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冰雪当先锋,扶危济困显本色——零陵区人武部部长刘太平抗冰救灾纪实
刘太平,****零陵区委常委、人武部部长,在20多天的抗冰斗雪中,以顽强的斗志和敢于牺牲的责任心,书写了这一艰难岁月的一曲壮歌。
2008年1月11日到2月4日,零陵区持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历时26天,其间,发生四次强降雪,最大冰径58厘米,为永州近50年之最。长期、持续、强烈的冰冻灾害对该区的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该区16个乡、镇、办事处487个村严重受灾,受灾人口42.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0.5亿元。尤其是1月31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京珠高速湖南段车辆分流行驶衡枣高速的决定后,至2月5日,衡昆高速公路5次受阻,先后有3万台次车辆5万名司乘人员滞留零陵,给零陵的救灾救济工作带来极大压力。
灾情就是命令,救灾刻不容缓。零陵区人武部部长刘太平在受领完上级赋予的保障衡枣高速公路、永连公路、322国道零陵段畅通的任务后,紧急响应,迅速启动抗冰救灾工作方案,组织全区民兵预备役人员和民兵常驻应急分队全面出动,在保畅通和抢修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主动请缨保安全
1月12日至31日,持续降雪给零陵城区的交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危险。刘太平主动到区委、区政府请缨,要求疏通街道、桥梁积雪和危房居民的转移。他和政委各带30名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分别负责南津渡路至南津渡大桥、东风大桥、茆江桥和徐家井路段的积雪铲除与清扫;按照区委、区政府“四抗一保”的要求,及时对城区内的旧房、危房群众进行了转移。9天内转移群众1737人,拆除危房131间,确保了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居民生活稳定有序。
解围湘江大桥
2月1日凌晨0点21分,气温—3℃。
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刘太平:“喂,刘部长吗?我是军分区欧阳参谋长,衡枣高速公路湘江大桥告急,限你部所有干部及常驻民兵应急分队20分钟内赶到衡枣高速公路永州收费站,听候调遣。”
刘太平一跃而起,命令值班干部紧急集合本部干部及民兵应急分队。
一声急促有力的哨声划破了寒冷静谧的人武部院内夜空,0时26分,人武部干部及常驻民兵应急分队在人武部操场集合登车,茫茫黑夜里的雪花随冰粒打向每个人的脸,他们不禁一颤,车启动了。
0点37分,刘太平带领人武部干部及民兵常驻应急分队67人赶到指定地点。
永州军分区欧阳参谋长在部队前宣布:“衡枣高速公路零陵段湘江大桥受冰冻影响,桥面结冰较厚,致使京珠高速公路分流到衡枣高速的车辆在此路段缓慢移动和滞留严重。现接市委、市政府通知,命令零陵区人武部及民兵应急分队在天亮前疏通桥面及两头所有结冰。”
即刻,衡枣高速公路湘江大桥的桥面上展开了一场铁与冰的较量。铁锨声、镐声、车鸣声、警笛声和指挥声奏响了一曲交响乐。
“车来了,小心”“请靠左,再左”“这里还有冰块,再过来人,铲干净些”。刘太平操着嘶哑的声音指挥队伍。
冰粒和雪花夹在刺骨的寒风里恣意地砸在人的脸上,刘太平的耳朵和脸有些麻木。
1点50分,武警永州市消防的官兵增援来了。一场联合战开始了。
5点15分,衡枣高速公路湘江大桥及两头路面近2000米冻冰被铲除。看着一辆辆从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辆,刘太平和官兵们笑了。
夜“袭”枣木铺
天,依旧洒着冰粒;风,依旧那么寒人。
刘太平指挥民兵应急分队经过20多天37次的破冰,已经取得了不少的除冰经验,工具也日趋完善,光铁锨就有扁平和箭头型两种,镐头和锄头分配也是更加合理。一支60多人的队伍一字摆开:一镐二锄三箭头,扁锨打理冰不留。昨夜在解围衡枣高速公路零陵段湘江大桥时,那场面就给人一种“训练有素”的感觉。
2月1日,衡枣高速公路结冰,交通受阻,车辆和司乘人员被困。在衡枣高速公路珠山镇3.7公里长斜坡路段上,刘太平与同志们经过一整天的挖、铲、清、扫,看着一辆辆从身边流过的汽车,他会心地吐了一口气。19点20分,天黑了好一阵,风挟着雪花凄厉地呼啸着。刚吃完饼干的刘太平突然接到军分区命令:要求他带领应急分队火速赶往衡枣高速182公里路段枣木铺收费站抢险。珠山镇距离枣木铺11公里,刚刚在高速公路飞驰的车辆,只一顿饭时间又立刻排起了“长龙”。要想乘车到枣木铺已不可能,刘太平命令部队采用急行军的方式顶风冒雪上路了。走不到1公里,刘太平的胃病犯了,他弯着腰,双手握拳用力顶住肚子。可最要命的是连续几天的高烧使他两腿发软,走路摇摇晃晃,像喝醉酒似的。直到这时,他才体会到,严寒造成的痛苦是多么难以忍受。同志们要他停下来休息,但他坚持说,来个人扶我一下就行了。
21点08分,枣木铺收费站到了。
连续几天的暴风雪咆哮不止,终于在2月1日18时50分左右如愿地将衡枣高速公路枣木铺收费站征服了,收费站不堪重负地趴下整个身躯,任凭冰雪恣意践踏。不用说,他们的任务就是立刻清理收费站,铲除站前积雪、冰块,搬开站棚,救出被压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确保道路畅通。 刘太平强打精神给大家进行简短的动员和分工后,民兵应急分队便进入了各自的角色:除雪、拆棚、运架紧张有序,呐喊声、锯声、钢铁碰撞声和车鸣声持续不断。1小时后,刘太平仍在指挥着这支队伍。但他每走一步,都像有什么东西猛刺他的腹部,浑身发冷,上下牙直打架,两眼发黑,抢险人员像走马灯一样围着他打转。他想走向一辆车的驾驶室,但每挪动一步都是那么困难,终于失去了平衡。他模模糊糊感到头碰到了地上,积雪冰着他那灼热的面颊,怪舒服的。
3日凌晨2点21分,这个阻在枣木铺的庞然大物终于被移开了。当第一辆汽车需要通过收费站时,才有人发现了他。
扶困济危显本色
曾有人这样说过,一场战争,可以锤炼一个士兵,一场灾难,可以考验一个干部。
经过几个小时的点滴,把刘太平从昏迷中拉醒了。
4日上午10点,他刚从区里开完常委会议后,带着一名参谋驱车来到了50公里外的人武部扶贫帮困联系点——梳子铺乡上凹村,为17名重灾户和2名烈军属送去了慰问金、棉被和春节物资。下午2点40分,他走进一户名叫****清的烈军属家中,看到了只身带着两名小孩蜷缩着躺在一张破棉被床上的老妇,当得知孩子父母在广东打工因冰雪未能回家过年时,当看到老妇家只剩10来斤大米时,当了解到老妇的老伴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时,当他掀开结了冰的锅盖时——刘太平哭了。走时,他悄悄地脱下自己的军大衣披到老人身上。
严寒挡不住真情,冰雪压不垮意志。在这场与冰雪的殊死搏斗中,刘太平带领官兵昼夜奋战,不畏艰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冰天雪地里释放了一种血浓于水的特殊情怀。
加拿大华人名医远赴中国扶危济困
连续六年,作为加拿大本拿比医院的胸肺专家,华人关玉莲坚持到中国边远地区进行医务支持,无偿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她甚至到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上救死扶伤,义务奉献。她的高风亮节,令当地人感佩不已,铭记在心。
关玉莲说抽时间到中国帮助进行培训和会诊,体现了一种扶危济困的人道精神。她不求任何利益上的回报,为当地人带去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医治,而且还带去了心理上的福音。
其实在大温,作为中侨互助会理事,关玉莲也是一位热衷公益和积极服务社会的医生,经常义务举办医学讲座,给病患者指点迷津。
皇家院士首席专家
出生成长在中国香港的关玉莲,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高才生,她在校时也是历年优质奖章的获得者。后来又到英国,接受国际医学名流的系统培训,导师中包括世界著名胸肺专科医生,给英国女王看病的御医等。
移民加拿大之后,关玉莲出任本拿比医院的主治医师、加护主管(ICU)、内科专科主任和胸肺医生(CDC),同时还是卑诗大学(UBC)的内科临床副教授,有教学任务。
身为加拿大著名医学专家,关玉莲是加拿大及英国皇家内科学院院士、胸肺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是加西医学会的董事和首席专家。
虽然关玉莲享有很高的学术荣誉,但是她没有学术权威的架子,平易近人,这点让接受援助的地方人士十分感动。在广西的时候,当地卫生局主管有感而发地说,我们全省才有一个半院士,关医生一个人就具有三个院士的身份,却肯到这么艰苦落后的地方,问诊服务,这让我们特别看重。
在资深项目管理专家和加西医学会高级顾问叶嘉谟的穿针引线下,关玉莲先后去了很多地方,每次去中国一般两至三周,惜时如金高度利用,每天都安排得极其紧凑。早上先去查房,与病人交流,做临床身体检查,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情况,然后进行外诊。下午进行医学讲座,分多个专题讲课。
讲真情挽救全家教治病也教做人
不只是在小医院的病房里面,关玉莲还深入到乡下,有时在戈壁滩或高原地带。这些年由她经手或帮助会诊的病人,包括蒙、藏、回、维、壮、满等多个少数民族。
在新疆达坂城,关玉莲曾经深入到一位患有乳腺癌的维吾尔族妇女索南卓玛家中,对她的病情问诊。39岁的索南卓玛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拖着一具病身子还要料理一大堆家务。索南卓玛的丈夫在外面打工,她要在家里带两个孩子。为了远道而来的关医生,索南卓玛穿上最好的民族服装。
对于索南卓玛这样的病患者,对于她那样的家境,关玉莲深有感触地表示,不只是救一个人的命,而是救一家人的命。
有一位当地的男青年,刚24岁却是癌症晚期,关玉莲见到他时,感到他特别苍白瘦弱。当时他的母亲陪伴在旁,给他检查时,关玉莲发现,肝脏病灶已经扩大很多。关玉莲用了一个多小时,认真地与这位男青年交谈,从心灵上给予抚慰。
一年后,那个医院的内科主任联系关玉莲,问她是否还记得当时的那个男青年。原来那个男青年几个月后去世了,过段时间他的母亲来到医院,只说想找那位加拿大女医生,并拿出男青年临终时的照片。原来男青年对他母亲讲,与关医生的交谈是他短暂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因为只有在那段时间里,才使他感觉到自己是真正受到尊重的。
大爱无边
2012正进入夏天最热之时,一个被国内民间百姓、新闻媒体广为热议,且也在大洋彼岸很是热传的话题,就是发生在7月2日12时许,奋不顾身用双手接住从高楼坠落孩子的杭州普通市民吴菊萍的英勇壮举。人们在为之钦佩、为之动容、为之骄傲的同时,不禁在思考:为什么这一突然发生的惨祸成为偶然中的必然壮举?为什么这位因徒手救人被誉为“最美妈妈”的事迹会引发那么大的共鸣。
从相关连续报道来看,笔者认为吴菊萍的确可以称为“最美妈妈”。吴菊萍是杭州阿里巴巴公司的一个普通员工,也是一名****党员,在她的身上有着朴素的善良爱心,也极富合格党员必有的优秀品质。因此,当她那天刚好途经滨江区白金海岸小区,突然看到一个两岁女童从10楼坠落时,便毫不犹豫地冲上去用双手接住孩子,自己却左手多处粉碎性骨折,昏倒在地。吴菊萍不计后果的爱心托举,不仅给坠楼女童妞妞带来了生的希望,折射出人性大爱的光辉,也激发着全社会的向善力量。她带给世人莫大的温暖和慰藉,人们被她刹那间的奋不顾身而感动,为一个母亲在挽救生命瞬间爆发出的能量所折服,也为人性光辉的美丽绽放而深感骄傲。笔者以为,作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作为一名具有党员优秀品格、有很强党性的人,此时此刻的吴菊萍,一定会奋不顾身地站出来,挺身而出地冲上去!她托起的不仅是危难中的孩童,更是托起了中华民族向来具有的见义勇为、不惜牺牲自我的传统美德。吴菊萍的壮举和大爱美德足以使人感动不已,足以令人共鸣不止。
古人曰:“惟善以为宝”;“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一段时间以来,“最美妈妈”的英勇壮举被坊间和媒体广泛议论传颂,“最美妈妈”的赞誉传遍大江南北。吴菊萍这一善良之举为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热评?这位“最美妈妈”的大爱美德为何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和共鸣?主要是被人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当下中国社会,既有许多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促人奋进,令人感动;同时,还存在不少道德上的缺失、风气上的败坏现象,一些典型案例如药家鑫开车伤人、见死不救反而再行恶至伤者死亡等案件令人震惊,使人惊悚。那些“药家鑫”们的出现,正是他们身上那种冷漠的处世心态、不良的道德风气所导致的。这种道德上的严重败坏和失落,对目前不在少数且还有同情和认可者影响不小,从而导致“好人难做”不绝于耳,路见群众危难熟视无睹、听见群众遭险退避三舍的情况时有所闻,诸如出现过“老人跌倒无人敢扶”“小孩落水众多围观者无人相救”“歹徒当街行凶没人制止”的现象。这诚如当年鲁迅所见所闻而担忧的世间最可怕的国民心态。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正是国人对滑落缺失的中华民族固有的人性真善美回归的渴求。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还比较滞后,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和不良风气冲击着人们的头脑,特别是对仁爱之心的冲击,甚至连最起码的信任都有所缺失。今天,“最美妈妈”吴菊萍的英勇之举与那些道德沦丧的“药家鑫”们形成强烈的反差。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菊萍的举动显示出了伟大、圣洁和可贵,也反映了社会对大爱、大善的呼唤。
马克思说过:“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人需要有精神,需要有良心、有良知,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无异于社会的行尸走肉,很可能成为危害社会的败类,这也应验了“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堕落”的哲言。“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道德力量始终是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吴菊萍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人性大爱,也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豁得出去”的精神风貌,为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提供了鲜活的学习教材,树立了学习仿效的好榜样。吴菊萍的“走红”,实际上是“勇敢”和“善良”的走红,红得对,红得好!今天,吴菊萍这位草根“最美妈妈”,其大爱美德非常值得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各级党政干部身上发扬光大,让其通过“热核反应”在中华大地蔚然成风,让更多的“吴菊萍”感动浙江、感动中国、感动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