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词选释
12448900000023

第23章 下卷 宋词之二(9)

①丁酉为1237年,宋理宗嘉熙元年。时金已亡,蒙古南侵甚急,鄂、川、陕一带已大部分沦陷。稍前1234年,赵葵等复三京,及蒙古兵至,遂弃汴洛而归。词中所咏,大约亦与此有关。②《世说新语·轻诋》记桓温语:“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神州”,中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无水而沉,谓之“陆沉”。言大陆沦陷,关于人事,不由洪水也。③指中原故土始终没有恢复。《晋书·王献之传》:“夜卧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盗物都尽。献之徐曰:‘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群偷惊走。”这里借譬,重点在“我家旧物”。④“晨星残月”,言其稀少,且近没落,与下对句“西风斜日”虽所比早晚不同,实际上是一种意思,皆残局湖山也。“北州”,北方州郡。⑤句法及意并似李白《忆秦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战国时齐湣王为东帝。“东帝江山”指南渡后的宋室。意谓连这小朝廷的局面也保不住了。⑥《三国志·魏书·刘表传》载韩嵩、刘先说表曰:“将军拥十万之众,安坐而观望。”又另条注引《汉晋春秋》曰:“太祖(曹操)之始征柳城,刘备说表使袭许,表不从,及太祖还,谓备曰:‘不用君言,故失此大会也。’”这事在当时曹方也有风闻。《魏书·郭嘉传》载郭嘉语:“(刘)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这说明刘表之“坐谈”、不敢乘机北伐的缘由,当是符合实际情况的。⑦“深源”,晋殷浩字。殷浩以为苻健死了,意欲趁这机会恢复中原,用羌人姚襄为先锋;哪知姚襄叛变倒戈,殷就狼狈弃军队辎重逃归。事见《世说新语·黜免》注引《晋阳秋》,又《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⑧以上三句大意:错过了机会,当战而不战,则有如刘表的观望;错看了机会,不当战而战,则有如殷浩的冒进:其得与失只在弹指之间。引起下片“说和说战都难”,深切南宋政治的弊病。又刘表、殷浩均为当时有名的文人,与结语“儒冠”,亦有一些关合。⑨年年是冰冻,处处是风寒,言北敌方强,南风不竞。⑩“江”,别出曰“沱”。《诗·召南·江有汜》,其三章曰“江有沱”,末句云“其啸也歌”,当即“宴安”之意。又四川有沱江。作此词之上一年端平三年(1236),蒙古兵入成都,疑亦有关本事。《左传·闵公元年》记管仲语:“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封侯”,班超事,见前陆游《诉衷情》注①。“鳣鲸”,大鱼。贾谊《吊屈原文》:“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李善注引《庄子》:“吞舟之鱼,砀(荡)而失水,则蝼蚁能苦之。”“平戎策”见前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注⑦。宋玉《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这里稍不同,“当关”有把着关的意思,喻谗佞在君侧,妨害进贤之路。“渠”,他、他们,第三人称。用杜甫诗,见中卷秦观《满庭芳》注③及前辛弃疾《破阵子》注②。“麒麟阁”,西汉早年所建,后来汉宣帝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阁上。宣帝在汉称为中兴之主,故下云“中兴人物”。“儒冠”,《礼记·儒行》所谓“章甫之冠”。《汉书·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高祖)辄解其冠溺其中。”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儒冠多误身。”这里为书生的代称。本句意谓,难道中兴人物不也有书生在内吗?

周 密

周密(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弁阳啸翁、四水潜夫,济南人,流寓吴兴(今属浙江)。曾为义乌令。宋亡不仕。有《草窗词》,一名《()洲渔笛谱》。又编选《绝妙好词》。

谒金门①

吴山观涛②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③。鳌戴雪山④龙起蛰⑤,快风吹海立⑥。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⑦,白鸟明边⑧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注释】

①原题《闻鹊喜》,以冯延巳词句为名,即《谒金门》。②“吴山”,在杭州,俗称城隍山,一面西湖,一面钱塘江。“观涛”即“观潮”。枚乘《七发》:“观涛于广陵之曲江。”《彊村丛书·洲渔笛谱》卷二引《名胜志》:“吴山在府城内之南,春秋时为吴南界,以别于越,故曰吴山。”③王勃《滕王阁序》:“秋水共长天一色。”韦庄《谒金门》:“染就一溪新绿”,周句殆从此化出。④传说渤海中五山: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六万岁一交焉。”见《列子·汤问》。⑤“蛰”,潜伏。《周易·系辞传》:“龙蛇之蛰,以存身也。”⑥“快”有痛快爽快意。宋玉《风赋》:“王迺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杜甫《朝献太清宫赋》:“四海之水皆立。”苏轼《有美堂暴雨》:“天外黑风吹海立。”以上两句状江上潮来雄壮的气象。⑦晚霞红如彩绡,疑为织女机杼所成。⑧“白鸟”,白色羽毛的鸟。《诗·大雅·灵台》:“白鸟翯翯。”这里当是水鸟,鸥鹭之类。杜甫《雨四首》之一:“白鸟去边明”,本句盖用此。“明边”,指天边帆影与红霞白鸟相映而言。

一萼红

登蓬莱阁①有感

步深幽,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鉴曲②寒沙,茂林③烟草,俛仰千古悠悠④。岁华晚,飘零渐远,谁念我同载五湖舟⑤。磴⑥古松斜,厓阴苔老,一片清愁。回首天涯归梦,几魂飞西浦,泪洒东州⑦。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⑧。最负他秦鬟妆镜⑨,好江山何事此时游⑩。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注释】

①蓬莱阁旧在浙江绍兴卧龙山下,州治设厅之后,五代时吴越王建,以唐元稹《以州宅夸于乐天诗》“谪居犹得近蓬莱”得名。②“鉴曲”,鉴湖一曲。《新唐书·贺知章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镜湖”即“鉴湖”。③“茂林”,指兰亭。王羲之《兰亭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④“俛仰”,通“俯仰”。《兰亭序》:“俛仰之间,以为陈迹。”⑤五湖泛舟,范蠡事,见《国语·越语》。前录吴文英《八声甘州》注⑩。牵涉到西施,是后起的传说。这里说“谁念我同载五湖舟”,不过自己惆怅着独游无伴而已。杜甫《赠韦七赞善诗》“虾菜忘归范蠡船”,亦不关西施。⑥“磴”,通“隥”,坂也。指山路,石级。⑦三句说自己在外飘零,曾几度回忆会稽。作者自注:“阁在绍兴,西浦东州皆其地。”⑧王粲有《登楼赋》。《文选》卷十一李善注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当阳县城楼,王仲宣登之而作赋。”王粲登楼,本是客游在外,其赋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今作者仿佛已回到家乡,如所谓“故国山川,故园心眼”正是平昔所念想不忘者,却偏有如王粲《登楼赋》云云的那种感觉,这是很特别的。用追进一层的写法,意极悲哀。周氏原籍济南,南渡后久已侨居江南,故即认会稽为他的故乡。⑨乐府《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秦鬟”字面当借用罗敷事,可能指绍兴的秦望山。秦望山在会稽东南,以秦始皇曾登之得名。“妆镜”仍绾合上文鉴湖。⑩国破家亡之恨,主意至此揭出。狂吟老监,即指贺知章。《旧唐书·贺知章传》:“知章晚年尤加纵诞,无复规检,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遨游里巷,醉后属词,动成卷轴,文不加点,咸有可观。”此言安得有如贺监其人者,与之吟咏销忧;表示怀念友人的意思,亦是虚说。李白有《对酒忆贺监》诗二首,又有《重忆》诗。其《重忆》云:“稽山无贺老,却棹酒船回。”本句意略同。

刘辰翁

刘辰翁(1232—1297),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属江西)人。太学生,景定三年进士,以对策触犯贾似道,置于丙等。曾任濂溪书院山长。宋亡不仕。有《须溪词》。

柳梢青

春感①

铁马②蒙毡,银花洒泪③,春入愁城④。笛里番腔,街头戏鼓⑤,不是歌声。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⑥月明。辇下⑦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⑧。

【注释】

①题曰“春感”,亦咏元宵。②“铁马”,见前刘克庄《满江红》注③。③“银花”,见前辛弃疾《青玉案》注①引苏味道诗。“洒泪”兼用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意。④“愁城”,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详前姜夔《齐天乐》注④。⑤指蒙古的流行歌曲,鼓吹杂戏。周邦彦《西河》:“酒旗戏鼓甚处市。”⑥“故国”,本意是“故都”,这里兼说“故宫”,连下高台。《武林旧事》卷三:“禁中例观潮于‘天开图画’,高台下瞰,如在指掌。”⑦“辇下”,皇帝辇毂之下,京师的代称,犹言都下。⑧三句分说:宋亡以后临安元宵节光景,自己避乱山中,宋室飘流海上,指帝昺迁厓山事。

沁园春

送春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①,龙沙②渺莽,东连吴会③,西至秦川④。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⑤。江南好,问夫君⑥何事,不少留连。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⑦。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⑧;蜂黄蝶粉,凝碧池边⑨。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⑩。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注释】

①“雁门”,山名,亦关名,在山西省北部。“阨塞”,犹阻塞,梗塞不通。②“龙沙”,白龙堆沙漠,见前姜夔《翠楼吟》注③。③“吴会”有两说:一、秦会稽郡本包括吴地,其郡治在今苏州。二、六朝时吴郡与会稽郡合称“吴会”。以上两说“会”均音“贵”。④“秦川”指今陕西一带地面。诸葛亮《隆中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即由四川出陕西。《文选》卷九潘岳《西征赋》李善注引《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以上极言兵火乱离范围之广大,致春归无路,也就是无处可归。⑤接着说:既然如此,这里正好留连,像芳草飞花,蓬莱方壶般的神仙境界,少说也可以有一百年罢。指南渡以来迄宋亡,大家宴安享乐,全不警惕。⑥三句说出本意,很明白。“夫君”,那人,“君”者尊称。这里指春而言。《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⑦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糁,以米屑和羹。地面微湿,杨花撒在上面,像铺条白的毡毯,是春尽光景。⑧“兔葵燕麦”用刘禹锡诗序,见中卷周邦彦《夜飞鹊》注⑩。华清宫,在陕西临潼。⑨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周邦彦《满江红》:“蝶粉蜂黄都退了。”这里“蜂黄蝶粉”言春花零落,只有蜂蝶留下的痕迹。“凝碧池”,在唐东都洛阳,与上对句“华清宫”,俱借唐喻宋。⑩“七宝”指何物,其说不一,以多种珍宝镶嵌的,皆可称“七宝”。“七宝鞭”言其贵重,也表出骑乘者的身份。“潸然”,下泪貌。虽无路可归,然不得不去,亦唯有一声珍重,两地潸然而已。语意极悲。

蒋 捷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属江苏)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不仕。有《竹山词》。

燕归梁

风莲①

我梦唐宫②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③。翠云队仗绛霞衣④,慢腾腾,手双垂⑤。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⑥。梦回不见万琼妃⑦,见荷花,被风吹⑧。

【注释】

①虽题曰“风莲”,非泛泛咏物,只借以起兴,却不放在开首,放在结尾。兼详下注⑧。②本篇主句。“唐宫”,咏古伤今,下所写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③衣之前后皆可称裾。“曳裾时”,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态,详下注⑤。④“翠云”、“绛霞”,指舞衣,又点缀荷叶荷花。⑤“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白居易《霓裳羽衣舞歌》:“中序擘騞初入拍……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自注:“霓裳舞之初态。”⑥“急鼓催将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却无关。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节拍转急。白诗所谓“繁音急节十二遍”,自注“霓裳破十二遍而终”是也。词云“似彩凤,乱惊飞”,已大有《长恨歌》中所云“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的气象。⑦“琼”训赤玉,可喻红莲。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莲。如周邦彦《侧犯》“看步袜江妃照明镜”,即以江妃咏莲花。韩愈《辛卯年雪》:“从以万玉妃。”此句字面当本之,却易雪为荷花,意指嫔嫱之属,应上“唐宫”。⑧题曰“风莲”,借舞态作形容,比喻虽切当,却不点破,直到结句方将“谜底”揭出。这样似乎纤巧。然全篇托之于梦,梦见美人,醒见荷花,便绕了一个大弯。若见荷花而联想美人原平常。今云“春昼梦唐宫”,初未说见有“风莲”也,若梦境之构成,非缘联想;如何梦中美女的姿态和实境荷花的光景,处处相合呢?然则“见荷花被风吹”者,原为起兴闲笔,这里倒装在后,改为以景结情,并非真的题目。词以风莲喻舞态,非以舞态喻风莲也。文虽明快,意颇深隐,结构亦新。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会稽(今属浙江)人。元至元中,为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一名《碧山乐府》。

眉 妩

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①。便有团圆意②,深深拜③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④,料素娥⑤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⑥挂秋冷。千古盈亏休问,叹谩磨玉斧⑦,难补金镜⑧。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⑨。故山⑩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