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政府的支出不是把全部税收都用于办教育,或者对教育一分钱都不花,而是应该在教育上多花一个单位(如1000万元)还是少花一个单位的问题。
个人的开销也不是把钱都用于买衣服或都用于买蛋糕,而是用多一单位(如100元)用于买衣服、少一单位用于买蛋糕的问题。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所感到的满足程度,也可以理解为是商品满足人们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一种商品,只要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或需要,就是有效用的,无论这种欲望或需要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也不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还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如烟和酒,对人不是很有好处,但人们需要它们,它们就是有效用的。
消费者对商品满足程度高,这个商品效用就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就小;厌恶和反感,这个商品就没有效用。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满意程度。
比如,消费一单位巧克力得到的满足程度为5单位,消费两单位巧克力得到的满足程度为8单位。这样,巧克力的消费增加了l单位,满足程度增加了3单位。这时巧克力的边际效用就是3单位。
与边际效用相对应的是总效用,即消费者满意的总程度,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程度的总和,连吃五餐烤鸭,每餐效用相加,就是总效用。
研究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增长变化,便可以得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以消费可乐为例,消费l瓶可乐的总效用为10个效用单位,2瓶可乐的总效用为18个效用单位,3瓶可乐的总效用为23个效用单位,4瓶可乐的总效用为25个效用单位。当消费的可乐从1瓶增加到2瓶时,总效用从10个效用单位增加到18个效用单位,边际效用是8个效用单位;当消费的可乐从2瓶增加到3瓶时,总效用从18个效用单位增加到23个效用单位,边际效用是5个效用单位;当消费的可乐从3瓶增加到4瓶时,总效用从23个效用单位增加到25个效用单位,边际效用是2个效用单位。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随着消费可乐数量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随着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满足程度也在增加,但所增加的边际效用在递减,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中。我们喝第一瓶可乐与第三瓶可乐的感觉肯定不同,尽管可乐质量相同,但你会感觉到喝第一瓶可乐非常爽口提神,而喝第三瓶可乐就毫无感觉了,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解释供求变化的现象,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资料。
我们买衣服时不会购买若干件同样的衣服,总要购买若干件不同的衣服。
这是因为,如果同样的衣服购买若干件就会效用递减,总效用自然就减少了,但买不同的衣服,边际效用不会递减,总效用就大。如果相同的价格,你会买不同的东西,但如果同样的物品价格下降,你仍然会买。因为你买第一个时边际效用高,价格也高,买第二个尽管边际效用下降了,但价格也下降,这样,两者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仍然相同。随着某种物品增加,给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效用递减,你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在减少。因为你要保持边际效用与价格的比例不变,边际效用递减,价格就要下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或者说,需求定理正是由于消费者的行为所引起的。
这就警示一个服装企业,如果年复一年地生产完全相同的服装,消费者顶多两件就够,再多边际效用就递减了;如果能生产不同样式、颜色的服装,消费者多买几件也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这样服装就有销路了。
对于一个企业管理者,必须牢牢记住:同一种物品数量增加,边际效用递减这个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告诉我们,投入增加,收入并不一定增长,有时还会出现投入增多、收入减少的现象。这就如同施肥量与农产品产量间的关系:在农业中,假设在一块既定的农田上施用不同量的化肥,开始施肥时,农产品产量会随着化肥数量的增多而增加,但施肥到一定程度,再施肥,产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下降。经济生活中大量事实反复证明了这一规律的存在。
经典术语解读:放用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消费者从某种物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满足程度低,就是效用小。香烟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无论对吸烟者还是不吸烟者,这种由其化学属性决定的使用价值都是相同的,但它给不同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却不一样。对吸烟者来说,吸一支烟的效用可能很大,所谓“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之说,就是言其效用大,但对不吸烟者,强迫他吸一支烟可能完全是负效用。
抓住“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
一、商品价格由哪些因素决定
在市场经济中,恐怕再没有比商品价格更能引人注意的东西了。消费者、生产者、经济人、政治家、军事家,都时刻关注着价格的变化,并依此来调整自己的政策。
价格是市场的晴雨表,它通过高低变化来调度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每一次价格的升降都会给人的心理和社会生活带来波动,不少国家,物价的涨落甚至能决定一届政府是继续执政,还是下台。
经济学家认为,影响价格的因素包括这几个方面:
1.商品自身的价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归根到底是由该商品的价值决定的。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价格大体上同其价值是一致的。
比如,100千克的面粉,其价值是160元,那么它的价格基本上应当在每千克1.6元左右,除非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比如因为战争或是灾难,使某一地区出现粮食短缺,或销售不出去,面粉的价格不会波动很大的。
2.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一个主要因素。当某种商品数量有限时,人们宁可多花一些钱,也期望买到它;而某种商品数量过多时,生产者为了卖掉它,即使赚不到钱,也要硬着头皮降价出售。这样的结果,就使价格与价值发生了偏离。一般说,供不应求的商品,物价就会上涨,从而价格高于价值;供过于求的商品,物价就会下跌,价格低于价值。
作为“经济人”,无论买者还是卖者都要精密地计算这一交换是否“合算”,从而相互之间必然要讨价还价--买者尽可能将价压低,卖者则拼命希望将卖价提高。最后的结果是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公道”价格来成交。另一方面是买者之间和卖者之间的竞争。买者之间竞争的典型表现是“拍卖”。在拍卖中,各买者之间竞相加价,结果,是使卖者得到最高的商品售价。而卖者之间的竞争,就是俗话说的“同行是冤家”,许多人都出卖同一种商品,这就给买者以选择最低价格的机会。
3.替代品的数量替代品越多,这个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如果某种商品的替代品非常多,消费者可以不用这种商品而以其他商品代替它的选择余地就很大,消费者就很容易改变原先的主意而买别的商品。如果替代品很少,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了。
比如:汽油就是一种替代品很少的商品。所以,我们可以说它的需求是无价格弹性的,而mp3播放器的市场需求则是有价格弹性的。因为有很多公司生产同类产品,如果“爱国者”牌的涨价了,人们可以去买“纽曼”牌的或者“三星”牌的,或者其他牌子的。
4.商品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必然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在同一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多了,这样平均到每个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少了。与此相应,商品价值随之减少。这反映在商品价格上,就是价格总水平的降低。
5.商品的流通环节现实生活中,商品从生产出来到卖给消费者,要经过收购、批发、零售等流通环节,从而形成出厂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其中,出厂价格是生产企业出售其产品的价格;批发价格是商业部门将成批量的商品向零售企业出售的价格;零售价格则是商店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商品时的价格。在价格水平上,显然是出厂价要低于批发价,批发价要低于零售价。
也就是说,流通环节越是复杂,商品到消费者手里时,其价格就越高,甚至会大大地超过商品自身价格。
6.消费者的支出比率消费者花在某项特定产品上的支出占其收入的百分比越高,这个产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消费市场对特定的大项产品,诸如汽车、住宅或个人电脑的需求一般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相反,如果花在某种产品上的钱只占消费者收入很小的比例,诸如盐、胡椒、鞋带等,这种需求一般都没有价格弹性。
消费者通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的价格变化并不很在意,因为花在这些东西上的钱并不很多。
7.时间对任何一个特定商品的需求来说,就长期而言一定比短期更富有价格弹性。
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也就是说,涨价以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消费者才察觉到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然后才调整他的预算支出方案。另一部分原因在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中,许多只是对原有物品的补充,现在他们完全可以购买其他形式的商品,这样可以减少消费量。
在短期内,消费者可以改变过去形成的出行习惯,用尽量少使汽车的办法以对付汽油价格的提高。但是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会要求买一辆更节省汽油的汽车。
8.政策引出的计划价格 计划价格是指商品的价格形成不是通过市场,而是由各国政府部门有计划制定的价格。
计划价格虽然是价格的一种特殊形态,但在许多国家中都存在,就是以自由市场经济标榜的美国,其政府强行制定的限制价格或保护价格,也带有一定计划价格的性质;而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计划价格则成为商品价格的主要形式。
从理论上讲,计划价格的制定是以商品价值为基础的,同时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因而较之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更能反映价值规律的要求。
但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因为商品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很难精确计算出来的,加之商品种类繁多,要把所有商品的价值计算出来,并预测出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9.货币的发行量现代市场经济中,充当流通手段的都是纸币。由于在流通中,无论发行多少纸币,都只能代表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因此,如果纸币发行多了,单位货币中的含金量就会降低,造成物价上涨。而各国政府都普遍采取增发货币的方法,来做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或弥补财政赤字,结果使价格总水平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二、通过价格变动观察市场供求的变化
在市场中,商品的价格是由其自身的价值决定的,这是价格的基础,但同时,价格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供求关系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然而,由于经济的杠杆作用,价格的高低也反过来作用于供求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价格的变动情况,便可以分析出市场供求的变化。
在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和生产者,每一个个别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很难了解整个市场的供求情况,因为他们不可能去作详细的市场调查。但是,他们却可以通过观察价格变动的情况来无代价地及时获得供求变动的情况。如果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就说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反之,如果这种商品价格下降,就说明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
为什么说价格变化可以反应这些情况呢?
作为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的企业,总会是商品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反之,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当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不变,而价格上升时,显然利润会增加,生产者必然要扩大产量;同时,其他生产者也可能转而生产这种商品,这就造成供给量增加;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利润则会减少,使生产者压缩该商品的生产或干脆转产,从而使供给量减少。价格与供应成正向,而作为消费者,对商品需求与价格却成反向。
比如,某个群体用于购买肉制品费用是2000元,如果肉制品每千克是2元,这个群体的购买力是1000千克;当肉制品升到每千克4元时,这个群体的购买力将降至500千克;反之,如果价格降到每千克1元,这个群体的购买力很可能会上升到2000千克。
再有一种情况是替代品的作用。
比如,消费者需求水果,苹果是每千克2元,梨是每千克1.5元,桃是每千克1元。这时,消费者选择桃和梨的几率便会大大超过苹果,除非对苹果有特别偏爱,他们会等到价格下调时再去购买。
正因为商家与消费者存在这样截然相反的两种心理,造成了市场上价格的上下浮动与供需状况的相应变化。
商品价格上升,表明市场上这种商品的需求大于供应,于是追求高利润的厂家开始增加产量,加大供应;消费者也会因价格偏高,而减少对这种商品的消费。在双方的相反作用下,价格逐渐回落,到达某个平衡点。
但此时,供应的加大与消费的减少作用还在持续着,不久,又出现供应大于需求的情况,这种状态必然在价格上有所体现,结果自然是价格回落。价格偏低,又会让产商减少供应,同时刺激消费者消费,在双方的共同作用下,价格自然又会上扬。
价格变动将市场供需的状况及时反映给生产者和消费者。
经济学提供这条规律,就是让人们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动,观察与分析市场供求的变化,得到所需的各种数据。
三、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供求与价格相互作用,互为因果,虽然看不见,却又能明显地能被感知。经济学家把价格机制的这种作用形象地称为“看不见的手”。
在市场经济中,供给、需求和价格的变动都是相互依存的,具体地讲就是供给和需求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价格也因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供给减少会使价格上升,需求增加也会使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会使价格降低,供给增加也会使价格降低。而价格的升降又会相应地使需求和供给发生变动。这些也正是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市场运行规律性论述的核心内容。
具体地讲,价格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
第一,作为指示器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
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与供给的状态最直接最显性的标志便是价格的升降变化。当我们看到某种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扬或不断下降时,我们就可以断定,它是供大于求或是求大于供了。
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升降的幅度和波动的情况,分析出某种商品的需求是急剧增长或下降,还是呈现梯形、波状递增或递减,从而调整供求的相应政策。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