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12918700000006

第6章 中国社会发展简史(2)

古代后妃包括太皇太后(皇帝祖母)、皇太后(皇帝母帝)、皇后(皇帝正妻)以及众多妃旗(皇帝姬妾)。古代后妃等级众多,名号复杂,以清朝为例,共设皇后一,居中宫,以下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旗六,贵人、常在、答应无

定数,分居东六宫、西六宫。

夏商时期,天子之妻称妃,周朝始称后。秦始皇称皇帝,封其正室为皇后,历代相沿而成定制。历代立后首重其德,皇后代皇帝管理后宫事务,表率六宫,母仪天下,只有品行端正者才能令人真心敬服。

三、帝王的名号(一)溢号

溢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帝王之溢,由札官议上,诸侯、卿大夫、高官显宦之溢由朝廷赐予。溢号始于西周,秦始皇废除,西汉又恢复。谧号用字固定,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等,如“经纬天地曰文”、“威强睿德日武”、“布义行刚曰景”、“柔质慈民曰惠”;属贬义的有炀、厉、灵、幽等,如“好内远礼日炀”、“杀戮无辜曰厉”等;属同情的有哀、怀、憨、悼等,如“恭仁短折曰哀”。谧号不独立使用,或与庙号结合,或为全称的组成部分。

战国前,周王谧号均为一个字,战国时期出现两个字的溢号,如“周贞定王”、“周威烈王”等。后世的皇帝绝大多数用一个字为溢号。

(二)庙号

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如唐太宗、明成祖等。“帝”字从汉代与谧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晋武帝”等。

(三)尊号

尊号也称徽号,始于唐朝武后中宗之世,是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如清朝同治皇帝尊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慈禧。尊号可以每逢应典累加。

(四)全称

即庙号、尊号、溢号的合称,如乾隆皇帝的全称为“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其中“高宗”为庙号,“纯”为溢号,其余均为尊号。

(五)年号

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设置“建元”(公元前140年)。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

“改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遇到重大事件如祥瑞灾异等,也常改元,如武则天在位期间,用了17个年号,年号一般用两个字,也有用四个字的。如光武帝年号“建武中元”,武则天年号“天册万岁”、“万岁通天”,宋太宗年号“太平兴国”等。明、清两代皇帝除明英宗两次即位当皇帝用两个年号外,其余的均用一个年号,所以人们常以其年号来称呼当时在位的皇帝,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

(六)陵号

帝王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如长陵、阳陵、乾陵、昭陵。

四、天干地支、年月日辰、四时节气(一)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圭、葵(十天干)天干所属阴阳:甲丙戊庚圭为阳

乙丁己辛葵为阴

地支:子、丑、寅《gp、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十二地支)地支所属阴阳:子寅辰午申戌为阳

丑卵巳未西亥为阴

天干地支合称“干支”,干支按照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上,地支在下,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分别由五阳干起头与十二地支依次相配,共有60个组合,俗称60还甲子,用来记录日、月、年等时间。

六十干支表

甲子乙丑丙寅丁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圭申姿百甲戌乙亥

丙子丁丑戊寅己gp庚辰辛巳圭午葵未甲申乙菌丙戌丁亥

戊子己丑庚寅辛卵圭辰葵巳甲午乙未丙申丁茵戊戌己亥

庚子辛丑圭寅突卵甲辰乙巳丙午丁禾戊申己茵庚戌辛亥

圭子类丑甲寅乙卵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百圭戌突亥

(二)年、月、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1.年

年的原始意义为庄稼收获一次。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为一年。古人测365.25日为一太阳年。我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方法有四种:

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表示年历,60年后周而复始。

十二生肖纪年:我国传统的一种纪年方法,在采用干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生肖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方法

为:子鼠、丑牛、寅虎、卵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西鸡、戌狗、亥猪。

帝号纪年: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上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宣王”即为帝王或诸侯谧号。

年号纪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建制自己的年号。

2.月

古代计算月亮绕地球与太阳一个“合朔”周期的时间为29坐立日,实为

940

29.53059日,称一个月。有30日的大月,也有29日的小月,一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一月又分为三部分,10天为一旬,共三旬,即上、中、下旬。古人又根据月亮变化而将一月时间定为朔、口、明、望、魄、晦。每月初一为朔;每月初三叫“脑”(月亮牙出现);日月相映为明;每月十五日为望,即满月,太阳和月亮此升彼落,东西相望;每月十六日所生阴影为魄;月终之日为晦。每月还有上弦和下弦。月之初七八,月上缺如弓弦向上,此即上弦;月之二十四五,月下缺似弓弦朝下,此为下弦。所谓阴历就是以月亮的朔(新月)和望(满月)的周期性交替作为历月的长度。

3.日

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用干支纪日在商代就普遍实行了,因两个月相加是59天,所以用干支纪日可依次下推,如正月初一是甲子,三月初一即类亥。

4.辰

古代分一日为十二个辰,也叫时辰,纪辰用十二地支,每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与现在时间相对应如下:

(三)四时、节气

四时亦称四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可分别称之为孟春(之月)、仲春(之月)、季春(之月),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十、十一、十二为冬,夏、秋、冬亦有孟、仲、季之别称。

一年分24个节,也称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自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一种“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五、阴阳、五行、八卦

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后扩展引申到相互对立或消长的两种现象、事物、联系等。如:

中国先哲在生活中发现,人们日常生活中有5种物质元素不可缺少,即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是构成万物的基本要求,称为“五行”。

五行的理论是以相生相克来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生即五行中的一行对另一行有滋生促进的作用,相克即五行中的一行对另一行有克制制约作用。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古代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脏、五音等相配:

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

土黄中脾,昌

金自西肺商

木青东肝

火红南,心微

黑北肾羽

八卦即《周易》中的八种符号,分别象征八种自然现象。将八卦两两相迭,推衍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受,其图形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八卦可以组成含义广泛的信息码组:

乾卦象征天,可作为日,阳,男,朝廷,君主,君子,刚健的信息符号;坤卦象征地,可作为月,阴,臣仆,小人,柔弱的信息符号;

震卦象征雷,可作为威严刑罚,危殆,运动的信息符号;

良卦象征山,可作为贵族,圣贤,男子,丈夫的信息符号;

离卦象征火,可作为明察,太阳,闪电的信息符号;

坎卦象征水,可作为民众,云雨,恩赏,美德的信息符号。

兑卦象征泽,可作为民众,欢d悦,妇女的信息符号;翼卦象征风,可作为数令,树木,生机的象征符号。

六、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四书,《大学H中庸《《论语H孟子》的合称。宋代所定,朱嘉撰《四书章句

集注》,始有“四书”之名。前两种是从《礼记》中抽出的。

五经,《诗H书H礼H易H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合称。汉武帝时定。四书五经为知识分子科举考试必读书。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合称“纲常”,是封建伦理道理的规范化教条。

七、姓、氏、名、字、号及避讳

姓:姓在中国古代早期是一个氏族的号。我国一些主要的姓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为了便于区别不同的婚姻集团,便有了姓,姓字从女从生,古代的姓因而多从女旁。如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少晦姓“赢”,夏族姓“拟”。历史上明确记载姓是从周朝开始的,大致情况如下:

以祖先的族号或庙号为姓,如尧的族号为唐,其子孙姓唐;帝王死后,在

宗庙牌位上写上其王位,如周朝文王、武王,其后代分别姓文、武;以国名地名为姓,如秦、齐、鲁、东郭、南郭等;

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等;

以职务职业为姓,如乐、商、陶、屠等;

以动植物为姓:如牛、马、龙、熊、杨、柳等。在奴隶社会,贵族有姓,平民和奴隶无姓。

氏:氏是姓的分支。由于同姓者越来越多,为了区别家族间的地位、出身,便产生了氏,氏的本意为“支”、“歧”,如周人姬姓下分孟、季

姜姓下分申、吕、许、纪、崔等氏。战国以后,由于氏日益增多,起了姓的作用,姓与氏合一,一般百姓也有了姓,至汉魏时,已人人皆有姓了。

名、字:上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或百日后由父亲命名,取名极为慎重,要取信、义之类的意义,而不以山川、畜生、器物为名。名的,后面出现字、号是周代的事,周人以避讳来敬事神灵。呼名为不敬,因此立字以尊名,立号以尊

字,字号是专供人称呼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算而字”。周代男子“字”前的“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后加“甫”、“父”表示对男性的美称。例如先秦典籍中,吕尚(姜太公)、管仲被尊称为“尚文”、“仲父”,孔子被尊为“仲尼父”。春秋时,普遍的方式是加“子”字,如子产(公孙乔)、子渊(颜回)。上古尊对卑,上对下直呼其名,对尊辈、平辈不能直呼其名,对父母连“字”也不能称呼。

号:也叫别号、别字,可以自取,字数比较自由,号产生于春秋,春秋至汉代基本上是用“伯、仲、子、父”命号,唐宋命号风气渐兴,以后文人几乎无人不取号。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陆游自号“放翁”,邱处机自号“长春子”。

避讳,每一朝代的皇帝之名是当时的“国讳”或“公讳”,长上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避讳”就是指写文章或说话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是遇到和君长名字相同的字,用改字或缺笔的方法来回避。如汉文帝名刘恒,“恒山”改为“常山”;光武帝名刘秀,“秀才”改为“茂才”;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把“观世音”改为“观音”;清人著作或清刻古本中,因康熙皇帝名“玄烨”,则“玄鸟”、“玄武”、“玄黄”等均改为“元”,“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玄武大帝”改为“真武大帝”。采用缺笔避讳的,如唐代“世”字作“州”。再如《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贾敏,林黛玉凡念到与“敏”同音的字时均改读

为“密”

避讳始于周朝,行于秦汉,盛于隋唐,严于两宋,苛于清代,民国成立后废除。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带来诸多不便。

一、中国封建政体的演变

中国封建政体主要表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的集中体现,经历了一个由形成、巩固、完备、加强和空前强化的过程。

秦朝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时期,秦始皇通过自称皇帝,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地方设郡县制,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西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巩固时期。西汉从文帝到武帝,通过政治上“削藩”解决王国问题,思想上“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得到巩固。

隋唐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完备时期。统治者通过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以及科举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渐臻完备。

宋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时期。北宋在剥夺武将兵权的同时,又把行政权、财政权归于皇帝手中;元朝则通过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设立澎湖巡检司和宣政院,把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

明清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极端强化的时期。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军相设六部,后又增设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在此基础上,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这些措施使明清两朝皇帝的权力达到顶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征是皇帝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通过中央和地方官僚机构实行统治。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该制度有利于巩固统一,协调分散性封建经济的某些矛盾,符合封建生产方式的需要。该制度与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也有着辩证关系,从秦汉到宋元,该制度以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主,明清则以对社会进步起阻碍作用为主。

二、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一)禅让制

原始社会以民主推选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的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制。

按照氏族社会军事民主制的惯例,部落联盟的首领,必须由下一级军事贵族共同推选,经过一定的仪式,得到大家的承认,才能确立。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举荐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核,令舜摄位行政。尧死后,舜继任。舜也照样咨询四岳,推举禹摄行政事。禹在位时,举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禅让制度从此废弃。

(二)分封制

西周推行的把王族、功臣分封到各地为诸侯的一种制度,各诸侯掌握着封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但他们的权力是国王赐予的,因此他们对国王有定期纳贡、朝盟和出兵勤王,以及为王室服务的义务。诸候国内也实行分封,诸侯将土地分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给士。

(三)宗法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密切结合,相辅相成的,宗法制的主要特点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摘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在宗法制下,宗族分为大宗(宗的原意为宗庙)、小宗,周天子一般由摘长子世袭,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被分

封为诸侯,是为小宗。诸侯对天子虽为小宗,但在其国内则是大宗。诸侯以下大夫等各级贵族也依次分别以长子为大宗,余子为小宗。周代宗法制度下的大、小宗是一种等级从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表面看宗法制以血缘为主,其实质是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确定财产、权位的继承权。所以宗法制既是贵族问解决财产、权位继承或分配的一种制度,又是团结同姓贵族和异姓诸侯、加强王室与封国联系的手段。它将政权与族权结合起来。

(囚)行省制

行省是元朝的地方政府机构,又称行中书省。行省设相一人,掌管全省军政。当时除河北、山东、山西直属中书省,吐蕃属宣政院外,全国划分为十个行省,省下分别有路、府、州、县。行省制度的设置,是地方机构的重要改革,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五)宦官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