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社会,人们或许认为人死只是灵魂的暂时离去,只要保存好尸体,灵魂就能再回到身边,才可以复活,而那山雾缭绕的悬崖绝壁,人们认为是神仙幽居的地方,只有把尸体放在那仙气沐浴的山崖,才可以万古不死。于是,悬葬之风在南方盛行。但这尸体又如何放置在万丈悬崖之上,至今是一个难解的谜?而许多人则认为悬壁上的香木楠棺的遗骨,是仙人留下的灵骨,以保证该地的风平浪静。那崖壁上的悬棺,一直都如雾,迷惑着考古工作者。
在四川省珙县古棘人住居区,悬崖绝壁,河谷幽深,在绝壁之上高悬一个个的木棺,数量之多,举目可见。
古老的中国,到处都散发着一个个让人不解的谜团,望着那一个个高悬绝壁的棺木,历经两千年的沧桑,没有人不被它那神秘而困惑,一个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出现在人们的头脑中:悬葬起于何时?它是一种丧葬观念还是一种宗教信仰?运用古代的技术,如何把重达几百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及随葬品送上绝壁,这些问题,始终是一个个谜,等待着人们确切的回答。
1武夷山的船棺崖葬
武夷山为我国的一座名山,武夷山脉又是我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山系,其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绵数百公里,并且与海岸线平行。武夷山脉的山势高大,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山巅更是高达1500米~2100米左右,与周围地势低矮的丘陵、平原相比,显得非常的雄伟。这里至今仍保留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在古代更是森林密布,蔽日遮天。山林中悬崖突兀、峭壁险峻。再加之终年湿润多雨,云雾弥漫,更增添了武夷山区的神秘气氛。
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当地行崖葬习俗的土着民族的消失,再加上有关武夷山的神仙传说,使得后代的人们在见到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时,除了抒发怀古的感叹之外,同时还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不懈的探索。而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人们是怎样去探索这些武夷山的千古之谜的。通过这些,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到我们的考古学家们又是怎样地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寻、揭开这千古之谜的。
在1300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顾野王的南朝时期人,他曾在现在福建省境内的武夷山东麓一带作过官,并在作官的期间多次游历了武夷山。他对于武夷山中崖葬那神秘而壮观的景象是这样描述的:“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关于武夷山区这些奇异而神秘的崖葬遗迹,在其后的千年以来也不断地吸引着无数的学者、文人和探险猎奇者,并在历代的书籍中都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武夷山上的许多山峰中虽然都有遗骨,但是凭什么说这些一定就是仙人的遗骸呢?在小藏峰和金鸡洞中既然都有13具遗骸,那么又凭什么就说只有小藏峰内所藏的是十三仙的蜕骨呢?
魏王子骞既然已经更衣上升天上,成仙而去,又怎么会有头颅传世呢?谢在杭就曾经说过:神仙暂时游历万里,少别十年,抛弃世间的一切事物就像抛弃旧鞋一样,可是为什么偏要爱护自己的委蜕之身,而不让其朽腐,那么这些神仙的见解不是反而不如蛇、蝉之类的禽兽那样超然洒脱而无牵无挂了吗?
对于武夷山中这些千年古迹,尽管古代的人们进行了不断地孜孜探索,这一千年之谜仍然尚未解开。日转星移,霜寒暑酷,漫漫的数千年岁月已悄然流逝,长期的自然侵蚀与腐烂,再加之自古以来人们取仙蜕、香木等人为的破坏,历史上武夷山中那高挂“悬棺数千”的壮观景象早已不复存在了。不仅如此,这些千年古迹如今已所存绝少,很难寻觅了。为了在这些遗迹完全消失之前解开武夷山中的千年之谜,考古学家们不辞辛劳,跋山涉水,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在,终于基本上解开了这个千年古谜。
1978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和崇安县文化馆在福建省林业工程公司吊装队的协助下,用了12天的时间对调查中新发现的武夷山白岩西边的一个洞穴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进一步解开了这一武夷山中的千年之谜。
这一洞穴的洞口面向西边太阳落山的地方。洞口为一个横的狭长形。洞口最高处仅有约1.5米,最宽处达6.8米,而洞内深达5米。船棺放在洞内中部偏左的地方,棺的底部用数块石片垫起。棺首朝洞外,也就是说人的头部朝向西方。这种选择面向西方的洞穴,又将船首和人的头部面向着西方,大概与这种实行崖葬的民族死后的信仰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是人死后他们将要回归西方呢?还是在他们的意识中将太阳沉下的神秘方向与死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一切我们今天已经无法确知了。
这具棺的形状和调查中所见到的其他棺的形状基本相同,为一狭长船形,长4.89米,宽0.55米,高0.73米。船棺可以分为棺身和棺盖两个部分,这两部分都分别是用整木凿成。根据专家们鉴定,用来做棺的木料取材于当地生长的一种楠木--闽楠。这也和古书上记载的用楠木的情况一致。由于历经了岁月的沧桑,木质的表面已经呈现出一种古老而发暗的灰褐色,木质的内部也呈现暗褐色。楠树是一种南方生长的常绿阔叶乔木,它的树干高大而笔直挺拔,木质很好。这具楠木的船棺虽然年代久远,但烘干时仍然发出阵阵的香气,就如同古书中记载的那样,是“嗅之微香”。正是因为这种棺木的木质很好,所以当木棺从崖洞上掉下来之后,有许多“好事者争藏其板”。
这具船棺的棺身如同一只独木舟。棺身的底部为梭形,而棺身的中部则如同一个长方形的盒子,用来陈放死尸。盒内的四壁加工平整。盒的长度有2.27米,宽窄正好能放一个人,而长度却比一个人要更长一些,大概是除了安放死者之外,还要在死者的脚部或头部放置一些随葬物品。棺盖的横剖面为一个半圆形,内部挖空,在盖的中部与陈尸盒相对应的地方有前后两块档板。整个棺盖犹如一个船篷。
棺内保留有人骨架1具。人骨基本保存完整,为仰身直肢地安放在棺内。经过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死者是一位老年男性,年龄大概在55~60岁之间。在尸体的上面,有一张编织得很细致的竹席覆盖着。在尸体的下面,也有一张垫尸用的但编织得较为粗糙的竹席,在竹席的下面还有用竹木棍做成的垫尸床。在死者的头部下面和左右两侧,有一团棕,这大概是专门给死者垫头所用的。
在棺内还发现有一些残存的随葬物品。例如,有死者穿在身上的衣物等纺织品的残片,经过鉴定可以知道有大麻、苎麻、丝、棉(木棉)等4种质料。另外,还发现有一个很大的乌龟形木盘。在棺外的左侧,还有一块猪的下颚骨,这大概是在安葬死者时一起葬入洞内的。
考古学家们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对船棺的棺木进行了一种物理性的碳素年代测定。测定的结果告诉我们,这具木棺的制作年代大概是在距今3450年以前,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商代。
不过,这一测定的年代与考古学家们通过对船棺和随葬物品本身的年代学研究的结果之间有一些差别。考古学家们认为,武夷山区用船棺作为葬具的崖葬习俗大概是在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春秋战国之交时(公元前5世纪前期)出现的。
2三峡崖葬之谜
三峡地区位于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是巫山山脉,群峰连绵,滚滚长江在这里切开巍峨众山,向东滔滔奔泻而去。因此,这一带水流湍急,悬崖层叠,河谷幽深,景色十分雄伟壮观。长江三峡也就因此成为世界上着名的峡谷地带。在三峡地区的长江以及支流大宁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基本都是致密而坚硬的石灰岩。这里有依山傍水的无尽崖壁层理和众多的山崖罅隙,是古人进行崖葬的理想葬所。
整个三峡地区进行崖葬的场所,都是选择在面临江河的高陡崖壁上。长江三峡中的崖葬多是在高出江面100米以上的地方,最高的可达700米左右,非常险峻壮观,令人惊奇不已。大宁河峡谷中崖葬的高度比长江三峡中崖葬的高度要稍微低一些,但是一般也多在高出江面30米~100米左右的地方。崖葬选择的具体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天然洞穴,在三峡地区中,崖葬的木棺多是放在天然的洞穴中,有的是单独一具棺放在一个洞内,有的是几具木棺一起放在一个洞内,有的木棺还是相互重叠地放在一起。在洞穴中放棺的地方还要用石块、木棒等将地面垫平,在三峡的盔甲洞中还在洞口用石块等砌成放棺的平台。
②崖壁裂缝,就是利用纵向竖起的狭长形天然崖壁裂缝,在裂缝两侧的壁上凿孔而横放木棒,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崖壁中上下好几层地悬空安放木棺了。例如在西陵峡的风箱峡的一处崖壁裂缝中,横放有两根木棒,在这两根木棒上以前曾重叠放置了多达9具木棺。在大宁河东岸一个叫做九层楼的崖壁上,有一个洞隙,在洞隙中有8根木棒,分成上下两层排列着,从前放置的木棺也许可以多达数十具。现在在木棒上还置有一具木棺。
③天然岩墩,就是将木棺顺着放在天然岩石层里凸出的岩墩上。这些可以放棺的岩墩一般都是为狭长形的平台形状。例如在巫溪县荆竹坝的棺木岩这个地方,大量的木棺首尾相接地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天然岩墩上,在有的不平的地方还要用石块垫平再放棺。在巫山县三峡错开峡中一处叫做棺木阡的崖壁上,有一个多面体柱状的凸起的岩墩平台上原有10具木棺,其中有8具顺着崖壁相互重叠放置,另有2具平放在平台上。
④人工龛穴,如果当一面崖壁上既没有天然的洞穴,又没有天然的裂缝和岩墩时,人们就在崖壁上用人工开凿出一个小洞,用于安放木棺。由于这种人工开凿的洞很小,就像是一个小龛,所以我们又把它称为“龛穴”。这种龛穴的形状为一个横的长方形浅穴,大小只要能够放下一具木棺就可以了,所以龛的大小依照木棺的大小而不等。这些龛穴都发现在大宁河流域,例如在巫溪县的南门湾、凤凰山的很大的崖壁上,洞龛分布密集,十分壮观。
三峡崖葬的葬具都是用木材做成的棺,其中有一种是用整木刳成的,有一种是由木板拼合而成。在整木棺中,又有圆形和长方形这两种不同的外形。
圆形木棺,一般制作比较粗糙,外形就像一根圆木,但是底部比顶部的弧度稍微平一些,以便放在地上。有的木棺的一端或两端还有带耳的穿孔。
长方形木棺,这种木棺整个棺身显得浑厚,棺盖的顶面稍微地呈浅弧形。有的木棺的一端或两端有一圈伸出的外檐,在棺盖和棺身两端的两侧各有一对凿孔,这些就像江西省贵溪崖葬的木棺那样。
三峡地区崖葬的安葬习俗形式多样。木棺中安葬死者,较多的是一个死者安放在一具木棺内,仰身直肢地平躺着。死者穿着服饰,先用粗麻布裹尸,外面再用编织精细的竹席包裹,然后又用竹篾条捆扎好后放入棺内。这种一个死者安葬在一具棺内,都是死后直接葬入的。
此外,也有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安葬在一具木棺内的。例如,巫溪县荆竹坝的18号木棺内就有人头骨两个和一些肢骨、躯干骨等。经鉴定这两个头骨为一男一女两个儿童,男孩10岁左右,女孩不超过13岁。又如在巫山县错开峡棺木阡的岩墩上,有一具木棺内至少安葬有7个头骨。如果是两具儿童的尸体还可以直接放入一具棺内,但是无论如何7具完整的尸体是不能都放入一具棺内的。因此,这7个死者应该是先经历了一次安葬,等到尸体的软组织腐烂之后,再把头骨和一部分肢骨进行再次的安葬,放入这一木棺内。这种葬法被称为“二次葬”,在世界上许多民族中都有这种葬俗。在第二次安葬之前,一般是要将准备再次安葬的人骨清洗干净,所以这种葬法又被称为“二次洗骨葬”。
三峡地区的崖葬中流行群葬。例如,这种7个人同葬在一具棺内的情况就是一种群葬。还有一种群葬的情况是许多人同葬在一处葬地。例如,宜昌县长江北岸的新坪棺材岩的一个洞穴中就放置有30多具木棺,至少安葬有30多人。又如在巫山县错开峡棺木阡的岩墩上,除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那一具葬有7个头骨的木棺之外,还有9具木棺,在这个岩墩上至少安葬有16个人以上。这种群葬的盛行,可能是反映出在三峡地区实行崖葬的民族中,还保留有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社会的组织形式。棺木阡岩墩上的这10具棺可能葬的是血缘关系或者亲缘关系密切的同一氏族集团或家族集团的人们,而里面装有7个头骨的木棺可能安葬的是相互关系更为密切的同一年龄等级的兄弟姊妹或者是同一家族的成员。不过,由于这些人骨都没有进行过鉴定,性别年龄都不清楚,因此我们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推测判断。
在大宁河等长江支流沿岸的崖葬,凡是人骨保存较好而可以辨别死者安放方向的,其死者的头部都是朝着河流下游的方向。这也许说明这些行崖葬的民族最早是居住在河的下游,以后才逐渐往河的上游方向迁徙,因此他们希望自己死后,死者的灵魂要返回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