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问就问吧全集
13292300000051

第51章 大话民谚(4)

美人计,语出《六韬·文伐》:“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以惑之。”意思是,对于用军事行动难以征服的敌方,要使用“糖衣炮弹”先从思想意志上打败敌方的将帅,使其内部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行攻取。

在现代,无论在战争中、政治争斗中,还是在商场上,都有颇多使用美人计的例子。现代美人计有强烈的现代色彩,多采用间谍的方式,利用金钱贿赂,利用美人诱惑,方式变化多端。

023 ■ “临时抱佛脚”是舶来语吗?

“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意思是说,平时没有准备或者不努力,临时慌忙应付或仓皇补救,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这句话常被当做批评用语。那么,“临时抱佛脚”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在我国历史上,“临时抱佛脚”这句话在汉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相传来自云南南面的一个小国家。据传,这个国家举国上下,男女老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有一次,一个死刑犯在临刑的前一天,挣断了锁链和木枷越狱逃跑了,官府发现后立即派兵丁差役四处追捕。死刑犯逃了一天一夜,已精疲力竭,眼看追兵已近,便一头闯进一座古庙。

这座庙里供着一座佛祖的庄严法像,罪犯一见佛像,便翻然悔过,跪地给佛祖磕头,求佛祖保佑。嘴里还不停地说:“求佛祖慈悲为怀,我自知有罪,请求剃度为僧,从今往后,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了!”

虔诚叩头之下,头破血流,鲜血淋淋。追捕他的官兵也被这种真心悔过的态度感动了,遂禀告官府,请求给予宽恕。官府听后,不敢做主,马上禀告了国王,国王笃信佛祖,赦免了罪犯的死罪,让他入寺剃发当了和尚。

后来该国的和尚到中土传经,这个故事也被传了过来。“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这句话也就在中国流传开了。

趣味链接:“临渴掘井”来源于什么典故?

“临渴掘井”与“临时抱佛脚”意思相似,说的是等到饥渴难耐时才开始挖井,当然已经晚了。这个词语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这个典故起源很早,《晏子春秋·内篇》中就有一个关于临渴掘井的故事:春秋时期鲁昭公被逐出国,逃亡至齐。齐景公对他逃亡的原因很好奇,鲁昭公便详加解释,将不得已出逃归咎于自己疏远贤臣以致无人支持。他把自己流离失所的境况比做秋日的飞蓬,根茎枯萎而随风飞转。

齐国大夫晏婴听后,感慨地说:“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也。”意思是,临到战乱已经爆发时才急着铸造兵器,吃东西干噎得想喝水时才急着去挖井,虽然快,可也已经晚了。

“临渴掘井”一词即由此而来。

024 ■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为什么不说三个木匠或三个铁匠呢?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说三个普通人在一起商量事,可以和诸葛亮旗鼓相当。

古代对匠人的划分有很多种,比如说做木工活的叫木匠,打铁的叫铁匠,做鞋子的自然叫鞋匠,那加工皮革的自然就叫皮匠了。

过去鞋子上常有两道突出的“梁”,用以缝缀鞋面,这突出在鞋面上的“梁”,是用猪革包上缝成的,人们称做“猪革梁”。一旦鞋子的猪革梁坏了,鞋子就裂开不能穿了,所以就要请皮匠来修,由于当时没有专门的修鞋机,通常要三个皮匠才能完成这个工作。所以说“三个臭皮匠合做一个猪革梁”。而“猪革梁”与“诸葛亮”同音,“猪革梁”就讹变成“诸葛亮”了。这是这句俗语由来一说。

还有一说,“三个臭皮匠”的“皮匠”是“裨将”的音讹,应为“三个臭裨将”。裨将,即偏将、副将。在军中,裨将相当于现在的参谋,一般有多个。裨将并非是等闲之辈,谋战韬略各有一套,三个臭裨将的智谋集中起来,不仅超过主将,甚至可以抵得上一个诸葛亮,所以说“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后来同音讹化便成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至于为何叫臭裨将,还有待考证。

趣味链接:“一问三不知”是夸张的说法,这“三不知”是指什么呢?

“一问三不知”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某个人什么都不知道。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据考证,“三不知”最早出自《左传·鲁哀公二十七年》。书中记载:“荀文子曰:‘君子之谋也,始终皆举之,而后入焉。注谋一事,则当虑此三变,然后入而行之。所谓君子三思之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结合当时的语境来考虑,春秋时期,晋国荀瑶领兵围攻郑国。荀文子认为,在对敌情不了解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贸然行事。荀瑶不听劝阻,最终以失败告终。这里所说的“三不知”就是“三变”,也就是始、中、终三个字。

所谓“三不知”就是指对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都不了解。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笔》一书中也印证道:“俗谓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终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盖本《左传》。”

后来,“三不知”又演化成“一问三不知”一词。人们就用“一问三不知”来形容那些什么都不懂,又不好学上进的人。

025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指哪条河?

从前在中原地区有两个毗邻的村庄,中间隔着一条不知名的河流,河东面的叫河东庄,河西面的叫河西庄。

河东庄是个富村,住的多是富户,深宅大院,美女香车,吃香喝辣,日子过得很安逸。有人问起他们是哪里人?他们都傲气十足地回答:“河东庄的!”

河西庄住的多是穷人,他们为河东庄打工,住的虽是土房草舍,但很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再穷再苦都要供孩子上学念书。这些孩子也很争气,日夜挑灯苦读,终于高中状元,做上了大官。

河水还是三十年如一日地流着,河东庄的人因甜不知苦,骄奢淫逸,变成了穷庄;而河西庄草房变成了高楼,做官的做官,做生意的做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一位河东庄的老人目睹了两个村三十年的变化,心中百感交集,由衷地慨叹道:“富贵不是常青树,贫穷不能穷到底,三十年富河东变成穷河东,三十年穷河西变成富河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语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就用这句话来比喻贫富更替、兴衰无常。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故事发生在黄河流域,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人们在这一带繁衍生息。

说这一带只有一个村庄,三十年后因为黄河改道,原本在黄河东面的村庄转而变为在黄河西面,《汉书·沟洫志》记载,最早的一次黄河大改道是在“定王五年河徙”。黄河这一改道,原来的庄稼田产全部被毁了,只得在河西重新开始,故而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

趣味链接:母亲河“黄河”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黄河上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姑娘被恶霸逼死了。她的家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驾船沿河而下,寻找她的尸体,一路走一路呼唤她的名字,“黄河”之名由此而来。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事实上,在2000多年以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澈。《尚书·禹贡》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指的就是黄河。

后来,由于气候变迁,以及大兴土木、滥砍森林,导致环境恶化。黄土高原的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黄河,黄河才变成这样一种浑浊黄汤般的模样,战国末期称其为浊河。西汉初年始称“黄河”,至宋代时,这一名称已经被广泛使用了。

026 ■ 俗话说“打人别打脸,揭人别揭短”指的是什么?

脸是面子的代表,人人都要面子。面子是什么东西?就是脸。常言说“人人要脸,树树有皮”。生活中常有人说“死要面子活受罪“”、死不要脸”等都是这个意思。

人有脸,树有皮,是说人要是没有脸就等于丧失了名誉和自尊,从此难以做人,所以说“打人别打脸”;树要是没有皮就等于死亡了。

俗话说“守着矮人不说短话”,意思是说和矮人在一起的时候就不要说他是矮人,否则就会伤了他的自尊心,从此再也难做朋友了。“揭人别揭短”恰与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揭短”的定义是指,揭露别人的短处。“短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缺点毛病,二是指个人心灵上的隐私,或是已经补救的某种过失或缺欠。

“打脸”和“揭短”所造成的都是精神上的直接打击,而实际物质上的作用并不大。“别打脸”不等于不给人指正缺点毛病。“别揭短”不等于护短。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要有合适的方法就迎刃而解了,根本不会伤及别人的自尊。

古人主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种与人为善的态度。批评指正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但在必要时,应给人留有余地,留些情面,以便使其日后好好做事做人。

趣味链接:为什么“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是说吃了、拿了别人的东西,就会欠别人一份人情,在别人需要帮助时,碍于情面,就不能主持公道了。引申为收受了别人的好处,在一些涉及是非曲直的问题上,就会“理不直,气不壮”,不得不有所暧昧或偏私。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相国叫公仪休,全国的人都知他爱吃鱼,都争相买来鱼巴结他。公仪休坚决不受,他的弟子劝他说:“先生爱吃鱼,却又不肯接受别人的献礼,这是为什么呢?”

公仪休回答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我才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你想想,他们为什么送我,而不送喜欢吃鱼的张三或王二呢?因为我是相国,大小是个官,他们是有求于我才会送我,要是哪一天我下台了,他们就再也不会送了。”

弟子觉得有理,公仪休继续说:“我接受了他们的鱼,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就一定要迁就他们,一迁就,我就会歪曲法律,执法犯法就有被罢黜的危险。”弟子连夸公仪休想得周到,是一辈子学习的榜样。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公仪休的确是个典型的好干部,不“吃”、“拿”,不收受群众的东西,能够主持公正,为民办好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吃”与“拿”得有个明确的区分,正常的人情来往无可厚非。但明明知道这“吃”与“拿”是非情非义,只是一种钓饵,自己却偏要上钩,必然弄得“手短”、“嘴软”,到时候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

027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人为财死”出自宋朝时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宋朝的王黼伙同蔡京、梁师成、李彦、童贯等狼狈为奸,贪赃枉法,四处敛财,由于他们位高权重,一直未能查处他们,他们反而官越做越大。

王黼当政时,生活极度腐化,穷奢极欲,锦衣玉食不算,还用黄金铺地,甚至还专门用象牙打造了一张精致的大象牙床,床的四周镶满珠宝,夜间闪闪发光。在大床的周围又摆满了很多用象牙制作的小床,以供数十姬妾夜夜围着他睡觉,王黼称此为“拥帐”。

皇帝得知这件事后,很不满王黼的做法,下令将他赐死。临死前王黼请人给他打一口有窗户的棺材,再将他的双手五指摊开伸出窗外,以此来告诉人们: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财多了徒害自身。

“鸟为食亡”是后人补加上去的,意思是说,鸟雀为了生存才去寻觅食物,从而中了人设下的圈套,最形象的例子就是雪地里捕鸟。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组合在一起,其中的两个“为”字都是“为了”的意思,表示目的或动机。两者的结果都是死亡,丧失了生命。然而,人为财死,却是咎由自取,落入自己挖掘的陷阱;而鸟为食亡,则是陷入别人的圈套。相比较而言,人更为可悲。

趣味链接:“人非利不生”是什么意思?

“人非利不生”的意思是说人生而为利,一旦离开了利,人就不能生存。这句话出自北宋年间。李靓的《国用》记载:“人所以为人,是食也;国所以为国,是用也。”

在李靓看来,人在本性上都是言利的,“盖利者忙所欲”,“利之所在,是法合亦天由而胜也”(《富国策》第八)。

那么利是指什么呢?李靓认为,“利”是人们物质生活和国家财用不可缺少的条件。他还说,不言利人就不能生存,反对言利就是残害生命,反乎人情。

因此,他在《杂文·原文》中说:“人非利不生,昌为不可言……不贪不淫而日不可言,无乃赋人之生,反人之情,世俗不喜儒以此。”

这种重利的思想与儒家重义轻利的传统观念是相对立的,不过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这种观念倒是十分实用的。

028 ■ “矮子看戏只会随人叫好”是说人云亦云吗?

有个成语叫侏儒观戏,就是根据“矮子看戏,随人叫好”、“矮子看戏,随人说妍”和“矮子观场,随声附和”而来的。

这个典故出自《朱子语类》二十七:“其有知得某人诗好,某人诗不好者,亦只是见已前人如此说,便承虚接响说取去,如矮子看戏相似,见人道好,他也道好。乃至问着他哪里是好处,原不曾识。”

旧时演戏,没有阶梯戏院,尤其是在农村演戏,都是在露天搭台,称之为“草台戏”。台不高,所有看的人都挤在一起站着看。矮子只能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看不到台上的动静,只能听台上说什么。

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当别人叫好时,矮子也跟着随声附和,表示自己也看到了戏。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总结出了“矮子看戏,随人说妍”这句话。

生活中,文人学者在谈话创作中也经常用到这句话,比如明朝李贽在《续焚书》中说:“我小时候,听人家说孔子是圣人,至于他为什么是圣人,哪些地方值得尊敬,却一点也不懂,不过是‘矮人看戏,随人说妍’而已。”

因此,这句话就成了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代名词,与俗语“应声虫”同义。

趣味链接:“应声虫”的出处是什么?

“应声虫”通常比喻那些毫无主见、只会随声附和别人的人。语出自宋人彭乘的《续墨客挥犀》。

从前,有个叫杨勖的人,每讲一句话,肚子里都会发出这句话的回声,有时声音很响,有时又很小。弄得杨勖不敢开口说话,也不敢交朋友。

有一次,父母都不在家,父亲的朋友来了,杨勖只好硬着头皮出来招待,刚说了声“请坐”,肚子里就回应道:“请坐”,茶端上来后,杨勖无奈,说了声:“请用茶”,这回声很响,引起了客人的好奇。

客人经过观察,发现室内并无他人,又看了看杨勖的脸色,告诉杨勖说:“你得了应声虫病,只需按我写的药单念下去,当你念到一个药名,不再有回声了,你的病就好了。”杨勖真是喜出望外,客人走后,他就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大声念了起来。

当他念到见血封喉这个药名时,肚子内就再也没有声音了。从此他的病就好了。

原来这个客人正是父亲请来的医生。

029 ■ “狗咬吕洞宾”有什么由来?吕洞宾真的被狗咬过吗?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这句话常用来指,好心帮助了别人之后,反被人误解,说是不怀好意。其实,“狗咬吕洞宾”是“苟杳吕洞宾”的音讹。

相传吕洞宾在得道成仙之前,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同乡有个叫苟杳的人,是他的同窗。两人的关系很不错,便结拜为兄弟。

苟杳读书的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因此吕洞宾经常接济他。为了怕贫穷影响他的学业,吕洞宾就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

一天,吕洞宾家中来了一位姓林的年轻客人。交谈之后得知,林家有女初长成,正在待嫁之年,家人十分着急。此人见苟杳一表人才,便有意把妹妹许配给他。

苟杳得知林家小姐貌美,便极力恳请吕洞宾为他做媒。吕洞宾是个细心人,生怕苟杳贪恋床笫之欢误了锦绣前程。但是苟杳一直恳求,吕洞宾没法子,就让苟杳答应一个条件:“林家女须先陪我三天。”苟杳又惊又气,却只得答应。然后,吕洞宾就安排他们两个匆匆见了个面,算是双方互知了对方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