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12898600000036

第36章 贿赂孩子要不得

一位而立之年的妇女,说她的儿子和邻居儿子同龄。论聪慧,邻居儿子不如她的儿子机灵。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时,都是她的儿子领先;现在邻居儿子“旧貌换新颜”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肯干家务了。经过一番了解,原来邻居运用经济杠杆调动孩子搞学习、搞家务。搞一次家务给5元,考一次95分给5元,95分以上多1分增2元,满分20元……她看人家“立竿见影”决定效法,可是她的先生不同意……

对孩子进行“贿赂”一时是可以取得效果的,而且这个效果的确可以“立竿见影”但那是暂时的,长久下去,则贻害无穷,对孩子的危害将是灾难性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福特通过大量的研究指出:从短期来看,贿赂’能够使小孩产生高度的积极性。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手段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当一个小孩受到多次‘贿赂’时,他们甚至会变得依赖‘贿赂’甚至做点普通的事也是如此。

孩子是家庭的一员,帮助父母做家务是义务,也是责任;孩子的社会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好是他的本分,做出突出成绩给予表彰奖励是必要,但与“贿赂”风马牛不相干。

对孩子“贿赂”的弊端是明显的:

“贿赂”带来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可能成为孩子努力追求的首要目标,从而冲淡,甚至替代其家务与学习的内在动机。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活动都存在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分野。内部动机是由个体的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求知欲等内在的因素引起,外部动机则是由外力逼迫(包括金钱刺激在内)引起。孩子做家务、努力学习贵在内部动机,因为只有内部动机才是长远而有效的动机。

“贿赂”的要害在于以金钱物质代替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和学习义务感。一旦金钱物质的“贿赂”刺激一终止,家务和学习的动力也就消失了。

“贿赂”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让孩子人小就养成大手大脚乱花钱的恶习。父母一旦不“行贿”了,孩子就会主动向父母“索贿”家庭内部就要爆发新的矛盾与冲突。

父母对孩子多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他学习和做家务都是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不能因此而向父母伸手要“报酬”培养孩子正确的责任观。

即使是对孩子的奖励也不要过于频繁,否则就失去了奖励的意义。多给孩子言语上的赏识,少些金钱、物质的奖励,这才有助于孩子更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