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智慧故事
13112900000011

第11章 第五军势篇

【原文】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译文】

大凡作战,以主攻部队与敌方正面抗衡,以机动部队取得胜利。因此善于使用机动兵力的人,其战术能像天地一样变化无穷,像江河一样取之不竭。落下去又升起,这是日月。结束了又开始,这是四季。角、徵、宫、商、羽不过五音,五音组合起来的曲调变化却让人永远也听不完;青、赤、黄、白、黑不过五色,五色组合起来的色彩变化却让人永远也看不完;酸、苦、甘、辛、咸不过五味,五味组合起来的味道变化却让人永远也尝不完;作战的态势不过奇与正,而奇正运用起来的战势变化却无穷无尽。奇与正相互转化,好比圆环没有起点终点,谁能穷尽它呢!

【解析】

奇兵主要指机动部队,特点是快速、机动,常常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奇正相辅相生,作战才会变化无穷,令敌人防不胜防。这其间的奥妙在实战操作起来可以有无数种变幻方式,因为战场形势本身即是变幻无常的,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奥妙不可穷尽,就像圆环找不到头和尾,最善于用兵的人必定是掌握了最多种类的奇正变化,所以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

【故事一】

公元615年,隋炀帝巡视边塞,突厥始毕可汗率军十万,想要偷袭炀帝。其时远嫁突厥的义成公主偷偷派人来报告炀帝,炀帝急忙退到雁门关,然而还是被突厥军队追赶并包围了。炀帝受困城中,无奈只好发出诏令让天下各郡勤王赴援。当时任山西、河东慰抚大使的李渊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在马邑遭遇突厥军队,隋军初战失利,王仁恭十分恐惧,然而李渊说,现在皇上被困孤城,我们假若不拼死作战,就难以救驾了。于是他挑选精骑四千,亲自率领,军队逐水草而居,与突厥人一样。如果遇到突厥的侦骑探子,李渊的军队就摆出一副藐视他们的阵势,在草原上奔突驰骋;而如果遇到了敌人的大部队,就严阵以待,并专门选出擅射的士兵拉开弓弩一字排开。突厥人测不准他们的用意,也不敢贸然行动,就在敌人犹豫不决的时候,李渊派出一支奇兵突然发动了袭击,大败突厥,最后乘胜追击,俘获了突厥军队首领的骏马,杀死一千多敌人。

李渊此战就是用奇兵得胜,假如不这样做,仍然用中原人惯用的大兵团作战方式,肯定会被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军队肆意蚕食殆尽,要打败敌人,就要跟敌人一样骑马、逐水草而居,粮食、辎重、后援步兵通通都先扔下,只用精锐骑兵突袭作战,这样才会战胜对手。

【故事二】

公元1053年,宋仁宗派枢密副使狄青率军三万进剿在两广一带叛乱的侬智高,因为早些时官军连连大败,狄青到达前线宾州后,并未马上出击,而是先下令征调十天的粮草。到了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宾州城内张灯三日,狄青借着节日大宴诸将军校,侬智高派来探子侦察情况,看到这样就以为近期不会动兵了。谁知就在正月十六夜半时,狄青称病从宴席上退了下来,当夜无月,风雨晦暗,他率着数百精锐轻骑悄悄出发,袭取了地势险要的昆仑关,在归仁铺这个地方列阵。天亮了,留在宾州城内的其他将领才得到消息,说狄将军已经出关,孙沔、余靖才领着兵去追。

本来昆仑关是叛军把守的重要关口,然而狄青先是麻痹叛军,又趁着过节发动突袭,叛军一时大意,就丢掉了这道重要的隘口。侬智高看到险关已经丢了,没办法,只好倾数万之众布阵迎敌。此时狄青这边余靖等人的大军也追上来了,于是他也依着叛军的阵势列阵,让余靖等人分别率领前锋、中军、左军、右军,而狄青自己仍然率着夜袭昆仑关的精骑隐蔽在阵侧后处,先一旁观战。

刚一开战,官军就被叛军凶猛锐利的气势逼得向后退,右军将领孙节力战而死,左军将领贾逵见叛军蜂拥而至,就引军占据一块高地,再率众兵自上而下冲击,将叛军军阵断为两截。就在这个时候,决定胜败的一刻来临了——狄青挥动白旗,在隆隆的鼓声中,一旁观战的骑兵在其指挥下风驰电掣般从两翼杀出。骑兵不过数百人,分为两路,直插入敌军阵中,从阵头穿到阵尾,再从阵尾穿到阵头,如此反复数次,还忽左忽右变换冲击方向,不多会儿就将叛军的阵势冲得七零八落,叛军不知所为,纷纷溃逃,官军追杀了五十里,杀敌数千人,当晚又追到邕州城下,侬智高纵火焚城,逃往大理,叛乱最终平息。

狄青最后使用的骑兵冲击战术,就是唐太宗讨平四方时最常使用的一招,骑兵人数不多,但机动性强,杀伤力大,步兵在这样的冲击下很难抵挡得住。不过正如孙子说的,奇与正相生相辅,没有大队步兵阵营接应护卫,光靠机动部队冲击对方也是不行的,前面提到过的李世民堂弟李道玄,素来也喜欢学李世民带精骑亲身上阵,但后来在一次战役中就是因为无人接应而力战身亡。

中原民族惯用的是步兵,但经常与西边或北边的强大游牧民族接战,必定也会催生出强悍的骑兵队伍,侬智高叛军还在更南方,面对这样的攻击更加难以抵抗。所以兵不在多,要有精锐压阵才是最重要的。

【原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译文】

湍急的水流速度之快,以至于能够漂起水中的石头,是力的势头在起作用;凶猛的鸷鸟速度之快,以至于能够一击搏杀猎物,是力的节奏在起作用。因此善战的人,他占据的势头是相当险要的,他所出击的节奏是相当急促的。势头如张开弓弩,节奏如发动机括。纷纷纭纭,战斗混乱而自己不可以乱;浑浑沌沌,阵容交错而自己不可以败。混乱产生于治理,怯懦产生于勇敢,弱小产生于强大。治理与混乱,是“分数”;勇敢与怯懦,是“势”;强大与弱小,是“形”。

【解析】

这里讨论了“势”的重要性,俗话说“形势比人强”,即便柔弱如水,也会因为地势而累积起惊人的力量。力量的一个来源是速度,越来越快的加速度会让一个普通物体产生巨大的能量,军队出击也是如此,“其势险,其节短”,让敌人来不及躲避和防备。

【故事一】

春秋时期,吴主阖闾在大将孙武、大夫伍子胥、太宰伯嚭的辅佐下,国力大增。公元前512年,阖闾想要攻楚,召孙武、伍子胥、伯嚭商议。孙武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可以再准备几年。伍子胥却因为急于为父兄报仇(他父兄为楚王所杀,他只身流亡到吴国),想出了一个“疲楚”的妙计:把吴国的士兵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扰楚国的边境,一军返回,另一军则出发,这样,自己的军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整,而使楚国的军队疲于奔命,劳苦不堪。

孙武和伯嚭也赞成伍子胥的计策。于是第二年阖闾开始实施伍子胥的“疲楚”计划:派一支部队袭击楚国的六城和潜城,楚国急忙调兵援救潜城,吴兵则已离开潜城攻破了六城。过了一些日子,吴兵又攻击楚国的弦,楚国慌忙调兵奔走数百里援救弦,但是援军还没有赶到弦,吴兵已撤退回国了。一连六年,吴国用此“疲楚”之计使楚国士卒疲于奔走,消耗了大量实力。

公元前506年,楚国令尹囊瓦攻打蔡国,蔡国联合唐国向吴国求救,阖闾认为这是一个出兵攻楚的大好时机,这一年冬天,他亲率伍子胥、伯嚭、孙武,倾全国的军队计六万多人誓师伐楚。

楚军连年奔走作战,疲劳已极,吴军长驱直入,迫近汉水方才遇到囊瓦的“阻挡”。决战时刻,吴军士气旺盛,双方军队一接触,楚军就土崩瓦解,一溃千里,囊瓦率先逃走,大夫史皇战死。吴军乘胜追击,接连在郧、随一带和雍澨大败楚军,然后渡过汉水,攻陷楚国都城郢。

吴在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通过使敌疲弱的方式,造成对自己一方有利的形势,最后终于战胜了敌人。本来,实力是决定胜负的根本,但伍子胥用这种方式使“势”倾向于己方,是十分高明的。

【故事二】

公元781年,河东节度使马燧与举起判旗的藩镇田悦大战,田悦先是吃了败仗,不久援军赶到,又重整旗鼓伺机与官军再战。马燧率军屯于漳水旁边,田悦派人沿水岸筑月城守卫长桥,以防官军南渡。马燧想出对策,将数万辆车用铁锁锁起来,装入土囊,在长桥下游将漳水堵塞,然后军队趁着水浅渡过了河。由于马燧军中缺粮,而田悦只加固壁垒故意不与之接战,马燧遂命军队携带够十天吃的干粮,进兵到漳水西北的仓口,与田悦隔洹水相持,田悦仍然坚持不出战。

马燧令人建造了三座横跨洹河的桥,每天到田悦营前挑战,田悦在一旁埋伏了上万人,想偷袭马燧。马燧令手下军队半夜敲鼓吹角作出一副欲进攻的样子,而大部队却沿着洹河奔向魏州。他命令部下等敌人到来就停下来布阵,又命令留在原营中的百来名骑兵等到大部队走后就悄悄带上柴火躲藏在三座桥下,田悦的军队一渡过洹水就烧掉桥。

田悦见马燧后撤,果然过河来烧了马燧的营盘,又接着来追赶敌人。马燧接到消息立即下令军队停下,砍掉杂草树丛,辟出一块一百步宽的空地,又选五千名勇士列在前面布阵。等到田悦的军队终于赶到这里,其士气已弱了不少,马燧遂发起攻击,大败田悦,田悦想逃,但三座横跨洹河的桥已被马燧安排下的伏兵烧掉,后退不得,进又不能,于是整个溃不成军。

这就是善战的人所把握的势头和节奏。

【原文】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译文】

所以善于诱使敌人行动的人,做出样子,敌人必定会信以为真;给予好处,敌人必定会趋利而来。用好处诱使敌人行动,然后安排兵力严阵以待。故而善战的人,追求形成有利的态势,而不是对底下士兵进行苛责,所以才能拣择人手而利用势头。利用势头的人,与人作战,好比转动木头和石块。木石的特性,是处于平坦地势上就不动,处于陡峭斜坡上就转动,方形的易于静止,圆形的就易于滚动。

因此善于作战的人对态势的把握,就像从千仞高的山上滚下圆石,这是势所造成的。

【解析】

此处再次论述了“势”的重要,“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还是跟“激水之疾,至于漂石”一个意思,都是指运动起来的那一股“劲儿”。高明的一方懂得运用和发挥形势的最大功效,将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不论作出何种姿态,敌人都会顺着我的势钻入圈套。

【故事】

公元215年,曹操率军征伐汉中的张鲁,出发前他估计孙权会来夺取江淮,遂写了一封密信交给驻守在合肥的护军薛悌保管,信封上写着“敌人来了再打开”的字样。果然,曹操出兵不久,孙权就率十万大军向合肥围拢过来,合肥城中只有人马数千人,张辽、乐进、李典三位将领又并不和睦,此时护军薛悌开启了曹操的密信,只见信中写道:“如果孙权带兵前来,就派张辽、李典出城迎敌,乐进守城,薛悌不得参战。”看完后张辽激励大家:“曹公是让我们乘敌人还没有站稳脚跟就主动出击,折其锐气,以此来安抚守城士兵,合肥才能守得住,所以成败都在出战一役上。”李典也表示绝不因私人原因而掣肘杀敌行动,如此两位主攻的将领都放下前嫌,专心对外。

当夜张辽先招募勇士八百人组成敢死队,出发前杀牛犒赏军士、激励士气,到第二天一大早,张辽披挂上阵,手持大戟率敢死队杀入吴军阵中。他勇猛无匹,一口气杀死了敌军几十人,其中包括两位将官。张辽高呼着自己的名字一直往前冲,没有人可以阻挡得住,几乎杀到了孙权面前。吴军赶紧后退到附近一处高地,张辽在下面叫阵,要孙权下来决一死战,吴军见他孤军深入,并无多少接应的士兵,就纷纷向前将张辽和敢死队包围了起来。谁知张辽左冲右杀,猛砍猛冲,与身边的几十名士卒一下就冲开了吴军的包围。包围圈中还剩下的敢死队员高呼道:“将军难道要抛弃我们吗?”张辽奋起神威,再次冲入吴军重重包围,引着被围的军士冲杀出来,他所到之处吴军纷纷退却,要么就被砍倒,张辽凛如天神,曹军气势如虹,从早晨杀到中午,才收兵回城。

孙权攻了十几天也没攻下城来,听说曹操回师救援,就赶紧撤走,张辽又率兵直追,在逍遥津北大败吴军,孙权在大将拼死保护下才得以脱身。

后来有人评价曹吴此战,认为曹操知人善任,几位将领各有所长,互相配合才能取胜,倘若将军事专委擅长防守的人,那他就会心生胆怯难以守住;而倘若专委擅长进攻的人,那他就会因喜战而有失败的隐患。只有让将领们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在大敌来临时同仇敌忾,才能打退敌人。而且敌方人多,己方人少,人多的一方难免贪生怕死、不肯尽全力,而人少的一方自知处于死地,却会拼死以战,以必死之士击贪惰之军,其势必定能胜。胜后再加强防御,防守也就兼顾了。这是曹操“择人而任势”,使形势倾向于对我有利的一面,以“势”来战胜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