇发生感染是难免的,尤其是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更为常见,如及时合理选用孕妇可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就可及早减轻症状,尽快康复,避免给胎儿带来不良影响。
在孕期合理安全用药,能使流产、早产和死胎减少,新生儿和孕产妇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都降低。但如果孕期用药不合理,就能引发许多不良后果,甚至造成严重危害。所以,为了安全用药,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选择适当的药物、适当的剂量和给药方法。
孕期服用中草药安全吗
不安全。因为有些中药对胎儿及孕妇是没有益处的,有导致堕胎等不良反应,这些药孕妇绝对不能服用。用于活血化淤以及行气泻下类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等,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而定,除非是特别必要时,否则尽量避免使用。
妊娠期用药原则
药物可以治疗各种疾病,但是,用药不当反会给人带来危害。特别是孕妇用药不当,会危及胎儿,使新生儿机体不全、畸形,造成终身残疾,给社会、家庭和孩子本身带来负担和痛苦。
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可以是间接的,也可以是直接的。间接的影响如妊娠时,子宫体显著增大,盆腔淤血,常使孕妇发生便秘,若此时用强烈的泻药,可使子宫剧烈收缩而引起早产。药物对胎儿直接影响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怀孕后的2~9周,妊娠早期的药物效应以致胎儿畸形为主。在妊娠的中、晚期,药物对胎儿产生的不良影响主要是使胎儿发生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障碍。
为了确保母亲、胎儿安全,孕妇孕期用药需遵循以下原则。
①慎用药物。孕期不可随意用药,用药不当对胎儿的有害影响包括致死、致畸、致病以及生长发育障碍等。
②正确选择药物。当因患病确实需要用药时,应选择疗效确切且对胎儿比较安全的药物。也就是说,选择对母亲、胎儿健康有最大的好处和最小危险的药物。
③合理用药。要做到正确选择药物,首先要掌握妊娠期用药的分类系统,通过临床使用经验和研究资料分析,已证实哪些药物对孕妇、胎儿是安全的;哪些药物是相对安全;哪些药物对孕妇、胎儿是不安全的。已证实是安全的药物可以放心大胆使用,不安全的药物一定要禁止使用。相对安全,很可能不安全的药物,一定要谨慎使用。孕妇的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就诊时,应向医生讲清怀孕的时间,以便医生恰当选用药物。
④切忌自己滥用药物或听信所谓“秘方”、“偏方”,以防止发生意外。
⑤避免应用不了解的新药。
⑥根据治疗效果,注意随时减药和停药。
⑦在遵循上述用药原则的基础上,使用时把药物应用剂量、种类、时间等减到最少。
孕妇对药物敏感性的反应
根据药理学指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和生物转化是消除药物的重要机制。生物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其中的微粒体酶系统在代谢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过程中起着重要催化作用。妊娠后,由于孕妇体内的这些酶系统发生一定的改变,使某些药物的代谢受到了影响而不易被消除,致使药物作用的时间延长,这就有可能产生蓄积性中毒。
此外,药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肾脏,由于孕妇在怀孕后生理发生变化,影响了肾脏的排泄功能,使药物作用时间、药物在血液或组织内的半衰期延长,致使毒性增加。加之妊娠期体内孕激素水平增高,可抑制某些药物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尤其是孕早期有妊娠剧吐而营养缺乏时更为明显,这也是导致药物蓄积和中毒的原因之一。
药物作用与胎儿发育阶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