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败局Ⅰ(十周年纪念版)
1285500000042

第42章 太阳神: 逝水难追“太阳神” (3)

在人才的使用上,太阳神与娃哈哈的风格也迥异。

太阳神的人才体系是才俊型的。1990年怀汉新“杯酒释兵权”之后,便开始大量招募天下英才,让这些青年才俊分管太阳神的企管部、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科技部、事业发展部等要害部门,并由这些一级部门共同组成宏观管理部,太阳神的每个决议都要由7名一级经理签署才能生效。这种严格的层级结构在公司快速成长时确实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容否认的是,它最终也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僵化和决策的迟疑摇摆。同时,这些青年才俊大多是一些大学毕业没有多久的高材生,他们雄心万丈却缺乏必要的市场经验,在太阳神,他们各自试验着各自的理想,把公司当成了一块试验田,以至于太阳神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营销政策一年数变。他们的这种一步三计、坐而论道的作风,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战机的贻误。1995年,一向对创新十分宽容的怀汉新也终于不能忍受,他痛下决心采取挂职下放的方式将这些夸夸其谈的高级行政经理全部推到基层担任省级分公司副经理,以直接了解市场一线的竞争情况。

与此同时,太阳神的开放式的人才培训体制也的确培养出了一大批营销能人,可这些人在成熟之后又因种种原因在随后的几年里先后离开太阳神,或自立山头,或以高昂身价投靠同行企业,最终在市场上开始对太阳神进行围剿。因此,又有人将太阳神那句著名的广告词稍加修改来描述这一现象:“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的兄弟都成了对手。”这样的反叛,成了一道颇为引人关注的风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大批能人从原来的国有老企业中叛逃而出,造就了中国第一代新型企业;而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又有一大批青年才俊从这些企业中叛逃,去构筑新的梦想。

在娃哈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实战型的人才体系。宗庆后在用人上喜用熟而不喜用生、喜用专才而不喜用通才、喜用执行型而不喜用才俊型。至今,娃哈哈的很多高级干部都是宗庆后创业时期招纳而至的杭州籍部下,其变动更替远没有别的企业那么频繁,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女将,如市场部、公关部、财务部、供应部及办公室等重要部门的经理均为勤恳忠诚型的女性干部。1992年,娃哈哈也曾决心面向全国招聘英才,宗庆后半蹲在北京宾馆的床沿前,亲自一笔一画地修改“人才宣言”,其求才之迫切可见一斑。“人才宣言”在《人民日报》等报纸登出后,在国内刮起一股旋风,当时有2000多人前去应聘,其中不乏博士、市长助理等人才,娃哈哈留用数十人,然而一两年后,这些人几乎全部离开了娃哈哈。

宗庆后在用人上十分审慎和独断。1996年,娃哈哈以4500万美元的价格将50%以上的股份出让给法国达能集团,然而占大股的达能在入股后的几年间却没有一个人参与到娃哈哈具体的经营决策中,这在中国的合资企业中堪称特例。

从万丈雄心到万丈深渊

如果说产品开发乏力和市场创新能力不足是造成太阳神在保健品市场节节败退的原因的话,那么,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则最终把太阳神推下了万丈深渊。

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中国经济圈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方面传统的国有企业出现全面的经营危机,国有运营体制遭遇到全方位的质疑;另一方面,新兴的民营企业表现出蓬勃的生长活力,在先锋的理论界和很多开明的地区出现了一种以新经济力量全面改造、接收旧企业的思潮。一开始,是一些效益较差的亏损企业被推向市场,让外资、民营企业来兼并、控股,后来,又出现“靓女先嫁”的理念,一些效益尚可的国有企业也被拿了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民营企业所具有的体制优势被认为是企业取得市场成功的决定性乃至唯一的因素。“体制决定论”甚嚣尘上。正是在这样的大氛围中,民营企业家们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纷纷扮演起“拯救者”的形象,开始了大规模的多元化投资和种种“空手套白狼”式的经营活动。

作为新兴企业的领军人物,怀汉新的万丈雄心也被太阳神的超常发展激活了。1993年,就在公司销售额达到13亿元巅峰的时候,太阳神吹响了多元化的进军号角。怀汉新将“以纵向发展为主,以横向发展为辅”的战略口号改为“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齐头并进”,一年内上马了包括石油、房地产、化妆品、电脑、边贸、酒店业在内的20个项目,在新疆、云南、广东和山东相继组建成立了“经济发展总公司”,进行大规模的收购和投资活动。怀汉新对这些项目寄予厚望,甚至提出了近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豪言壮语。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太阳神转移到这些项目中的资金达到了3.4亿元,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这些对于怀汉新而言十分陌生的项目竟没有一个成为一轮新升起的“太阳神”,这3.4亿元几乎全部打了水漂。怀汉新日后曾痛切坦言:“在追求高速发展时,没有进行专业化体系的建立,没有注重建立规范的投资审核、操作与跟踪、评价、监控体系,导致了混乱及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1995年12月,太阳神在香港上市,招股价每股1.5元港元,认购比例只有公开招股数的22%,首日上市即跌破招股价,每股1.17元,下跌22%,后在基金经理的强力推介下曾在1996年3月涨至2.2元的历史最高价。1996年5月上市后首次公布业绩,公司6名董事在股价2元时大手沽售,套现1051万元,造成市场信心丧失而大量抛售太阳神股票。这一年,太阳神出现创业以来首次亏损,亏损额为1100万元。1997年,亏损急剧增加,全年亏损1.59亿元,股价一度下跌到惨不忍睹的9分港元,沦为垃圾股。

太阳神的多元化之路,无疑是一条通往悲剧之路。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一家知名的企业没有犯过多元化的错误。即便如一向审慎的娃哈哈竟也没有幸免。娃哈哈在1992年5月通过社会募集的方式融得资金2.36亿元,发起组建了娃哈哈美食城股份有限公司,在杭州闹市中心吃下一块黄金地皮用于房地产开发,准备建造一座华东最大的美食城。然而,由于从来没有操作过类似项目,美食城工程建建停停,竟拖了6年之久,这期间不仅耗去娃哈哈巨额资金,而且延误了上市的良机。

我们看到,像太阳神、娃哈哈这些在短缺经济状态中成长起来的新兴企业,在完成原始积累步入持续发展的时候,往往潜意识地产生扩张冒进的冲动,自以为无所不能:一是“微观精明、宏观盲视”,企业家在规划企业发展蓝图时往往无视整个宏观经济的整体走向,根本不注意宏观经济的预期,以致造成中长远的经营策略与宏观经济走向相扭曲、相背离;二是“自信过度、危机淡漠”,已往的成功使企业家对自己的决策和直觉过于自信,往往忽视市场变化,有时甚至有“领导市场、创造需求”的雄心壮志,似乎是它们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决定着市场的走向,而不是市场决定它们的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三是“理想宏大、盲目扩张”,早期的草创经验使缺乏专业训练的企业家产生一种强烈的、百无畏惧的错觉,什么领域利润高就想进入什么领域,似乎他是万能的,什么经营活动都能搞、都敢搞,于是,盲目追求多元化便成了一个绕不过去的陷阱。

著名的《兰德手册》中有这样一段话——似乎每一位杰出的领导者都遵循这样的“惯例”:一旦他们征服了一个难题,他们往往对已经到手的成功失去兴趣而寻找下一个更大的挑战。而这样的“惯例”常常被视为一种美德而被人津津乐道。这是他们杰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们走向滑铁卢的开端。

总觉得,这段文字应该贴在每一位杰出的企业家的书橱上。

跟太阳神相比,娃哈哈幸运的是它在多元化的道路上走得并不太远。1993年前后,娃哈哈曾经为了“品牌多元化拓展”开过多次研讨会,会间形成两大派意见:多数专家认为,娃哈哈品牌有明显的儿童品牌特征,应当围绕儿童用品进行系列开发,吃穿玩用各个领域一块上;而少数专家认为,娃哈哈还是应当发挥自己的营销网络和经验优势,在食品饮料领域谋求拓展。后者的意见中存在一个很大的疑问点,即“娃哈哈”是否能够被当作成人品牌来推广,生产成人饮料?宗庆后在百般权衡之后,终于选择了后者的意见,决心实施以食品饮料为主领域的“同心圆”战略。从今天看来,“真理”的确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空降兵”无力挽狂澜

1997年前后的太阳神,已经显出夕阳无奈西下的迹象。这时候,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出现在集团总部。怀汉新从总裁宝座上引退,让出身哈佛大学MBA工商管理硕士的王哲身替而代之。

一家濒临危境的企业外聘“空降兵”以求力挽狂澜,这是西方现代企业经常采用的一个策略,怀汉新摒弃个人声誉得失出此绝招,可谓胸襟宽广。

此时的太阳神尽管已日薄西山,可是仍有复兴的火种存在。据公司内部分析,至少尚有四大条件:一是无形资产评估高达26亿元的太阳神品牌在消费者中仍持有良好的信誉,并未在市场上遭遇毁灭性打击;二是集团尽管在多元化进程中屡战屡败,可是并没有陷入致命的债务纠纷,其资产负债率仅为10%,处在一个安全的经营界面;三是储汇丰厚,据称集团在香港汇丰银行至少有3亿—5亿元的存款,粮草之忧尚未燃眉;四是人才素质优秀,“黄埔军校”的风范隐约依存,一线的营销队伍尚未溃不成军。

这样的四个条件,对于出任空降兵重任的王哲身而言,应该都是利好面。集团上下也对这位哈佛MBA寄予了厚望。然而,在随后的一年里,这位“洋教头”却没有给人们带来期望中的喜悦。

首先,是他的高薪让集团内部其他的高层人士心生不平。据称,王哲身的年薪高达140万港元,这个数字远远高出了其他一级经理的待遇。其二,王哲身入主太阳神后,连炒数位高层管理人员,大批更换中层人员,在企业经营尚无复苏迹象的情况下,却人为地酿造了一出人才大逃亡的乱剧。另外,当时的王哲身看不懂中国文字,听力也不在行,在与员工的沟通上有一定的障碍。另外,他毫无在中国保健品行业工作的经验,对与中国消费文化息息相关的保健品市场缺乏现实、深刻的认识。

1998年,太阳神的市场销售额仍然在下滑通道中坠行,怀汉新的“空降兵”计划再次落空。8月8日,集团在冷清、落寞的气氛中度过了它的10年华诞。在这场被定名为“励志会演”的庆典会上,怀汉新感慨万千地说:“我们仍处于商品经济的大海中学游泳的阶段,几乎不可避免地面对许多值得反思、总结的挫折与教训。”此后,他又曾数次提出太阳神的改组方案,如将太阳神总部改造成控股公司,引进外来资本共同参股;再如允许集团内部人员在体制外建立非紧密型企业,欢迎离开的员工带项目回太阳神共同创业,如此等等,却大多因操作困难而不了了之。

随后几年,退隐的怀汉新深居简出,与社会和员工处于半隔绝的状态。有些老部下在离开太阳神之前想见他一面竟不可得。

而当年同为“双子星座”、一度还被太阳神抛下一大截的杭州娃哈哈则以其现实、稳健的经营思路而日益壮大,公司连续数年雄踞中国食品饮料制造业利税总额第一位,其出品的果奶、纯净水、八宝粥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2000年的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可谓一骑绝尘,后者难追。

【太阳神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