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愤怒的小鸟理财学
13235600000003

第3章 了解你的每一只鸟:如果你不了解我,就请离我远点

摆在小鸟们面前的是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它们的鸟蛋被偷走了,而偷走这些鸟蛋的罪犯无一例外都受到了严密的保护。更糟糕的是,前进征程中的每一座城堡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以千奇百怪的组合方式,不断地向小鸟们施加压力。

如果小鸟们的数量足够多,这一切将不成问题,火力全开的炮火覆盖会让任何形式的城堡灰飞烟灭。如果小鸟的族群只是由黑炮、白弹和虹羽组成,这也不成问题,轰轰烈烈的冲击力会轻轻松松将城堡炸个粉碎。如果每一次进攻都有泰坦或者神龙相助,就更不成问题。它们拥有造物主般的魔力,连“唵嘛呢叭咪吽”之类的咒语都不用念,就能直接将绿皮猪一网打尽。

但遗憾的是,这些都只是如果。绿皮猪可以不断变换思维,营造自己的城堡。而进攻的小鸟们却只能被动地选择队友,不可能全是黑炮,但很有可能全是红火或者蓝冰,更多的时候是几种特点各异、能力不等的成员“随机”组合。而且参加每场战斗的成员数量非常有限,一般来说,队友不会超过6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城堡的防御装甲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因此,小鸟们面临着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兵力不足,二是单兵作战能力有限。针对这两个问题,解决方案也有两个要点:既然兵力不足,那么就要实现每一个作战成员的价值最大化;既然是单兵作战,能力有限,那么就要让零星而分散的战斗能量形成合力,直击绿皮猪城堡的要害。

而要达到这两个要点的要求,基础是明确每只小鸟的分工,前提是掌握每个攻击单元的行动特点。比如说,黑炮的攻击力虽然很强,但是对于一些由木板构成的复杂框架式城堡,它的攻击效果会大打折扣,而这却是黄风的拿手好戏,因为黄风的加速特效能够有效地穿透至少一层木板,达到外科手术式的定点清除效果。再比如,蓝冰的攻击能力很弱,但其一分为三的特效能力经常会影响整个战局。绿皮猪的城堡本来是一个完整而坚固的整体防御体系,战斗小组一开始通常会面临无从下手的困惑,但通过蓝冰的多点试探,往往就会柳暗花明,也就明确了下一步攻击的重点。而黑炮、白弹就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它们势大力沉,一旦出手,成功倒还好,如果不成功,反而会给后续攻击造成巨大的麻烦。

要相信造物主是公平的,他让这几只小鸟组成一个团队来面对这样一个目标,而非那几只,一定有他的道理。要明白这个道理,关键在于了解你的每一位队友,不管它们表面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和弱不禁风。了解得越多,你的胜算也就越大。

愤怒的小鸟们,你们作好彻底了解队友的准备了吗?

本章的标题之所以叫作“了解你的每一只鸟”,原因就在于我们面临着和小鸟们几乎完全相同的困境。

小鸟们的战斗团队成员数量有限,回头想想,我们大多数人的情况不也是如此吗?我们手上都没有百万元、千万元的现金可供无所顾忌地投入理财市场,我们只能将有限的资金放到利益最大、成功概率最高的理财项目中去。

同样,在有意识地进行理财活动之前,我们大多数人的职业可能是教师、广告人、工程师、销售员、服务人员等,而不是理财师或者股票、基金操盘手,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资金孤注一掷地放在一个理财项目上。正如小鸟的团队一样,每一位成员都不具备像泰坦那样将敌人一网打尽的能力,由于非专业性,我们也不可能只通过一个理财项目就达到完美的理财效果。

小鸟们为我们理财目标的实现指明了方向,那就是首先要了解每一种理财方法的特点,不管是股票、储蓄,还是基金,它们都是我们的亲密战友。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它们的运作机制和特点,才能与它们顺畅地并肩战斗,并为达成最后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鸟们都准备好了,你呢?

第一节 只有错误储蓄才会让钱贬值

再不起眼的小人物,也能成为左右战局的关键元素!

[小鸟和绿皮猪的故事]

红火身材丰腴,但不臃肿,体态轻盈,但不虚浮,活泼开朗,整天笑呵呵的。具备如此特质,它自然应该是万鸟丛中的一枝花,周旋于各个交际圈,接受各种各样的善意和示好。一切看起来都很美好。

世界上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在任何美好的场景后面都会跟上一个让人讨厌的“但是”。就如我们看过的众多苦情伦理剧一样,善良、乐观而美丽的女主角通常没什么生活能力,她们总是脆弱的被欺凌者和受人轻视的花瓶角色。红火也不能免俗,它被势力强大的白弹轻薄调笑,被勤劳勇敢、生产力强的黄风冷嘲热讽,这些遭遇是它的家常便饭。虽名为红火,它却过着庸庸碌碌、不温不火的孤独生活,也只有这颗孤独的心,才会发出之前那一段关于“怪物”的感慨。

与绿皮猪的战争改变了这一切。鸟蛋被偷的巨大愤怒让小鸟们团结了起来,而盗贼数量的庞大也让鸟群不得不实行全民皆兵的策略。一向被其他鸟儿视为“鸡肋”的红火也告别了所有的过往,走上战场。

在每一个小鸟战斗小组必须拔掉一个绿皮猪城堡的战场上,每一只小鸟都必须发挥出自身的特点,方能做到物尽其用,达成最后的目标,红火也不例外。第一次,它为了向同伴们证明自己,改变自己在同伴们心目中的形象,自告奋勇,向异常坚固的混凝土块发动了攻击。它的勇气确实震撼了同胞的心灵,但战斗效果很不尽如人意。灰不溜秋的混凝土块纹丝未动,而红火那美艳的身体却永远地离开了它深深眷恋的土地,再也回不来了。

剩下的红火们明确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在所有参加战斗的小鸟都知道自己的命运。在这场战争中能活下来的只是极少数,它们将担负起传承种群、繁衍生息的重任。在这之前,兄弟姐妹们必须消灭掉所有的绿皮猪,为小鸟们夺回一片安全的净土。死是必然的,但一定要死得有价值。

红火们在一次次战斗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它们相对于其他战友而言的特点就在于良好的可操控性和打击城堡外围绿皮猪的精确性,而不是与诸如混凝土块之类的怪物进行硬碰硬的正面冲击。由于自身轻盈而丰腴的特点,它们能够对城堡外围的目标进行针对性定点清除,扫清边缘障碍,同时又不会给后续的攻击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认识到这一点后,红火在战斗小组中赢得的尊重越来越多,因为它的作用没有其他小鸟能够替代。但谁能想到,几个月前,它还是那个很多人认为没什么实际能力的“鸡肋”呢!

在我们当下的日常生活中,储蓄也像红火一样,扮演着十分尴尬的“鸡肋”角色。

假如你现在有10万元存款,你不能说你是个一无所有的穷人,当然,你也算不上是一个富人。根据观察身边一波又一波实实在在的涨价浪潮,指望最高不超过6%的银行利息发家致富,这对一般闲钱不超过百万元的工薪阶层而言,确实很不靠谱。保值尚且岌岌可危,增值更是水中花、镜中月!

中国人虽然自古以来就有爱好储蓄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有点不多不少的存款似乎变成了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明明知道储蓄扛不过通胀,但苦于没有找到更有效的理财渠道,只能先让钱马马虎虎地躺在银行里面,态度消极而被动。

然而储蓄真的是理财过程中的“鸡肋”吗?它是否与红火一样在战场中体现出不可替代性?我对储蓄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既然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将这种不可替代性释放出来呢?

在前面我已经简略地提到了储蓄的优势,包括稳固的抗风险基金、潜移默化的引导理财习惯的形成、为有潜力的理财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等,这里我就不再重复了。其实,我们在面对储蓄这个问题时,首先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储蓄最大的意义在于其代表着一股稳定的现金流,而非为了实现资产的快速增值。其有两个显著特点:安全性和流动性——这可以说是一切理财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石,没有了它们,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物质上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俗话经常说的“钱是人的胆”。虽然储蓄不能够立竿见影地带来高收益,但只要它在那里,你就有源源不断的信心去寻找和开拓更有潜力的理财领域。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存款利率赶不上通胀的问题。长期来看,事实确实如此。如果20年前你存入了一笔100元的5年定期,在到期后再存5年定期,以此类推,这20年里5年期利率在279%~1098%之间波动。即便是按最高利率计算,你到手的本息总共也就500元左右。显然,如今500元的购买能力和20年前的100元有了天壤之别。20世纪90年代初,一斤猪肉的价格还不到1元,而如今500元只能买到50斤质量较差的五花肉,差距可见一斑。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得从多个角度来看,还是按同样的方式进行储蓄,只不过初期投入的资金变为20万元,那么20年后本息总共在100万元左右。虽然同样存在巨大的实际购买力差异问题,但就心理上的感觉而言,这明显没有之前100元和500元的对比那样强烈。因为前者的500元基本上意味着血本无归,要知道那时候100元有可能是一个家庭好几个月的纯收入;而后者的100万元在如今依然能够做很多事情。

从以上分析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储蓄对于富人而言是有增值能力的,只是增值区间是否划算的问题,但不会对他的基本生活有大的影响。就像我之前谈到过的,一个人从其他渠道回笼1000万元现金,打成一张5年的定期存单,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干,他依然可以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但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而言,在利用储蓄这种理财方式的时候,就要多长几个心眼儿了。如果你也像富人一样,写个存单或者每个月把结余草草存入银行账户,然后当起甩手掌柜了事,那么最后迎接你的也只能是任财富似水流的欲哭无泪了。

虽然从长期来看,储蓄确实跑不赢通货膨胀,但从一个月、半年、一年这些短期时间来看,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灵活的储蓄方法一定程度地缓解通胀带来的冲击。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记住,我们利用储蓄进行理财的目的是维持稳定的现金流。现金流的主要作用在于抵御意外风险和为更好的增值渠道提供驱动资金,抗通胀并不是其主攻方向。储蓄就像一个后勤基地,随时待命。所以,在进行灵活储蓄时,我们一定要遵循以下3个基本原则:

一是安全性原则;

二是流动性原则;

三是收益最大化原则。

其中,第一个原则自不必说,储蓄可以保证本金安全,这是没什么疑问的。但流动性和收益最大化之间却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从以下这张根据2011年7月央行调整后的基准利率制作的表格中,大家能直观地看到这个问题。

表 4人民币存款利率表

项目利率活期05%整存整取3个月31%整存整取6个月33%整存整取1年35%整存整取2年44%整存整取3年5%整存整取5年55%零存整取1年31%零存整取3年33%零存整取5年35%协定存款131%定活两便1年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的6折1天通知存款095%7天通知存款149%

其中利率最高的无疑是5年期的整存整取,但这和流动性原则之间的冲突还是较大的。因为根据现行规定,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定存,提前支取都将以当日挂牌的活期利率进行计息。一笔10万元的5年定期存款,如果在第四年年末因为急用而提前支取,那就意味着储户4年的预期利息收益从22000元变成了2028元,也就是说只剩下零头了,这很不划算。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常见的灵活储蓄方式及其操作模式,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平衡了流动性和收益最大化。

①活用通知存款:这是一种需要提前通知银行支取时间和金额的特殊储蓄方式,其特点是无需限定存款时间。在需要提取资金时,只需要提前1天或者7天告知银行并在约定时间内提取现金(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哪怕是逾期1天,也会以活期计息)。其优势在于,即便是利率较低的1天型通知存款,收益也远高于活期存款,这种方式适合处理短期大额闲散资金。

②化整为零法:这样做是为了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总想把几张快要到期的小额存单整合成一张大额长期存单,这不仅会损失整合等待期的利息收入,而且还会极大地锁定资金的流动性。一旦出现提前支取的状况,就会丢掉一大笔利息收益。具体方法是将一笔较大资金按照1∶2∶3∶4的比例,以3个月至两年不等的定期自动转存方式进行储蓄,这样做既能保证一定的流动性,又能确保利息收入不受到大的影响。

③连月存款法:也被称为十二分储蓄法。具体操作模式是先开设多张定期存单,但每张存单的到期日期相差一个月,然后每月向指定账户存入固定款项,滚动推进。这样做既能确保每月都有存单到期,流动性比较强,又能在利息收入上大大超过活期储蓄。

③复利存款法:是指利用存本取息的收入开设新的储蓄账户,产生利滚利的复利效果,这样一来,利息账户至少能弥补一部分损失,能避免本金因为提前支取而造成的大幅损失。该方法适用于存款数额较大的储户。

④阶梯存款法:是指将一部分短期内不必使用的资金分别存为1~3年的定期,这样既能保证滚动的3年期利息收益,又能及时调整投资方向,获得灵活的操作空间。这种方法最好是每份存款都在1万元以上,否则意义不大。

⑤接力存款法:是指从个人的理财习惯入手,达到增加利息收益的效果。比如说现在你手上有一笔5000元的活期存款,那么一定要毫不犹豫地把它转为定期,哪怕只是3个月的。然后要求自己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累积至少5000元的活期存款。在第一次定期到期后,就又有了第二笔定期。这样丝毫不会影响你对现金的利用,还能获得高于活期6倍以上的存款利息。

以上这些方法只是看起来比较麻烦,实际操作起来却很简单,需要的只是你每个月花上不到一个下午的时间到银行填几张表而已。你一个月连半天的时间都抽不出来吗?也许储蓄的收益并不高,但储蓄意识的加强和历练会让你对金钱和财务有更为敏锐的认识和直觉。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比额外收入要珍贵得多。可以说,储蓄既是理财新手的安全练兵场,又是一个能带来稳定资金流的现金池。

放弃以前那种对储蓄的被动看法吧,它不是“鸡肋”,而是财富增长的基石。想想红火的遭遇,只有在危急时刻,小鸟们才会发现它不仅很美,而且美得很有内涵,不是吗?

第二节 基金不是万能钥匙

当你把希望全都放到一个东西上时,希望总是会破灭。

[小鸟和绿皮猪的故事]

在和平时期,小鸟家族中谁最幸福?

这个问题无疑是小鸟们茶余饭后一个十分有八卦潜力的话题。人们总愿意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但同时又无法对别人的幸福视而不见、淡然处之,因此这个世界上出现了永不断档的八卦剧。人类世界如此,小鸟们也不例外。

红火活泼开朗,性感火辣,每当它飞过树林的上空,强大的魅惑气场总会导致森林阵阵骚动。夹杂着艳羡和嫉妒双重意味的目光;张翅膀,摆尾巴,引吭高歌地求爱;树林深处幽幽传来的爱恋情思……总之,红火是聚光灯下的常客、小鸟界的宠儿。

红火幸福吗?我看未必。“花瓶论”一直有很强大的市场,大佬咸猪手和“潜规则”的威胁更是家常便饭,台上的风光固然让人兴奋,但谁又能理解台下那份寒气逼人的孤独呢?男朋友走马灯似地换,红火却总是觉得有一层天然的隔膜挡在两人中间,始终不能达到心与心的交融。这也能算是幸福吗?

白弹实力雄厚,膀大腰圆,模样俊俏,是江湖上响当当的一号人物。它的一些不经意的生活习惯都会被人提炼成励志的成功习惯,在小鸟界各类媒体中广泛传播。总之,它是相当大一部分雄性顶礼膜拜的偶象和奋斗的榜样,它是功成名就的典型“大佬”。

白弹幸福吗?我看也未必。对其原罪的怀疑和批判一直不绝于耳,而且随着名望的不断提高,高处不胜寒的恐惧一日胜过一日。它带领一群小鸟打天下的豪情年代早已远去,财富增长的结果却是兄弟们四处单飞,近来虽然它提携了很多人,但真正能托命的朋友少之又少。更糟糕的是,年轻时口袋里的钱包比较寒碜,白弹固执地认为一定要大富大贵之后才能找到靠谱的终生伴侣,因此它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可当事业跨入正轨以后,它发现内心期待的爱情反而走得更远了。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在爱情的道路上裸奔,没几个知心的朋友,这能算是幸福吗?

进入和绿皮猪战争的年代,这种对幸福的讨论相应地转换为谁是作战时的常胜将军。理论上来说,实力强大的白弹绝对是被寄予厚望的,它既能用自己的身体对城堡进行精确打击,又能用鸟蛋轰击对方的重点防守区域,扭转战斗的整体局势。

但很遗憾,事实证明,白弹并非万能。它不具备蓝冰同时打击3个分散目标的能力,不具备黄风穿透性的定点清除能力,不具备绿颜的回旋攻击能力,更不具备红火的姐姐——虹羽——的强大撞击力。

通过一系列平时作战时的表现,小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红火的绝世之媚、白弹的旷世之强虽然都能获得极大的关注,却不意味着它们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有所得,必有所失。每一只小鸟都必须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做什么、会失去什么,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互相配合,才能为取得这次艰苦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小鸟儿,请记住,不管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时,都不存在绝对全能的完美角色,从来没有,绝对没有。

牢记以上这一点,不仅对小鸟儿至关重要,对我们的理财生活也大有裨益。我们对基金的态度形象地体现了这个观点。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样几个问题:

1.你第一次听到“基金”这个词是在什么时候,从什么渠道得知的?

2.用一句简短的话来描述你第一次了解基金后的感觉。

3.你认为基金最大的优势在哪里?

4.你认为基金和股票之间是什么关系?

5.你觉得基金的年收益率能有多少?

6.你如何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请认真地把以上问题的答案写下来,相信我,这花不了你多少时间,却能大体反映出你当下对基金的理解程度。如果你忽略了以上问题,下面这些内容带给你的启示将会大打折扣。如果你对基金理财已经了解得十分透彻,并从中获得了不错的收益,那你完全可以跳过这一节的内容。因为这一节都是一些关于基金的常识性介绍,不能为你的理财知识库补充新的养分。而如果你对基金这种理财方式一知半解,还处于持币观望阶段,那就请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

首先,让我们通过图5来看看基金的基本运作模式。

10年前,如果你在街上问10个人关于基金的问题,至少会有6个人茫然地摇摇头。但现在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基金是一种理财方式,尤其是2006年基金市场收益率的大爆发,更是给处于理财迷茫期的国人打了一剂强心针,也进一步提高了这个“懒人投资工具”的知名度。

基金的基本运作模式很简单(话又说回来,所有理财工具的基本运作模式都很简单,无非是积少成多、低买高卖),就是众多的投资人将资金交给基金机构打理,以获取收益。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基金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

一是节约了时间和精力成本。对于普通的投资者而言,运用基金理财工具需要操心的是开始阶段的两个选择:一是选择哪家基金机构,二是选择哪种类型的理财产品。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具体的操作过程则不需要投资者过多操心,有专业的基金管理人处理这些事情。这也是基金被称为“懒人投资工具”的直接原因。

二是更有效地分散了投资风险。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投资的时候不能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道理虽然如此,但在实际操作时,我们经常会遭遇现实的尴尬。个人的资金和理财技能都是有限的,多线并举的投资并不现实,我们既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如此一来,最后的结果无外乎3种:稀里糊涂地把钱花得所剩无几;把钱全部存入银行;孤注一掷地投入某一种理财产品中。理财效果着实让人担忧。但基金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分散投资者的资金通过集合形成了巨大的资金流,基金机构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大量掌握分散投资技能的专业人才,两者之间达成了优势互补。

三是基金管理人有较为充沛的逐利动机和能力。基金机构通常的赢利模式是收取客户资金的管理费,一般收费标准是收回资金前净值的1%~3%。这种按比例收取费用的方式会驱使基金管理人尽可能地提高操作收益,以获取更为丰厚的回报。同时,身处市场交易最前沿的基金管理人在信息和交易技巧等方面占据着相当大的优势,他们具有促使投资获利的能力。逐利动机和获利能力相结合,让投资者的钱有了更大的升值空间。

四是基金的资金管理具备较高的透明度。大家或许已经注意到了,图5中有一个基金托管人的概念,它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募集资产的安全而出台的一项特殊管理措施。具体来说,就是基金资金必须存放在依法设立并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中(当然,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托管费),并由银行担负起保管、清算、会计核查和运作监督的职责。也就是说,基金管理人的角色就像职业经理人一样,会受到董事会的严格监督,并且必须向投资人定期回馈详细的运作管理信息,而接纳储蓄存款的银行不用向用户报告资金的使用状况,从这个角度来讲,基金投资的透明度能得到较好的保证。

五是基金理财的适用面大、受众广。基金既有偏重货币市场的保本型产品,又有偏重股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理财目标合理选择投资产品。

既然基金有这么多的优势,那它是最佳的理财方式吗?

很遗憾,我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不只是基金,任何一种理财方式都配不上“最佳”这两个字,将所有的期待寄托在单一理财方式上是理财的大忌。还记得本节开头小鸟们关于幸福和常胜将军的讨论吗?没有绝对完美的角色,从来都没有。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我们对待基金的态度。

前面谈到了基金的优势,下面我和大家谈谈基金的缺点。

一是不锁定预期收益。在任何一款基金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都会有这样一条:本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仅供客户参考,并不作为××向客户支付理财收益的承诺;客户所能获得的最终收益以××的实际支付为准,且不超过本说明书约定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这也就意味着,基金管理人实际上并未向客户提供任何具体的收益承诺,不论投资风险是大是小,主要的风险承担者都是投资人自己。

二是基金管理人的收费模式存在“旱涝保收”的问题,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没有绝对的约束力。在前面我已经提到过,按照资产净值收取固定比例管理费的模式能够有效地刺激基金管理人的逐利热情,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种收费模式事实上对基金管理人更为有利,换句话说,即便一家基金公司实力不济、眼光有限,但只要能吸纳到一定数量的投资客户,并确保这笔钱不至于亏得分文不剩(这种状况事实上不存在),基金公司就能够获得收益。无疑,面对这种“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投资者除了在最初选择时多长个心眼儿之外,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是基金投资同时存在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资金的安全赎回有很大的影响。基金投资不像银行储蓄,能够绝对安全地赎回全额本金,除了小部分保本型基金,大多数理财产品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国家政策、市场经济环境和宏观发展状况,如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二是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是指基金经理个体的投资能力),这两者都会影响到资金的流动性。虽然基金的赎回不会限定时间,但两种风险并存会让你在要用这笔钱的时候产生一些麻烦,比如说你投资失败,急需用钱时,除去所要支付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等费用,你收回的资金数额达不到预期水平。还有因为投资项目不能及时变现带来的延期兑付风险,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你想要用一笔钱的时候节外生枝。

由此可见,基金与任何理财产品一样,同样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风险和缺陷。它不具备解决所有问题的能力。当然,从评价投资的4个要素——安全、收益、变现能力、便捷性——综合来看,基金还是一种很有战斗力的理财工具,就像白弹和红火。关键是在体现出它们优势的同时,尽可能地规避掉缺点。下面这些建议能为你投资基金提供一些帮助:

建议一:首先做一份关于自身风险承担能力的评估。在很多银行和理财机构的网站上都能找到内容详尽的相关测试,我们可以通过测试确定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等级,从而做到选择理财产品时心中有数。

建议二:投资基金的资金最好是确定无疑的“闲钱”。也就是说,对于非专业投资者而言,在投资基金之前,首先要保证拥有满足日常生活开支的资金,有一定数量的应对意外风险和不时之需的储蓄和必备的保险资金。在解决这几个问题之后,剩下的部分闲钱投资基金才是合理的选择。因为这将确保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应对投资的涨跌起伏,而不至于焦躁不安。

建议三:总体而言,选择历史较久的大型基金机构对投资者更为有利。虽然事实上各家基金公司的操作能力高低不同,但他们都对外宣称自身具有获得高收益的能力。根据我的经验,能够在多年的市场动荡中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的基金公司相对而言更让人信赖,因为这不仅意味着它们的投资操作能力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也说明它们在内部的风险控制上做得很到位。

建议四:买基金不是买垃圾袋,不是越便宜越好。价格高的基金产品一定有其高的理由。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是:它们过往的操作业绩证明它们值这个价。

建议五:不停地算账对于投资基金而言是个灾难。从20世纪20年代基金业在美国起步到现在的全球“开花”,80余年的发展历史证明:这种投资工具宜长期持有而非短期操作。因为基金在短时间内的涨跌是比较频繁的,而且还会时不时地出现暴涨暴跌的情况,任何人都不能准确地预测某一时刻的准确价格。但总的来说,活下来的基金机构在较长的时间内都获得了很不错的收益。也就是说,整个基金投资市场处于一个震荡向上的发展状态。因此,如果每天都紧巴巴地算计着赚了多少、亏了多少,只是徒增烦恼。要相信低谷和高潮都只是暂时的现象,整体上扬才是关键。

建议六:一旦完成了对基金公司的选择,就要信任它,不要轻易换手。因为每一次换手都会造成额外的成本,这本身就是一种对收益的蚕食。而且你也不可能绝对确定这次换手能达到怎样的效果,所以,要对你的投资盟友有信心,他们会做出理智的选择。何必给自己找不痛快呢?

建议七:遵循基金产品的分散、再分散原则。我们知道,基金的运作模式是将资金投入到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当中去,形成投资组合。这已经达到了分散风险的效果,但只有这点还不够。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险,在投资基金的时候,我们还要再一次地遵循分散风险的原则,同时持有3~5种不同类型的基金产品。

建议八:阶段性定点买入法。这种方法同样来源于基金市场在较长时间段一直保持上扬态势的基本判断。具体操作方法是分阶段定期买入一定份额的基金。比如王先生在第一个月买入了1000份基金,每份净值为3元;第二个月这只基金的价格下降为每份25元,王先生还是买入1000份;第三个月这只基金依然没有止住颓势,下降到了每份2元,王先生再次买入1000份;第四个月,宏观经济形势吃紧,这只基金的价格下降到了每份1元,王先生还是坚持买入1000份;到了第五个月,这只基金的价格开始反弹,达到了每份25元,王先生坚持买入1000份;到第六个月,这只基金涨到了每份4元,此时王先生开始赎回。这时,我们知道,王先生在5个月内共用11000元购入了5000份基金;第六个月按每份4元的价格出手,如果不计交易费用的话,他能收入20000元。当然,这里举的例子只是一个模型,在具体操作时时间跨度一般会更长。在运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格外注意:一是买跌不买涨(在价格很高时持续买入比较危险),二是为自己的投资设定一个目标卖出值。就像上面所谈到的王先生一样,价格到每份4元的时候他就出手了,虽然这只基金很有可能在今后涨到每份10元。但你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设定目标卖出值能让你有一个理性的投资心态。

在本节中,我所谈到的都是一些关于基金理财的基础性常识。基金谈不上最好,也谈不上最坏,重要的是在具体操作中摸清它的脾性,有效地发挥它的优势,不要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让我们做回真实的白弹和红火!

第三节 攻守兼备,只有保险,别让你的小鸟“裸奔”

没有盔甲的战士,永远是最容易成为炮灰的一群人。

[小鸟和绿皮猪的故事]

艳阳,小鸟,恶堡。

没有黑云压城,没有山雨欲来,什么都没有!

第一道弧线划过,碎,死!

第二道弧线划过,碎,死!

第三道弧线划过,碎,死!

第四道弧线划过,碎,死!

第五道弧线划过,碎,死!

5道弧线,战果不可谓不丰厚。

大大小小有6只绿皮猪,死亡;7块玻璃,破碎;4块木板,破碎;2块混凝土块,破碎。

但遗憾的是,小鸟们再也看不到这一切了,华丽的战斗也带走了它们的生命。

灿烂的星空下,只有两种状态——城堡的破碎和一切活物的死亡。

这是一个单程的旅途,生命最后的光华在弧线的起点和终点间绽放。

谁是这场战役的胜利者?

是小鸟们吗?

不是!绝对不是!

小鸟们破釜沉舟、同归于尽的勇气值得所有人景仰,但它们的愚蠢同样显而易见。

而作为对手的绿皮猪,明显要高出那么一筹。

绿皮猪们知道,不管是多么强大的猪也不能避免意外的发生,必须为自身安全加上一层保护装置,这就有了一座座造型特异的城堡。它们明白,这些城堡虽然不能对它们的自身安全形成绝对的保护,但至少在面对小鸟们的进攻时,能争取到更大的生存概率。不管小鸟们从哪个方向进攻,只要一和城堡接触,就必死无疑。这是一种高明的攻守兼备策略。小鸟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绿皮猪就算被城堡倒塌的建筑材料砸死,它们也有理由拍着胸脯说:“死去的是一个会动脑筋的智者,而非一介莽夫!”

每个生命都有终止的那一天,这并不能说明每个生命都真正地活过。醒醒吧,小鸟们,大义凛然的“裸奔”不值得炫耀。你们为什么就不能为自己打造一种装甲,确保能够全身而退呢?

活着真的是一件好事!

在玩《愤怒的小鸟》这个游戏的时候,有一个问题时刻困扰着我:为什么小鸟们每次出发就等于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绿皮猪可以修建各式各样的城堡来保护自身的安全,但小鸟们只会用自己的身体和硬梆梆的砖、木血拼肉搏,而且,即便它们和绿皮猪进行一对一的格斗,结局也必然是同归于尽。难道游戏设计者们就不能想出一条更加合理的思路吗?比如加入枪炮元素,还有更重要的防御道具……

当然,这些都是我在玩游戏时的胡思乱想,当不得真。但出于一种职业习惯,我对小鸟们不配备任何防御装置进行“裸奔”冲锋的设置久久难以释怀。这总让我想起人们在理财上常犯的一个错误——轻视保险的存在。

无视保险在理财中的作用和小鸟们“裸奔”冲锋没什么两样。保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巨大,(你能想象没有城堡防护的绿皮猪会遭遇什么样的处境吗)但国人对其了解得如此之少,着实让人寒心不已。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问题来看看,你是否属于正在进行财务“裸奔”的那一群人。

1.你是否有属于自己的保险?有的话请把保险的具体名称写下来。

2.你是否清楚每项保险的缴费情况及将来的收益情况?清楚的话,请写下具体内容;不清楚的话,请写下你的具体疑问。

3.你清楚商业保险和国家强制险之间的区别吗?清楚的话,写下具体内容;不清楚的话,写下具体疑问。

4.你认为保险有哪些作用?

5.你对保险行业的从业者有怎样的看法?不管是好是坏,都请如实地写下来。

6.你认为保险公司凭借什么方式获利?

7.请写下你自己、你的父母和子女的年龄、收入状况。

8.你认真考虑过购买保险这件事吗?请如实回答。

对以上这些问题有所了解后,我相信一定有很多疑问在你的大脑中回旋。这很好,有疑问就对了,下面的内容会一步步地解开你心中的谜团。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保险在理财中的主要目标不是获取超高收益,而是为人生罩上一层防御风险的装甲。但很多人对于这一点的认识很模糊,统计资料显示,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家庭在各种保险项目上的投入占到了家庭资产的25%以上,而我国居民在这方面的资产配置比例尚且不足5%。这与其说是文化观念的差异,倒不如说是人们理财观念上的差距。

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保险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国家强制要求缴纳的社保上,并且这种理解还是模糊的。就拿大家最为熟悉的养老保险来说,其主要功能是为退休后的公民提供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其实质是一种转移支付的手段,也就是用现在年轻人所缴纳的资金供养上一辈人,而我们这些年轻人退休后则由下一辈人进行供养。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养老保险所提供的保障是最基本的生活开销;二是我国正在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所要供养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同时独生子女政策的后续影响开始呈现,有缴费能力的工作者总量下降,这两个因素的叠加会导致我国的社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常见现象:一对夫妻供养4个、6个、甚至8个老人。把家庭压力放大,就是国家版的社保压力。

这种不可避免的压力又会直接转化为两个结果:首先它会进一步强化第一个问题——养老保险所提供的保障仅仅保证较低水平的基本生活开销;另一个结果是针对个人的——会让现在的年轻人承受更加沉重的负担,我们年轻的时候要缴纳足够多的钱供养上一辈和上上一辈人。你看,现在每个月的社保缴纳金额最低都要六七百元,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大的压力,而到我们年老之时,没有那么多年轻人来供养我们。这就相当于一个水池,出水口一直在哗啦啦地放水,而进水口的流量却时大时小,越来越难保证稳定的供应。这样一来,势必会造成一些潜在的危机。

医疗保险作为社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够在我们遭遇一些重大疾病时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和养老保险情况相似,它只能保证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开销,在报销比例和条件上有诸多限制性条件。如果真的遭遇更大疾病,个人和家庭还是得承担相当大的财务压力。

这些问题其实都集中地说明了一个问题:社保对保障我们的生活水平意义重大。要想长远维持一个较为舒适的生活水准,只靠养老保险是很不现实的,我们必须另寻出路。

仔细地想一想,你就会明白,出路无非有两条:一是让自己的收入迅速大幅增长,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数额,比如说在40岁前积累起上千万元的净资产(当然,成为亿万富翁是个更好的选择);第二条出路就是多花点时间,利用多种理财方式将本来不多的资金进行立体规划,以缓冲和抵御来自通货膨胀和各种意外情况对生活水平造成的冲击。

不管是第一条路还是第二条路,商业保险都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有钱人需要保险,因为他们的生活水平已经上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他们的生活一旦出现危机,所遭受的损失也会更大。比如,普通家庭不太可能遭遇破产清算这种事,而大富之家一旦出现诸如破产这种伤筋动骨的大变故,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他们需要用保险来进行财产的保全。

有钱人需要保险,不那么有钱的工薪阶层更需要保险。我们先来看一则新闻:2012年5月9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引起广泛讨论的话题——有统计表明,全国已经有超过百万的“失独”父母。所谓“失独”父母,是指失去自己唯一子女的父母。他们的子女通常是因为车祸、恶疾等意外变故,在20~40岁这个人生的黄金年龄段撒手人寰。此时,“失独”父母要么已经丧失了生育能力,要么担心自己没有了再养育一个孩子的精力和经济实力,并且由于精神上遭受了巨大打击,在他们退休前不多的工作时间里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收入也不高。退休之后,他们就只能靠着那点微薄的养老金悲伤度日。

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送的还是唯一的黑发人,世间惨痛莫过于此。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一次意外就可能让一个殷实的工薪家庭堕入无尽的黑洞里,车祸、疾病、一笔计划外的大额开支就可能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财务陷入混乱,从此一蹶不振。

你作为一个20多岁,正在一步步地架构未来生活的小白领,你应该为你的父母、你的子女、你的未来承担起责任。毕竟大多数家庭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你的责任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保险的意义也就在于此。没有谁想遭遇意外,但意外每时每刻都在世界各地发生着。如果那些独生子女在自己风华正茂时能有一点保险意识,每年花上几百元买一份全年意外伤害险,赔偿金至少能在意外发生后为年迈的父母减轻一些经济上的压力,不至于让他们晚年过得太凄惨。

谈到这里,我们已经开始涉及关于商业保险的3个核心问题了:在适合的时候,向适合的人,购买合适的保险产品。

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根据人的生命轨迹的特点来投资保险产品。

一般而言,刚出来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收入不高,健康状况也比较好,因此可以先投保人生意外险(费用不高,但保险的额度还是比较大的)和重大医疗险(其时间跨度可长可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趁健康状况尚好的年轻阶段投保长期重大医疗险是比较划算的,因为越年轻,所需缴纳的保费费率越低,而且缴费90天或者180天后就能享受10万元的保险额度),除此之外,万能险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成家之后,随着你的收入增长和开支增加,应在保持原有医疗和意外险的基础上,着力投教育保险和分红类的养老保险。这两类保险能产生一定的收益。但这两类保险都是着眼于保障而非增值,所以收益率一般和银行的长期存款利率相当,加上每年从保险公司收获的分红(保险公司在保证存留一定比例的资金外,还会用吸纳的保费进行各种投资活动,进而将投资活动的收益部分与参保户进行分享),稍稍优于定期存款。并且由于这两类保险的期限一般都在10年以上,复利效应相较银行而言更为显著,投资的风险也极低。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买一些小额的财产保险,如一个10平方米的铺面,每年投入百十元就能有5万元以上的保险额度,在发生意外的时候,保险赔偿金能够有效地降低损失。

如果在确保投入这些险种后还有剩余资金,还可以尝试一些收益率更高的保险项目,当然这些险种的风险也高,而且所保障的项目也更多是一种象征。这些险种其实和股票已经没多大区别了,在这里我也就不再赘述。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向谁买保险的问题。其实准确地来说,这就是向哪一个保险业务员买保险的问题,因为就公司层面而言,中国内地知名的保险公司用一只手基本上就能数过来了,它们的实力都比较雄厚,而且根据《保险法》的规定,有开展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是不会有破产之虞的,最坏的情况下都会由国家出手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辨别一个业务员是否站在你的保险需求角度上为你提供保险产品。大家都知道,保险业务员很大一部分的收入来源于销售提成,而风险越高的理财型保险产品,业务员提成的比率就越高。而且急功近利的业务员的首要出发点是让客户签单,所以他一定会放大和缩小一些信息,以达到让客户下单的目的。这实际上也为我们做出选择提供了一个窗口。

比如说,一款保险产品在保费的缴纳期限、保障成本、免责条款等方面一定有很多关键细节,这些细节对于参保户相当重要,如果业务员对很多细节闭口不谈,或者含糊其辞,那么你就可以直接将他“过”掉了。再比如说,关于分红收益的问题,只要是投资,就一定会遵循一个铁律:高风险,高收益。如果业务员不断地口头保证一款保险产品一定能达到很高的年收益率,或者把本来具有强烈寿险需求的客户往高收益的理财险种上引导,此时你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投保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一定要慎之又慎。在进行相关操作之前,到各大保险公司的网站上对相关产品进行了解和比较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除了上面所讲到的保险能够抵御风险和为未来生活提供保障外,保险还具有不属于债务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资产锁定功能。也就是说,即便你欠下一屁股债,你的房子和车子都可能被拿去抵债,但保险理赔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由于某些人寿保险的高稳定性,还能进行抵押贷款,以备不时之需。

这就是保险,其收益率不算高,但它具有攻守兼备的腾挪能力,既能抵御风险,又能产生收益。它就像绿皮猪的城堡,不是吗?

第四节 99%的人都不懂得利用银行去理财

有人愿意充当援军的时候,为什么要拒绝呢?

[小鸟和绿皮猪的故事]

在小鸟家族中,有一类颇特别的成员,它们是整个家族中唯一有亲生姐妹的小鸟,它们也是唯一没有特殊技能却威力惊人的小鸟,它们还是唯一可以单挑一群绿皮猪的小鸟。它们就是虹羽——红火的兄弟,一群体积庞大的“海归”豪侠。

少时离家,出外游学,回到故乡后,记忆中的鸟语花香已被阵阵猪嚎和血腥味代替,一望无际的森林被一座座不知道来自何方的丑陋城堡分割得支离破碎。最让虹羽痛心的是,族人正在与这些城堡的主人展开惨烈的生死搏杀,就连美丽而娇弱的红火妹妹也投入了战斗,要知道,以前这些小姐妹连一只虫子都不敢碰,它们只喝树叶上最干净的那一滴水,它们只以山间的野果和鲜花为食,其纯洁让任何鸟儿心灵澄澈,忘掉世间一切烦忧。如今,它们美丽依旧,却不得不让圣洁的身体成为进攻的武器,血花四溅,容颜尽毁。还有什么事比世间的至美遭到毁灭性的摧残更让人伤心呢?

虹羽与所有的鸟儿一样愤怒,而多年在外讨生活的游历经验使它们的愤怒更加气势磅礴。它们的力量让所有的绿皮猪心惊胆战,即便绿皮猪们戴上了统一配发的安全帽。因为,在虹羽面前,玻璃、木板、混凝土块都只是片片“浮云”。

这个长期游离在小鸟们话题之外的族群开始用行动宣示它们的存在,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它们!没错,是任何人!

小鸟们对虹羽这支生力军的回归大感兴奋和感动,认为这是天降神兵。但它们不知道,虹羽们从未真正离开过这片土地,只是它们的体形和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生活在低空的兄弟姐妹,所以它们不得不以高空为家,默默地俯视着这一片生养它们的家园。它们对于家园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但它们迟迟没有出手,因为绿皮猪并没有办法偷走它们的蛋,所以它们的直接利益并不会遭受损失。而且,它们一旦出手,就意味着要以命相搏,整个小鸟界的安危与族群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它们犹豫再三,直到看见自己的同胞姐妹们——红火——快要全部牺牲了,虹羽们才下定决心出山,搞定那些绿皮“杂碎”。出山就意味着死亡,而且是大量的死亡!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了,在我们的理财生活中,也有这样一群数量庞大而且看起来无所不能的“虹羽”,它们最明白我们的财务状况,它们对市场形势有着最为精确的感知,它们对财富数字有着天然的敏感性。根据这些特征,我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谜底,对了,它们就是银行。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人对于理财的认识仅仅就是储蓄,银行也就顺其自然成了人们最熟悉的理财伙伴。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你还把银行理财理解为只有储蓄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但遗憾的是,也许人们对储蓄和银行之间的对应观念太过深厚,以至于现在99%的人都不知道可以利用储蓄之外的银行工具来进行理财。要投资保险,人们会去找专门的保险公司;要投资基金,人们会去找专门的基金公司;要投资股票,人们想都不想,就会去找证券公司,唯独忘了身边还有这样一群真正的理财“大鸟”。

说起来,也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消费者身上。虽然我国的银行掌握着堪称天量的现金流和最为完整的微观与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就像虹羽们一样过着富足而安逸的生活,不涉及有一定风险并且需要付出较多精力的个人理财业务。

道理很简单,在中国这个投融资渠道都不那么畅通的国度,各大银行只是跷着二郎腿,等储户把钱存进来,然后再按部就班地把钱贷出去,顺便小小地动一下脑筋,整一些小额管理、密码重置等庞杂的收费项目,就可以过上极为滋润的生活。要知道,银行只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机构,它既不是政府单位,又不是吃财政的事业单位,银行存在如此大的吸引力,自然应该归功于其简单而稳定的赢利模式。

然而,社会对于财富的欲望是不可遏制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个人理财的需求日益高涨,这种需求和银行机构单一的理财模式出现了很大的不对称,因此各种金融理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国家出于安全和稳定管理的考虑,让这些机构无一例外都和银行建立了深厚的关系,股票开户、结算、基金托管等都在银行的眼皮底下进行,而且很多机构用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资金,然后再进行投资,以谋取高额收益。很明显,银行不能对这种现象视而不见,坐视它们一步步地将自己挤出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银行不能容忍别人吃肉,自己仅仅喝一点儿汤。2004年,我国银行有了第一款针对个人的理财产品,正式宣告银行理财产品登上了历史舞台。

虽然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起步得比较晚,但是由于其拥有庞大的现金流和充当中枢神经的特殊角色,后发优势明显。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达到了19716款,发行规模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1649万亿元,发展之迅猛可见一斑。下面,我就和大家具体谈谈银行理财产品的特点。

详细讲解之前,我先要提一下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最需要注意的一点——风险类型。一般来讲,这包括两个要素:一是保本,二是收益类型是浮动还是固定的。根据这两个要素的不同组合情况,就有了银行理财产品的3种“风险”类型。

一是保本固定收益型,即银行承诺保证本金及收益水平。自然,这类产品的收益不会太高,能否跑过通胀不好说,但相较同期的银行储蓄,其收益上的优势还是明显的。这种风险和收益的搭配方式比较适合退休后的老年人。

二是保本浮动型,也就是说,银行对投入的本金进行承诺,但只提供作为建议的预期收益率,投资者必须自己承担投资的全部风险。一般而言,这种投资的收益率会比前一种高一些,但也不太可能高过同期的贷款利率。这类理财产品比较适合中产阶层家庭。

三是不保本浮动型,顾名思义,这类理财产品由投资者自负盈亏,银行不会向你做出任何有关本利的承诺,完全遵循自负盈亏的游戏规则。当然,高风险也就意味着有更大的赢利空间。这类产品适合两类人:一是资金实力雄厚且投资经验较为丰富的中年人;二是各方面负担较小,对财富渴望强烈的年轻人。

类别风险性说明投入门槛代表产品信贷资产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型这类产品是指银行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将信托资产、非上市可回购股权等资金与投资者的理财资金相结合,进而获得收益的一种方式。比如张三的公司需要资金,找到了银行,然后银行就将其转化为理财项目发售给客户。这实质上是一种融资的过程,和银行的贷款业务模式很相似,属于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特点是投资周期较长(大约1年),运作结构简单,收益较同期存款利率要高,风险也较小。不过这种变相的融资模式受国家的政策影响较大,数量不会太多。5万元中国银行的“中银信富”系列产品债券及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多为保本浮动型这类产品的特点是银行将投资者的资金用于债券、票据、货币市场工具等风险较低的对象,投资期限从一天到半年不等,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高且较稳定。众所周知,风险的本质就是因为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变数。显然,在一个公开的环境内,债券票据等板上钉钉的产品变数不可能太大,就像张三当着自己所有朋友的面给李四写了一张欠条,并约定还款期限和利息,那么就算这张欠条由李四转给了王五,张三也不能赖账或者少付利息,因为他是在所有朋友面前自愿做这件事情的,还不还、什么时候还、还多少,都不会有多大变化。因此,本类产品的风险是比较低的。5万元招商银行推出的“金葵花”安心回报人民币理财系列产品(续表)类别风险性说明投入门槛代表产品证券投资类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型这类产品的特点是投资方向相对固定,主要为股票、基金、交易所的债券等,进入门槛和投资风险都较高,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自然也更高。20万~

30万元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财富“T计划”财富客户系列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类型较为多样这类产品的特点在于,经过银行的一系列运作,投资者能够间接地参与海外市场的投资,将获取收益的触角延伸到海外。总的来看,此类产品的收益主要取决于银行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对海外市场的判断能力(主要是汇率波动)。此类产品有保本浮动型的,也有不保本浮动型的,风险有高有低,收益率整体来说处于一般水平。不过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产品以后会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完善。5万元中国银行推出的博弈系列汇市争锋产品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性本类产品的显著特点就体现在“组合”这两个字上。其投资对象既包括信贷资产、股票、基金,又包括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汇率、利率等,产品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多种投资对象的组合达到综合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尽可能多地获取收益。此类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型产品,通过组合的“减震”,产品收益起伏不大。5万元工商银行推出的“稳得利”资产组合系列理财产品

关于银行理财的基本情况,我们就讲这么多,我无法只通过短短几千字就说清楚哪种产品最适合你。每个月每家银行都会推出许多款理财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也许你现在到银行去咨询我上面所提到的这些理财产品,它们已经退市了。我在这里讲这些基本知识只是为了让大家对银行理财产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多一个新的理财渠道。银行确实因为其长期以来和钱打交道的先天优势,在理财的某些方面拥有其他机构所没有的长处。

但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一定就比其他理财产品好。只要是投资型理财产品,就一定会面临风险,银行的也不例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资金的流动性风险问题,很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有期限的,投资者如果在投资期间提前赎回资金,可能遭遇两大困境:一是资产被套住,不能马上赎回;二是能赎回,但会损失相当大一部分收益(比储蓄利率还要低,甚至损失部分本金)。所以,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确保所投入的资金在投资期内没有提前赎回的必要。

第二,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上关于投资风险的说明,千万不要只听推销员的片面之词就冲动购买。因为国家规定,金融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上必须以通俗而且明确无误的语言说明投资者可能遭遇到的各种风险,那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果银行没有尽到告知义务,投资失败的投资者是可以向银行讨一个说法的,推销员所说的话则只是由他的嘴巴出,由你的耳朵进,不足为凭。

第三,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都只是预期收益,在你最终收回本息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所以,不要把未来生活所必需的开支建立在不确定的收益之上,不要寅吃卯粮。

第四,即便是保本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在绝对安全性和流动性上也是无法和储蓄相比的。尽管可能性较小,但它们同样面临着无法按时按量赎回的风险。

第五,要对各家银行在理财产品上的优势有一个事先的判断,谁在汇率这部分的操作经验更丰富、谁在过去的证券操作业务方面的长期表现更好,我们应该对此先做一下功课,这样才能进一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强化投资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第六,不要再对银行门口电子屏上显示的广告无动于衷。我在这里所讲的内容终究有限,你可以在看到那些“多少天年收益率多少多少”的广告后,大胆地走进去咨询,我相信银行的员工会很乐意为你解答疑问,因为这和他们的收入直接相关。当然,我必须提醒你的是,在没有跟10位不同银行的推销员进行交流之前,不要做出任何购买决定,因为你要获得的只是信息,而不是立即购买的行为。在掏钱之前,你必须和这些人交流,从中辨别出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和仅仅对销售员有利的信息,进而得出自己的判断,这就是实战出真知的终极要义。你在做出判断之前,不用花一分钱的培训费,你只需要捂紧钱袋,这样做的效果相当不错。

永远不要轻视银行——我们身边这个理财“大佬”,他懂我们,而且知道怎样帮我们赚钱。对,他像那个迟迟不出手,一旦出手就天崩地裂的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