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想问就问吧2:有关冷知识的2000个趣味问题
13091300000045

第45章 文化卷(5)

“班禅”在藏语里的全称是“班禅额尔德尼”,“班”是梵语中“学识高深者”的简称,“禅”是“大”的意思,“额尔德尼”意为珍宝,全称就是“珍宝般的学识高深的大学者”。

明朝时,蒙古王俺答汗授予三世达赖这个称号,“达赖”的意思是大海。

1706年,康熙皇帝授五世班禅封号和金印;顺治九年,五世达赖接受了中央政府的册封。这两个宗教领袖的称号开始为世人所知。

58/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什么是“浮屠”?

“浮屠”是“佛陀”的别称,这个别称的出现源于不同的音译,这个词在梵文中写作“Buddha”,简称“佛”。“浮屠(佛陀)”的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凡是自身达到大觉悟、帮助他人觉悟、修行达到圆满的人,都可以成为“浮屠”,即佛。

而胜造七级浮屠中的“浮屠”并不是佛的意思,它是来源于一个翻译的错误,将“佛塔”一词错误地也音译为了“浮屠”,所以佛塔也被称作浮屠了。这个成语就是救人一命,胜于建七层佛塔。在佛教教义中,拯救人的生命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59/为什么事情办砸了叫“砸锅”?

我们平常说什么事情办砸了,一般会说砸锅了,有人以为砸锅了砸的就是家里的铁锅,其实它最早是和戏曲有关的。

从前的大戏台连夜唱大戏的戏班子,在一次完整的节目里要唱很多种戏曲,比如河北梆子、京剧等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而行话里这叫“下锅”。如果一共有两种剧种就叫两下锅,三个就是三下锅,以此类推。

而戏班子老板为了赚钱,下锅一般不是增加演员的数目,而是通过让一个演员学会几种戏曲来实现的,所以这样的人才被称作会贴锅的演员。在这不小的工作压力下,有些“人才”们若是哪天唱跑了调,得罪了观众,这就意味着他砸锅了。

之后这个词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就成了今天这样的用法。

60/“宇宙”一词是舶来词吗?

我们习惯了用“宇宙”一词来表示整个太空,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现代舶来的词汇。事实上,我国古籍中就开始用这个词了。

最早的是《庄子》中把“宇”定义为各个方向,一切地点;而“宙”表示的是一切不同的具体时间。也就是说,我国古代就用“宇宙”一词来表示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后来发展到用其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

“宇宙”一词就和我们常说的“天地乾坤”、“六合”一样,是地道的本土词汇。

61/“望洋兴叹”中的“洋”是海洋吗?

我们常用“望洋兴叹”来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那其中的“洋”是否是海洋的意思呢?这个词从字面来理解,确实很容易认为是望着海洋感叹力量不足,无可奈何。

事实上,这种解释是一种误解。因为“望洋”是联绵词,也可写作“望阳”、“望羊”,形容仰视的样子。这个词最初是描述仰望海神而兴叹,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

62/真正的“康庄大道”在哪里?

我们一般用“康庄大道”指代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但您知道,真正的康庄大道在哪里吗?

它最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当时康和庄原指临淄城东西走向的两条大道,那里是春秋时的齐国都城。齐威王重视人才,为他们建筑高大的屋宅,平坦的大路表示对其的尊重和恩宠。也就是说,最初的康庄大道在山东临淄。

63/观音菩萨为何又称观世音菩萨?

我们日常所说的观音菩萨,又经常被人称作“观世音菩萨”。这是何故呢?

观音菩萨是佛经中的一位菩萨。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大量的梵文佛经也被众多信徒翻译为中文,其中观音菩萨便是由梵文意译过来的。其实,它最初的译名正是观世音菩萨。到了唐初,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名字中的“世”字,才讳略称作观音菩萨。

64/“汗青”为何指史书?

在纸张发明以前,人们在竹片或者木片上书写,并以线绳串之,就成为了书籍和文件。

制作书籍的竹片需要通过一道特殊的工序,就是放在火上烘烤,因为这样可以去掉竹片中多余的水分,防止虫蛀。将竹片在火上烘烤,其中的水分渗出来,就好像竹子在出汗一样,而竹子是青色的,因此“汗青”一词由此出现。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竹简制成的书籍多为儒家经典或者史书,因此“汗青”一词就成为了史书的代名词。

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指的是名载史册的意思。

65/华表是做什么的?

华表是中国的象征之一。最着名的是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精美的雕刻和雄伟的气势,都显示出一种历史的厚重。这种华表,是作为皇权的象征矗立在皇宫或者帝王的陵墓。,但是在华表出现的早期,它的作用是路标。

华表在尧舜时期就存在了,又叫“恒表”,“表”就是标的意思,所以华表就是“恒久的标志”,它的形式是一根大木桩。除了指路的作用之外,人民还可以将自己的意见刻在上面。

进入封建社会,王权日渐加强,已经不允许百姓向君主表达意见,华表吸取谏言的作用就消失了,木质也变成了石质,以突显王权的权威。

66/结发夫妻的“结发”是什么意思?

结发夫妻指的是第一次结婚的夫妻。

古代人是不理发的。当男子到20岁时,就要把头发盘起来,再戴上冠,表示成年,所以20岁被称为弱冠。女子在15岁时将头发盘成髻,插上簪子,表示成年,称为“及笄”。这种成年的象征,就被称为“结发”。

成年后就表示可以结婚,在成年后第一次结婚的夫妻就是结发夫妻。结发夫妻在现在有相爱不移的意思。

67/“九泉”为什么指阴间?

“九泉”并不是指九处泉水,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很深的泉”;而是泛指很深的地方。

这个词是由古代的劳动人民打井的经历得来的。在打井打到很深的地方时,会出打出泉水。由于井底有一些泥土,在泉水刚开始涌出的时候呈现黄色,就被称作“黄泉”。当时的人们认为,阴曹地府在很深的地下,所以黄泉就成为了阴曹地府的代名词。

“九”是最大的个位数字,在古代是“很、极、最”的意思,两个词结合就是“最深的黄泉”,于是“九泉”就成为了阴间的象征。

68/“筷子”如何得名?

筷子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餐具。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木头和竹子制作筷子了。

起初,筷子叫做“箸”和“挟”。古代人有众多的忌讳,“箸”与“住”同音,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挟”又有窄的意思,也很不吉利。于是,人们用“住”的反义词“快”来称呼这种餐具,叫做“快子”,有顺利的意思。由于“快子”多用竹子制作,后来快字就用被加上了一个竹字头,这样就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筷子”。

筷子是一种高效率的餐具,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发明。

69/“跑龙套”一词是怎么来的?

传统戏曲多以古代典故为故事蓝本,这些故事多是战争或者朝廷的事件,所以在舞台上需要扮演士兵或者衙役的人,这些人一般穿着龙套衣,于是被称作龙套。

由于龙套只有几个人,有时却要表现千军万马的场面,因此这些龙套通过在舞台上奔跑而烘托表演的气氛,这样就出现了“跑龙套”一词。

龙套演员在表演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站如钉,走如风”就是源于对龙套的要求。

70/乐队指挥棒曾用手帕代替?

交响乐团的指挥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整个乐队都被指挥者的手势所调动,被他的情绪所感染,指挥手中的指挥棒也被用来比喻领导力。

起初,乐队指挥并没有固定的智慧工具,于是指挥的动作五花八门,有的用手绢,有的用手杖,有的摇头晃脑,有的用脚跺地……这些动作都对交响乐的高雅性造成了影响,而乐队又不能没有指挥。

1820年,小提琴家史博在伦敦的一次演出中正式使用了指挥棒。这种做法高雅又大方,立刻得到追捧,这样乐队的指挥就有了专属的工具。

71/看破红尘的“红尘”指什么?

在汉朝班固的《两都赋》中,有这样的句子,“阗城溢郭,旁流百里,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在这里是形容大城市的闹市区飞舞的烟尘。

所以,古时把繁华热闹的地方比作红尘。久而久之,这种比喻的意义日渐宽泛,因为繁华热闹的地方多与纷争于享乐有关。

而出家的人都说自己“看破红尘”,一般就是指看破了繁华的人世。

72/《摇篮曲》第一次换来的是什么?

着名的《摇篮曲》第一次出现,换来的不是观众的掌声,而是一份土豆烧牛肉。

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他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经常过着贫困的生活。一天,他身无分文,但实在饥饿难当。他走进一家饭馆,希望能看见个朋友,请他吃一顿饭。

无意中,他看见桌子上的一张报纸上有一首优美的小诗,略加思索,为那首诗谱出了曲子。他把曲子交给了饭店老板,换回了一份土豆烧牛肉。30年之后,这支短短的乐谱以3万法郎出售,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就是现在还在世界各地使用的《摇篮曲》。

73/甲骨文是在药材中发现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中国文字,上面记录了商王占卜的有关事宜。这种文字是在药材中被发现的。

1898年,学者王懿荣发现自己家中用来煎药的药材龙骨上刻有符号,经过研究,发现这种甲骨是一种文物。他去药店把店里所有的甲骨都买了下来,经过询问,这些甲骨来自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他在小屯村组织挖掘,又出土了大量甲骨。

学者经过研究,解读了这些文字。由于其刻在甲骨之上,就称其为甲骨文。甲骨文是研究殷商时期社会风貌和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重要资料。

74/男左女右是怎么产生的?

男左女右的习俗,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到处可见这种规矩的影子。

这种规矩来自我们古代文化的精华之一-阴阳学说。古人认为,大、长、左、上、前为阳,小、短、右、下、后为阴。男性在身高、体型和地位方面都属于阳;女性相反,则属于阴。所以根据男阳女阴、阳左阴右,男左女右的规矩就出现了。

75/哲学是什么样的学问?

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最早见于古希腊,创造这个词的是毕达哥拉斯。这个大学者在祖冲之600年后推演出了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创造的这个词,在希腊语里是“爱”和“智慧”组成的。哲学就是一门关于爱与智慧的科学。

中国在很早就出现了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周易、老子孔子的思想……中国的哲学理论可谓博大精深,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学科,古汉语里也没有哲学这个词。

中文的“哲学”一词,是来源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根据汉字的意思,创造了“哲学”这个中文词汇。

76/艾西莫夫有多少着作?

艾萨克?艾西莫夫是出生于俄罗斯的美国犹太人作家与生物化学家。他创作力丰沛,产量惊人,作品以科幻小说和科普丛书最为人称道。他一生着书超过500册。按照图书馆的杜威十进位分类法,他是除了哲学类以外,在每个分类都有着作的作家。

77/为何莎士比亚的身份仍然是个谜?

我们都知道,四大悲剧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着名的文学家威廉?莎士比亚。但很少人知道,至今莎翁的身世还是个谜。

一种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莎士比亚实际上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化名。巧合的是,女王去世以后,莎士比亚的作品数量就呈直线下降之势,据说质量也有所下降;更巧的是,莎士比亚首个戏剧集的出版者,正是女王的亲信和遗嘱执行人。但也有人提出,莎士比亚其实是博古通今的大学者佛朗西斯,化名是因为在当时社会,写作戏剧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事情。

78/达芬奇一生的成就,需要不休息地工作多少年?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解剖、数学、物理、天文、地质、工程和建筑等方面同样造诣高深。欧洲曾经有人用计算机对其一生的成果做了总结和分析,结论是,他完成其全部的雕塑、绘画、各种发明和研究等工作,就是连续不停地做,至少也需要74年创造性的劳动——而他只活了67岁,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79/皇宫是红墙碧瓦,为什么叫做“紫禁城”?

紫禁城的名称来自于“紫微星”。古人认为,天上的恒星中有三垣,紫微垣居于中央,太微、天市两垣分侍左右。

在神话传说中,天帝住在天宫中,天宫位于恒星的中央,即紫微垣内;而皇帝作为天子,所以紫微垣就代称皇帝。皇帝在人间的居所,应该与紫微垣的天宫相对应,而又是黎民百姓不得接近的禁地,所以,皇宫就被称作紫禁城了。

80/领导人为何称为“主席”?

主席指的是国家、组织或者党派的最高领导者,如国家主席、党主席、委员会主席等。

这个词起源于中国。在古代的时候没有桌椅,古人多坐在地上,有一种类似于坐垫的东西,叫做席,古人就是坐于席中,这也是成语席地而坐的由来。在正式场合时,古人进屋后拖鞋,然后找一个席坐在地上。而长辈或者地位高的人,坐在里面的位置,这个位置可以看到屋内的各个角落,也不易被人刺杀,这个位子被称为主席。后来,主席就被用来称为在一个组织内地位最高的人。

81/笔是何时出现的?

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古埃及,人们把芦苇管加热、烘干,头削尖,沾上菜汁调和成的墨汁写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笔。

距今3000多年的中国,毛笔已经出现,此时的中国处于殷商时期。另一流行的说法是,秦国大将军蒙恬发明了毛笔。但出土的文物显示毛笔的发明更早。

13世纪,欧美开始使用精巧的鹅毛笔。1776年,美国政治家、革命家杰弗逊在自家养的鹅身上取毛制笔,写成了着名的独立宣言。

后来,19世纪出现了钢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圆珠笔,这是目前主要的书写工具。当电脑的使用普及之后,笔的使用变少了。

82/信口雌黄的“雌黄”是什么?

“雌黄”是一种矿物,主要成分是三硫化二砷,颜色是柠檬黄色。

古代的时候,人们写字的纸是黄色的;在写错字的时候,就用雌黄在纸上一擦,黄色的粉末就盖住了原来的字,这样就可以继续书写了。所以,雌黄可以被认为是早期的橡皮。

“信口雌黄”就是说话随便用雌黄,用的就是雌黄涂抹修改的作用,任意修改。也就是说话随便,不着边际的意思。

83/“姓”与“氏”原来是不同的概念吗?

每个人都有姓氏,它是名字的一部分,“姓氏”的意思是姓,这是由祖先流传下来的象征。而在古代,“姓氏”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在商周时期,贵族中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因为我国文明的早期是母系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由“女”和“生”组成。而随着母系社会的瓦解,男子换过来称姓,女子则改称氏。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女子的称呼还是在“氏”字前面加自己的“姓”。

春秋时期,百姓也有了姓氏,氏用来“明贵贱”,姓用来“别婚姻”。姓是家族的象征,氏是“姓”的分支。

到汉魏以后,“姓”和“氏”开始合一,就成了今天的姓氏。

84/“下榻”是什么意思?

下榻,是对贵宾住处的尊称。“下”就是放下的意思,“榻”是古代的一种无框的小床,后来就泛指床。下榻就是放下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