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巴蜀奇人
12603500000046

第46章 名厨

大清光绪六年(1880)春,遂州城里发生了两件怪事。一件是川菜名厨“十里飘香”一夜之间失踪,下落不明。另一件是城里最繁华的天上街新近落成一家餐馆——玉春堂,生意火暴,每日里人满为患,但谁也不知道玉春堂的主人是谁。听老辈人说可能是潼川府上的政要,也有人讲是涪江水匪韩大鹏在暗中操作。总之,这个玉春堂名气大得吓人,往来川内的客商名流,在这里随时都可以品尝到全川各地不同风格的川菜精品。更令人惊奇的是,每隔十日,玉春堂必定能够推出一道创新川菜,菜品精美而风格迥异。于是,短短数月时间,遂州玉春堂就声震川中,名扬巴蜀。

翌年春三月,当朝二品巡抚郭应甲由江宁回乡省亲,地方长官钟永定本是郭应甲的同窗好友,就在玉春堂设宴为其接风。郭大人在此闲居三日,每日里大快朵颐,尝遍家乡的佳肴美味,以至返回江宁府后,仍念念不忘玉春堂的好处。

护院张保献计道:“何不派人将玉春堂的首厨重金聘来江宁,终生侍候您老!”

郭大人听了,犹豫片刻,便点头默许。张保立即收拾行囊,携重金火速入川。二十日后,张保灰溜溜地回到府上,向郭应甲大人诉说道:“那些川人怪得很,不仅首厨不肯来宁,连玉春堂跑堂的都不愿意离开四川,推说不习江南水土!”

郭大人听罢,也无可奈何,终日里想着玉春堂的美味佳肴,干吞口水。从此以后,便闷闷不乐,一日三餐,食之再无味道。

有跟随郭应甲二十年的家厨郭忠,念主人恩德,决定返川偷师学艺。

他对郭大人道:“多则半年,少则三月,郭忠必回府上!”

郭应甲大喜,派护院同去,郭忠不允,执意只身一人前往,以便相机行事。

自从郭忠离开后,郭大人每餐更是味同嚼蜡。一晃数月,都没有郭忠消息,全府上下望眼欲穿。

转眼过了中秋,仍不见郭忠回府。郭应甲坐卧不安,遂派张保率护院七人前往遂州打探情况。

张保奉了主人之命,率一行人昼夜兼程,风尘仆仆赶到遂州玉春堂,却被大堂主管告知,从来没有什么人到此学艺,想那厨师必是迫于你家大人压力,借故逃往他乡去了。众人听他说得有理,只得离去。夜里,八人悄悄潜往玉春堂窥视,遍寻不见郭忠踪影,心中疑团顿升。张保不敢怠慢,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江宁,据实报告郭应甲知晓。

郭大人表面称善,不停地安慰众人一路辛苦了。暗地里,却觉得此事十分蹊跷:郭忠是自己的亲侄子,跟随自己二十年有余,忠心不二,况且自己视他如亲子,断无逃走的道理。如此看来,这玉春堂内必有隐情。

郭应甲遂密书一函,派快马送往遂州钟永定处,请同窗好友协查郭忠下落。

钟永定接此密函,深感事态严重,倘若玉春堂真有什么不法之举,自己作为地方长官,怎脱得了干系?遂连夜发兵将玉春堂团团围住,并私下里反复给部属们打招呼,不论情况如何,绝不能走漏半点风声,否则,军法从事。

玉春堂大堂主管见钟大人亲自出面搜查,自是不敢阻拦。

钟永定带领亲信十余人进得大堂来,明晃晃的火把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

这玉春堂本是一座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三百平方米的大堂一目了然。

钟永定一行人来到大堂坐定,四下打量后,众人均感到莫名的诧异,平时里在此用餐多在二楼雅间内,谁也没有注意到偌大一座餐馆,居然连厨房都没有,也见不到一个厨师。

钟永定带人仔仔细细地四处搜索,终于在收银的柜台下,发现有暗道直通地下。

钟永定命令手下的人强行打开暗道口,顿时,浓烈的油烟扑鼻而来。

众人定睛一看,偌大的地下室里,几十个厨师正挥汗如雨,各自埋头烹调菜肴。

春上钟永定宴请郭应甲时,郭忠就陪在末座,钟大人自然还识得他。

没想到郭忠见了钟永定,立即号啕大哭起来:“钟大人,你们再不来救我,我必死于此啊!”

钟永定闻听此言,心中大为惊骇,表面上不动声色,用手拍了拍郭忠的背,安慰他不要害怕。

郭忠止住了眼泪,遂将自己的遭遇一一说出来。众人一听,暗想这玉春堂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竟然如此地聪明绝顶!原来,玉春堂的主人花重金把名厨“十里飘香”聘来,创下“玉春堂”这块金字招牌后,慕名前来学艺或偷师的人便络绎不绝,他把其中的佼佼者强行留下来,为其烧制拿手菜品,因此,玉春堂的菜品总能不断地翻新。那些不屈服的偷师者,便被杀掉灭口,留下的厨师干满一年后,也肯定会被秘密杀掉,厨师队伍始终保持在五十人左右。据说连“十里飘香”这样的一代川菜宗师,都未能幸免!遂州府一干官员,听了郭忠的哭诉,尽皆骇然。钟永定将玉春堂上下百十人捕至衙内,严刑审讯,竟无一人知道主人是谁,遂成悬案。

据城防兵丁报,案发当晚,有一沉重马车出城,赶车人持有潼川府官印文牒,相貌极似名厨“十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