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左手爱孩子右手立规矩
13025900000043

第43章 以爱为起点,铺设孩子通向真善美的路径(3)

教孩子体味爱的过程也是教孩子学会爱的最好时机。所以,家长大可抓住自己给予孩子爱的时机,向他们讲授回馈爱的乐趣,教孩子学着爱他人。

2. 让孩子学会帮父母分担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周末自己洗自己换下来的衣服、鞋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图书,让孩子为父母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在劳动中爱父母,也让孩子感受父母为了他们的成长无私付出,让孩子自然地生出对父母的爱心。

3. 让孩子更多地了解父母

从出生到上学甚至到工作,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永远是需要照顾的。而事实上,如果父母一味地只知照顾孩子,而不给孩子机会了解自己的辛苦,就不会让孩子体会到爱父母的必要。

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创造适当的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工作。比如休息日,让孩子观看自己忙忙碌碌地操持家务的情景;或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亲眼目睹父母工作的繁忙。

这样,也可以激发孩子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改变以往不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等不良习惯,同时还会激发他们努力搞好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回报父母的爱心。

父母心语

爱父母不是一种义务,也不仅仅是一种亲情的回报,而是源于孩子对父母天然的爱,家长需要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因此,我们要随时随地教育孩子像父母对他们一样,去爱父母、爱别人、爱社会。

教孩子学会同情和爱护他人

我们总说现在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是做事还是说话,都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确实是最关心自己的人。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关心自己,是指会关心自己。想关心自己与会关心自己,二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会关心自己”,从认知上来说是比较了解自己,有比较健全的自我意识;从情感上来说,是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信任;从行动上来说,则具有较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善于照顾自己和保护自己。

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并不是说不让他们关心他人,同情他人。这种关心自己是相对于不会关心自己而让家长、老师来关心自己而言的。

换句话说,家长在教孩子学会关心自己的同时,还要培养孩子同情别人的心,让他们学会同情别人。

晨晨上初中后,因学校离家较远,所以住校。以前事事都由父母安排,如今要独立生活,他还真有点不习惯,而没有了父母的管制和唠叨,他的生活也变得没有规律。后来他竟然迷上了网络游戏。由于经常上网无心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知道是游戏导致他学习下降的后,非常生气,而他母亲则苦口婆心地劝说。

开始几天,晨晨也认识到了错误,开始认真学习。可是因为之前落下的功课太多,以至于很难听懂老师上课的内容,没过几天,他又“犯瘾”了,又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了。

小小的年纪,晨晨就不懂得珍惜生活,关心自己,长此下去,他还能做个关心自己、同情他人的好孩子吗?

通常,孩子不会关心自己、同情他人,主要表现为自己的生活料理不了,比如生病了,不懂得看医生吃药;情绪不稳时,不知道如何调适;对于需要帮助的人,不懂得如何帮助,甚至没想过帮助。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正确处理亲人、朋友和同志这一小范围内的纯属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每个孩子必上的人道主义精神的第一课,让孩子从童年起就对别人多尽一些义务是十分重要的。”

关心自己,同情他人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新型的关系,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是,对于这些娇生惯养,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照顾,却不懂得关心自己,不会同情他人的独生子女,我们应该这样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呢?

1. 培养关心他人的意识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正确的指导、积极的鼓励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意识。孩子始终是孩子,虽然他们对人与事的认识能力较低,知识面、社会经验也比较少,但是他们的心是单纯的,只要成年人在认知上给予他们正确的指导、积极的鼓励,就能激起他们关心他人的意识。

比如,当孩子告诉家长今天把零食分给了隔壁的小弟弟时,家长就不要过于思考事情的大小,是否理所当然,而应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坚定关心他人的思想意识。

2. 增强孩子的情感意识

一个人关心他人,多是因为与对方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可以很宽泛,可以是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甚至是对陌生人的同情。

因此,想让孩子学会关心自己、同情他人,就必须培养孩子的感情,让孩子变得“多情”起来。比如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种植花草、饲养小动物,培养孩子的情感。这种“移情”方法是借助了人可以把对某一事物或者某一人的情感迁移到另一事物或者另一人身上的心理。

在孩子的世界里,花鸟鱼虫也是有思想和感情的,甚至他们会把它们当作伙伴,与其谈心,对它爱抚有加。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思想、行为,鼓励和培养他们的珍爱、同情、怜爱、关心之情。

3. 从学会关心自己开始

爱人要先爱己。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自爱,不懂得关心自己,我们很难想象他会主动地关心、同情他人。因此,家长要教孩子学会关心自己的方法与技能。

4. 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还会遭受不良思想、言论的影响的“围攻”,使自己的善良之心逐渐减弱。为此,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留下那些真诚、善良的意识与思想,以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善良的孩子才会有同情心,才会爱己及他。因此,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善良之心。

5. 从情感上强化孩子的同情心

从情感上强化孩子的同情心,是指当孩子做了同情他人、关心他人的好人好事时,父母和老师应该及时予以肯定,对他们的行为表示认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性。

这种认可与肯定,对于帮助孩子树立关心自己、同情他人的行为标准,养成关心自己、同情他人的道德品质,是十分重要的。

反之,如果孩子做了伤害他人的事,父母就要及时予以制止,加以引导和教育,同时还要让孩子对伤害他人的事情负责,做出补救。

不会关心自己的人,往往有很强的依赖性,而造成这种依赖的根源还是在于父母。正因为父母过于无微不至的照顾,才剥夺了孩子关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以至于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从而不知如何去关心自己,同情他人。

因此,想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班级、社会的家长朋友们,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不仅要给予孩子爱,更是让孩子多做自己能做自己的事,学着关心自己,同情他人。

父母心语

想让孩子更快更好地融入班级、社会的家长朋友们,当前最需要做的事情,不仅要给予孩子爱,更是让孩子多做自己能做自己的事,学着关心自己,同情他人。

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

家长应该多带孩子去大自然走走。当孩子身处自然景色中,小鸟的叫声、野花的芳香,都会使孩子感到新鲜,陶醉其中,孩子的身心都会得到享受、放松。在大自然里,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对植物、动物、日月星辰的探知和学习。因为在孩子看来,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的好奇、新鲜,并且在学校里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