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13292300000035

第35章 文词解析(1)

001 ■ 脸和面是一回事,为何骂人时常说“不要脸”,而不说“不要面”?

脸和面在词义上本来就没有多大分别,但在有些场合也不能混用。比如骂人时常说“不要脸”而不见有人说“不要面”。另外,我们也常说洗脸,但不说洗面;常说做面膜,而不说做脸膜,这些都有什么讲究呢?

其实,“脸”和“面”存在这种差别是在近代才有的,在明代以前,“脸”和“面”都是书面用语,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出现了这两个词,如唐代诗人岑参有诗:“岸花仍自羞红脸”,李清照词云:“香脸半开娇旖旎”,白居易“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及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等等,都把脸和面用进了文学词句中。

为什么在古文中又用“脸”,又用“面”呢?这是因为,这两个字在以前意思是有差异的。“脸”这个字出现得比“面”晚,产生于魏晋以后,最初的意思就是颊,常常指妇女目下颊上可以施粉的部位。如白居易《昭君怨》中的“眉销残黛脸销红”,指的就是这个部位。此外,“脸”在古代还有“睑”的意思,也就是眼皮。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诗中的“脸”是“眼皮”的意思。

相对来说,面的范围就比脸要大,指整个头的前部,包括脸。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脸表示的范围逐渐扩大,到现在基本上和面的意思差不多了。

而现在,之所以在口语中常用“脸”这个词,是和口语的表达效果密切相关的。口语讲求生动活泼,书面语讲求文雅。而口语所要表达的意思,在书面中也可以采用文学化的语言表达:比如“不要脸”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成不顾颜面;洗脸亦可说成净面等等。另外,“不要脸”在发音上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比“不要面”硬朗得多。

趣味链接:“两面派”的“两面”是说两张脸吗?

“两面派”大多是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两面派”是怎么来的呢?

元朝末年,元军和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了拉锯战。老百姓却感到苦不堪言,因为哪方的军队来了都要欢迎,在门板上贴上欢迎标语,来得勤换得也快。

豫北怀庆府人素来生活节俭,想出了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用一块薄薄的木板,一面写着欢迎元军的“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着欢迎义军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军队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可是,他们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招来了大祸。

有一次,朱元璋的部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见到家家门口五颜六色的木牌上满是欢迎标语,心里十分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木牌被风吹得翻了过来,反面全是欢迎元军的标语。常遇春非常气愤,将挂两面牌的人满门抄斩。后来,“两面牌”逐渐演变成为“两面派”一词。

002 ■ 常有“半斤八两”之说

现在的半斤是五两,难道古代的半斤是八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别人说某两人不相上下时,有用平分秋色的,但更多时候用的是“半斤八两”的口头禅,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古代的半斤和八两是相等的?

这和古代的质量衡量单位有关。在秦朝以前各诸侯国之间有很多度量单位,比如战国时期的魏国用“镒、祈、两”;中山国用“石、刀”;秦国用“石、钧、斤、两、铢”;楚国既有“斤、两、铢”,也有“镒”。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便于人们生活,便于统治管理,统一了度量衡,他推行的国家标准,实际上就是以前秦国曾使用的度量衡标准。其单位间的转换关系是:1石为4钧,1钧为30斤,1斤为16两,1两等于24铢。

秦代的度量衡标准一直为后来的王朝所沿用,在不同朝代只做过一些小的调整,但1斤为16两的规矩一直没变,所以就沿用了下来。我们现在所用的质量单位是1959年政府调整过的,即1斤等于10两。

趣味链接:“半斤八两”的传说

过去有个宰相,由于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天子之后,这个宰相就渐渐不得势了,最后抑郁而终。宰相的孙子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纨绔子弟,最后混到连饭也吃不上的地步了,就常常向人借米充饥。

一次他借米回来,半路上背不动了,只好停下休息。这时迎面走来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年轻人。他叫住那人,说给他工钱,请他帮忙背米,那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可是没走几步,那人也走不动了,他便埋怨道:“我是宰相的孙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这还情有可原。你是一个穷人,为什么也这样不中用?”那人翻翻白眼说:“我还是堂堂尚书的孙子呢,如今也落到这步田地,你怎么能怪我呢。”说完两人欷歔感叹了一番。

后来有人评说,这个宰相的孙子和那个尚书的孙子,一个是半斤,一个是八两,意思是说两个人不相上下。

003 ■ 两人交战时常云“大战三百回合”,“回合”是怎么计算的?

“回合”一词源于古代车战。“回”有“来回、往返”的意思;“合”则有“会合、交会”的意思。“大战三百回合”的“回合”是怎么计算的呢?

古代作战通常是两军各霸一方,凭挑战书应战。两军对阵,派猛将前去应战,其他成员则做观望之态,无论生死,众军没有命令都不得出去。不过短兵相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古代回合的计算方式并不复杂,所谓的回合就是所派出去的将士,不论战了多么久,打了多少招式,只有鸣金(铜锣)收兵,返回之后才算一个“回合”。这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比赛。

“回合”在车战中则是另外一种算法。古代的战车一般是四马,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车战中的计算方法是,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这时的“回”就是敌我战车擦身而过,再掉过头来戈矛相交的过程(因为战车还得有人驾驶,战士都在车后面,所以必须掉头);待战车驶入合适位置,双方用弓箭对射的这个过程称为“合”。 战车的“远交”和“近攻”就是一个回合。

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争就这样不停“回”“合”下去,直到有一方落荒而走,在“合”之后,不再“回”。

趣味链接:何谓“百战”?

我们经常说的“百战”,还确指一百种战法。在明朝开国功臣刘基所著的《百战奇略》一书中,指出百战为:

计战、谋战、间战、选战、步战、骑战、舟战、车战、信战、教战、众战、寡战、爱战、威战、赏战、罚战、主战、客战、强战、弱战、骄战、交战、形战、势战、昼战、夜战、备战、粮战、导战、知战、斥战、泽战、争战、地战、山战、谷战、攻战、守战、先战、后战、奇战、正战、虚战、实战、轻战、重战、利战、害战、安战、危战、死战、生战、饥战、饱战、劳战、佚战、胜战、败战、进战、退战、挑战、致战、远战、近战、水战、火战、缓战、速战、整战、乱战、分战、合战、怒战、气战、归战、逐战、不战、必战、避战、围战、声战、和战、受战、降战、天战、人战、难战、易战、饵战、离战、疑战、穷战、风战、雪战、养战、书战、变战、畏战、好战、忘战。

004 ■ “五福临门”中的“五福”具体指哪五福?

“五福临门”常用做过年过节时说的吉祥话,这个词最早出自《尚书·洪范》。

“五福”指的是五种人生所期望的美好理想。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亦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长寿是人人都期望的,民间有给小孩挂长命锁的习俗,据说秦始皇也曾寻求长生不老的秘诀,派人炼制长生不老丹;富贵是说既要有钱,也要有地位,北京城就曾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的说法;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临死时,一切都很自然平静,没有一星半点横祸、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自在地离开人间。

按照一般理解,只有五福齐备才能称得上幸福美满,否则人生是很难完美的。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做到五福齐备。在传统文化里,最看重第四福——好德。民间也常有“积德”的说法,他们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有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造福自己,造福他人。

趣味链接:“六根清净”是指哪“六根”要清静?

“六根清净”是个佛学名词,在佛语里“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眼有视神经,耳有听神经,鼻有嗅神经,舌有味神经,身有感触神经,意有脑神经,这些都是心与物间的媒介的根本,所以称为六根。

佛教认为,人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就是由于六根不曾清净,比如眼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要想脱离苦海,必须得六根清净,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不染着。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载:“第一先总明闻经得六根清净果报;第二广别出六根清净之相。”《水浒全传》第四回相关记载有:“寸草不留,六根清净;与汝剃除,免得争竞。”

005 ■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什么,“九流”又指什么?

“三教九流”,今天通常是作为贬义词,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或江湖上各种各样的人。但在以前,这个词的意义却是颇为高雅的。

“三教”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指的是儒教、佛教、道教三种教派。儒教,本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得像宗教一样,并在祭孔的典礼中掺入了宗教的仪式,这样就被人看做宗教了。佛教,是东汉时由西域传入中国的,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道教,是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长生不老之法。三国时,三种教派影响很大,因此,人们就把三家相提并论,称为“三教”。

《北史·周高祖纪》记载:“周武帝建德二年十二月癸巳,集群官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

“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诸流派。后世也有人将“九流”分成上、中、下三类的。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但这不是主流的说法,比较流行的还是《汉书》中的九种分法。这些流派及学说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发展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后来,人们把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而称之为“三教九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便每况愈下,直至今天,“三教九流”已含有一种轻蔑的意味了。

趣味链接:“三令五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在古代,“三令五申”都是有确指的。宋代曾公亮撰写的《武经总要》就记载了“三令”与“五申”的具体内容。

所谓“三令”即是: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即是指: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三令五申”实际上就是将士在作战中应遵守的原则,将士要在旗、鼓的号令下,全神贯注,依令而行,违令者必受到严厉的惩罚。

006 ■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三宝殿”是指寺庙名称还是指三座宝殿?

人们常说的“无事不登三宝殿”,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这里的“三宝殿”跟佛教概念有关。

佛教将佛、法、僧三者称为三宝,清代学者王有光解释说:“三宝殿”是指“佛(佛教徒登场办事的地方)、法(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僧(和尚睡觉的禅房)”三大活动场所。这三个地方,都是闲人莫入的地方。

“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跟先民的迷信思想和佛教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有关。早期科学技术很不发达,天文历法也很不健全。每遇到什么事,老百姓都要求神拜佛,当时的统治者也是如此。比如天干、雨涝,人的婚嫁和生老病死,富贵、功名等都要去“三宝殿”探求吉凶,以期全知全能、普度众生的佛赐福给我们。

可见,无事的话是不会有人去“三宝殿”叨扰的。所以“三宝殿”也用来比喻有所求之地。

趣味链接:佛教寺庙的布局是怎样的?

寺庙的第一道门叫三门,一般都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以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天相门、天作门,也有写做“山门”的。

庙门内左右有钟鼓楼,早晨敲钟,傍晚击鼓,这就是“晨钟暮鼓”,目的是为了警醒尘世间的痴愚之人。山门后是天王殿,内供弥勒佛,殿的两厢是四大天王,民间称“四大金刚”。弥勒佛背面,是护法神韦驮。他面对如来佛,手拿金刚宝杵。过天王殿,中道有铜鼎,再后就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的“大雄”是称赞释迦牟尼威德至上的意思。殿内供迦叶佛、如来佛和弥勒佛,代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叫“三世佛”。有的殿****阿弥陀佛、如来佛和药师佛,也称“三世佛”。 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药师佛为东方“琉璃世界”教主,如来佛前立着两个弟子——阿难和迦叶,左右两边是十八罗汉。

大雄宝殿后有七佛殿,“七佛”是如来佛以前的六代先佛加起来的合称。佛教供七佛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历史源远流长。

此外,还有菩萨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四位菩萨。有的寺庙中还有五百罗汉堂。

寺庙最后是存放经书的藏经阁。有的藏经阁中,还有“转轮藏”。转轮藏上设有存放经书的格子,可以转动。殿中有“****”,轮上刻有佛教的六字真言,转一圈代表念一次经。僧人和信徒为了表示自己虔诚,经念得多,就去转“****”,****转动象征着“法轮常转,自动不息”的意思。

007 ■ “秦”字是秦始皇发明的吗?

相传,在秦始皇之前只有“琹”(读音qin)字,而没有这个“秦”字。据说是秦始皇把“琹”改了之后,汉字史上才有了“秦”这个字的。

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又修筑了万里长城,自认为建立了千古的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所以他为了突出自己,就必须要把“王”的称号改了,于是众大臣议论开了。有人就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但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

秦始皇听后思量再三,认为自己“功高三皇,德盖五帝”,要改得比泰皇更高一些才好,就说:“泰皇留个‘皇’字,五帝留个‘帝’字,就叫‘皇帝’,我自称为始皇帝好了。后世皇帝就用数字计算,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一代一代传之无穷。”众大臣一齐跪拜台阶之下,齐声喝彩,纷纷叫好。“皇帝”的称号算是定下来了。

“王”的称号改了,那就要改国号了。原来的国号是“琹”, 秦始皇觉得不好。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两个“王”肩并肩共坐一把“木”(椅子)上,岂不引起二王争霸?他思前想后,始终没有找到门道。

秦始皇就问大臣们:“自从开天辟地到现在,历朝历代经历了哪些帝王,以及社稷兴衰、国家更迭、制度的演变,都写在什么书上了?”有史官回答道:“是一部叫做《春秋》的书,相传是孔子所作。书中记载有历史的是非功过,在士林中影响很大。”

秦始皇微捋胡须,说道:“《春秋》著旧史,我朝开创新的历史纪元,就取‘春秋’各一半,将国号‘琹’改为‘秦’好了。”秦始皇说罢,随即端端正正写下一个“秦”字,从此“秦”字就从秦始皇的笔端流传了出来。

其实,这只是一个传说,经不起推敲。如果从秦朝统一文字,通用秦篆即小篆来看,这真是漏洞百出。

趣味链接:古今姓氏难字读音辨释

许多作为姓氏的字,虽然是常用字,但是它的读音却不同于一般。正因为它极为熟悉常见,所以才容易误认误读,贻笑大方。

为了正确辨认,现汇集一些这类的主要“姓氏字”,分列如下:

佛读bi(弼),(不读fu或fo)。

薄读bo(勃),(不读bao)。

种读chong(虫),(不读zhong)。

盖读ge(舸),(不读gai)。

蹶读gui(桂),(不读j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