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沃伦·巴菲特的脑子赚钱
12427100000008

第8章 沃伦·巴菲特投资智慧四 (1)

选择决定财富:寻找最合适的投资对象

不能不做,不熟不做,不懂不做

【标签】 投资 雷曼兄弟 周鸿祎 互相了解 不熟不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巴菲特的财富越积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大,同时他对于自己最初所坚守的投资信条却始终未曾改变,对于那些他无法去了解的公司和业务,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去投资。

巴菲特等候69年终于入股高盛的故事,可是在这段童话般的投资故事中,却还有另外一段悲情的插曲,这其中的主角就是在次债危机中第一个倒下的华尔街大投行:雷曼兄弟。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创立于1850年,曾经是华尔街的第四大投行。2008年9月15日,由于受次债危机的冲击,雷曼兄弟出现巨额亏损,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雷曼兄弟的破产就像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引发了随后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倒闭潮,甚至连远在中国的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都因为旗下基金曾大量购买雷曼兄弟债券而受到牵连。

而在雷曼兄弟正式宣布破产前,他们其实曾向巴菲特发出过求救,当时英国巴克莱银行打算收购雷曼兄弟,但是需要一个担保人,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巴菲特。巴菲特要求巴克莱银行提供一份详细的说明文件,但是最终巴菲特并没有成为这笔交易的担保人,而无助的雷曼兄弟不得不宣布破产。

关于巴菲特拒绝雷曼兄弟的原因,据巴菲特自己所说,是因为他当时不会使用高级手机,所以没有及时看到巴克莱银行提供给他的那份详细文档,因而错过了救助的最佳时机。但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真相吗?查阅雷曼兄弟的资产情况,可以看到其在破产前持有大量的与次级抵押贷款和次级抵押债相关的金融产品,而巴菲特本人则早在2003年就已经清空了这些投资产品。清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巴菲特根本就搞不懂这些产品。

巴菲特早在2003年就已经清空了他搞不懂的次债衍生品,2008年又“巧合”地错过了雷曼兄弟唯一的起死回生的机会,在他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始终贯彻“不能不做,不熟不做,不懂不做”。

巴菲特的“不熟不做”原则早已被众多投资者所仿效,不管他们是不是和巴菲特一样专业,他们都愿意追随它。

2010年因为“3Q大战”而声名鹊起的360创始人兼董事长周鸿祎,不仅是一个程序天才,同时还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天使投资人。

在总结自己的风投生涯时,周鸿祎说自己从2005年开始做风投,成功了近十个,失败的也有七八个。那些失败的项目各有各的原因,而成功的项目则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投行业都是他本人所熟悉的行业。所以到现在,周鸿祎做风投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熟不做。周鸿祎成功的风投项目大多属于互联网,而这也正是周鸿祎的主战场。他觉得正是由于自己对互联网行业的熟悉,所以才能够正确地判断出这个项目将来有没有发展空间,而同样是源于自己在互联网从业多年的经历,他才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这些项目的发起者是不是真正优秀的创业人才。

相比巴菲特的不熟不做,周鸿祎还要苛刻,那就是不了解的人他也不投资。

投资有“护城河”的企业

【标签】 投资 “护城河” 竞争优势 经济特许权 喜诗糖果

护城河,一种人工开挖的壕沟,里面注满水。护城河环绕着城堡,保护着城堡里面居民的安全。显而易见地,护城河越宽,城里的居民就越安全。巴菲特把护城河的概念引入到了商业中,他认为企业就是城堡,而“护城河”就是企业的竞争优势。巴菲特喜欢投资那些拥有又宽又深的“护城河”并且还在不断将之加宽的上市公司。

1999年,巴菲特在演讲中说道:“对投资来说,关键不是确定某个产业的影响力有多大,或者这个产业将会增长多少,而是要确定任何一家选定企业的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要确定这种优势的持续性。那些所提供产品或服务具有强大竞争优势的企业能为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率。”

在巴菲特的眼中,最深最宽的“护城河”无疑是他宣称至死都不卖的可口可乐公司了。巴菲特认为可口可乐的“护城河”有多宽?听听他自己的回答:“如果你想出1000亿美元让我买下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的领导权,我会把钱还给你,告诉你说‘这不行’。”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经济特许权”理解为“高级护城河”。

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他的著作《竞争优势》中指出:“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形式: 成本领先和差异化。”而一家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的显著性最终取决于该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对相对成本和差异化有所作为。

巴菲特更偏爱“竞争优势”中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他认为那些需求旺盛又无可替代的产品具有“经济特许权(Economic Franchise)”,因为这些企业能够不断地提高产品定价,获取更高的利润。

巴菲特对于“经济特许权”的认识,并非出于哪一本投资书或者是哪一位大师的教诲,而是在实战中自己悟到的。在他长期的投资经历中,巴菲特认识到“经济特许权”是企业持续取得超额利润的关键所在。巴菲特认为一项经济特许权的形成,来自于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种产品或服务:

(1) 它是顾客需要或者希望得到的;

(2) 被顾客认定为找不到很类似的替代品;

(3) 不受价格上的管制。

巴菲特对一家企业经济特许权的真正检验方法是: 其竞争对手使用各种手段,甚至是以牺牲赢利为代价,可能会对该企业形成什么样的打击。

巴菲特的“护城河”

巴菲特对喜诗糖果(See's Candies)的投资并不出名,这是因为这家地区性的糖果公司并不是上市公司,但是巴菲特本人却非常喜欢这笔投资。在2007年《巴菲特致股东信》中,他对喜诗糖果赞誉有加,称赞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

这项投资巴菲特分了两步走,首先是在1972年年初,由旗下控股60%的蓝筹印花公司买下喜诗糖果的全部股权,然后是在1983年,巴菲特全资控股了蓝筹印花公司,由此也全资控股了喜诗糖果。巴菲特前后两次交易,合计在喜诗糖果身上花了5140万美元。

那么,喜诗糖果给巴菲特带来了多少回报呢?

截至2007年,这家地方性的小糖果公司累计给巴菲特带来了13.5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交纳营业税后,净利润约为12.6亿美元,是累计投资的24.5倍。这个还是在喜诗糖果一直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如果巴菲特愿意让喜诗糖果上市,那么投资收益可能还要多。

但是时间如果回到1972年,你可能会对巴菲特的投资决定感到不理解,巴菲特为什么要投资喜诗糖果呢?在分析师看来,喜诗糖果公司是一家销售量增长十分缓慢的公司(1971年喜诗糖果的年销售量是1600万磅,到了2007年这个数字也只有3100万磅),而整个盒装巧克力糖果行业的增长也非常缓慢。巴菲特到底是看中了它哪一点呢?

2007年的时候,巴菲特自己为我们揭晓了答案。在一次对话中,巴菲特说道:“我以前曾投资过一家巧克力公司叫喜诗,这是美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巧克力品牌。很多时候人们是在情人节或节日时去买巧克力,很多时候又是男人买给自己的妻子或爱人。通常他们每年买的时候不会记得去年是花了多少价钱买的巧克力。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生意。我在家里装了一个‘魔镜’,每年快到情人节时,我就对魔镜说:‘魔镜魔镜,今年我可以把喜诗巧克力提价多少?’这个生意的好处是,它其实每年都在涨价,而这毫不影响产品本身的销售量。”

原来如此,巴菲特是看中喜诗巧克力的两个优点: 第一,它在当时已经是美国非常有名的巧克力了,品牌效应很强,这个就是喜诗的“护城河”;第二,喜诗糖果每年都可以悄悄提价而不影响到自己的销量,这就是喜诗的经济特许权。

既有“护城河”又有经济特许权,对巴菲特来说,喜诗糖果真是个完美的投资猎物啊。

巴菲特自己也承认,自己对于喜诗糖果的运营模式并不了解,他甚至连这家工厂的男厕所都找不到。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对巴菲特来说,他看中的是喜诗糖果的优点,即它的“护城河”和特许定价权,而不是它的缺点。

被填埋又重新加宽的“护城河”

【标签】 华盛顿 邮报 加宽 “护城河” 投资

华盛顿邮报是巴菲特的另一笔经典投资,也是他持有时间最长的股票之一,从1973年开始买入并一直持有至今。我们首先从它的“护城河”开始说起。

和巴菲特所购买的其他很多股票一样,他和华盛顿邮报之间也有很深的渊源。巴菲特早在13岁的时候就开始通过运送《华盛顿邮报》来赚钱,他坚持了4年,积累了5000多美元。

巴菲特说:“如果你给我10亿美元,再给我配备全美国最出色的50位企业经理,我绝对可以建立一家杰出的企业。但是,如果你是让我去‘打垮《华盛顿邮报》’,我会把这10亿美元还给你。尽管我不愿意失去这10亿美元,但我根本无法完成你交给的任务。然而如果你给我相同数量的资金,让我去削弱奥马哈小镇银行的盈利或市场份额,我完全可以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也许我不能完全达到你的要求,但我肯定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

实际上在最初,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并非那么顺利,他和华盛顿邮报的实际控制人凯瑟琳·格雷厄姆(Katharine Graham)之间的故事,也是投资界的一段佳话。

我们从巴菲特认识凯瑟琳·格雷厄姆开始说起,当时华盛顿邮报还没有上市,而巴菲特则持有另一家杂志《纽约客》股份,巴菲特当时考虑把这家杂志的股份给卖掉,于是在朋友的牵线搭桥下认识了凯瑟琳·格雷厄姆。尽管这笔生意最后没有成交,但是巴菲特给凯瑟琳·格雷厄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71年6月,华盛顿邮报上市,它的股票分为A、B两种类型,持有A种股票的投资者都是入选公司董事会的主要成员,而B股则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有点类似于现在我们的限售股和非限售股。

从1973年开始,巴菲特开始连续出手买入华盛顿邮报公司的股票,累计购入1060万美元,这让巴菲特成为了公司除了凯瑟琳·格雷厄姆家族之外最大的股东。

一开始,凯瑟琳·格雷厄姆对于巴菲特的大举买入并不感到开心,甚至还觉得很担心,因为她觉得巴菲特是过来夺取她对华盛顿邮报的控股权的。这里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背景。

凯瑟琳的父亲尤金·梅厄(Eugene Meir)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曾经在胡佛总统麾下当过美联储主席,在杜鲁门执政时又担任过首任世界银行的行长。

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中,梅厄买下了华盛顿邮报,从此华盛顿邮报成了他们家族的财产。

后来凯瑟琳结婚了,嫁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Philip Graham)。婚后她辞掉工作,做了一个全职主妇,而菲利普·格雷厄姆则继承了他老丈人的事业,成为华盛顿邮报的主宰。

这本来是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的家庭,但现实永远不会是完美的。婚后的菲利普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而且还出现了婚外恋。1963年,他在家中的农场开枪自杀,从此凯瑟琳成了带着4个孩子的寡妇。

凯瑟琳并没有被这场变故所打倒,她勇敢地接过华盛顿邮报,并且在她的管理下,华盛顿邮报从二次破产的边缘起死回生,越来越好。

但同时,命运的多舛也让凯瑟琳的性格变得有些古怪。她多疑、易怒,情绪波动很大,而对于凝结了她父亲和老公两人心血的华盛顿邮报,她更是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介绍完了这段背景,我们就可以理解,当得知巴菲特大举购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后,凯瑟琳的反应为什么会极度不安,她担心巴菲特是来跟她抢华盛顿邮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