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法华经·提婆品》载有:有一个龙女在法华会上现身,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见后说女身污秽, 难以成佛。于是,这个龙女马上向释迦牟尼敬献宝珠,忽然间变为男身,并现出种种庄严微妙的形相,后到南方无垢世界成佛。于是“十八变”便指佛、菩萨、罗汉等依禅定自在之力所示现的十八种神变,经常见于佛教典籍。
037■ “敲门砖”是什么“砖”?
它是怎么来的呢?“敲门砖”的典故语出《留青日札摘抄》卷四。这个词的来历与古代的科举考试有关。
古代科举考试有很多讲究。“敲门砖”原来的意思是指八股文的那一套写作程式。是说如果把这套写作程式练熟了,便可以以此来敲开官场的大门。因为古代科举考试,往往要考八股文。“敲门砖”就是从科举考试的故事中来的。
如果没有考中,就说“撞太岁”,冒险撞撞运气。考中了的,敲开门就完全抛掉“敲门砖”,就好像用来敲门的砖头,进了门,自然就要扔掉了。后来,人们用“敲门砖” 来比喻为达到某些目的所使用的手段。目的达到后,这些手段也就抛弃不用了。
趣味链接:现代意义上的“敲门砖”
现代意义上的“敲门砖”就是考上好的大学,拿一个较高的文凭,然后得以进入好的企业或事业单位。
殊不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人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被讽为眼高手低,所学的虽然为专业,但在专业实战中却一点特长也发挥不出来。现代社会要求大学生要“学有所用,学有所长”。仅靠“敲门砖”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038 ■ “给人戴高帽”是怎么来的?难道真有人戴高顶的帽子吗?
现在,人们常把阿谀奉承的行为称做“给人戴高帽”,而喜欢别人溜须拍马的则被称做“喜欢戴高帽”。所谓“高帽”顾名思义是一种有着高顶的帽子,比如高山冠、高翅帽等。“高帽”最初与恭维没有关系。
用“戴高帽”来指代恭维与北朝的宗道晖有关。唐代李延寿著的《北史·熊安生传》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次谒见上级官员时,他总是仰头举肘,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说:“您的功德可比三公。”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对此,清代乾隆年间学者翟灏撰《通俗篇》对宗道晖评论道:“今谓虚自张大,冀人誉己者,曰好戴高帽子,盖因乎此。”在这里翟灏讽刺了宗道晖这种虚张声势,通过恭维他人抬高自己的做法,这种做法也是遭人唾弃的。
趣味链接:一则古代戴高帽的笑话
清代俞樾《一笑》里载有一则讽刺好戴高帽者的笑话。有一个将去外地做官的人,临行前去拜见他的老师,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员不容易当,你办事一定要小心谨慎。”这个人说:“没关系,我已经准备了一百顶‘高帽’,逢人就送,自然无事。”
老师听了很生气,说:“我们应正直待人,怎能这样呢?”这人说:“唉!天下人能像老师您这样不喜欢戴‘高帽’的,能有几个呢?”老师听后高兴地说:“是啊,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个人告别了老师,出来对别人说:“我那一百顶‘高帽’,现在只剩下九十九顶了。”
039 ■ 我们常有“飓风”之说,那这“耳旁风”是指什么风呢?
耳旁风,又叫耳边风,比喻对事情漠不关心,丝毫不往心里去。耳旁风是从 “秋风过耳”这句话演变过来的。它出自于汉代赵晔的《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春秋时,吴王寿梦有五个儿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五子蹶由。其中季札的品德最为贤良,而且很有才能,因此深得吴王寿梦的宠爱。公元前561年,寿梦得了重病,临终前要将王位传给季札,但季札死活不受,他认为这样做破坏了传位给长子的旧制。
于是寿梦只好将王位传给长子诸樊,并对诸樊说道:“我想把君位传给季札,但他不愿,你即位后,希望不要忘了我的遗愿。”寿梦死后,诸樊继承了王位,他和余祭、余昧立下誓约:今后王位由兄弟依次相传,最后务必让季札继位。
果然,诸樊死后,传位给余祭;余祭死后,又传位给余昧。季札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兄长处理朝政,贤名远扬。余昧临死时,将王位传给年迈的季札,季札还是不受,他说:“父王离世前,我曾明确表态,不继承王位。做人只要行为正派,品格高尚,至于荣华富贵,不过就像秋风过耳,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后来他干脆去自己的土地上隐居起来。直到余昧的儿子僚继位后,他才回到朝中,协助吴王僚治理朝政。十二年后,诸樊的长子公子光刺杀了吴王僚,假意请季札继位,季札不但严词拒绝,而且对他严加痛斥。公子光即位后,季札逃回封地延陵,在那儿隐居到老,再也没回过吴都。
趣味链接:“雷同”和打雷有关系吗?
“雷同”一词多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新意、千人一面的作品。“雷同”的最早出处是《礼记》。
《礼记·曲礼》载:“毋剿说,毋雷同。”为此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从这些文献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认为,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故有“雷同”之说。
除此之外,“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汉书·刘欲传》:“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这跟古人认为的一雷响、万物应是一个道理,只不过是一种引申罢了。
040 ■ “眼中钉”的说法跟钉子有关吗?为何眼中会有钉子?
人们常用“眼中钉”一词,来形容极为仇视的人。关于这个词的来历,有一段很有趣的历史故事。
后唐明宗的时候,宋州的节度使叫赵在礼,他是皇亲国戚,又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便无法无天,到处搜刮民财,欺压百姓。宋州的人民吃尽了苦头,对他恨之入骨。
赵在礼在宋州做了几年官之后,觉得宋州太穷了,捞不了多少油水,就通过贿赂上司的办法要求调到富裕的永兴做官。宋州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互相庆贺说:“赵在礼走了,这真是咱们百姓的福气,好像拔掉了眼中的一根钉子!”
不料,这话传到赵在礼的耳朵里,气得他暴跳如雷,立即修书一封上奏皇帝,请求继续留在宋州。皇帝还以为他深得民心,很快就批准了他的请奏。赵在礼一回来,宋州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赵在礼下令,让宋州的老百姓每人交一千大钱作为“拔钉钱”,不然就要押到官府去坐大牢。宋州的百姓只好在心中憎恨着这个“眼中钉”,但钱还是得交。
趣味链接:眼中钉的另一说
相传,北宋真宗年间,宰相丁谓和太监狼狈为奸,把持朝政。当时,老宰相寇准尚在朝中,丁谓深知寇准为官公正,刚正不阿。生怕自己所做的坏事被他拿住把柄,引发后患,就千方百计地在皇上面前说他的坏话,后来寇准被排挤出了京城。
丁谓的所作所为,老百姓看得清清楚楚。不久,出现了一首民谣。歌中唱道:“欲得天下宁,须拔眼中丁;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歌中的“丁”,指的就是丁谓。于是,“眼中丁”的说法逐渐流传开来。到后来,“丁”又演变成“钉”。
041 ■ “敲竹杠”是指敲打竹做的杠子吗?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那些用别人的弱点或寻找借口向别人敲诈钱财的行为叫“敲竹杠”。关于“敲竹杠”一词的来源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敲竹杠”一词来源于清朝末年,当时,帝国主义商船纷纷向中国输入鸦片。爱国官吏林则徐向清政府提出禁烟,并在广州海面派出官船巡逻,查禁鸦片。
一次,官船截住一艘走私船,一官员抽烟袋锅上了船,监督手下人搜查。刚没说几句话,他的一袋烟就吃完了,就随手在船篙上磕烟灰。没想到这个动作可吓坏了走私商人。原来,他们正是将鸦片藏在打通的船篙里面。走私商人以为官员发现了秘密,便趁别人不注意把钱塞进官员的手中,这个贪官心领神会,放走了走私船。因为“篙”是竹子做的,于是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敲竹篙”,后来就逐渐演变成“敲竹杠”的说法了。
第二种说法是:四川山道崎岖,路很不好走,有钱人进山烧香时往往要乘坐一种用竹竿做成的滑竿轿子。走到半山腰时,抬滑竿的人就敲着滑杠,暗示坐轿子的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竿的只好乖乖地给轿夫加些钱。
第三种说法是:清朝末年,市场上的小额买卖,以铜钱作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的钱筒里。当时,上海城里有家店铺,老板很不老实,陌生顾客进门,往往会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就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第二种似乎更可信一些。
趣味链接:小费的由来
“小费”一词是个舶来品,是指为感谢服务人员而付给的报酬。据考证,“小费”最早起源于18世纪英国伦敦的一家酒店。
在当时这家酒店入口的餐桌上放着一只碗,上面写着“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证服务迅速)。顾客将零钱放入碗中,将会得到迅速而周到的服务。顾客对这种做法也欣然接受,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就不断延续,使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逐步在多数国家成为一种习惯的做法。不过放在碗中的这些钱是不算做酒店的食宿费用的。
而“保证服务迅速”这几个英文单词的头一个字母连起来,就成了“tips”(即小费)。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习惯,那就是“赏钱”。 赏赐对象有店小二、奴仆、书童、小厮、跟脚等。后来,小费的给予范围不断扩大,很多公职人员也能收到叮当作响的钱币。19世纪末,有钱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以小费的名义向有影响的人物和新闻界人士行贿。
042 ■ 夸口说大话叫做 “吹牛”,为什么不是“吹羊”?
“吹牛(皮)”一词起源于黄河上游地区,在当时并不是夸口说大话的意思。
古代的交通不太发达,当黄河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境内时,因水急浪恶,难以行舟。居住在这些地区的人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想出了“皮筏代舟”的办法。
皮筏子古代又称“革船”,有羊皮的也有牛皮的,形状像袋,以牛皮制成的居多。制作起来是十分简单的,就是用宰杀牛羊时剥下的毛皮,经过脱毛处理,再在四肢及颈部涂上植物油,然后将其浸水、曝晒,最后把这变得松软的皮用细绳缝制成袋状,这样皮筏子就制成了。
不过在制作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个小孔,等到要用的时候就对着小孔往里面吹气,扎好口后,就可以渡河了。根据需求,可以把小皮筏子连在一起组成大皮筏子。组成的最大的皮筏子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
不过在当时是没有打气筒可用的,要想将牛皮袋灌饱气,就只能靠嘴吹了。由于牛皮袋体积太大,一般需要多个身强体壮的青年男子轮流完成。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当地的人听了,没人会相信。
而对于那些喜欢夸口炫耀自己的人,当地居民往往会说:“你要真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从此,“吹牛(皮)”就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了。
有意思的是,在某些地方方言中,“吹牛”还有其他的意思。如在云南一些地方的方言里,“吹牛”是聊天、拉家常的意思,与说大话完全无关。
趣味链接:宋代的吹牛大王
宋时有一个人,叫杨璞,此人最爱吹牛,自称是东野遗民,诗文天下无双。宋真宗求贤,人家就把他举荐了上去。宋真宗要他立庭作诗,他憋得面红耳赤也没作出诗来。宋真宗看他为难,可怜他年纪大,让他第二天交一首诗来。
杨璞回到客栈一夜辗转难眠,天亮时想起了从家里出来时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第二天,他就把老婆子的临别赠言献了上去:“更休落魄贪酒杯,亦莫猖狂乱咏诗。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看完就问他是谁写的,他不好隐瞒,只好交代说是出门时老婆子的话。宋真宗说:“你家老婆子倒是个踏实人,这次看在你家老婆子的分上,放过你了,要不真要了你的老头皮。回去后老实做人吧!”
043 ■ 为什么将演配角称为“跑龙套”呢?
现在人们往往把扮演配角的人或者做些无足轻重工作的人,称为“龙套”或“跑龙套”。而这些人自己也常常说:“我不过是跑跑龙套而已。”当然也有些人是用这个词自谦的。那么,“跑龙套”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
“龙套”其实就是小角色演员,也包括群众演员所穿的戏装,这种戏装上常常绣有龙纹并且是套头装,因此被称为龙套。穿这种戏服的人往往在戏曲中出演成队的随从或兵卒,起到助阵和串场的作用,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跑龙套的,想干好也不易。
旧时在戏班里,唱生、旦、净、末、丑的主角都是台柱子,在舞台上,龙套们总是跟着主帅跑上跑下,不过有一定的活动程式,如升帐或坐堂分站两厢的叫“站门”;引导主人前行并开路的叫“圆场”等。他们还得演得像模像样,有姿有形。每每舞台部位变换,甚至渲染舞台气氛、环境变化,都要靠龙套“跑”出来。
当然一些刚入戏班还不是主角、名角的演员,即使是专业出身,也只能在舞台上扛扛旗、打打伞,扮演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随着主角走几次过场,跑几趟台步,“噢”上几声,既无唱段,也无念白。龙套可以说是“万能跟班”,在舞台上一会儿扮演士兵,一会儿扮演太监。
也有把跑龙套叫做“打旗的”,因为在武戏中,龙套常以四人为一组,每组分头、二、三、四家(或头、二、三、四旗),以头旗为主,二、三、四旗都要听头旗的指挥。他们常打着红门旗、飞虎旗、月华旗,演神话时还要打着风旗、水旗、火旗、云牌等,故有这样的叫法。
龙套的业务范围很杂,流动性很强,因此也被称为“流”行或“杂”行,在旧时的戏班里是不被人重视的。但在戏曲演出中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每出戏里都得有龙套。在戏班里虽不被人重视,但跑龙套能练就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多年媳妇熬成婆”,也有从跑龙套出人头地的。
趣味链接:纪晓岚妙联戏说“跑龙套”
“跑龙套”这个词,诞生多长时间了呢?
传说清代著名才子纪晓岚,曾为京师一戏馆写了一副长联。
上联云: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脚耳;汉祖唐宗,也算一时名角,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掮旗打伞跑龙套;
下联云:四书白,五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都是求钱乞食耍猴儿。
这副长联道尽了戏台上重现上下古今、人间百态。那时他就把在戏台上摇旗呐喊的人称做“跑龙套”了。
044 ■ 有“花拳”、“花枪”之说,那“花架子”指的是什么?
俗话说:“把式把式,全凭架势。”在我国武术中,有“花拳”、“花枪”、“花棒”等,这些架势统称为“花架子”。戏曲舞台上的武打,就是由这些“花架子”演变来的。人们常用“花架子”形容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它来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在元朝时,松江纺织家黄道婆的纺织技术非常高超,当地几乎家家户户都靠这个富裕起来了。唯独一个穷酸的李秀才,虽然家无隔宿之粮,但自恃清高,不愿从事纺织。几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后,他心灰意懒,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了。
为了养活自己,李秀才到湖州织里当了一名私塾教师。大家听说私塾里新来的李秀才是黄道婆家乡的人,就纷纷找他请教纺织新技术。有的还送钱送礼物,极力地讨好他。由于李秀才对纺织技术一窍不通,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鬼点子,他告诉大家说,自己虽然从不纺纱织布,不过,黄道婆的新织布机他是亲眼见过的,可以画出图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