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厚黑悟人生
13192300000035

第35章 读厚黑悟人生之为人处世篇(4)

这位士兵对拿破仑的脾气秉性摸得很透,深知他讨厌奉承的话;但这位士兵又绝顶聪明,他准确地捕捉到了拿破仑的这一性格特点。

很多例子已经证明,赞美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没有人能对赞美无动于衷,只不过赞美技巧高低而已。大文豪萧伯纳曾经说过:“每次有人捧我,我就头痛,因为他们捧得不够。”由此可见,高帽子人人喜欢戴,可是,有时候,赞美的话却不一定人人都会说。

俗话说:“逢人短命,遇货添钱。”诸君想必都知道,假如你遇着一个人,你问他几岁?他答:“今年五十岁了。”你说:“看你先生的面貌,只像三十几的人,最多不过四十岁罢了。”他听了,一定很喜欢,是之谓“逢人短命”。又如走到朋友家中,看见一张桌子,问他多少钱买的,他答道:“四元。”你说:“这张桌子,普通价值八元。买得再好,也要六元,你真是会买。”他听了一定也很喜欢,是谓之“遇货添钱”。

其实人人都有虚荣心理,“遇货添钱”是将人们用的东西价钱夸大,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虚荣心理。比如别人穿了一件二百元的衣服,你就说:“你这件衣服三百几啊?”对方说:“没有,才二百多。”你就装吃惊地说:“怎么会!这么好的衣服怎么也得三百多。”对方说:“真的只要二百多。”这时你就要接着感叹道:“你真会买衣服,这么漂亮的衣服才花二百多!”如果这样做了,相信效果肯定不错!“最佳的赞美是不会引起对方反感的,让对方明知道你是在恭维他,但他又会听着很舒服。”

通过讲习厚黑,我们可以领悟到,赞美成功的一个诀窍是,只有谙熟了对方心理才能辨别其优缺,“顺藤摸瓜”,你的赞美才能准确定位,并尽可能触及其最美的那一部分。对方在欣喜之余,会视你为知己,继续向你袒露心怀,使你不断捕捉赞美的闪光点,你的赞美也才更加得体,游刃有余。如果不了解他人心理,你就不知道他有何可赞之处,更不知他需要什么。所以,赞美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对这个人有所了解。

了解他人心理,不仅要抓住对方大致的心理活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功夫,利用细小的刺激来影响其特定情形下的心理,从而使你的赞美既巧收“润物细无声”之效,又有极强的针对性。

不过请切忌,在赞美别人的时候,不要用官话套话,因为赞美一个人,并不是作报告或谈工作,要十分严肃。赞美贵在自然,它是在待人处世中,一定场景下的真情流露有感而发。任何僵硬、虚夸、做作的赞美,即使是出于真心实意,也会让人反感提防。让人觉得你并不是真心实意的,而是有目的的。这样的赞美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有时候,赞美不一定非要直接面对被赞美的人,间接赞美别人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秘密再告诉别人后就不称其为秘密。然而,我们却常在许多场合里,听过或者说过“我告诉你一件秘密,你可不能再告诉别人!”我们总是天真地认为对方会保守秘密,绝不会再让他人知道,殊不知隐藏不住秘密是一般人的常情,而秘密终究会传到当事者的耳朵里。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反问,如果以“我告诉你一件秘密,你可不能再告诉别人”的方式来间接表达赞美之词,是不是能获得比预期更好的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利用这种人性弱点,将称赞之词传出去,的确是恭维别人、尊崇他人的良好方法。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背后的称赞比当面的赞美,更能获得他人的欢心。刘某和杜某毕业于同一所重点大学,同年分配到某单位做职员,工作三年后,处里有一个升任科长的名额,刘某和杜某各有所长,刘某的专业能力非常强,但为人有点清高自傲,不擅长与人交往;杜某的专业能力虽然不如刘某,却非常擅长与人打交道,并且特别注意在各种适当的场合宣传处长的能干和成绩。有时还会故意在第三者面前说处长的好,并且会故意让人把这话传到处长耳朵里。所以,当提拔的名额下来时,处长再三考虑后决定提拔杜某,但刘某心里很不平衡,因为他对杜某十分了解,在上大学时,自己品学兼优,而杜某却因多门考试不及格差点让学校勒令退学回家。可如今,无能的杜某却要骑在自己头上指手画脚。刘某想不通,就到局长那里越级告状。他哪里知道官场上官官相护,局长不但没有改变处长的决定,还将这件事透露给了处长。心胸狭窄的处长自然是怀恨在心,此后便处处给刘某穿小鞋。这就是两个人为人处世厚黑之道水平的高低所带来的不同后果。

既然好听话谁都愿意听,表扬更是一种很让人陶醉的精神享受。聪明的你就不妨大方一点,多赞美别人吧。人们总是期望别人对自己能够有一个高度的评价,你对他们评价越高,他们对你的评价也就越高。而且,当你要收回他们的高度评价时,为了争取让你重新给予他们高度评价,他们会做出更大的努力。

赞美别人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控制人的手段,如果你经常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你就为你能够对他们施加影响打下了基础,在这种基础形成后,你对他们的批评意见会对他们产生十分强烈而有效的影响。如果别人接受了你对他们的夸奖,即使你的意见听起来不是那么让人愉快,他们也会比较乐于接受你的意见,因为谁也不会给赞美他的人脸色看。

谁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虽然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里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赞美,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赞美是一种学问,其中奥妙无穷,但最有效的赞美则是在第三者面前赞美下属。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对方愉悦,更具有表现出真实感的优点。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我的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因为这种赞美比起一个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也更容易相信它的真实性。因为一个陌生人,在对你不了解的情况下,却说很崇拜你,你肯定会认为他在说慌。

请你想想,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在你背后说了许多关于你的好话,你会不高兴吗?这种赞美,如果当着你的面说给你听,或许会适得其反,让你感到虚假,或者疑心他是不是出于真心。为什么间接听来的便觉得特别地悦耳动听呢?那是因为,对方并不是当面赞美人的,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让你听到的,是在向别人传递你的好的,所以你会坚信对方是在真心赞美你。

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拉拢一个敌视他的议员,便有计划地对别人赞扬这位议员,他知道那些人听了之后,肯定会把他的话传给那个议员。后来,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政治盟友。

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可把这种方法派上用场之处不胜枚举。例如父母希望孩子用功读书时,如果整天教训孩子,也很难说有多大效果,假如孩子从别人嘴里知道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和关心,父母在自己身上花的心血,自然会产生极大的动力。

在为人处世中,不妨多使用此法。不但让你在别人心中留下好的印象,也有利于人际交往,可以使你得到更多的朋友。

5.说话分清对象

通过读厚黑,我们还会悟到这样一个道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从人的性格多样性和差异性角度来看,的确是如此。所以,在为人处世中,学会对人的性格作具体分析,看人下菜碟,对性格活泼者可以随意调侃,开个玩笑什么的也可以;对秉性拘谨而抑郁者,则宜于推心置腹地促膝谈心;对于性情耿直者,可以直言不讳,即使偶有失言,也无碍大事;而对于敏感多疑者则应掌握措辞的分寸,出言之前应三思,力求辞能达意。在为人处世中,只要你这样做了,定能在朋友圈中有很好的人缘。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句话,一般是用来批评别人油滑、投机、不诚恳的,可以说是一句充满贬义的话。但为人处世厚黑之道却不这样看,因为“见人说人话”,就可以和人沟通;“见鬼说鬼话”,就可以和鬼沟通。反之,如果见人说鬼话,见鬼说人话,那么全都不通了。其实这句话说的道理就是,要看人说话。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在与对方交往之中,应尽量使用对方能够听得懂的语言,并说对方熟悉、开心的话题。比如说,你与有小孩的广东人打交道,如果能用粤语说说有关孩子教育的话题,肯定效果不错。所以,“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是为人处世中有效沟通的秘诀,也是与人相处、交朋友、给人好印象、了解对方的秘诀,这是一种为人技巧、一种处世艺术,并非是油滑、投机和不诚恳。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为人处世中是很有用的一招,因为它抓住了人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弱点,在言语上让对方的自我获得满足,对方的防卫意识便会松软下来,并且把你对他的客套、亲切,当成你对他的关心,于是就对你产生好感。结果是,你就可以对他有更多的了解,交谈中也会有更多的话题。

兵法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也应该做到知己知彼,“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随机应变,才能事事顺遂。有一则笑话,颇能说明如何“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说是某人擅长奉承,一日请客,客人到齐后,他挨个问人家是怎么来的。第一位说是坐出租车来的,他大拇指一竖:“潇洒,潇洒!”第二位是个领导,说是亲自开车来的,他惊叹道:“时髦,时髦!”第三位显得不好意思,说是骑自行车来的。他拍着人家的肩头连声称赞:“廉洁,廉洁!”第四位没权也没势,自行车也丢了,说是走着来的,他也面露羡慕:“健康,健康!”第五位见他捧技高超,想难一难他,说是爬着来的,他击掌叫好:“稳当,稳当!”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捧腹大笑,但细思忖之下,你会觉得这个人很会对人说话,并且让所有的人听着心里都很高兴。

在为人处世中,许多人也都知道顺着对方说好话的重要性,但真正能说好话的却很少。如果你留心的话,肯定可以发现,与人交谈有时可能“话不投机半句多”;而如果说话投缘,则会“言逢知己千句少”,给交际成功架起绚丽的彩虹。那么,在为人处世中,如何才能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呢?厚黑给我们的感悟就是:说话要看清对象。

常言说:“狗掀门帘,全凭一张嘴”,为人处世厚黑之道也是如此,靠一张嘴可以吃遍四方。战国时期的苏秦原先就是以“连横策略”游说秦王的,失败之后才改以“合纵方略”游说六国。他就是典型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例子。也正是因为他会看人说话,他的“合纵方略”才会成功。

按照传统观念的理解,“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似乎有点“墙头草,随风倒”的感觉,也略显油嘴滑舌。然而在为人处世中,分清对象说话不仅出于需要,而且大有必要,否则就会犯“对牛弹琴”的错误,根本达不到说服别人的目的。

南北朝时期有个叫公明仪的人,善于弹琴,有一天突发奇想,对牛弹起了悠美动听的曲子,牛没有搭理他,仍然忙着低头吃草。“对牛弹琴”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按照这个典故的原意,这里的牛指愚蠢之人,而厚黑之道却认为,这里最愚蠢的不是牛,而是那个公明仪,不看清对象去弹琴,自然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为人处世,要善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看到对方喜欢什么,就顺着他喜欢的话去说,顺着他喜欢的事去做;看到对方厌恶什么,忌讳什么,就要避开他忌讳的不说,避开他厌恶的事不去做。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是处处在为他着想,觉得你是他的知心人,便会把你视为知己,碰上事情就会多为你说话、替你出力。在为人处世中,你就会多了一个朋友、多了一条路。可见,看清说话对象,针对说话对象的喜好去说,不但让别人听着开心,对自己也是有益的事情。

看清说话对象,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对方的兴趣爱好说话。人们因职业、个性、阅历及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自然也会有所不同。而且,有些人的兴趣、爱好还会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比如,有的人年轻时对垂钓感兴趣,而到了晚年,却爱好养花种草。而你若知道你的交际对象对某方面感兴趣,你与之打交道时如果先谈些与其兴趣有关的话题,对方就容易向你打开话匣子而不会拒你于千里之外。有个青年想向一位老中医求教针灸技巧,为了博得老中医的欢心,他在登门求教之前作了认真细致的调查了解。他了解到老中医平时爱好书法,遂浏览了一些书法方面的书籍。起初,老中医对他态度冷淡,但当青年人发现老中医案几上放着书写好的字幅时,便拿起幅字边欣赏边说:“老先生这幅墨宝写得雄劲挺拔,真是好书法啊!”听了青年人赞赏自己书法的话,老中医心里不禁升腾起愉悦感和自豪感。接着,青年人又说:“老先生,您这写的是唐代颜真卿所创的颜体吧?”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老中医的谈话兴趣。果然,老中医的态度转化了,话也多了起来。接着,青年人对所谈话题着意挖掘,环环相扣,致使老中医精神大振,谈锋甚健。终于,老中医欣然收下了这个“懂书法”的弟子,并把自己的针灸技术倾囊相授。

从青年人与老中医交往的事例中,你是否受到了什么启发呢?在为人处世中,我们所面对的交际对象性格迥异,有的生性内向,不仅自己说话比较讲究方式方法,而且也很希望别人说话有分寸。因此,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就要特别注意说话方式,尽可能对其表现得尊重和谦恭些。不能大大咧咧,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比如,某青年与一位名牌大学的老教授在火车上一路同行,青年人想借老教授的钢笔写字,便说:“喂,钢笔给我一下。”然而,老教授是位颇讲究礼仪修养的人,他见青年如此失礼,便把头扭向一边,没理青年人。假若,青年人知道老教授的性格特点,把话换成:“请问老先生,把您的钢笔借我用一下行吗?”其结果可能就会截然相反。这位青年人可能会借到钢笔,而且也可能会和教授聊得很开心。

有位“未来的女婿”初次到岳父家去拜访,发现女友家的茶杯、茶壶、碗碟等用具都是非常精致的青花瓷器,马上就判断出老爷子喜欢什么,他便称赞说:“这青花瓷器古朴典雅,精美极了。”就这一句话把“岳父”高兴得合不上嘴,他们马上有了共同的话题,谈得非常投机。不用说,岳父自然对这位“未来的女婿”很满意。

遇到有的交际对象性格比较急躁、直率,讲话犹如拉风箱般直来直去,同时也不太计较别人说话方式的人的时候,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就要开门见山,有话直说,千万不要兜圈子。因为那样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