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十月怀胎知识一本通
12357400000048

第48章 做一个称职妈妈应掌握新生儿护理技巧(1)

35.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的优育要点

①母子皮肤直接早接触、多接触。

②早开奶,多吸吮,饿了就喂。

③多搂抱,多抚摸,多说话,多微笑。

④尊重个性,让新生儿充分享受母爱。

⑤新生儿哭声的“翻译”与处理。

⑥护理脐带,预防感染。

⑦出生后15天开始喂鱼肝油滴剂和钙片。浓缩鱼肝油滴剂每次1~2滴,每天3次,钙片1~2片,每天3次。出生后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怎样给宝宝测体温

常用有三种部位,即肛门、皮肤、腋下。肛门和皮肤两个部位的温度测量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常用的是腋下部位。腋温的优点是对宝宝干扰少,受外界影响小,兼有肛温和体温的优点。常用水银柱玻璃体温计较准确。在测体温前,要将水银柱甩下至零点,将腋窝的汗擦干,温度表的水银囊那头放在宝宝的腋下,将表夹住,10分钟后取出,水银柱升高点指示的就是温度的数值。

新生儿的正确抱法与包裹法

正确抱法

①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婴儿的背、脖子、头,用右手托住臀部和腰部。

②腕抱法。轻轻地将婴儿的头放在左胳膊弯中,左小臂护住婴儿的头,左手腕和左手护住婴儿的背和腰部,右手护住婴儿的臀部和腰部。由于新生儿脖子软,挺不起来,用这种方法抱,可使手和手腕牢牢地支撑住孩子的脑袋,使头不至于前倾后仰。

正确包裹法

①正确包裹。为了新生儿的保温,必须给婴儿进行包裹。包裹是非常讲究的。在北方普遍用棉被包裹婴儿,有时为防止孩子蹬脱被盖而受凉,父母还常常将包被捆上2~3道绳带,认为这样既保暖,孩子睡得又安稳,其实却没想到包裹过紧会妨碍婴儿四肢运动,孩子被捆绑后,手指不能碰触周围物体,不利于新生儿触觉发展。同时,由于捆得紧,不易透气,出汗容易使皱褶处皮肤糜烂,给孩子造成许多痛苦和束缚。婴儿需要包裹,应以保暖、舒适、宽松、不松包为原则。用婴儿睡袋来替代包裹,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对婴儿造成束缚,影响婴儿生长发育。

②正确穿衣。服装样式应按小儿不同月龄、性别和季节特点来选择。由于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和好动,所穿服装不应束缚其活动;不得有碍自由呼吸、血液循环和消化;不应对皮肤有刺激和损害;不能使用腰带,以防约束胸腹部。因此,新生儿服装样式要简单、宽松,且要易穿、易脱。上衣最好是无领小和服,掩襟略宽过中线,大襟在腹前处系布带,以使腹部保暖好。后襟较前襟要短1/3,以免尿便污染和浸湿。这种上衣适于新生儿和2~3个月的婴儿。新生儿下身可穿连腿套裤,用松紧搭扣与上衣相连。一方面可防止松紧腰带对胸腹部的束缚,也便于更换尿布,还对下肢有较好的保暖作用,可避免换尿布时下肢受凉。

新生儿皮肤保健措施

新生儿的皮肤表皮层薄,皮下毛细血管透露皮表,所以皮色较红。新生儿的周围血液循环较差,自动免疫能力较弱。

孩子出生后一般不主张立即进行全身洗澡,只要用消毒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头皮、耳后、面部、颈部及其他皮肤皱褶的部位即可。生后3~5天可以开始用温水洗澡,逐渐可以使用无刺激性的肥皂、浴液,但洗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残留皂液刺激皮肤。每次洗澡后只要用柔软的毛巾蘸干皮肤上的水,不要摩擦,新生儿的皮肤表面留有少量的皮脂,能起到滋润、保护皮肤的作用。

新生儿的周围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冻伤。夏天要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洗澡后应该在皮肤皱褶处扑粉,预防潮湿、糜烂。新生儿用的衣物、尿布等,应该使用旧的、柔软的棉布,以防止摩擦损伤孩子的皮肤。

如何给宝宝洗澡

洗澡既可以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细菌侵入,又可通过水对皮肤的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还可通过水浴过程,使宝宝全身皮肤触觉、温度觉、压觉等感知觉能力得以训练,使宝宝得到满足,建立起快乐情绪,有利于宝宝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

家长给宝宝洗澡时,要亲切地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告诉他(她):“要舒舒服服地洗个澡了!”先给宝宝脱去衣服,裹上浴巾,家长用左臂和身体轻轻夹住宝宝,左手托住宝宝的头部,并用左拇指、中指从耳后向前压住耳廓,以盖住耳孔,防止洗澡水流入耳内。先擦洗面部,用一专用小毛巾蘸湿,从眼角内侧向外轻拭双眼、嘴、鼻、脸及耳后,以少许洗发水洗头部,然后用清水洗干净,擦干头部。洗完头和面部后,如宝宝的脐带已脱落,可去掉浴巾,将宝宝放入浴盆内,用左手扶住宝宝头部,右手按顺序洗宝宝的颈部、上肢、前胸、腹部,再洗后背、下肢、外阴、臀部等处,尤其注意皮肤皱褶处要洗净。

清洗后将宝宝用大毛巾包好,轻轻擦干,注意保暖。在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等皮肤皱褶处涂上润肤液,夏天扑上婴儿爽身粉。注意使用的必须是对宝宝皮肤无刺激的有品质保障的护肤品。成人使用的护肤品不宜给宝宝使用,以免被皮肤吸收引起不良反应。

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①准备好洗澡用品和温暖居室。澡盆、毛巾、婴儿香皂、婴儿洗发水、润肤露等洗澡用品与宝宝换洗的衣物、尿布、浴巾等,放在顺手可取的固定地方。洗澡时室内温度在24℃左右即可,早产儿或出生7天以内的婴儿要求室温为24~28℃,水温在38~40℃,可以用肘部试一下水温,只要稍高于体温即可。

②家长的手法一定要轻柔、敏捷,初生宝宝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5分钟,时间过长易使宝宝疲倦,同时也易着凉。

③不必每次洗澡都用香皂或浴液,如需要用一定要冲净,以免刺激宝宝皮肤。另外,注意婴儿浴液的选择。冬、春季节的气候干燥,洗后可在宝宝面部及手足等处涂以润肤露,以防皲裂。可在宝宝臀部涂鞣酸软膏或植物油,以防红臀发生。

④如果宝宝的脐带未脱落,洗澡时不宜将宝宝直接放入浴盆中浸泡,而是用温毛巾擦洗腋部及腹股沟处,注意不要将脐部弄湿,以免被脏水污染,发生脐炎。不过弄湿了也不必担心,用75%的酒精棉签擦拭即可。

⑤清洗女婴会阴时,应从前向后洗。因为女婴尿道较短,外口暴露着,易被肛门周围的细菌所感染。男婴阴茎包皮易藏污垢,也应定时翻洗。新生儿大部分是包茎,洗时用手轻柔地把包皮向上推一推即可,随着年龄增长,包皮逐渐可以上翻清洗。有时男婴阴茎头上充血发红,令家长不安,其实翻推开包茎,用0.9%的生理盐水或1‰的苯扎溴铵液清洗就可以,不必大惊小怪。

新生儿眼睛护理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眼睛易被细菌污染,有些新生儿眼部分泌物很多,所以出生后要注意眼部护理。预防性的可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每天2~3次。如有分泌物,可用干净小毛巾或棉签蘸温开水,从眼内角向外轻轻擦拭。

对出生即有脓性分泌物的宝宝,应将分泌物涂片找淋球菌,同时培养,如为阳性,应按淋病性结膜炎治疗。

新生儿耳部护理

给宝宝洗澡时,注意不要将污水灌入宝宝耳内,洗澡后用棉签拭干外耳道及外耳。要注意耳背后的清洁,宝宝的耳后有时会发生湿疹及皲裂,可涂些食用植物油或紫药水。一旦发生耳后湿疹,可涂婴儿湿疹膏。

新生儿口腔护理

宝宝的口腔黏膜薄嫩,不宜擦拭。如果家长发现宝宝的口腔黏膜有白色豆腐渣样物附着,用棉签轻轻擦拭不易脱落,而且黏膜充血,则宝宝可能患了鹅口疮。可以用棉签往口腔黏膜涂甲紫药液或制霉菌素液,每天涂3~4次,看不到白色豆腐渣样后,再继续涂4~5天,才能根治。有的家长动辄给宝宝使用消炎药(抗生素),致使消化道菌群紊乱,反复出现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治疗又不正规,想起来涂1次,见好就停止涂药,造成鹅口疮久治不愈。

另外,不少家长用粗布给宝宝擦拭牙龈,以致出血,其理由是:“牙龈颜色呈现黄白色,宝宝会感到痒。”其实,宝宝的牙龈本来就是浅黄色,是正常现象,家长如此处理,往往导致浅表溃疡,以致细菌感染。也有少部分家长把正常牙龈当做鹅口疮跑到医院求治。

新生儿鼻腔护理

宝宝的鼻腔经常会有分泌物堵塞鼻孔,影响呼吸,家长可用棉签或小毛巾角蘸水后,湿润宝宝鼻腔内的干痂,再轻轻按压鼻根部,然后把分泌物用棉签取出。

宝宝脐部的护理

宝宝出生后,脐带被切断,几小时后脐带的残端变成棕色,逐渐干枯、发黑,3~7天从脐根部自然脱落。脐带脱落后,根部往往湿乎乎的,这是正常现象,可以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将脐根擦净,很快就会干。

在宝宝的脐带未脱落以前,家长每天要注意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每天可用消毒棉签蘸75%的酒精,擦拭脐带根部,并轻轻擦去分泌物。每天1~2次即可,不必包裹纱布,更不要用厚塑料布盖上,再用胶布粘上,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酿成脐炎乃至脐茸。

新生儿生殖器官的保护与清洁方法

保护男婴生殖器的方法

男婴睾丸内产生精子和雄性激素的组织结构尚未发育完全,抗病能力也较弱,一旦遭受损伤,会影响成年后的生育能力。所以父母不要抱孩子到有物理辐射、放射线及有害化学物质等污染的地区去,并应预防各种微生物(如细菌)感染。

男婴阴茎包皮长而且外口较狭小,包皮内层的分泌物和尿液容易存在包皮内,使细菌在此处繁殖,发生感染。父母应经常为孩子清洗,一旦发现孩子患有睾丸炎、包皮龟头炎等生殖器疾病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诊治。

清洁男孩外阴部的方法

用一块湿布或棉球把残留在龟头内的尿液清除,从大腿皱褶向阴茎的方向清洁,不要将包皮往后拉。

用一只手握住婴儿双腿,并提起来,清洁其臀部,直至干净。握小儿双脚时注意,要用一个手指垫在他的两足跟之间,以防他的两内踝相互摩擦。

如果尿布弄脏要换,可先用尿布干净处尽量将粪便擦掉,使用棉球蘸上洗剂或油擦拭。棉球用完要扔掉,不能重复用。擦后要洗手。

清洁女孩外阴部的方法

女孩子的尿道较短,如果不注意卫生,细菌可以经较短的尿道进入膀胱,引起泌尿系统炎症,而阴道口也时常留有少量分泌物,若不加清洗,将为细菌繁殖创造有利条件,引起生殖器官炎症。

女孩清洗外阴部一般在就寝前或者大便后进行,具体方法是:备一盆温水,用湿毛巾自前向后清洗,即先清洗尿道口、阴道口,最后清洗肛门口。如果方向相反,由后向前,很容易将肛门部粪便残渣中的细菌带入尿道口或阴道口,引起尿道及阴道部的炎症。外阴部一般用温水清洗即可,但如伴有湿疹,则应在温水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溶化后成淡红色)或者洁尔阴做局部清洗或坐浴10~15分钟,以达到消炎的目的。但注意不宜用热水洗外阴部皮肤及黏膜,因为水温太高容易烫伤,同时,虽可暂时止痛,但刺激了炎症反应,反而使湿疹加重。有条件的应将洗脚布与洗外阴布分开,母亲的用具和女孩的用具分开。

新生儿头上包块的识别与处理

识别

新生儿头部包块一般由两种情况引起,即产瘤和头颅血肿。产瘤又称为先锋头,是由于孩子在娩出过程中,头部受阴道挤压而发生头皮下局部水肿所致。多在刚出生时最明显,以后逐渐变小,36小时内可完全消失。而头颅血肿则为颅骨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被骨膜局限在局部所致。这是由于孩子在娩出时颅部和母亲骨盆间相互摩擦、挤压或因生产困难而采用了产钳或胎吸助产所致。孩子在刚出生时往往头部包块不明显,数小时后或1~2天后头部包块逐渐增大,以后缓慢地缩小。一般在出生后2周至3个月自然吸收。大多数孩子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无明显的不适之感,亦不会出现发热、呕吐、抽搐等异常情况。

处理

孩子出现头部包块后,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均不必特殊处理。产瘤最迟在5天内自行消退。头部血肿自然吸收时间较长,在此期间只须注意保护皮肤,不使其受感染即可。在给孩子洗澡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用手使劲地搓揉,还应避免碰撞。更应注意的是不要穿刺抽血。因头颅血肿内的血液处于半凝固状态,既不易抽出,又极易引起细菌在其内繁殖而造成感染,而头部细菌感染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如在此期间孩子伴有只睡觉不吃奶、少哭、反应差、面色苍白、尖叫等情况,则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头颅B超或头颅CT等检查。如确实存在颅内出血,则医生将酌情给予手术等治疗。此外,如头颅血肿较大,孩子可有贫血、黄疸加深等继发现象,亦应去医院由医生进行诊治。

训练婴儿良好的睡眠习惯

布置单独的小床

婴儿进行睡眠,最好给他一张单独睡的小床,这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培养独立能力和坚强自立的性格有好处。婴儿的小床一般安放在母亲床边,便于睡眠时随时抱起来喂奶和换尿片、盖被褥等生活照料。从出生后就开始单独睡眠,可以养成孩子单独睡眠的好习惯。

婴儿的小床四周要有栏杆,小床周围的栏杆不能太稀,前几个月可用床单将栏杆包上,以防头、手、脚卡在栏杆中间发生意外。婴儿床所有的角应是圆钝的,避免锐角。婴儿床高度和成人床相同或略高些,这样护理婴儿比较方便和省力。床铺最好是木板或硬性棕棚或弹簧床,婴儿不宜睡软床。首先枕头高度要合适,一般以3厘米左右为宜,随着孩子长大,可适当提高。如果枕头过低,使胃的位置相对过高,容易引起吐奶;枕头过高,不利于脊柱和颈部弯曲的形成。

枕头中充填物的选择也很重要,因为用米豆作为充填物的枕头很硬,孩子长时间睡在上面,出汗后来回摩擦,容易擦伤皮肤或引起枕骨后面一圈秃发,也容易使孩子头睡得扁平。选择木棉做枕芯比较好,因为婴儿容易出汗,木棉透气性能好,容易散热。

枕套要选用柔软的棉布制作,切忌使用化纤布,因为化纤布透气性能差,夏天易引起痱子、疖肿等皮肤病,还能引起婴儿湿疹。被褥应用质地柔软、保暖性好、颜色浅淡的棉布做,不要用合成纤维或尼龙织品,因为这些化纤织物不吸水、透气性差,还容易产生皮肤变态反应。褥子上可垫一块防水布,预防大、小便污染床褥。婴儿床上用品要经常洗晒,保持清洁卫生,柔和舒适。

训练婴儿安睡

刚出生的婴儿有的晚上不睡觉,不是哭就是闹,这被称为“小儿夜哭”,如果孩子养成了这个习惯,长此以往还会阴阳失调,人体生物钟就会出现混乱。

如果宝宝不是因为有病哭闹,就得想办法解决宝宝夜哭问题,可以试试下面的“五个晚上训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