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代散文鉴赏
13198300000099

第99章

有大笔勾勒,以得其气势为度,喷发诗情与想象力。如:“大盈江从几十米高空轰然而坠,仿佛有着一种摇撼大地的力量,使得我们处身其间的崖壁和密林在微微震颤。”“在我们的左面,是壁立千仞、高插入云的哈巴雪山的群峰,在我们的右面,是两峡峙间咆哮的金沙江……哈巴雪山好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在他手中擎着一只巨大的水壶,为了让壶中的水滚滚流向金沙江,正无休止地倒下去。”

有精笔细描,使其形、色、声皆生动逼真,笔墨酣畅淋漓。如:“金沙江像是一条狂怒的黄色巨龙,左冲右撞地盘旋前进。”“我翘首望去,只见一道白练似的巨大的激流,从高耸云间的雪山顶端直泻而下,经过几次停顿与转折,在山腰中留下几个碧清的水潭,然后又轰然地坠进了在我们脚下怒吼着的金沙江。”

两种笔墨交融一文,写出了“一片瀑布、激流、巨岩、怪石交错纠缠的自然奇观”。

语言灵动而壮美,词藻森罗,充满动感、壮阔感,飞扬着激情,形成奔流急湍、腾挪跌宕的文势。

姑父

肖克

有一种爱可以飞越时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他总是不知不觉地跟着你,滋润着你。你真正地感觉到他的存在,可能需要10年,20年,或许更长,然而人生是短暂的,并非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存在,如果没有时间,如果没有机会,让你在忙忙碌碌的人生里醒悟,他可能好像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我小时候的表现总是很糟糕,那是因为很小就没有了母亲,很少在父亲身边的原故。整个青少年时期,既多愁善感,又格外地冷酷的我,不懂得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什么是朋友,什么是关怀,所以无论走到那里,仿佛都是一个多余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然而,即使是这样,我还是长大成人了。如今虽然人刚刚跨进中年,已是满头白发,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时常回忆,时常想,我是怎样长大的,怎样成了一个好儿子,好兄长,好父亲,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是如何慢慢的一点一点的转变过来,我自己似乎却一点也不知道。

现实的生活,一条漫长漫长的人生路,他是何以使一个野性十足、冷酷无情的我,变成一个被人信赖、忠实、可靠、有责任感、有用的人。曾几何时,我开始放弃了处处争斗称霸的理想。为了这个想法,我应该是吃了很多苦,遭了很多罪。记得小时候,每每有同学邻居或老师家长上门投诉。表姐们总是为我捏了一把汗,而主持家务的姑母性子急,常是又急又恨。急的是我父亲在千里之外,姑父跑船长年不在家,恨的是我一犯再犯,屡教不改,每次闯祸,姑母总是给人赔小心,赔不是,时常还需作财物上的补偿。虽然当时姑父家是属于比较富裕的家庭,但毕竟是个九口之家,人多口阔。姑父拿的是八级工资制的最高工资,养活这一大家人,也没有什么节余的。于是,我的恐惧总是在姑母的“等你姑父回来再给你算总账”这句话上。也正是因为如此,每次姑父回来,都是我最紧张的时刻。因为每次都有数不完的过错,紕漏在身,我的眼自然是从不敢正视姑父的。而姑父回家后的每一个动物,每一件事,我都偷偷地看在眼里,心里也一直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姑父要跟我算总账。

每次姑父回来,都是我们改善伙食的时候,鸡鸭鱼肉,这时总是少不了的。做饭时,尽管姑母总是不让姑父动手,可姑父还是喜欢亲自动手,把鸡鸭或猪下水什么的,收拾干净。接下来的几天里,家里的大桌上就有了我这个“食肉动作”的美味佳肴。在家中,因为我和表妹岁数最小,在享受好吃的东西上,就有了优先权,而姑母和姐姐们,自然总是要少吃一口。每次上桌后,姑父总是先夹一块很可观的肥肉给我,然后说“账是要算的,肉也是要吃的,吃好才好算账喽!”然而,姑父似乎每次喝完了酒都忘了算账,永远都是如此。

姑父在家的那些日子,应该是我们这家最幸福的时光,在这些晚上,我们家就有了时间最长的晚餐,而灯火也总是全村最亮的,通常总是要把三盏煤油灯全部点上,把屋里每个角落照得通亮。这时,村子里的人就都知道我的姑父回来了,这些日子大致和过年过节没有什么区别。

姑父在家,长则半个月,短则三五天,虽然我一直都是提心吊胆的,可姑父从来没提“算账”的事。每次出船前,姑父总会将烧得又黑又油腻的煤炉灶具,上上下下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把家里的柴米油盐全部买齐,每样都是满满的,猪油通常要备上二罐,这些东西多半能管到姑父下次回来的时候,即使是引火为用的废油纱头,都会预备在小铁桶里。记得,因为这些船中废弃的、丢到水里会污染河流的油纱头,姑父还被别人举报被批斗了一次,还被组织上清查了历史问题。因为姑父早年在国民党统治的武汉和上海之间跑船,后来还帮日本人开过船。好在姑父在被审查期间,没有谁能把日本人留下的那艘旧货轮开动起来,姑父得已结束审查,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机会。也就是因为这件事,三年后,姑父调离了原单位,我们也随之搬到了新兴的工业区,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

然而,不管生活是怎样的,姑父总是老样子,做事勤勤恳恳,小心谨慎,待人心胸开阔,沉默寡言,只有回到家中才有说不完的话。到了新单位之后,那中断了近二年的废油纱头又拎回了家,姑母见了,提醒说:“这油纱头还是别捡了,省得将来又有人举报”。可是对家里生活来说,少了这废油纱头真是不方便。所以姑父坚持认为,捡这东西与国家无损,对环境家庭都有好处。在我的记忆中,姑父做任何事都比别人认真,因为爱抽烟,常咳嗽,却从不会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总是认真地将这些都装在一个小罐一起倒掉。因此,家里人都受此影响,从不乱扔废弃物,家里永远是干干净净,整洁有条理,决不会动别人的任何东西。在我的记忆中,姑父每次出门前,都会这样对我说:“乖乖,要听话,你已经长大了”。一直到我十八岁中学毕业离开江苏回到父亲身边。

人生蹉跎,光阴似流水,离开姑父已接近30个年头,姑父离开这个世界也近十个年头,姑父每次出门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如果不是担心姑父责备,我应该能看清姑父那张饱含期待的脸。可我一次都没敢抬头仔细看一看,只等着姑母替姑父整理好衣领,抹平前襟及肩背的皱折,姑父拎着一个小黑包,出门而去,我才默默地注视他那蹒跚的步子和略微有点摇晃的身子。只要我一想起他老人家,这个影像就会一直在我的眼前晃动着。那一直没有清算的“总账”,我也一直都放在心上。如果说我这几十年是彻底地改变了,或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想那就是因为那笔未清算的“总账”,他时刻提醒我应该怎样做人,做事,如何怀有一颗仁厚的心,在这样忏悔的时光中,我怀有了一颗感恩的愿望,并与我的父辈们一样相信人的一生,只有善良的诚实的人会有善报,会有好结果。姑父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然而只有他老人家,才算得上是真正影响我一生的人。而今我也是长年在外奔波与家人离多聚少,小女也长大了,而我总是“乖乖,乖乖”地叫她,妻和小女都觉得好笑。尽管工作烦忙,喜欢打扫厨具门窗的卫生,不时有人觉得诧异,然这毕竟是我一生的爱好。我知道,因为很少有人知道我的姑父,所以他们不能理解我的习惯,也不会了解我的生活与人生,我只有在心中默念:“姑父,我敬爱的姑父,我永远怀念您,我要像您一样,做好孩子的榜样”

[鉴赏]

肖克(1962~)作家,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一个工人家庭。1979年参军,为《战胜报》通讯员。1984年开始在《彝良日报》、《凉山文艺》、《知音》、《芳草》等刊物发表作品。1994年开始职业撰稿人生涯。有《幻象大限》等长篇小说,诗集出版。

《姑父》是肖克不多的散文作品中的佳作,全篇分八段三节,第一段抒写的是作者的人生感慨,告诉人们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爱!他可以滋润你的人生,但他在生活中并非立即可以感受到,可能很多人都得到过这个爱,但忽略了他的存在,或者一生都不懂得这种爱,理解这个爱需要时间和机遇。由此引发第二段的议论,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在没有爱的环境中成长,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成为一个多余,一个冷酷的,一个不受人欢迎的人。一个人若要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爱是不可缺少的,而且人都是会改变的,有的人变化来得快,有的人却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要培养一个健康的人,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第三段从现实的角度,介绍了自己作为一个“另类”少年的过去的生活,诉说了特殊少年内心存在的痛苦,以及与生活发生冲突后的恐惧,这使人们更加感受到,一个人成才的不易和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风险,第二节从“每次姑父回来,都是我们改善伙食的时候,鸡鸭鱼肉这时总是少不了的”。这一段开始叙述了姑父回来后,愉快温暖的家庭生活,通过“夹肉”、“可姑父还是喜欢亲自动手,把鸡鸭或猪下水什么的收拾净”以及“姑父总会将烧得又黑又油腻的煤炉灶具,上上下下擦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些细小的事情,刻画了姑父的形象,并通过捡废油纱的风波,突出了姑父的温和坚韧的个性。这一节共四段,分为用“每次姑父回来”,“姑父在家的日子”,“姑父在家长则半个月,短则三五天”,“然而,不管生活是怎样的,姑父总是老样子”开头,突出了《姑父》的主题。第三节叙述回忆的焦点是“如果不是担心姑父责备,我应该能看清姑父那张饱含期待的脸,可我一次都没有敢抬头仔细看一看,只等着姑母替姑父整理好衣领,抹平前襟及肩背的皱折,姑父拎着一个小黑包,出门而去,我才默默地注视他蹒跚的步子和略微有点摇晃的身子。”这其实是一个定格,是作者心目中一个永远的姑父,对于姑父给予的爱,姑父夹来的那块“可观的肥肉”的滋味,作者并非当时就品味出来了,而是用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当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后,才完全品出这“可观的肥肉”的滋味,才品出姑父的爱,最终明白“只有他老人家,才算得上是真正影响我一生的人”,这里所指的影响即是姑父那种老老实实做人、做事的态度,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