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兵法: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的十二条商规
12779200000032

第32章 内圣外王(2)

儒家的君子是靠道德自律的,换句话说他主要是自觉性高,对自己要求高。而小人主要是不自觉,别人看着他就做,不看着他就不认真做。君子是自律,小人是他律。所以,我们知道孟子就讲舍生取义,他讲鱼和熊掌,有两种东西很重要,道德也很重要,为了道德我必须牺牲。什么人可以为了道德牺牲?只有少数人即君子。这些少数人还有什么特点?就是他贫穷的时候能够安贫乐道,没有恒产而有恒心,饿着肚子的时候还在为别人着想,这种人真的很难得。大多数的人是小人。所以,儒家希望在管理过程中牢牢地抓住君子,为什么?因为儒家希望找到这一群君子来带动那一群小人。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有同样的道理,你要找到那些优秀的人,这些优秀的人能够主动地对自己高要求,而不是被迫的。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纯粹是受到你强制性任务的影响,或者物质奖励的影响,说明这个人精神上缺乏自主性;精神上缺乏自主性的人都称不上君子,因为他很容易被外部影响,被功利的东西左右。换句话说,这样的道德稳定性不强。我们普通的人人格有稳定的一面,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冲动。君子应该说是很少冲动型的,道德的意识是很自主的。我在想,大概只有两种人,一种是道家讲的很纯朴的人,一种是通过修养又回归到比较纯朴的人,这两种人才能真正达到坦荡荡。

4.快乐与感恩

自信与快乐是一种健康的心理,也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的信心和热情的文化。在企业中鼓励人们做个快乐的人,并且推己及人,也是很重要的企业文化和伦理精神的弘扬。

快乐与自信都是好的品性和伦理精神,或者至少在《论语》当中,快乐对人来讲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素质,孔子很欣赏颜回,一个自信的人会比较积极乐观。所以,企业的员工要快乐与自信。同时,自信的人也会比较幽默,跟人的相处也会比较融洽。所以,从伦理的角度上来说,真正的君子还应该像孔子所欣赏的颜回那样快乐和自信,颜回自信不自信我看不出来,但是有一点他至少不会迁怒于人!不会迁怒于人的人一般比较自信,他自己能解决问题或者克制情绪,那他为什么要迁怒于人呢?

我们中国对自信的讨论不够,我认为在西方建立自尊和自信这方面的东西比较多。我最近发现里面有一定的缺失。什么是自信?有可能做不好的话就变成傲慢,我觉得东方人当他很有才的时候可能就很容易走过头了。自信一点,该说的时候你要说出来,不说出来你永远突破不了自己思考问题的局限。君子本身不是纯粹的道德的载体,他应该是快乐的,自信的,有才能的,有品德修养的,能够跟别人打成一片的,这样的才叫。

另外一个角度,应该重视正义和爱心。我们知道正义是一种重要的制度伦理,一种制度如果不正义的话,就可能带来负面的伦理影响,换句话说它可能鼓励人去做坏事。其实我们现在制度上不完善,对一个坏人做坏事没办法去惩罚他,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其他所有的人也做坏事;或者一个人做坏事我们还支持他,这叫道德风险。就比如说以前股票上市以后,有一些上市公司跟庄家联合坐庄,联合坐庄炒股,一会儿弄上去,一会儿掉下来,他自己再另外找钱去买,就是愚弄老百姓的。因为没去监管,所以坐庄就越来越厉害,连垃圾股都可以炒到天上去。一会儿发布要重组了,一会儿发布我要赚大钱了,股票就往上去,过一会儿又说不行,企业要破产了,他再买人。好多公司都在干这些坏事,但是没有受到惩罚,他就继续干,甚至干得更来劲。别人本来要好好干活,现在想想我干脆来炒股,也来发布假消息。所以,道德风险就是相当于你鼓励了不正当的做法,或者是你没有惩罚不正当的做法,变相地鼓励它。

爱心是属于公民之间的行动,以孔子的仁学来说,就是要关注老弱病残鳏寡孤独,也就是要实施我所说的“纠正正义”。现在,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重视回馈社会,推动企业员工开展各类的志愿者服务,这是非常好的行动,感恩不仅是激励善行的做法,也是化解人际关系中对立与冲突的文化与情感的力量。感恩有两个目的:第一,我们每个人可能得到的东西都超过我们付出的,换句话说这不公平,你多占了便宜,你觉得你贡献很大是不是?到现在啥贡献都没有,还自己觉得社会对自己很不好,肯定好多人都这么想,其实很多人对社会都没什么贡献。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得到的多,付出的少,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相互感恩能够形成一种好的文化,你要是老觉得别人欠了你什么东西是形不成团队的,所以,一个人感恩有什么事要他来帮一下他很乐意。所以感恩是奠定一种基础伦理精神的很重要的素质。第二,有感恩之心的人会更快乐。他觉得这个人这么欣赏我,这个人这么照顾我,使我得到了这个东西,因此发自内心地会很快乐。感恩之道让人跟人打通了一个渠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就是一种分享快乐。

5.回馈与慈善

企业做慈善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其实,企业回馈社会,主要是企业家要有回馈社会的意识,那么他就可以带头或鼓励做公益活动、慈善活动。

它不一定是指捐钱的多少,而是指做了什么具体的贡献。

企业家做慈善,或者企业做慈善,这个问题怎么理解呢?我认为企业不一定做慈善,但是企业要回馈社会,企业家要回馈社会,这就是一种感恩之道,回馈社会有可能是你做慈善,也有可能你做一些感恩的举措。感恩或回馈社会什么?回馈社会,比如说去帮助社区做义工,去赞助艺术,或者其他什么公益活动。赞助艺术其实不是慈善之道,应该叫做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当然,我个人认为不能指责企业说它没做慈善,因为慈善是一种比较高尚的情操。它不做慈善是可以谅解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家做慈善,让企业家有更高的品德品性,他跟社会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他还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去参与改善社会中的其他人的处境,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做得更多一些。

有一个传统的想法,优秀的人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我认为,这个责任应该是能者自己主动去承担,而不是别人强派给你的。对企业也是一样,好的企业应该多做慈善,这也不是我们指责它、强派给它的道理。

优秀的人因为意识到这个很重要才显得优秀,换句话说,你如果没意识到这个问题,你就不是很优秀的人。一个人如果没有想着帮助别人或者改进社会的话,这个人肯定谈不上足够优秀。

我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一些慈善之道来激发员工善良的一面,促进企业文化的良性循环,所以,企业不一定捐很多钱,但是你可以有两种行动,一种叫志愿者行动,一种叫慈善行动。我觉得这样会让企业文化进人一种良性的循环。这是伦理角度的思考。

伦理的思考应该成为企业走向强大的一种精神资源。它的角度主要是要塑造一种人们稳定的人格,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使他不是封闭在自己对自己利益的思考当中!而是变成一种跟别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互相之间来推动这种文化改善,互相感恩,互相帮助,互相传递快乐,这样一种东西,我们把它叫做友好型的伦理氛围。我们过去讲的伦理要么是结果型的,考虑结果,要么就是义务型的。我现在讲我们能不能把它解释成友好型的伦理氛围,不管是在一个机构还是一个社会,其中包含着慈善的意识和公益性的行动,并且得到人们的欣赏。所以,这个友好型的环境比和谐环境要更友好一点,因为它体现了积极的伦理精神。

6.企业新动力

企业的强大离不开企业家和大批职业经理人对新模式的探索。好的模式和支撑因素能够体现出对产业附加价值、文化与科技双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以及各种无形资源的理解和把握。它不仅是弘扬以人为本的模式,也是文化之美与科技之美结合的模式;不仅是企业得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企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模式。

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应当共同在价值观上确立以人为本的目标,以此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发展模式。在借鉴传统方面,儒家强调以德为本,而大多数的法家也都比较廉洁奉公。实际上,以符合儒家所谓的道义的方式或者法家所主张的合法方式去追求利益,是我们这个时代迫切需要普及的核心价值观。今天,重视物质生活也应该和那些唯利是图和不择手段没有关系。换句话说,那些不择手段的人,并不是因为来自物质发达的诱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够自律、自我约朿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