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时期青少年公民与公德读本
13271300000021

第21章 尊老爱幼,助恤残孤

尊老爱幼美名扬

人人都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做子女的基本的做人原则。老港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共产党员朱正官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位好孝子。

记得那是2009年的7月,他的母亲因咽喉部不适,去上海肿瘤医院就医。确诊为食道癌中晚期,必须立即住院治疗。而那段时间他的工作又特别繁忙,家中父亲自从5年前第一次发生脑梗塞以来,5年间已经3次复发,在家也需要有人服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把父亲安顿好以后,他和弟弟俩人一天隔一天地跑上海,哪怕再忙再累,他都准时出现在母亲的病床边,喂饭递水,穿衣洗脸,事无巨细,直到两个月后,母亲结束了三个疗程的化疗回家。

回家以后,因为母亲是一位勤劳朴素的农村妇女,她以为自己的身体已无大碍,忙这忙那的。朱正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强迫母亲放下手中的一切,安心在家静养,自己则承担起了父母的一切生活起居琐事。白天忙完了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晚上下班回家给父母洗衣烧饭等,并且在父母的房间内搭了一个钢丝床,每晚陪伴在父母身边,直至母亲2010年9月去世。临终前,母亲说下了感人肺腑的话:我这一生有这两个儿子,我心满意足了,希望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把你们的父亲照顾好。

母亲的话他时刻牢记在心中。是呀,父亲孱弱的身躯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病痛折磨,长期的老慢支加上4次脑梗塞,使得老父亲基本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白天需要有人看护,而他央亲戚托朋友,总算找到了一名符合老父亲心愿的保姆。

他说:钱是身外之物,只要父亲开心了,就是我心里最踏实的时刻。

今年的6月份,父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医院里下了几次病危通知单。他对医生说:你们尽力抢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挽救。在父亲生命最后的半个月里,他几乎没有一夜合过眼,没有洗过一次舒心澡。他根据长期服侍父亲积累的经验,帮父亲洗澡,翻身,进食,直到临终父亲身上没有一点褥疮。连医院的护士 都说:像你们这样耐心细心服侍老人的,我们还是第一次碰到,真是难得。

在他的言传身教之下,女儿也耳濡目染。从小尊敬长辈,关心爷爷奶奶,第一次拿到工资了,首先想到的就是给爷爷奶奶买礼物。平时休息时间,总会跑到老人跟前嘘寒问暖。即便现在出嫁了,对公公婆婆也是尊重有加,和睦相处。

现在,在我们老港镇大河村,人们都在说:朱正官孝敬父母的事情,是我们每户人家都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是我们大河村的骄傲。

孔繁森逸事

一、收养孤儿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12岁、7岁和5岁的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年幼的孩子常在夜里尿床,他就不厌其烦地洗换床单。节假日只要有空,他说带上他们逛公园,逛商店,给他们买衣物。孔繁森虽然是副市长,但他每次下乡去,总要带些自己的钱给生活困难的乡亲,往往一月刚过半,工资就花光了,有时连伙食费也不够交。他自己经常吃榨菜拌饭,却不愿让孩子和他一样受罪,钱不够怎么办?孔繁森就献血换钱来给孩子添补营养。市长格桑顿珠见孔繁森负担太重,领走了曲尼。

二、救护老人

孔繁森早年在部队医院工作,精通医术。每次下乡前,他都要买上几百元钱药,为农牧民治病。一次,有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发作,浓浓的痰堵住了咽喉,生命垂危。在没有医疗器械的情况下,孔繁森就用听诊器的胶管亲口将老人的痰一点一点地吸出来,救了老人的命。

有一次,孔繁森到拉萨市林周县阿朗乡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走进一个房 间,他看到一位藏族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了,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包,为老人擦洗涂药,又轻轻地用纱布包扎好,还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送给老人。临走时,他又掏出身上仅有的30多块钱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口中不停地重复着三个字:“活菩萨,活菩萨!”

三、帮助孤老

有一次,孔繁森来到村里一户牧民家。那是一栋低矮的土坯房,屋里住着一位年近80岁的孤寡老人。孔繁森双手握住老人枯瘦的手说:“波啦(大娘),地委派我来看您老人家啦!”

听说是地委书记来了,老人抱住孔繁森的胳膊哭起来了。孔繁森意识到了什么,就随手拿起身旁的酥油茶壶,一摇,空的。再一细问,老人已经有8天没喝酥油茶了。

孔繁森又来到一户人家,这里住着一个名叫单增卓玛的老人,老人偏瘫,脸色苍白地侧卧在一张没有褥垫的破床上。老人见有人来,挣扎着爬起来,头磕着床沿哭着说:“求求你们了,我病了好些天,没有人来看我……”孔繁森连忙握住老人的手,流着泪说:“大娘,我来晚了,让你老人家受苦了……”

孔繁森当着老人的面,厉声质问当地的干部:“你们还像共产党的干部吗?

我们共产党人把自己比做人民的儿子,可是,哪有自己吃得肥肥胖胖不管人民的儿子?”他责成当地干部立即办好三件事:一是速派医生来给大娘看病;二是三天内给老人做两床床垫,毛毡要加厚的;三是赶快解决两位老人的生活问题。

从此,两位孤寡老人的事,一直挂在孔繁森的心上。他经常托路过那里的人给两位老人带去面粉、水果和钱。他还专门给卓玛老人送去从内地买来的治疗偏瘫的药。后来,孔繁森再次去看望两个老人时,卓玛老人已能站起来了……

四、孝敬母亲

孔繁森一心牵挂着阿里地区的人民,却无法顾上远在万里之外的他自己的家庭。谁没有爹娘和妻子儿女啊!他的老母亲已经90岁了,他又是个孝子。孔繁森第二次去西藏之前,心想,此去山高路远,一走就是三五载,万一老母哪天离开人世,临别母子不能见最后一面,该有多伤心!他真不忍心抛下年事已高的老母 啊!但自己是国家干部,是公家人呀。临行前他双膝跪在老母面前,抱住娘的双腿失声哭了起来。娘慌了,问道:“这是咋了?”孔繁森哽咽着说:“娘,儿要出一趟远门。”娘问:“去哪儿?几天能回来?”孔繁森擦干眼泪说:“时间不长,是去北京学习……”孔繁森就是这样瞒着老母,踏上了赴西藏任职的征程。

莫小兰

莫小兰,开平市龙胜镇棠安村村委会妇女主任。1979年初,莫小兰经人介绍,认识了龙胜镇棠安村的苏诗贤,她了解到苏诗贤为人纯朴、工作踏实,便于该年年底和他办理了结婚手续。1992年棠安村成立了幼儿园,由于莫小兰一贯表现良好,群众一致推荐她到村幼儿园工作,她勤勤恳恳,一教就是11年。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她不忘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由于她思想作风正派,乐于助人,积极为群众办好实事,1994年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9年5月,经民主选举,莫小兰当选为棠安村委会妇女主任。虽说这只是一个“小官”,但莫小兰却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上任几年来,她积极主动宣传国家计生政策,主动找计生对象谈心,使大多数计生对象自觉落实“四术”措施,棠安村委会计生工作每年都达标。同时,她还热心帮助群众,为群众办理出生证、计生证、未婚证等。家庭纠纷,妯娌、婆媳关系不和,是当前农村的一大问题,这也是妇女工作的一个重点。莫小兰任村委会妇女主任以来,她给村中的不少家庭解开了不少“结”。棠安荣村苏某两妯娌,因为住房问题发生了口角,其中一方还被赶出家门,干戈一触即发。莫小兰知道这事后,主动找到苏某家人了解情况,耐心劝解,最后终于使这一对妯娌冰释前嫌,和好如初。又有一姓龙的两婆媳,为了家庭问题闹矛盾,互相争吵,关系搞到非常紧张。莫小兰知道后,就经常到她们家中去做工作,经过她的耐心劝导,婆媳间的矛盾终于慢慢消除,现在婆媳俩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村中人人都称赞莫小兰是专解“心结”的开锁人,是广大妇女的贴心人。 莫小兰不仅工作积极,顺民意,得民心,在家庭里也是一位好大嫂、好媳妇。她当初结婚来到苏诗贤家时,家里经济条件很差,上有多病的公公婆婆,下 有两个未成年的小叔和一个小姑,七口人挤在一间只有4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由于公公长期患病吃药,家里负债累累,于是,她向娘家借了银元,买了一辆旧手扶拖拉机,随丈夫每天起早摸黑到台城为人运输沙石以维持生计。有一次,刚好是遇上天气较寒冷,又加上刮风下雨,莫小兰坐在手扶拖拉机里冷成一团,丈夫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劝她买件衣服防寒。然而,她却背着丈夫给公公婆婆买了御寒的衣服,回到家里后,她的手足冷得麻木了,而公公婆婆穿上媳妇新买的衣服感动得热泪盈眶。1995年,经过她和丈夫的几年辛勤劳动和勤俭节约,家庭经济有了好转,完全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居住环境,但她并没有为自己打算,而是把新建好的楼房让给两个小叔用,自己却仍然住在原来4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剩下的钱也全花在两个小叔和小姑的婚事上。

在这段时间里,莫小兰已有两个孩子,除了日常工作和照顾孩子外,还要照顾年老多病的公公,由于公公长期患病,每天都要吃药,她从未间断过为公公煎药,有时公公不能自理时,她还亲自为公公喂食。在平时,她注意到两位老人家喜欢吃零食,便买来给两位老人家享用,她还根据公公婆婆的身体状况,及时煲汤给两位老人喝。公公临终前说:“我家能娶着这样的好媳妇,是我家积下三生的福。”

七年前,由于小叔失踪,小婶又患病,不能从事田间劳动,三个侄儿又要读书,家庭经济非常困难,莫小兰既当伯母又当娘,不但帮耕种,还扶持其一切日常家用和三个侄儿读书的学杂费,七年如一日。由于长其贫困难于照顾,莫小兰的丈夫有时难免有些怨言,而莫小兰则耐心说服了丈夫。作为一个女人,莫小兰具有这样的美德十分难得,她就是用这种美德去温暖整个家庭。2001年,莫小兰被评为开平市“十佳尊老爱幼的好儿女”。2003年,被评为“侨乡家庭美德之星”。

帮困助残的杜少帆

杜少帆出生于抗战胜利的前夕,可以说,他的童年是在水深火热中度过的。

如果说,当时的生活苦,苦不倒人的求生欲望的话,那么治病难则难倒了一大批 人,杜少帆就是其中之一。一场突发的疾病让杜少帆挺直的脊梁扭曲了,长到1.2米的身高就再也不长“个”了,使不谙人事的杜少帆,在少年时代就背上了“驼子”的绰号。

好在杜少帆赶上了全国解放的好时光,已到上学年龄的他被送进学校读书。

天资聪明的杜少帆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个优秀生,无奈到了1960年,全国正值************时期,一方面高中教育因不属于义务教育之列,另一方面高中录取实行体格检查制,杜少帆在初中毕业后,自然而然地失学了。

失学后的杜少帆能干点什么呢?为了生存,他摆过葱姜摊,捡过破烂,甚至去鱼摊刮过鱼鳞,结果都不了了之。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专事铜白铁的老工匠对杜少帆说,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烂,唯独手艺不烂。是啊!杜少帆考虑的就是功夫在身,吃饭不愁。

从四处拜师学艺,到自己独立门户当上铜白铁工匠,杜少帆走上了一条真正的求生之路。最终他选择了修锁配钥匙这一行当,一是铜白铁工匠活教会了他钳工的基本技能,二是修锁配钥匙的精确性更适宜于他天生爱动的脑子,更重要的则是他不适宜敲重锤和弯腰时间过长。

1963年4月,全国开始在农村试行“三自一包”,在城市允许个体户存在,杜少帆领取了修锁的营业执照,从此,他走上了一条长达40多年的修锁之路。

小修小配小生意认真负责真本事

天潼路、山西路口曾是杜少帆摆摊修锁30多年的“老土地”。在那里,只要提起“阿杜师傅”,几乎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他开的锁三下五除二“一勺成”;他配的钥匙一开一个准,被称为“一枪头”。所以他的生意是天天干不完,经常要拿回家“挑灯夜战”。

一个星期日的早晨,杜少帆像往常一样拎着装满锉刀、榔头、锯条、钥匙毛坯的小篮子来到修锁亭准备开门迎客,只见一位焦急的老太太挎着菜篮子已在守候着他。原来这位老太太出门买菜,忘了带钥匙,非但家门进不去,家里的炉灶上还熬着稀饭,真是急煞人。杜少帆二话没说,拎着工具篮就随老太太开锁去了。

像这样十万火急的事,对杜少帆而言,犹如家常便饭,实在是太多了。不仅附近居民修锁配钥匙离不开他,甚至连宝山区的友谊路、闵行区的朱行镇的企业也常来请他去。对顾客的要求,他总是有求必应,并为之自购了一张当时一般由 单位配备的6元钱公交车月票。同济大学游泳池在筹备对外开放时,发现必须修复一批更衣箱的锁和钥匙,经人介绍,杜少帆揽下这批“蝇头”小生意。为了保证游泳池正常对外开放,他不分昼夜在游泳池内修锁和配钥匙,即使在他参加区人大会议期间,还千方百计抽出时间去完成任务,从来不打退堂鼓。

嘉定区城厢镇有一位老太太,家里有一把祖传的舶来品——司必令锁坏了。由于舍不得扔掉,她慕名前来市区找杜少帆帮忙,杜少帆拿起工具篮就随她去嘉定。

在杜少帆的巧手摆弄下,司必令锁完好如初,老太太喜不自禁。当老太太递过一张10元钱作修理费时,杜少帆退回9元钱,因为他修锁的成本费只有1元钱。要知道杜少帆往返嘉定的车费还不止1元钱呢?望着杜少帆蹒跚远去的背影,老太太脱口而出当年私塾学成的古诗:“不以曲直论伟岸,一代名匠非侯相。”

土生土长居民中报得社区三春晖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朴素的情结,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一个终生难忘的情结。

杜少帆的情结就是邻居、居民、居委会。杜少帆从小生活在人口密集的山西街道,可以说是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的,直至上学、走路都有周围居民相帮,甚至他1500度的近视眼镜也是居民们“凑份子”帮他配置的。所以说,杜少帆踏上社会独立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所在的山西街道顺庆、彩和两个居委会签订免费为当地孤老、烈属上门服务的协议书。签约的时间是在******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的1964年。

值得重提的是,这份40多年前的协议书,其中一条“大力支持和参加里弄组织的为民活动,主动了解和关心地区中的烈军属、老、小、孤、残的情况”,与当今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完全吻合。

40多年来,他不仅年年参加市、区、街道、居委会组织的为民服务活动,而且还经常到敬老院,以及孤老、残疾人的家里,主动为他们开展服务。

长春居委会有个88岁的孤寡老太,家里门锁松动了,杜少帆闻讯立即上门加固锁具;张桂珍老妈妈是个军属,杜少帆特意上门留下了“便民服务卡”,不仅承揽维修锁具的事,还承诺诸如家中的“水、电、煤”出现什么小故障,都可以随时随地找他;顺庆居委会有一位90多岁的孤老,有一次出门忘带钥匙,到了家门口进不了家,急得团团转,杜少帆正在外边干活,接到居委会电话,马上“打 的”赶回来帮助孤老打开了家门。

类似这样的事例可谓举不胜举。杜少帆不仅兢兢业业地干好分内活,对于修锁配钥匙之外的活同样一丝不苟。逢年过节他总要主动补助当地几位孤寡老人每人50元,并与一位孤老结对帮困,每月定期给老人15元零花钱。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孤老,与邻居合用水表,由于用水量过大,在摊付水费上邻居颇有意见。杜少帆获悉后,主动上门调解,他一方面开导老人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自掏腰包为老人新铺水管、新装水表。此举既让老人免受纷扰之苦,又让邻居懂得与孤老相处不要斤斤计较。

修锁配钥匙是修配行业中最低档的职业,也是最无利可图的活,但却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杜少帆干了40多年的个体活,不知情的以为他已是腰缠万贯的“款爷”,知情的则知道他现在住的仍是动迁房,家里唯一的电视机还是上世纪70年代出品的飞跃牌9英寸黑白机。

一生清贫自豁达无怨无悔播爱心

1994年,因海宁路拓宽工程,杜少帆居住的地区动迁了。政府为杜少帆一家(其母其妻)配置了同在大宁街道两室户新公房。动迁前夕,山西街道办事处主任走访杜少帆,当看到杜少帆的住房至今家徒四壁时,心酸了,又想到杜少帆搬迁大宁后不知道是否还能维持修锁生计,不禁潸然泪下。回去后,他以街道的名义出面协调,由街道、区个协、动迁组各出资1万元,作为杜少帆的动迁安置费。

对于这3万元,杜少帆谢绝了中街道和区个协的各1万元,收下了动迁组的1万元又捐献给新建成的大宁敬老院添置设备。当地居民自发地凑了1万元给杜少帆,一则表示多年来杜少帆对居民的照顾,二则也实在想让杜少帆添置些居家设施。杜少帆同样谢绝了,因为他觉得街道和个协的资助款应该送给更困难的居民和会员,而居民的自筹款都是他们的血汗钱,自己没有理由去接受。这就是一个老劳模的思想情操:处处想着别人。

事实上,杜少帆一直以自己微薄的收入去播撒爱心。40多年来,尽管他一直抽着最便宜的劣质烟,但他奉献社会的捐款却不下30万元。在山西街道居住时,他与社区内两名贫困学生结对子,一帮就是两年;在大宁街道,他又与一名特困学生结对子,一帮就帮到他毕业找到工作。可以说,杜少帆40多年来辛辛苦苦赚的钱有一半捐献给贫困的会员、社会孤老和特困家庭的学生。闸北区有位姓纪的 青年,父母早亡,自己又走上犯罪道路,被关押在周浦监狱。为了让迷途的羔羊早日走上正路,杜少帆如父母一般每月去周浦监狱探监,如父母一般与其促膝谈心,终于令这位青年醒悟过来,并获得了提前释放。回归社会后,这位青年因原住房拆迁,自己的户口在当地吊销而成为无房户,又是杜少帆一次次往返于街道与房产部门之间,终于使这位青年获得了新住房。这位青年逢人必说,杜老师比我父母还亲,杜老师是我第二次生命的领路人。

近几年来,尽管杜少帆已将步入老年,视力又不断下降,但他仍在努力地为社会作奉献。据统计,从2003年至今,他上门服务达1800余次,成本价修锁4500把,配钥匙14000把,而且他每配一把钥匙,都要在上面敲一个他特制的“杜”

字钢印,表示他的诚信。这些数字,对于一个视网膜破裂的人而言,是何等的来之不易。

奉献不带任何强制性,全靠自觉自愿。正如杜少帆本人所说:我的形象可能有点欠缺,但我的心灵一定要美,如何证明心灵美,一是以行动证明自己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二是想着比我困难的群体,尽最大的努力为别人带来温暖和帮助。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个连获三届劳动模范称号的老劳模,能够将大半辈子的时间默默地为他人服务,为社区服务,这是多么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