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多元智能正在起作用。孩子可以从拥有美丽花园的邻居身上看到自然才能和图形才能;孩子可以从记日记的兄弟身上看到语言文字才能,从喜爱唱歌的母亲身上看到音乐才能;孩子可以向擅长逻辑思维的学校老师学习数学,或者从擅长人际关系才能的老师那里学习社会科学;孩子可能有会变魔术的身体协调的朋友,或已开始自己事业的擅长内省的朋友;孩子也可以从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的身体协调的公交车司机以及擅长与人打交道的杂货店店员身上看到不同的智能。不管孩子转向哪里(家里、教室或公众场所),孩子都能看到不同的智能在起作用。
父母心语
对家长而言,不仅辨认心理、身体系统的智力很重要,而且认识到创设积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很重要。
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采取个性化教育
从根本上说,有一种教育形式与科学的智力教育理论背道而驰,那就是统一化学校。不幸的是,综观人类历史,可供选择的学校教育一直是这个统一化学校的模式,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优势以及根本缺陷。
统一化学校教育的本质是相信我们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科目,并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评估。乍一看,这似乎很公平:没有孩子享受特别的优待。然而,稍一思考,我们就会发现统一化学校在实质上的不平等。统一化学校的前提假设是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此要以同样的方式平等和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但是,很明显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孩子有着不同的个性和气质。最重要的是,孩子具有不同的智力结构。
作为一名家长,你面临一个严酷的选择:忽视孩子的这些差异或承认它们。有时候人们忽视了这些差异是因为茫然不知;有时人们忽视它们不是因为家长对这些差异感到心灰意冷,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接受更相似的教育后就更有可能成为集体中的一员。但这些教育者忽视这些差异的行为本身就是不公平的——他们在学校中主要培养语言、逻辑智力(这或许最能体现在法学教授的智力中)。
在一定程度上说,如果孩子和家长共同享有对语言和逻辑智力的关注,那么孩子会做得很棒,同时认为自己很聪明;但如果孩子拥有完全不同的智力特征,他很可能感到自己愚不可及——至少在学校中情况是如此。
有什么替代性方案吗?一种可能就是个别化教育——一种认真对待孩子个体差异性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精心设计教育实践以平等地服务于拥有各种不同智力特征的学生。因为个别化教育不是上面所讨论的那种教育目标,因此个别化教育能很好地服务于不同的教育目标:传统课程或实验课程,有广度或深度的教育,寻求发展博雅敏感性的教育,倾向于职业教育或公民意识的教育等。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保证了解每个孩子的智力特征,这就意味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背景、强项、兴趣、偏好、渴望、经验和目标,不是套用原型或价值预设,而是把教育决策建立在孩子智力特征最近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我们没有必要直接从这个目标跳到正式的智力评估上。好的家长,无论他们有什么样的教育哲学,都是在努力了解自己的孩子。这些家长很少使用正式的评估工具来认识孩子的个人特征;他们观察、反思,与孩子及他们周围的人交谈。就像很多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科学的智力理论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是一个优秀的最初组织者。如果你想很好地了解孩子,用一套描述孩子强项和弱项的分类列表是很有用的,但要记住此处的提醒——不能贴标签。
了解孩子的智力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更为关键的是要根据这些信息来确定教法和评估。你可以在自己控制的范围内设计一些能尊重孩子特定的智力特征的主题、方法、硬件、软件和评估的方法。但个别化教育也与必修的标准课程有一些相通之处,也许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他们国家的历史、代数和几何原理,学习主导生物和非生物世界的基本法则,但一些普遍性知识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必须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学习,以同样的方式进行评估。
科学的智力教育理论鼓励家长和孩子选择课程、决定课程内容如何进行或传递,决定证明孩子如何获得知识运用想象力。有些时候,所有孩子学习不同的课程或进行不同的评估;另外一些时候,部分孩子用同一种方式学习和评估,而另外的孩子(或者即使是一个孩子)用适合他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和评估。这些实践在一些活动——个人艺术或体育训练、孩子指导以及那些针对学习困难或身体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中是惯常的做法,即对不同的孩子区别对待。这些孩子在掌握一门学科如阅读或数学时明显有困难,因为他们不能用学校中提供的“统一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过去唯一的选择就是放弃,家长认为孩子不可教或是改用其他方式进行教育。但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是,家长需要调动孩子被忽略的智力,以便孩子能进行有效的学习,能以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方式证明这种学习的效果。
即使那些赞成个别化教育的人也对它能否应用在更广的范围上表示怀疑。他们说,这个设想或许是对的,但它只能提供给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或符合政府资助的特殊方案的人。很难想象在一个有30个孩子或更多孩子的教室里进行个别化教育的场景,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像大人所喜欢的那样温顺或好学,但进行个别化教育也不是不可能的。其中有以下这些可以采取的可能策略:
尽可能多地收集关于某个孩子如何学习以及他如何与老师、同伴分享知识的事实。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并对自己进行反思。
有的父母一旦听说真有几种方法来教大多数课题和科目,便渴望取得适用于家庭的材料,使得孩子的学习压力上升。家长们再也不会说:“我教得很好,但她不会学。”相反,用多元智力理论将激发所有参与教育的人都去发现适合每个孩子学习的方法,在设计未来工作时所得到的结果将会五花八门。
我们不应该忽视在一些国家统一化教学的确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一些效果最好的国家,如我国,使用统一化教学方式,有时候与貌似更进步的西方社会的那些教育方法相比,所获得的成效更令人瞩目。事实上有一些教育方法可能比我们对它们的认识更具有个别化意味。想想在日本这样的一个国家,在那里早期教育是用来发展孩子的社会理解力和与他人一起工作的能力。在学校里很多工作都在集体中完成,因此学校鼓励孩子互相帮助和尊重别人的学习方式。然而,最重要的是还有辅助学校的机构——课外补习班。恰恰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学校在社会化方面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社会也要确保认知方面的学习不被忽视。因此在日本,许多孩子去上课外补习班,在这里课程的学习是根据个人需要而进行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至少有一个导师——父母中的一个,大多数情况下是母亲。由于导师只有一个目标——让孩子为重大考试做准备——这种教育就在必要时成为个别化教育了。
父母心语
孩子的个性与特长如同人的长相一样,各有侧重和不同,如果家长以自己为标准,强迫孩子去做他并不擅长的事,只能是事与愿违。
“天才孩子”的智力应当这样开发
为了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挖掘孩子的深在潜力,称职的父母必须学会运用适当的智力开发的教育方法,培养、开发自己的孩子,使他们成为真正的人才。
1. 父母要善于运用诱导法开发孩子的兴趣和智力
所谓诱导法就是在孩子没有戒备心理的状态下,父母为孩子设置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奋斗目标,并借用某种间接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孩子按照一定的要求去行动的方法。运用诱导法要有一个好的时机,对开发孩子的智力能起到一个有效的作用。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孩子觉察到你在说服或改变他的思想和行为时,往往会在心理上竖起一道屏障,出现逆反的心理,当他和你存在情绪障碍时,直接的教育方式常会使他进行抵制,出现抵触情绪而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时,诱导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家教方式。父母在运用诱导法开发孩子智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置的奋斗目标一定要适中可行。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可给孩子设置一个具体的奋斗目标,设置的一个高目标,孩子经过努力达不到,就会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如果设置的目标太低,不用花费多大努力,轻易就可达到,也起不到诱导的目的。只要这些奋斗目标适中可行,是孩子经过努力可达到的,那么,他就会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这种喜悦和满足会进一步产生“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从而乐意去接受父母提出的下一个奋斗目标。另外设置“目标”的内容不必一开始就是学习方面的,可以是改正缺点、培养习惯、学做家务、掌握技艺等方面的。待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之后,再在学习方面提出奋斗目标,这样做就容易为孩子接受。
(2)巧用多种诱导方式。父母在诱导孩子时,要注意巧用多种诱导方式。一种是语言诱导,即通过含蓄、间接的语言,向孩子传递你的思想,促使他按你的意图行事。二是行为诱导,当孩子做作业时,父母在一边安静地看书读报,比监督他学习效果更好。这就通过自己或家人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在许多时候行为诱导比语言诱导更为有效。三是环境诱导,即通过环境间接地让孩子接受你的思想或改变他的行为。古时“孟母三迁”就是孟母慎选住址、巧用环境诱导教育孟子自幼热爱读书的典型例子。父母也可人为地设计环境来达到诱导的作用,如在书桌前贴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名言警句等。
(3)多一点表扬和鼓励,避免不当批评引起的消极诱导。孩子都是这样,听到表扬的话,做事的意愿会大大提高,尤其是受到自己所信赖的人,如受到父母的褒奖,孩子会更加用功努力。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受到褒奖会觉得愉快,也更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因此,父母要给孩子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应适度地表示自己的欣喜:“嗯,真不错!好好努力一定会更好。”一句鼓励的话会产生一颗上进的心。如果孩子一时学习碰到了困难或成绩暂时不理想时,父母如果责备孩子“你怎么这样笨!”,或者袒护孩子“我家孩子学习很聪明,就是马虎”。父母这种有意还是无意地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总是把这些评价看成是某种提示,并产生消极诱导的教育效果。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好好用功,一定能成功!”这表示了父母对孩子的信心,也是他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催化剂。
2. 引导孩子参加实践活动,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帮助孩子找到自己动手成功的兴奋点,使孩子能在实践中增长知识。这样多次实践,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会增强孩子追求知识的兴趣和自信心。兴趣是求知的老师,是发展智力非常重要的内动力,自信心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运用“实践法”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父母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启蒙老师),当“老师”的要具备新的知识、有广阔的知识面,才能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职责,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帮助孩子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2)不断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促进孩子好奇心的发展。父母要耐心地解答孩子对事物好奇在头脑里产生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这种现象表明孩子在动脑、在思考,家长帮助孩子解开了谜底,使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这有利于智力开发。
(3)鼓励孩子大胆实践。父母应该充当辅导老师的角色。父母在孩子动手实践过程中碰到困难时,适当地给予指导,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当孩子出于好奇拆坏了某物时,父母切不可采取打骂等方法教训孩子,这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打击孩子的求知欲。
只有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才能学得主动,学得生动,学得扎实,智力就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手脑并用既能发展智力,又能培养能力,这种方法值得推广。
3. 善于运用思维方法开发智力
比如,引导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启发孩子热爱生物,告诉他们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千差万别,结构复杂、精巧。如有些海洋动物体内存在一种天然“海水淡化器”,能调节体内盐分的平衡。如果让孩子了解这些,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对生物产生极大的兴趣。
观察需要思维,边看边想,才能观察得更深刻。观察力称为智力的门户,所以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告诉孩子,鲁班能够发明“锯”,就是由于他能细心观察。小草划破皮肤,许多人可能都碰到过,但没有思考其中的原理,而鲁班不仅看,还要探究其中的道理。锯的发明,正是在对平常事物的观察与思维中得到启示的。在不断的启发教育过程中,培养孩子勇于探索,引发孩子的参与意识,从小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