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民间美术
12361000000016

第16章 陶瓷

§§§引言

中华民族已知最早的陶器为公元前六千年黄河流域河南新郑裴李岗,河北武安碱山所出土,其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彩陶也相继出土,其中特别是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马家窑文化的舞蹈彩盆轰动了世界考古界,彩陶文化是一部史前社会发展的文化史。中国古代原始瓷始于商早期,正式烧制成于东汉,成熟于唐,发达于宋元,而明清则是中国古代瓷器的最高峰。

举世闻名的中国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

陶瓷,是由粘土或主要含粘土的混合物,经成形、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的总称,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由于炻器数量很少,故主要介绍陶器、瓷器两类。

陶器。陶器是以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实用器皿。原始陶器是泥质陶器,制作简单,表面无装饰。新石器中期,以仰韶文化为代表,出现了彩陶艺术,多为红陶。新石器晚期,红陶开始转向黑陶。其后,以黑陶为主的龙山文化亦称黑陶文化,成为中国陶器文化中的精品。随着历史的发展,彩陶、釉陶、白陶等相继出现。唐代,制陶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最为著名的陶器工艺品当推唐三彩。明代,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工艺,驰名中外,紫砂陶壶堪称一绝,享有“世间茶壶称为首”的赞誉。

瓷器。瓷器是以高岭土等作为原料,经过摄氏1200度的高温,并涂以高温釉烧制而成。瓷器是由陶器演变发展而来的。商代中期,就创烧出了原始青瓷器。自东汉时期始,瓷器工艺日渐成熟。从魏晋南北朝时起,南方和北方的青瓷就渐渐有了区别。南方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青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北朝晚期,河北邢窑烧制出了白瓷,揭开了中国瓷器史上又一个新篇章。唐代,最终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制瓷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陶瓷出口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美誉。世界各国人民通过陶瓷器皿来了解中华文明,并把陶瓷作为中国的代名词(China)。

§§§第一节、北京景泰蓝

北京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施珐琅釉料后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景泰蓝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北京景泰蓝技艺从成熟走向辉煌。北京景泰蓝技艺复杂,工序繁多,综合了青铜工艺和珐琅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研究中国工艺史的鲜活材料。北京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雄浑、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坚实、细丽工整、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

§§§第二节、景德镇瓷器

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经宋、元发展,至明、清两代在珠山设御厂,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中重要的成型工序在宋代初步建立。瓷业内部分工日益细化,并普遍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在装烧技艺上先后采用了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元代,景德镇制瓷技艺成绩的突出表现,在于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及青花釉下彩绘技术,这为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艺基础。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业进一步分工,“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制瓷手工技艺体系基本完善。采矿、淘洗、制不(读音“盹”、练泥、陈腐、拉坯、利坯、画坯、施釉、烧窑、画红、烧炉、选瓷、包装等一系列工序环环紧扣,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各行各业都有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正因为有这些比较完善的技艺体系和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景德镇手工制瓷业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第三节、越窑青瓷

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窑址在浙江省上林湖、余姚、上虞、绍兴一带。这里唐代属越州管理,故称越州窑,简称越窑。

上林湖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最早的成熟青瓷就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上林湖越窑青瓷也被称之为“母亲瓷”。越窑经历了汉、两晋、南朝的发展,至唐代已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南方著名的青瓷窑。这一时期器物以造型、釉色取胜,坯体多光素无纹,少量有划花、印花、刻花及褐色彩绘等装饰,所烧瓷器造型丰富秀美,釉质浑厚滋润,如冰似玉,不少文人骚客留下“越泥似玉之瓯”、“越瓯秋水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赞美之辞。五代继承了唐代造型特点,海棠式杯、莲瓣纹碗、盏托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器表仍以光素为主。宋代越器的造型及装饰形成了新的风格,盛行刻、划装饰,也常用镂、雕、堆塑等手法。晚唐时期,越窑除烧制民间用瓷,还设“贡窑”烧造宫廷贡瓷。入宋以后,贡瓷数量增加,所烧特优质瓷器称为“秘色瓷”。北宋中期以后越窑逐渐趋于没落。北宋末、南宋初停烧。

§§§第四节、磁州窑瓷器

彭城镇位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西部。在新石器时代的“磁山文化”时期,峰峰地区已经能够生产优美的陶器,为我国陶器的发祥地之一,到宋代,磁州窑步入兴盛期,彭城作为磁州窑的中心,到明代达到鼎盛,成为北方瓷都。

磁州窑原料为本地生产,主要有青土、白碱、缸土、笼土、黄土(黑药土)、紫木节、紫砂土、耐火粘土、水冶长石等。窑工们在对瓷土的应用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独特技艺。制坯时的技艺也非常丰富多样,有雕塑、拉坯、盘条、印坯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手法装饰技法,形成了瓷州陶瓷艺术的独特风格,在国内外陶瓷市场享有盛誉。磁州窑的陶瓷装饰艺术主要分为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其装饰技法主要为: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清代褐彩、民国蓝花以及现代磁州窑图案原料加工技艺。

§§§第五节、邢窑瓷器

邢台市邢窑窑址主要分布在河北邢台市临城县、内邱县一带,内邱在唐代属于邢州,故称邢窑。邢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瓷窑,因首创“类雪”、“类银”的精细白瓷而著称于世。邢窑白瓷始于隋,其烧制的成功结束了我国自商周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与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并驾齐驱,争奇斗妍,形成了唐代“南青北白”的两大体系,为唐代以后白瓷的崛起和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人对饮茶颇为讲究,要求茶具的颜色同茶的色泽和谐统一,陆羽在《茶经》中写到“邢州瓷白,茶色红”。邢窑白瓷胎体坚硬细薄,叩之声清悦耳,釉面光润,釉色洁白匀、干净而微闪青灰或淡黄,有“类银类雪”之誉。据唐李肇《国史补》说“内邱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第六节、定瓷

河北省保定曲阳县是定瓷的发源地。定瓷始于唐,兴于北宋,失于元,是北方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因曲阳古时属定州辖区,故名“定瓷”。

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之外有红、黑、紫、绿诸色。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其刻花奔逸,印花典雅。史载:江西景德镇、山西平定、四川彭县、辽宁上京、福建德化、北京龙泉务诸窑皆蜂起仿效,形成庞大的定窑系。定窑最早用覆烧法烧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定瓷在宋代影响力最大,被称为“天下第一瓷”。其胎质坚密、胎薄细腻、釉色透明、彩色莹润。定瓷以白定为主,曾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说。瓷器多以盘、碗、瓶、樽、炉、枕等居多,造型优美、装饰典雅,多采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技法。定瓷图案布局合理,清新明晰,刻花刀法刚劲有力,印花构图饱满,多以花草禽鸟为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第七节、钧瓷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瓷,是我国陶瓷中的珍奇瑰宝。它以色彩斑斓、古朴典雅、风格独特而闻名遐迩,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1101—1125)成为御用珍品并在禹州市东北隅“古钧台”附近设置官窑,烧造宫廷用瓷,故窑名“钧窑”,瓷名“钧瓷”。

唐代,河南窑业昌盛,种类繁多,釉色艳丽。禹州市神镇的下百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烧制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谓“唐钧”,它为宋代钧瓷开启了先声。北宋工匠在唐代花瓷技艺的基础上,在釉内加入微量铜元素,用氧化还原法烧制成功窑变铜红釉与青釉等错综掩映的色彩,产生了特殊的艺术效果。于是,钧窑就以它卓越的窑变艺术成就驰名于当世,进入了宋代全国名窑行列,并为皇家制瓷。

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形成了一个广泛的钧窑体系。元末明初,因兵燹和灾荒,制瓷中心南移,钧瓷生产时断时续,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以后,因政局之变,灾荒连年,钧瓷生产处于停产状态。

§§§第八节、汝窑瓷

汝窑一向被人们列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这早在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论述。汝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被认为在河南的临汝县,但半个世纪以来,都始终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遗址。后经文物工作者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宝丰县清凉寺找到了汝窑遗址,窑以州名。汝窑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所以,长期以来,文物部门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汝窑泛指古汝州所辖地区所烧造的青瓷系列产品的统称;另一种说汝瓷是指专门御用的那一部分官窑器物。宋徽宗执政时期,汝窑是其烧造史的全盛时期,其产品胎质细腻,灰中泛黄,俗称“香灰黄”,汝瓷釉面有细微的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汝窑青瓷釉色淡青高雅,造型讲究,不以纹饰为重。据说汝瓷釉中含有玛瑙成份,所以能呈现出纯净的天青色,玛瑙的主要成份是氧化硅,或许此说有些道理。

§§§第九节、哥窑瓷

哥窑也被列为宋代名窑,但未见有宋人记载,只是后期明代才有文献记录。传说浙江处州人章生一和其弟章生二都是制瓷好手。他们俩人同在龙泉各设一窑,因生一是兄,所以被称为“哥窑”,生二为弟,当然称为“弟窑”,此二窑皆为著名民窑。哥窑的釉色以青为主,铁足紫口,釉面有碎纹而著名,号曰“百圾碎”。哥窑瓷器的胎色呈灰色或土黄色,釉色为粉青、青黄、月白、油灰等等,其中油灰色为最常见。它的主要特点是釉面“开片”,大小不一,纹路颜色深浅不一,器形不同收缩部位也就不一,所以变化万千而又自然贴切。哥窑瓷器上往往出现较粗的裂纹呈现黑色,较细的裂纹出现黄色,前后层次错落,称为“金丝铁线”。哥窑瓷器釉面上的冰裂纹,本来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主要是由于胎体和釉层的膨胀系数不一致所造成的。但这种弊病却形成的一种自然美,成为一种有别于其他品种的独特美。到目前为止,哥窑址还不明确,专家对此众说不一,有说在浙江的,也有说在江西的,关于这一点,只有寄希望于日后的考古发掘,以实物为证。

§§§第十节、官窑瓷器

官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不同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它是指有别于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产品为宫廷所垄断。而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则是一种专门的指称,专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梁由宫廷专设窑所烧造的青瓷,汴京在现在的河南省开封一带。由于古老的黄河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水患而改道,使当地地貌产生巨大变迁,所以这对今天人们的勘察带来很大困难,北宋时期的官窑址也就无从考查。有一种说法认为北宋官窑即是汝窑。

南宋朝廷沿袭北宋旧制,在临安建造了专门为皇室烧造瓷器的官窑。官窑器釉色粉青,色调淡雅,不崇尚花纹装饰,以造型和釉色见长。官窑瓷胎中铁质较多,胎色偏紫、褐、黑色,足底不上釉,由于瓷釉的流淌,使口沿处挂釉较薄,显露出带紫色的瓷胎,这就是通常行家所谓“紫口铁足”了,这一点成为鉴定官窑器的重要依据。

在造型设计上,宋代非常重视旧有体制,开拓了在器形上仿古的先声,尤其是官办瓷窑,更是大量烧制仿古铜器的造型,如鼎、炉、瓶等等,典雅而古朴。

§§§第十一节、宜兴紫砂陶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技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其技艺特征是以出产于宜兴的一种稀见的并具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实际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统称紫砂泥)为原料,采用多达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和打泥片以及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再加以雕塑(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技艺方法成型,技艺独特。紫砂器内外一般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并与中国传统的茶文化相契合,其良好的透气性也适合茶之色香味的保存和发挥。明晚期以后,经艺人的长期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装饰技艺,大致有陶刻、镶嵌(镶嵌金、银、玉石、色泥、螺钿、红木、瓷花等)、包锡、包漆、泥绘、粉彩、彩釉、珐琅彩、描余、浮雕、镂雕、绞泥、模印、贴饰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刻,它是诗文、金石、书画、篆刻艺术在紫砂上的结合和运用,富有民族审美特色。该技艺自明清以来,不断获得文化人的支持和参与,极大地推动了民间技艺艺术化的进程,使紫砂技艺始终保持既立足于民间和实用,又不断吸纳传统文化艺术精华的特点。

§§§第十二节、龙泉青瓷

龙泉地处浙江西南边陲,与江西、福建省接壤,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普查资料表明,现已发现烧制龙泉窑青瓷的古代窑址500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即有360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销范围最大的青瓷历史名窑。龙泉窑始烧于西晋,北宋时已初具规模,南宋中晚期起入鼎盛时期,其制瓷技艺已登峰造极,梅子青、粉青釉被认为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传统龙泉窑青瓷中的哥窑与官、汝、定、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明代龙泉窑规模不减,但质量下降,至清代,逐渐衰落,晚清后曾一度停烧,仅有少数窑工从事仿古生产。建国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恢复生产,龙泉窑青瓷得以传承,并逐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