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追随移动的玩具:移动带响的玩具,动作要慢、稳,先水平方向再垂直方向,移动幅度5~7厘米为宜。每天1~2次,每次1~2分钟,重复2~3次。为让宝宝的视线跟上移动的玩具,还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摇哗啦棒,让宝宝用眼睛去寻找铃声,可边摇边用嘴发出相似的铃声,诱发宝宝张嘴发声,不但可以刺激听觉还可以训练视听间的协调和头部的运动。
(3)光亮的训练:在新生儿出生半个月后开始。用一块红布蒙住手电的前端,在距离新生儿双眼30厘米远的地方,水平和前后方向移动几次。最好隔天一次,每次1~2分钟。使宝宝注视灯光,进行视觉刺激。
(4)明暗的训练:在新生儿出生半个月后开始。将一张白纸对折,一边涂成黑色,另一边空白。在新生儿清醒时,将纸举在他眼前30厘米处,新生宝宝的眼球可在黑白两边溜来溜去。
听知觉训练
新生儿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能区别不同语音,对音乐有感知能力。
(1)定时给孩子放音乐,宝宝偏爱轻柔、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乐曲。在宝宝出生后几天就可以进行。注意不要给孩子听很多不同的音乐,一段乐曲一天中可反复播几次,每次十几分钟,过几周再换另一段曲子。
(2)与宝宝讲话:无论是在给宝宝抚触时,还是做主动操,如头的控制、学爬、迈步时都要念节拍“1—2—3,2—2—3……”使孩子常听数数的声音,熟悉数字的顺序,对今后数的概念的形成很有好处。
触觉的训练
(1)抓握力训练:当孩子兴致高,愿意玩耍时,妈妈伸出大拇指或食指,放在宝宝手心,孩子立即会握紧,再把拇指或食指从掌心慢慢移至手掌边缘,看孩子是否也能去抓。
(2)触觉训练:在妈妈给新生宝宝喂奶时可以用手轻轻触摸孩子的脸颊,或用孩子的手摸母亲的脸、嘴、鼻子及孩子自己的脸。
4.语言训练
宝宝正处于语言的感知阶段,要给他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倾听语言是学习语言的开始。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经常与他进行交谈,把你的活动或要求告诉他:“宝宝不要哭了,该吃奶了!”“宝宝换尿布了!”……不要以为这是“对牛弹琴”,这种“前语言”交流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当准备好足够的“前语言”词汇时,孩子开口讲话也就水到渠成了。要用普通话对他说,句子要简单,但句子结构要完整。
5.个人和社会能力培养
尽快建立亲子依恋:近些年的研究证明,产后立即建立亲子依恋会比过12个小时之后再建立亲子依恋,更拉近母子之间的距离。有关方面的专家认为,孩子出生后,对建立亲子关系有一段关键时间,至于时间长短意见不一,有的认为是生后1个小时之内,有的认为是4~5个小时之内,或更长达12个小时,无论建立了依恋关系,或是未能建立依恋关系,都会对母子产生极大的影响,差异几乎是立即可见。那些极早接触孩子的母亲,她们搂抱、亲吻和宠爱孩子的程度远远超过了那些晚接触孩子的母亲。即便是1年甚至3年以后,未建立亲子依恋的母亲与早期建立亲子依恋的母亲们,对孩子的支持和关注仍有很大差距。她们更尊重孩子,在这种关系下生长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温暖、爱抚不仅是情绪发展的必需营养,而且对其智力和心理的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追踪调查发现,相对那些未被抚摸的孩子,经常被抚摸婴儿的智商要高出15分,而且体格也比较壮。因为这些孩子得到了更多的有助于情绪及智力发展的刺激。为此父母应该做到:
(1)更早、更多与宝宝交流:母子间要早接触、多接触。常亲吻宝宝、搂抱宝宝,向他微笑,与他说话,抚摩他,用慈爱的目光注视他。在距离宝宝20~25厘米的地方,孩子可以看到你微笑的脸,他会用肢体语言来回答你,向你微笑或动动嘴、扭扭身子。
(2)回应孩子:孩子发出声音和动作,是表示他很寂寞,想和人说话。你要对他微笑,对他的表示做出回应,让他知道你在关注他。尊重个性,让宝宝充分享受母爱。
1~3个月
1.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1)大运动:拉腕坐起时头部能竖起片刻;到3个月抱直时,竖头较稳。俯卧抬头,2个月时下巴离床的角度可达45°,但不持久;3个月时,下巴和肩都能离开床面抬起,胸也能部分离开床面,上肢支撑部分体重。
(2)精细动作:带柄的抓握玩具可在手中握住片刻。3个月时两手可握在一起,带柄的抓握玩具可在手中握30秒钟。
(3)适应能力:2个月能立刻注意大玩具,3个月眼能跟踪红球180°。
(4)语言:2个月能发a、o、e等韵母音,3个月笑能出声。
(5)社交行为:逗引婴儿时有反应,3个月的孩子会看起来很机敏,见人会笑。
2.运动、体能的训练
通过运动使宝宝的各部肌肉都处于健康状态,如果这些应该发挥正常功能的肌肉处于睡眠状态,宝宝的生命力就会衰弱。宝宝通过运动与外界发生接触,产生印象,使心灵与外界联系起来,所以运动或体力活动是智力发展的基本要素。
婴儿被动操
婴儿被动操是促进小儿动作发育的好方法,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各系统和器官的功能。宝宝在与亲人协作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情,促进其精神、心理发育。做婴儿体操的时间在吃奶后1小时,每天1~2次。室内适宜温度是18~20℃,空气要新鲜。孩子最好裸体或穿宽大轻便的衣服。将小儿置于稍硬的平面上,可用轻音乐伴奏。共8节,每节做2~4次。
(1)全身按摩
预备姿势:婴儿仰卧位,自然放松。
①上肢按摩:双手握住婴儿腕部,由此向上按摩至肩部,“1—2—3—4”4拍。
②下肢按摩:母亲握住婴儿两足踝部,向上按摩至大腿部“5—6—7—8”4拍。
③胸腹部按摩:从胸部至腹部,从体中线向两侧环行按摩,“2—2—3—4,5—6—7—8”8拍。
④手部按摩:将拇指置于新生儿一侧掌心,使其紧紧握住母亲拇指,用拇指按摩其掌心,然后用另一只手将宝宝手指一一展开。用同样的方法做另一只手,每只手8拍。
⑤踝足按摩:母亲左手握住婴儿左踝部,右手握住婴儿左足前掌。以左踝关节为轴,先向外旋转,再向内旋转。以同样的方法操作右踝关节,每只足8拍。
(2)胸部运动
预备姿势:让婴儿仰卧,母亲用双手握住婴儿双腕,把大拇指放在婴儿掌心,使婴儿握拳。
①两臂侧平举,掌心向上“1—”。
②两臂胸前交叉“2—”。
③将左臂由内向外做回旋动作“3—”。
④将右臂由内向外做回旋动作“4—”。
⑤重复上述动作,共2个8拍。
(3)上肢运动
预备姿势:让婴儿仰卧,母亲用双手握住婴儿双腕,把大拇指放在婴儿掌心,使婴儿握拳。
①两臂左右分开,平举,掌心向上“1—”。
②两臂平行伸直,掌心相对“2—”。
③两臂上举伸直“3—”。
④还原“4—”。
⑤重复上述动作,共做2个8拍。
(4)下肢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位,母亲用两手握婴儿脚腕上部。
①屈缩婴儿左侧膝、髋关节,至腹部,然后向体外侧转动,再还原“1—2—3—4”。
②屈缩婴儿右侧膝、髋关节,至腹部,然后向体外侧转动,再还原“5—6—7—8”。
③重复上述动作,共2个8拍。
(5)屈体运动
预备姿势:让婴儿仰卧,两腿伸直,母亲用两手握住婴儿两踝关节处。
①将两腿上举与脸成直角“1—2”。
②还原“3—4”。
③重复上述动作,共2个8拍。
(6)抬头运动
预备姿势:使婴儿俯卧,母亲用双手握住婴儿腕部。
①将婴儿两手拉位于胸下,掌心向下“1—2”。
②使婴儿头逐渐抬起“3—4—5—6”。
③还原“7—8”。
④重复上述动作,共2个8拍。
(7)翻身运动
预备姿势:婴儿仰卧位。
①母亲手托婴儿左侧胳膊和背部,将孩子推向右侧至俯卧位“1—2”。
②使婴儿俯卧位停留“3—4—5—6”。
③还原“7—8”。
④方向相反,重复上述动作,共4个8拍。
(8)整理活动:全身按摩——同第一节。
婴儿大运动能力的训练
(1)抬头:竖抱抬头,竖抱时让婴儿自己竖头。俯卧抬头,让婴儿俯卧位趴在床上,双手放在头前方的两侧,父母在孩子前方呼唤他的名字,或用带响的玩具逗他,他会主动抬起头来。
(2)学爬:在练习俯卧抬头时,可用手抵住宝宝的足底,此时虽然他的头及四肢不能离开床面,但会用全身力量向前窜行,这种类似于爬的动作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与婴儿8个月时的爬行不同。这种练习可以刺激大脑的感觉统合的发展。
(3)翻身练习:婴儿仰卧在床上,在一侧用玩具逗孩子,把孩子的左腿放在右腿上,妈妈可以用手托着孩子一侧的胳膊和背,慢慢向右侧推,直到将婴儿推成俯卧位,继续用玩具逗他,激励他把头高高抬起。再用同样的方法练习相反的方向。
(4)抓和蹬:在孩子头的上方悬吊一个彩色玩具,距离以婴儿伸手可以触到为宜。妈妈轻轻摇动玩具,逗引孩子伸手去抓,等手的动作熟练以后,也可以将玩具放到脚部,逗引他用脚踢一踢。
平衡能力的训练
与宝宝共舞:播放一首轻音乐,把宝宝抱在怀里,合着音乐的节拍,轻轻地左右摇摆,前后迈步,转身或旋转。运动中,将刺激宝宝的感觉器官和小脑,发展他的位置觉和平衡觉。这些是他学坐、学站前的必要准备,对感觉运动统合能力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3.感知训练
玩具的选择:有把手的可摇动发响的玩具或可吊挂的发响可抓握的玩具、音乐娃娃、八音盒、钟表、橡皮捏响玩具、能挤捏的柔软的玩具。
视知觉训练方法
3个月婴儿的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接近成人,开始有了完整的形状知觉,视觉集中的时间为7~10分钟。培养孩子注视、追视、视移动及颜色辨别能力,为主动、灵活的观察事物打下基础。用气球、彩色吹气玩具或能发声的玩具训练宝宝目光固定、两眼协调集中在物体上的能力和在水平、垂直、180°弧形方向上追视玩具的能力。注意更换玩具的色彩和形状,以保持婴儿对它的兴趣。每天进行2~3次,每次2~5分钟。
听知觉训练方法
让孩子听各种声音,如歌谣、时钟滴答声、音乐声等;在宝宝视线内跟宝宝说话、摇铃、击掌吸引其注意,然后慢慢移开,让宝宝追寻声源,当宝宝辨出声源后,再变换不同方向。声音要柔和,不要持续时间过长。这样可以训练听觉辨别力和方位听觉。
触摸和抓握训练
(1)抓握练习:把不同质地的带柄玩具放在婴儿手中保留一会儿。如果婴儿不会抓握,可从指根向指尖抚摸他的手背,这样他的握持反射会消失,紧握的小手会自然张开,此时可将玩具放到孩子的手中,并握住孩子抓玩具的手,帮他抓握。
(2)让孩子触摸奶瓶及平绒、丝绸、塑料、木块等质地不同的物体,刺激孩子的触觉发育。
眼手协调和视听结合的培养
在婴儿的摇篮或小床上挂两条绸带,一条上面挂上色彩鲜艳、稍大一些的摇响玩具,使宝宝的手能抓到上面的玩具,每次吊2~3个玩具,隔几天换一次。另一条绸带底端自由垂落,将绸带塞入孩子的手中,不自觉挥舞着的小手会摇响玩具,吸引孩子对玩具的注意。
注意点:家长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游戏中给予孩子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并注意家长和孩子共同遵守游戏规则。
模仿能力的培养
面部模仿,当抱起宝宝时,要经常伸伸舌、张张嘴或做各种表情,使宝宝逐渐会模仿面部动作或微笑。
分辨形状
现代研究证明,婴儿3个月时,已有分辨形状的能力。为此,早日挖掘强化这方面的能力,以促进孩子对基本图形的感知。让孩子看不同形状的图片或物体,色彩要鲜艳,同时要告诉他:“这是正方形,这是长方形,这是三角形……”还可以让孩子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
4.语言训练
(1)在宝宝情绪愉快时,用不同语调训练小儿对不同声音的不同反应。用愉快的口气和表情与他说笑、逗乐,使宝宝自发单音“啊、呃、噢、呜”或笑。一旦宝宝主动发音,你就要热情地赞许他,温柔地抚摩他,模仿他的发音,与他“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
(2)指认物体:可以抱着孩子在室外观察,边指边讲“这是花、树、鸟,那是汽车”等。进一步可以反复指认几样常见的东西,形成初步的条件反射,使他在听到物体名称时,就会转来转去寻找,以训练孩子把抽象的语言和实物联系起来的能力。
5.个人和社会能力培养
(1)利用条件反射培养孩子形成按时吃、喝,按时睡眠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2)注意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他也有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当宝宝生理上的需要以及心理情感上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会很安静,情绪饱满,会用微笑回报你。如果不满意就会用哭来通知周围的人,在得到宝宝发出的信号后,要分析他哭的原因——饿了?不舒服?病了?尿了?不能简单地采取不理睬的态度。在除外这些原因后,他还有爱抚的需要,不见得要立即抱他,可以在床边抚摩他、与他说话、安慰他,使他知道他是生活在关注、爱护之中的,培养宝宝健康的心态和情绪,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益处的。
6.亲子游戏
(1)藏猫猫:妈妈将孩子抱在怀里,爸爸用方巾遮住脸,突然拉下方巾,笑着看孩子并叫他的名字。再把方巾放在孩子脸前,看他会不会自己拉下方巾,逗爸爸笑。
(2)找一找:妈妈拿着带响的玩具与孩子玩,突然将玩具放到孩子看不见的地方,摇响它,孩子会转头去找。
(3)踢球、蹬脚:将一块厚纸板用松紧带系在小床栏杆上,使板触到孩子的足底,让孩子用脚蹬,然后板子弹回,触到孩子脚他会再蹬。可将一个大球挂在床上,抱孩子坐在床边,抓住孩子的双脚轮换踢球,慢慢孩子就学会自己用脚去踢球。将一个一滚就带响的球放在孩子的脚边,用孩子的脚去碰球,球响着滚开,再把球放回孩子脚边,这样反复几次,孩子就会主动去踢球了。
(4)戏水:洗澡时,在浴盆的水中放上可漂浮的玩具,让孩子拍打热水、抓抢玩具。
4~6个月
1.神经、心理发育水平
(1)大运动:俯卧抬头达90°;扶腋可站立片刻;轻拉腕即可坐起,独坐时头身前倾;从仰卧到俯卧位独自翻身。
(2)精细动作:会摇动并注视拨浪鼓;抓住或摆弄近处的玩具;双手已能撕开纸。
(3)适应能力:偶然可注意到面前的小丸;能找到声源;两手同时拿住两块积木;玩具掉地后,有寻找的动作。
(4)语言:叫名字,会回头寻找呼唤的人。
(5)社交行为:已认亲人;见到食物表现出兴奋、喜悦,开始会自己吃饼干;能与大人玩“藏猫猫”游戏。
2.运动、体能的训练
婴儿被动操
在以上婴儿操基础上增加:
(1)坐的运动
预备姿势:让婴儿仰卧,母亲用双手握住婴儿双腕,把大拇指放在婴儿掌心,使婴儿握拳。
①母亲把婴儿轻轻拉起成坐位“1—2—3—4”。
②还原“5—6—7—8”。
③重复上述动作,共2个8拍。
(2)头部运动:锻炼头的灵活性和支撑力。
预备姿势:让婴儿背靠妈妈坐稳,妈妈用双手扶住婴儿双肩。
①妈妈身体移向孩子右侧,呼拍节“1—2”,使孩子头转向右侧,与孩子交流微笑。
②妈妈身体移向孩子左侧,呼拍节“3—4”,使孩子头转向左侧。
③重复上述动作,共8拍。
(3)平衡能力的训练
飞行动作:妈妈仰卧屈曲双膝,让孩子趴在妈妈小腿上保持平衡,妈妈拉着他的两只手。将婴儿两臂张开同时抬起小腿,鼓励孩子抬起头来,停顿片刻,再将宝宝双手拉回原位同时落下小腿。重复上述动作,每次时间不宜长,动作要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