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出土的谜团
12635500000008

第8章 世界第八大奇迹:秦俑(2)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一种乘坐4人的指挥车。三号俑坑的战车无疑属于这一类。但从总体上看,这种战车又似乎不同于春秋时期的驷乘指挥车。那么这辆指挥车的用途和作用又是什么?着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对此作了这样的结论:“二号俑坑的车位于队列的最前端,似为前驱车,又可名为先驱军,行军的导行在先,作战时挑战先驱。即在战前向敌军致战,表示必战的决心,然后两军开始交锋。”这种解释也许合乎历史。但从现代战争的眼光看,是否也可完全否定这种“导行在先”的理由作为指挥者的“专车”,以视察战场局势的巡视车呢?

三号俑坑南北两个较大的空间,所以称为厢房,是考古人员在两个空间的前廊和车马房相接处发现有朽木门楣遗迹。门楣经过髹漆处理,并装有等距离环首铜钉4件。根据遗迹推断,门楣上的环首铜钉当是用以悬挂帷幕之用,继之推断当时车马房进入南厢房入口处是悬挂着帷幕的,借以将两个空间相隔,各自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而北部的空间与南部相同,门楣、铜钉遗迹俱在,只是建筑形制稍微简单一些。

考古人员把这两个空间命名为南北厢房,通过发现的帐钩等饰件的分析,断定南厢房是军事将领研究制定作战方案和休息的寝室,有40件披甲的武士俑成队地站立着。而北厢房同样没有这类的遗迹,相向排列着22件武士俑均为男人模样。看来这两个厢房是一个阵前指挥部,不是起居室。

三号兵马俑的发现和发掘,使困惑中的史学家又终于看到实证。在俑坑中除陶俑陶马和兵器外,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二号俑坑中没有的一堆动物骨骼朽迹和一段残缺不全的鹿角。这些实物的发现,无疑证实了秦代卜战仪式仍然存在。至于这种卜战仪式在秦代大规模的战争活动中如何应用和发生作用,也许随着秦始皇陵园遗迹的不断发掘会逐渐得到解答的。

3隆隆犹在的战车

秦是着名的军事强国,拥有上千辆战车,数万匹战马,百余万步兵。秦始皇凭借这支强大的武装力量,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兼并了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业。在秦代军队中,战车是主要的军事装备。秦始皇陵的3个兵马俑坑中埋藏有战车130多辆,从已出土的战车遗迹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秦军中奔驰如飞、卷起漫天尘雾的隆隆战车。

俑坑出土的战车,可分为4种:一是一般战士乘的战车,二是高级军吏乘的指挥车,三是两人乘的佐车,四是4人乘的驷乘车。这些车都是单辕车,由4匹马系驾。车的主要结构分为乘载的车箱,转动致远的轮轴和赖以牵引的辕、衡三大部分。秦代战车与秦以前的车子相比,具有很多优点。首先,车辕较长,为3.5-3.96米。长辕使车易于平稳,较省力,不但利于平原地区奔驰,也宜在坡地行驶。其次,轮辐增多,为30根。辐条多说明轮子坚固耐用,也反映了制轮工艺水平的提高。轮圈的两侧为弧形面,车行时产生离心力,使泥不致粘附在轮圈上影响车速,利于在沼泽泥泞地上行驶。第三,车箱增大,长1.40米,宽1.10-1.20米。车上一般乘坐3人,车箱大,人在车内不致于过于拥挤,也便于战士在车上持兵器与敌人格斗。第四,战车一律无盖,便于车兵立于车上或持弓弩远射,或持戈与敌格斗。

秦俑坑中出土的战车一般为双轮、单辕。辕端有一横木称为衡,与辕十字相交用革带捆绑在一起。衡上缚有两个人字形用具,称为轭。车前驾有4匹马,中间的两匹马称为服马,服马两侧分别为左骖马和右骖马。两个人字形轭驾在服马的颈上,骖马颈上无轭,是用一条环套状的皮带套在骖马的胸部用以承力拉车,马胸部肌肉宽厚,承力面宽,易于使力。它的严重缺点是:由于颈带压迫马的气管,马奔跑得越快,呼吸越困难,马力无法充分发挥。

秦俑坑有两辆驷乘车,二号坑的位于车阵右前角,三号俑坑为一、二号俑坑军阵的指挥部,里面有1辆驷乘车,可见这两辆车居于重要的地位,可能有特殊的作用。

二号兵马俑坑左侧的骑兵阵地前有战车两列,共6辆,每辆车上有御手和武士俑各1个。这种车叫佐车,又称副车,是骑兵阵中军吏的后备车。骑兵的军吏主要乘马,车作为备用,这种车又可以作为骑兵阵中的机动车使用。

兵马俑坑中战车与徒兵俑的编组有两种:一种是战车在前徒兵在后。兵俑都身穿铠甲,手持弓弩或戈、矛、戟等长兵器。这种编组方法,古代称为“鱼丽阵法”。作战时先以战车冲击敌阵,后面跟随的徒兵协同辅助战车作战。一旦战车把敌军冲垮,使敌军阵脚大乱,徒兵可乘机杀敌扩大战果;如果车战不利,徒兵又可护卫战车,二者紧密配合。这种编组队形,适用于行军、追击敌军,及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作战,便于发挥车的威力。另一种情况是徒兵俑居于战车的前后左右。这种编组方法的优点是增强了护卫战车的力量,防止敌方从两翼对战车的攻击,也增强了战车两翼的攻击力量。车前徒兵负责正面挡敌,左右两翼徒兵为之策应,攻防结合,车步协同,互相掩护,使车阵坚如磐石,不易被敌方击溃。

在车战时,车的进退或停止都要保持一定的队形,否则就要吃败仗。车与车之间互相呼应,密切协同,而队形不整,车不衔接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所以古代军事家非常重视车阵的编列。据文献记载,战车的编组分为易战和险战两种。易战是5辆车为一列,列与列的前后左右间距较大,队形疏散,适于地势平坦辽阔的疆场,以及追击或与弱敌交战。险战是以10辆或20辆车为一组,前后左右的间距较小,队形密集,适于攻坚及在地理环境险恶的地区作战。这两种车队的编组都是以五为基数,秦俑坑战车的编组情况与此不同。从二号俑坑战车编组情况来看,一种编列为方形车阵,64辆战车组成一个方形整体,其接战面和纵深相等,不易被对方从两翼切断,同时,由于纵深力量较强,便于冲击和切断敌方的队列,这种编组比较坚牢,坐如磐石,动如滚雷;另一种编列是19辆战车组成一个竖阵,即长方形军阵,其接战面窄,但纵深力量雄厚,利于突破、切断敌军,缺点是触敌面窄,易于被敌方拦腰截断,所以在这个长方阵的左侧配置有骑兵阵,右侧配置有方形车阵,车后跟随着徒兵,互相配合接应,才能发挥长方形竖阵的威力。

秦俑坑出土的战车附近,往往伴有修车用的工具,如铜凿、铁锤等。另外,战车上还备有铁铲,以便遇到坎坷或泥泞的道路,用来开道修路,保证战车畅通无阻。

4坚不可摧的军阵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使人们透过欣赏这一奇迹的表层,同时也窥到了它隐匿于表层之内的深刻的军事战略和军事思想的脉络。这无疑是古代一幅完整的陈兵图的真实再现。

三个兵马俑坑作为不同形式排列绝非是随心所欲的安排,它完全真实而形象地向后人展示了秦代精湛的军事布局。一号坑作为异常规整的长方形出现也绝非偶然,这是一个方阵格局的典型代表。

阵中的车马和武士俑背西面东,给人们显示了整个俑群已具备了锋、翼、卫、本几个在方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坑中的最前端横排三列共计204件武士俑,他们中除三个头戴长冠的“将军俑”外,其余均是身着战袍,腿扎行膝,足登浅履,免胄束发,手执弓箭。军卒的装备显然是古代兵书所云的“善发强弩、远而必中”的摧锋之士。这同二号坑前端左翼安置的弩兵俑群一样,反映了这是一支攻击型的部队,其战法必定是在战斗开始的瞬间万箭齐发,迫使敌军突然乱阵。后续的38路大军乘机源源冲击,形成白刃格斗,斩将擒敌的阵局。在大军中间的特定位置上,战车上站有手握青铜宝剑的将军予以指挥,从而形成一个方阵的主体布局。

在俑群南北两旁的武士俑,身披重铠,手执劲弩,面向军阵两侧呈放射状,这无疑是整个方阵中的“两翼”。在俑群的后部,有三排锐士作横队排列,背对大军,这便是方阵的“卫”。两翼和卫的作用在于防止敌人拦路截击或包抄后路,以保障自己军队的战斗行动不受敌人的夹击,从而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战略目的。

站在军事战略的高度上认识,一号坑兵马俑所组成的庞大方阵,提供给后人的便绝不是一张固定而呆板的图画,从这个战阵的组成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军事战略沿革的脉络。

一号坑方阵的组成之本,在于以众多的步兵簇拥战车从而组成强大的决斗力。步兵手执矛、戟、铍等具有强大杀伤力的长柄兵器用以决斗刺杀敌军主力。车兵和弩兵则是用以射杀突出与明显部位的敌军,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这个方阵与春秋时期大排面的车阵不同的是,它充分发挥了步兵的战斗作用。战车所布之阵,可显示军容,威慑对方,发挥集体作战的威力。

一号坑军阵无论从哪个角度透视,都难将其整体予以分割开来,和一号坑不同的是,二号坑兵马俑军阵明显地分离成四个不同形状的军阵布局。第一个空间是由334件弩兵组成的方形集团,第二个空间为64乘轻车组成的方形队形,第三个空间由19乘重型战车和百余件随车步兵组成的长方形劲垒,第四个空间则是由6乘战车和124件骑兵组成的力量。

弩兵和骑兵尽管在战国末期特别是秦代已发展成相对独立的兵种,但在战场上却不能构成独立的军阵。尽管这时的弩兵已形成集中的兵团并排成相应的队形,做到了前后相次,射时前无立兵,队无横阵,张而复出,射而复入,更发更上,番次轮回的战斗效能,却无法做到军阵所要求的千变万化,因战局的不同而进退自如的功能,因其行动缓慢、兵器杀伤效能单调,决定了在战场上必须同其他兵种配合的特点。与此相反,骑兵尽管行动迅速、机动灵活,可惜他们手中的兵器不是枪、刀、剑、戟而是劲弩。兵器的局限而不得不同其他兵种配合。因为劲弩使用不便,况且鞍马没有脚镫,这样的兵种假如独立成阵,其在战场上的使用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历史倒转几百年,位于第二和第三空间的庞大车队,完全可以形成“先编后伍”的“鱼丽之阵”。从战车与步兵的布局来看,也符合阵法所要求的先把战车编成纵横队列,再在车后安排步兵,成为车前步后,并在车与车之间以步兵填之,形成鱼儿钻进曲簿的制敌要领。

但这种以车为主、步兵为辅的全正面进攻队形,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弱点而无法再适应战场的形势变化。到战国末期,这种以车为主的队形已无法单独作为军阵出现,便只能和其他兵种配合,成为阵中的一个部分。

尽管二号坑中的四个军事集团不能单独成阵,但是他们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具有强大杀伤力和攻击效能的曲形阵,这种军阵一旦应用于战场,必将是所向披靡,威力无穷。这种多种配合形成的强大阵容的战术思想,随着战争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军事家的重视。当冷兵器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列阵思想同样渗透到现代化战争中,从而形成了规模更加庞大、兵种更加复杂的“立体”军阵。

既然一号俑坑和二号俑坑模拟的是两个实战的军阵,三号俑坑又作为指挥部出现,那么这三个俑坑无疑就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军事集团。这种不同兵种的排列组合方法,是遵循什么样的军阵原则?

很明显,这个大型军阵的排列,完全不同于春秋以前的阵法了。秦俑坑军阵布局和兵种的排列,隐现着一种随战场情况变化而军阵和兵种配置也随之变化的迹象。执弩的前锋射击后,可随即分开居于两侧给后面的主力让路,骑兵则根据不同的敌情,以迅疾的速度冲出军阵,和步兵主力形成犄角夹击敌人。

秦俑军阵无疑是“雁行之阵”的再现。当战争一经开始,阵前的弓弩手先开弓放矢,以发挥其穿坚摧锐的威力。一号坑的步兵主力乘机向前推进。与此同时,二号坑的骑兵与车兵避开敌军正面,以迅猛的特长袭击敌军侧翼,一号坑步兵主力在接敌的同时将队形散开,和车骑兵种共同将敌包围,致使敌军呈困兽之状,从而达到歼灭的目的。这种布阵方法,可谓大阵套小阵,大营包小营,阵中有阵,营中有营,互相勾结,又有各自摧锐致师的性能和目标。

曲阵的神奇变化,迅疾勇猛,方阵高深莫测,雄壮威武,使得这个雁行之阵,用之对敌,则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

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正是利用这样一支所向披靡的大军和划时代的军事战术思想,血荡中原,席卷天下,完成了历史赋予他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