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688300000057

第57章 知事与知心

故事原文

崇侯、恶来①知不适纣之诛也,而不见武王之灭之也。比干、子胥②知其君之必亡也,而不知身之死也。故曰:“崇侯、恶来知心而不知事③,比干、子胥知事而不知心④。”圣人其备矣。(《说林下》)

注释

①崇侯、恶来:崇侯,崇侯虎,商纣时的大臣,封于崇,因曰崇侯。恶来,秦之祖,商纣时的大臣。该两人均为纣的宠臣,被人们视为奸佞之臣。

②比干、子胥:比干,商纣的叔父,多次劝商纣从善,但商纣不听,把比干剖腹杀了。子胥,即伍子胥,名员,因多次劝谏吴王夫差,被逼自杀。

③知心而不知事:知道君王的心理却不知道国事的兴亡。

④知事而不知心:知道国事的兴亡却不知道君王的心理。

故事大意

崇侯、恶来知道不顺从商纣王会被杀害,却不知道商纣最终会被周武王消灭。比干、子胥知道他们的君王会被人消灭,却不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说:“崇侯、恶来知道君王的心理却不知道国事的兴亡,比干、子胥知道国事却不知道君王的心理,是可悲的。”可能圣人会具备上述两个方面知识才能吧。

读后感

本故事提出了一个二律问题:君事与国事的二律,即本故事所说的“事”与“心”的二律。所谓“事”,指“国事”;所谓“心”,指“君心”,即“爱国”与“忠君”问题。

二律常常会出现背反现象。所谓背反,就是两个元素相互对立,常顾此失彼。本故事中,“国”与“君”呈二律状态。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在那个时代,作为臣的崇侯、恶来、比干、子胥等人就很难处理国与君之间的关系,很难做到两全。爱了国,就忠不了君;或忠了君,就爱不了国。前两人奉承君了,讨好君了,作奸臣了,国家却亡了;后两人,忠于国了,却得罪君了,遭到了杀戮。这种“知心而不知事”,或“知事而不知心”的二律问题,是历史的,是当时社会的。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制度造成的,任何个人都难以摆脱这个两难处境。韩非说:“圣人其备矣”。我看不见得,圣人也不能“其备”。圣人要爱国吗?要忠君吗?国的意志与君的意志闹矛盾时,圣人能“其备”吗?以孔丘为例,孔丘人们称他为孔圣人,据《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说,孔丘原来在鲁国鲁哀公手下做事,把鲁国管得很好,“道不拾遗”,引起了齐景公的恐惧。齐景公设计送鲁哀公女乐,让鲁哀公迷恋女乐,使他怠于政,促使孔丘劝谏鲁哀公,造成鲁哀公与孔丘的矛盾,鲁哀公不听,结果孔丘离开鲁去了楚(参见本书故事96《仲尼去楚》)。这个故事说明着“忠君”与“忠国”是难以两全的,哪怕他是圣人。在那时,要避免发生“国事”与“君心”二律背反那样的事,只有三种办法:或远离国,或远离君,或离国又离君,如孔子远离了国也远离了君。

按现代人的看法,爱就要爱祖国,忠就要忠祖国。因为祖国才是最值得、最需要爱和忠的。国家领导人因为他们是人民选举出来的,我们要拥护他。但,最终也要看其一举一动是否真正地代表了国家利益,以决定对他们是持拥护态度还是持其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