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潜规则大全集
13353900000043

第43章 甲方乙方的秘密(1)

要学会远离诱惑

即使你和客户很熟悉,但也不要忘记了,你的上面还有领导。你和客户的交情再大,未必大得过领导和客户的关系。在和客户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杜绝耍小聪明。如果你不是最后的决策人,那么你和客户的关系就无法最终确实,你和客户的一切行动其实都是透明化的。

有一家大型超市要招聘两名采购员,几经考核筛选,还剩最后一关考核。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得别开生面,题目是:“假如你是一条小鱼,面前有一条带钩的蚯蚓,你能想出几种吃到蚯蚓而不被钓上的方法?”

每个人的答案都很有趣。最后,超市聘用了王琨与守义。他们的答案很简单:“远离带钩的蚯蚓,永远别和诱惑较真。”

3年后,两人凭着自己的勤奋与智慧,采购成绩一路上升,不仅开拓了采购的渠道、拓宽了商品的种类,而且都物美价廉,为超市带来巨大的财富。

这一天,王琨的老客户孙老板约王琨见面。孙老板是一位养鸡专业户,他的鸡全部采用山地放养,肉质鲜美又“绿色”,顾客反响良好。因为是熟人,两人见面后,孙老板就直奔主题,说明了来意。原来他的土鸡出现了货源不足的情况,于是就从其他老板那里购了一批圈养的饲料鸡,他知道王琨一定会有所察觉,想请王琨看在多年的交情上,网开一面,混过这一次。王琨听了后,断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孙老板语气立刻软下来:“兄弟帮帮忙,就干这么一次。作为风险回报,给你8%的回扣。我保证这件事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8%的回扣,意味着几万元的收入。孙老板知道,王琨由于正在筹备婚礼,很需要这笔钱。王琨犹豫了几分钟后,觉得反正饲料鸡与土鸡所差无几,吃了也不会伤害顾客的身体。有超市的信誉在,只要孙老板不说,领导也不会知道,即便发现了也可以说是自己一时粗心没有分辨出来。于是,就与孙老板拍板成交了。

第二天,王琨被总经理叫到办公室。总经理满脸阴沉:“你的表现一直很好,为超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只是很遗憾,你的行动与你当初的考题答案不符。”总经理的话来得太突然,王琨有点莫名其妙。

原来,超市要提拔一名采购部经理,在王琨与守义之间难以抉择。于是,只有设计一次特殊的考核,如果两人都通过了考核,另外一人也将会得到提拔重用。孙老板在考核中担任了“诱饵”的角色。“守义通过了我们的考验,以后他就是我们的采购部经理了。鉴于你的表现,还是另谋高就吧。”

人在职场,有时我们就像遨游于水底觅食的鱼,难免会遇到各种带“钩”的诱饵,显性的或隐性的,或是金钱、或是美色、或是地位。大多数的时候,我们知道诱饵背后的钩,但是心中被欲望与侥幸占据。在这一点上,欲望是干柴,诱惑是烈火,而侥幸则是将烈火引向干柴的狂风。

一位因贪污而误入歧途的官员后悔地说:“我的失足,不是因为诱惑的力量如何强大,也不是我的意志过于脆弱,而是抱着太多侥幸心理。”前车之鉴,发人深省。面对带“钩”的“蚯蚓”,不要总是怀着如何不被钩到又能吞食诱饵的侥幸,那样,你离危险就差一步之遥了。

远离带“钩”的“蚯蚓”,拒绝诱惑,就等于为自己的职场买了一份可靠的保险。

要学会合理选择着装

美国著名销售大师约翰·阿瑟有这样一个基于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判断。当一名销售人员与客户沟通时,前8秒钟的时间最为重要,阿瑟强调的8秒印象,衣着、声音可能都是客户判断销售人员可信与否的标准。“男人对男人的衣着容忍度较宽,男人对女人的衣着容忍度较严,而女人对女人的衣着要求则十分苛刻。”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推销产品先要推销自己。”形象对营销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所谓的形象包括营销员的衣着打扮、举止和礼仪等。营销员若穿戴整洁、举止有礼的话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好感,而一个衣冠不整、举止粗鲁的营销员却无法给客户留下好印象。正如美国营销大师法兰克·贝格说的:“外表有魅力的人会处处受欢迎,不修边幅的营销员给人留下第一印象时就失去了主动。”

在你留给客户的第一印象中,着装很重要。你的打扮如何,往往会给客户留下一个关于你是怎样一种人的印象,因为能从你的衣着打扮上推断你的人品、性格、爱好、兴趣、职业等情况。尤其是初次见面,这种印象是非常直接、强烈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被访问的客户,你愿意放下忙碌的工作,去倾听一个衣着整洁的人说上几句,还是愿意被一个衣装不整的人打断呢?

恰当、得体的衣着装扮,不仅可以提升你对自己的信心,同时也能增加客户对你的信任,在推销过程中它能无形中帮助你收到更好的效果。你的穿着打扮不一定要非常时尚或华美光鲜,但必须合适得体。

下面的四个事件是在不同场合中应注意的着装要求。

案例一:叶明本是要去谈判的,那么就应该要着装庄重,要适合场合,而他一身的休闲装,给人感觉就是不尊重对方,不在乎这次合作,谈判也就失败了。

案例二:既然是和朋友一起出去玩,着装就无须过于正式,大家是一起出去娱乐,就应该轻轻松松的,休闲场合要求着装应该舒适、方便、自然。符合这些要求,适用于休闲,不然让人感觉约束。

案例三:女孩是去面试,不是去参加舞会,就应注重衣着上的得体,而不应该打扮得花枝招展、浓墨重彩的。穿着得体,不仅能赢得他人的信赖,让人对你产生好印象,而且还能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相反,穿着不当、举止不雅,与你的身份不符,就会损害你的形象。

案例四:作为一名去采访一位老总的记者,没必要以时尚来搞新意,只要着装得体、完美和谐,适合自己的身材就可以了,人人都爱美,尤其是女性。但衣着是极其讲究个性的,并不是衣服漂亮就能穿。女性的穿着打扮应该灵活有弹性,学会选择适当的时候穿适合的衣服;搭配衣服、鞋子、发型、首饰、化妆,使之完美和谐,这样才是美丽。最终被别人称赞,应该夸你漂亮而不是夸衣服或鞋子好看,那只是东西好看,不是穿得好。

在西方国家,绝大多数的推销员须养成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每天更换衬衣。这不仅仅能够说明一个人的清洁问题,更反映了推销员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推销员,只有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有可能将积极的热忱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上司才会赏识他、同事才会支持他,最重要的是才有可能赢得客户的好感。

职场中,“人靠衣装”永远是对的。

营销人喝酒须适度

原沃尔沃公司中国区总裁吴瑜章在一次接受媒体专访时说,初回国时,并不喜欢饮酒的他也被迫养成了饮酒的习惯,以便跟中国的客户交朋友、开展业务。有一次,一个老板对他说,你这一顿饭能喝下多少瓶啤酒,我就买你多少辆沃尔沃轿车。吴瑜章听了这句话,只好横下一条心舍命陪君子,整整喝了12瓶。后来,老板兑现了诺言,买了他的12辆沃尔沃轿车。据我们所知,吴瑜章从小在美国长大,并不习惯中国文化。在美国,不可能会产生这种不喝酒就不买车、不喝酒就不跟你交朋友的情况。但他却一口气喝下12瓶啤酒,和中国老板交成朋友,并且做成了生意,他的确付出了很多!

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酒文化发挥了越来越多的作用。的确,酒作为一种交际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作用独特,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获得成功。

在商务宴请中,营销人与酒有密切的关系。客户交流常常离不开酒,团队聚会离不开酒,社会公关更离不开酒,诸多“应酬”离不开酒……应该说,对营销人员来说,酒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交流感情的有效手段。

作为沟通的桥梁而言,酒确实有无法替代的功效,难怪有人说它是沟通的“生产力”。借助酒,团队的沟通、客户的沟通以及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了。平时不敢表达的可能借助一点酒力就敢说了,平时的矛盾也可以在觥筹交错之间化解了……酒可以融洽关系,加深彼此的了解,也可以提升士气。然而,任何事情都是物极必反。恩格斯有句名言:“电可以酿成雷击,也可以驯化为生产力。”酒亦然。酒可以“酿成雷击”,也可以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一旦过度,必然危害健康、影响工作,造成各种安全隐患……饮酒过度使你丧失理性与原则,随意承诺,造成业务和工作误会!

所以,工作中离不开酒的人,要理性,更要掌握技巧:

1.众欢同乐,切忌私语

大多数酒宴宾客都较多,所以应尽量多谈论适合大众参与的话题,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因为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知识面不同,所以不要选择过偏的话题,避免唯我独尊,天南海北,神侃无边,只图自己的乐趣却忽略了众人。

特别是尽量不要与人贴耳小声私语,故意制造神秘,往往会产生“就你俩好”的嫉妒心理,使交流受阻。

2.瞄准主宾,把握大局

席间的谈话围绕一个主题,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时首先应环视一下各位的神态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单纯地为了喝酒而喝酒,却不与人交流,更不要让某些哗众取宠的酒徒搅乱东道主的意思。

3.语言得当,诙谐幽默

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常识、修养和交际风度,也许你的机智一语,就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赢得客人的信任和好感。所以,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语言得当、诙谐幽默很关键。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在酒桌上劝酒的现象很常见,有的人总喜欢把酒场当战场,想方设法劝别人多喝几杯,认为喝酒就该足量。

“以酒论英雄”,对酒量大的人还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难了,不分人地劝酒,会将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坏。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敬酒中也有些学问。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主次分明。即使在场的人你不熟悉,也要先打听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别人如何称呼,做好一些准备,避免出现尴尬或伤感情的局面。

敬酒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求于在席上的某位客人时,对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场有更高身份或年长的人,则也不应忽视了他们,也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不然会冷落他们造成尴尬。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赞赏,学会察言观色很有必要。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获得交流的成功。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席宴上要看清场合,对自己的酒量正确估计,不要太冲动,尽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说话的分寸,既不让别人小看自己又不要过分地表露自己,选择适当的机会来展现自己,才能稳坐泰山,不致给别人产生“就这点能力”的想法,大家才不会低估你。

“杜康酿酒”还有一种说法:

传说杜康是古时候看仓库的一个粮官。有一阵子雨量很多。盛粮的草垛流出了一种汁液。杜康一尝,酸酸涩涩的……他就想:何不把它制作成一种能喝的东西,岂不美哉?于是杜康就去求仙拜道。有个高人指点他:在某年某月某日的酉时,于某地采集三个人的三滴血来……一系列工序后,汁液即能做成佳酿,于是,杜康照办。于指定的某日酉时来到了特定的地点。等了一会儿,过来一位教书先生,经杜康的解释后同意了,取得了教书先生的第一滴血。又过了一阵,过来一位骑着高头大马的武士,武士非常爽快地献出了自己的血。可眼看酉时将过,迟迟不见第三个人来,杜康猛然发现不远处的树底下躺着一个乞丐。杜康也就只好退而求其次。终于按仙人的要求取得了三滴血,佳酿得成,并取名为“酒”:三个人的三“滴”血(即酒字的“三点水”),又是在酉时取得,这就是“酒”的来历。

有趣的是,因为“酒”中有三滴“血”。而喝酒也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家非常文雅,相互祝福,竭尽良言——这是“教书先生”的血;第二个阶段,大家都放下了斯文,猜拳喝令,狂饮不止——这是“武士”之血。第三个阶段,终于有人不胜酒力,瘫倒在地……

尽管这仅仅是个杜撰的故事,但却意味深长。这个故事也引出了营销人的酒文化的层次——喝酒必须适度,量力而为。

工作中离不开喝酒,但喝酒要有理性,量力而为。

沟通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如何与客户建立有效的沟通,这是一个长久以来销售人员的不解之处。你是追求短期的销售成功呢,还是希望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你能如愿以偿地成功销售任何产品吗?或者说,你了解客户所需吗,你懂得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吗?最有效的沟通形式是什么呢?

小华靠朋友的关系进入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员,小华的月末销售业绩是倒数第一。小华十分懊恼地对朋友说:“为什么我和客户聊天的时候总是话不投机呢,而其他销售员却能聊得天花乱坠。”朋友劝他想开点,刚接手工作有困难是难免的,多接触就好了。

但小华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接触对于他工作的重要性,依然我行我素,很少主动寻找客户、接触客户,甚至已经联系好的客户他也不经常约见,以至于每次谈判都是以失败告终。第二个月小华的销售业绩自然又是倒数第一,无奈之下小华就只好辞职了。

很明显,原因是因为小华不和客户接触,其他的销售员一接到客户的电话恨不得马上和客户见面,而小华却不想见面,以为电话能解决问题,这可能吗?客户是上帝,你不接触客户,你就无法了解客户的需要,客户也无法了解你。有经验的销售员善于并乐于和客户接触,在和客户交谈的时候,他们总是以认真倾听的态度,对客户察言观色,摸准客户的心理,然后找到突破口,迎面出击,最后使生意做成。

在现代社会,沟通显得越来越重要,商务沟通更是如此。当问到什么是沟通能力的时候,企业领导的意见是:善于了解客户需求、善于解答客户的问题、能够讲解产品、有理解力等,因此企业很重视如何能说清楚、如何准确表达、如何听明白的问题。公司为了增强销售的沟通能力,经常请老师到公司讲授沟通课程,但是最终的结果却差强人意,不明白的仍然不明白,总之收效甚微,可见这个沟通能力提高起来并非一日之功。

掌握沟通技能首先要勇敢接触对方。我们应该会记得小学课本上的一则寓言故事:一口干涸的井里住着一只小青蛙,抬头望着只有巴掌大的一块天,小青蛙十分知足,它认为自己看到了全世界。

故事的寓意很简单,但是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们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和青蛙一样,满足于现状,不去接触新事物,或者害怕接触新事物,结果眼界永远限于自己的世界,无论外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都不知道,更可笑的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通晓世事。

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接触,通过接触才能产生新的发现,接触事物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一个不愿意接触世事的人会被别人所孤立,而一个孤立的人在社会上很难立足。一个不接触新事物的人,就发现不了新问题,缺少发展的眼光,必将被社会和时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