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想生活得简单,必须充分认识到快乐的价值,有积极、正确地追求快乐的强烈意愿,培养强烈的快乐意识、快乐观念,使其作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
史蒂文森说:“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不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快乐,我们说了算。只要养成了快乐的习惯,进而养成了快乐的性格,我们就能成为快乐的主人,每时每刻都快乐幸福地生活。
每个人,每一天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衷心喜悦地享受生活。患得患失的百万富豪会对自己说:“有人会偷走我的钱,然后我会很惨。”意志坚强的穷光蛋却会对自己说:“债主在街上追我的时候,我正好可以运动一下。”
不要愚弄你自己,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生活的乐趣,你能够找到,但要记住:你必须有这份福气消受。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曾指出:“有许多无福消受生活乐趣的人,他们在功成名就之后,非但不能松弛,反而更趋紧张。在他们心目中,似乎老是受到追逐——疾病、诉讼、意外、负税,甚至还包括了亲戚的纠缠。直到再度尝到失败滋味以前,他们无法松弛心神。对学习快乐的追求,而非痛苦;他们尊崇快乐的效力,因而产生自我的价值感。”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一剧中写道:“快乐和行动,使得时间变短了。”无论长短,让你的时间充满愉悦的铃声。对不看重快乐的人应该一笑置之,因为他们是无知的一群;但是你也要原谅他们,因为他们不像你这么睿智聪明。
快乐是真实的,是内发的:除非你自己,没有人能够令你苦恼。
你每天都应该记住:快乐是你自己说了算的,不是圣诞节的点缀,而是整年的喜悦。
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感觉得更好,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研究表明,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都更灵敏,触觉也更细微:人快乐时,视力立即得到改进;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力大大增强。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老所罗门王说:“快乐的心有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犹太教和基督徒都把欢乐、喜悦、感恩、开朗视为走向正义和美好生活的途径,这也是很值得重视的。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认为:古老的荷兰格言“快乐的人家不邪恶”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发现,大部分罪犯出身不幸,或有一段不快乐的人际关系。耶鲁大学研究表明,我们所说的不道德和对他人的敌意,很多是因为自己的不幸才造成的。
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唯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唯一药方。看来,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有些是错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健康、有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重要的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
快乐不是挣来的东西。快乐不是道德问题,就像血液循环不是道德问题一样。快乐与血液循环二者推动健康。快乐不过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你一直等到你“理应”进行快乐思维的时刻,你很可能产生意外的不快乐思想。斯宾诺莎说:“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我们不是由于抑制欲望而享受快乐,相反,我们享受快乐才能抑制欲望。”很多正经人不敢追求快乐,因为他们觉得那样做是“自私”或“错误”的。无私的确能带来快乐,因为它不仅使我们关注他人,不注意自我反省忽视自身,而且使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充实自己。
人类最快乐的东西就是想到有人需要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得到更多的快乐。然而,如果我们从快乐中探讨道德问题,认为它是无私的报酬,那么,他们就很可能因为想得到快乐而觉得有罪。快乐是自然存在的,不是一种报酬和奖品。如果我们因为无私而得到报酬,那么下一个逻辑的推理是,我们越自我克制和越不幸,就越会导致一个荒谬的结论:想要快乐必须不快乐。
如果牵涉到什么道德问题的话,这个道德问题也不应与快乐相关。詹姆斯说:不快乐的态度不仅痛苦,而且卑下。还有什么能比憔悴和哀怨的情感更不值钱的呢?还有什么能比不快乐的表现更容易伤害别人?还有什么比不快乐更使人挫伤?不快乐的态度只能加剧和延长困境,使不利的情况更加不利。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指出: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一种心理性格,如果不在现在加以了解和实践,将来也永远体会不到。快乐不存在于解决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还会出现。生活本身就是一系列问题。
如果你想要快乐,你就快乐吧,不要“有条件”地快乐,而要把快乐当成一种习惯。
抓住那簇香甜的野草莓
一个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自己头顶上的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狮子,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维系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
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着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
于是,这人拽下草莓,塞进嘴里,自语道:“多甜啊!”
抓住那簇香甜的野草莓——只有那些在绝境中仍能抓住一丝快乐的人,才能领悟生命快乐的真谛。
想想你拥有的快乐
一位美国老师曾给他的学生讲过一件事情。
“我曾很忧愁,”他说道,“但是,1934年的春天,我走过韦布城的西多提街道,有个景象扫除了我所有的忧虑。事情的发生只有十几秒钟,但那时我对生命意义的了解,比在前十年中所学的还多。这两年,我在韦布城开了家杂货店,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估计要七年才能还完。我刚在星期六结束营业,准备到‘商矿银行’贷款,好到堪萨斯城找一份工作。我像一只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突然间,有个人从街的另一头过来。那人没有双腿,坐在一块安装着溜冰鞋滑轮的小木板上,两手各用木棍撑着向前行进。他横过街道,微微提起小木板准备登上路边的人行道。此时,我们的视线相遇,只见他坦然一笑,很有精神地向我招呼:‘早安,先生,今天天气真好啊!’我望着他,发现自己很幸福。我有双足,可以行走,为什么却如此自怜?我这个四肢健全的人还有什么不能的?一下子,本来预备到‘商矿银行’只借一百元,现在却决定借两百元;本想说我到堪萨斯城想找份工作,现在却有信心地宣称:我到堪萨斯城会有一份工作。结果,我借到了钱,并很快找到了工作。”
“现在,我把这句话写在洗手间的镜面上,每天早上刮胡子的时候都念它一遍。”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快乐的人却不会将这些装在心中。所以,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珍惜已拥有的一切。
快乐是自己最喜欢的世界
歌德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我们热爱工作,就不仅能喜爱自己有兴趣的事,而且能喜爱自己不得不做的事,等于一辈子都生活在幸福的天堂中。
一家报纸曾征题:“在这个世界上谁最快乐?”获奖的答案是:正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的人,是最快乐的。求乐与事业非但不矛盾。对工作有乐趣,可以得到快乐,事业成功了,更加快乐。正如埃及著名作家艾尼斯·曼苏尔所说:“事业成功本身,便是一种最大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最大的力量。”因此,我们追求事业成功,就是追求最大的快乐。
很久以前,为了建路,伦敦拆除了许多陈旧的楼房。然而新路却久久没能开工,旧楼房的废墟晾在那里,任凭日晒雨淋。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看到,在这一片多年未见天日的旧地基上,因为春天的阳光雨露,竟长出了一片野花野草。
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些花草却很稀少,它们通常只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国家。这些被拆除的楼房,大多都是在古罗马人沿着泰晤士河进攻英国的时候建造的。
这些草的种子多半就是那个时候被带到了这里,它们在石砖之下,一年又一年,几乎已经丧生。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旦它们见到阳光,就立刻恢复了勃勃生机,绽开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其实,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一个人,不管他经受了多少打击,一旦爱的阳光照耀在了他身上,他便能治愈创伤,便能获得希望,重获生机,哪怕是在荒凉恶劣的环境里,也依然能够发光发热。像荷马、贺拉斯、维吉尔、莫雷拉、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都是乐观豁达的人,因而洋溢着一种健康、宁静的快乐。像这样心底快乐、本性宽厚的人还有路德、莫尔、培根、莱昂纳多·德·文西、拉法叶和米歇尔·安吉罗等等。他们之所以总是充满着幸福和快乐,也许正是由于他们总是做着快乐的事——他们那富有的心灵总是充满着创造的活力。
弥尔顿一生磨难不断,但他始终乐观、爽朗。他的眼睛意外地瞎了,他的朋友背弃了他,他连遭凶险,“前途一片黑暗,令人毛骨悚然的危险声音在前面吼叫”,但弥尔顿却始终“振作起来,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心情豁达、乐观,我们就能够看到积极,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
一个心境健康的人,行为正派,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者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由我们说了算。
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快乐的法宝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他们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4个最佳答案:
1.刚完成作品,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要快乐就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要快乐,就必须对未来充满希望;要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计报酬的爱;要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工作、希望、爱和能力,是带来快乐的4个法宝。
心中有朝阳,生活有滋味
从前,田鼠一家住在田野里。
秋天来临时,田鼠们开始忙着贮藏过冬的食物。拖雷却没有。
其他田鼠问:“托雷,你怎么不干活呀?”
托雷说:“我在干活呀!”
“那么,你收藏了什么东西过冬呢?”
“我收藏阳光、色彩和单词。”
其他的田鼠听后都大笑起来,以为托雷是在开玩笑。托雷也不在意其他田鼠的嘲笑,继续工作。
冬天很快就来了,天气开始越来越冷。
田鼠们日子很悠闲。这时有只田鼠想起了托雷,它们准备到托雷家看看。
田鼠们问:“托雷,你怎么过冬的,你不是说你收藏了东西,都有什么?”
托雷说:“那你们先闭上眼睛。”
田鼠们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闭上眼睛。
托雷拿出第一件收藏物品,说:“这是我收藏的阳光。”
顿时,黑暗的洞穴变得晴朗起来,一下子温暖起来。
田鼠们又问:“还有色彩呢?”
托雷开始给它们描述红色的花朵,绿色的树枝,蓝色的大海,金色的稻子,田鼠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田鼠们又问:“那么托雷,还收藏了什么?”
于是,托雷给田鼠们讲了许多故事,田鼠们都听得入了迷。
听完托雷的故事后,田鼠们都很高兴,它们说:“托雷,你真是一个诗人!”
收藏阳光、色彩和单词,收藏夏季最美丽的景象,在冬天以此温暖我们的心,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又是多么实在!
只要心中拥有朝阳,就能拥有快乐。只要永远相信和理解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永远保持充沛的活力和乐观的情绪,那么快乐就会永远围绕着你。
会分享,就能更快乐
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非常非常想见一见上帝。当然,他知道上帝住得很远,要走很长很长的路、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因此,他准备了一只手提箱,装满了巧克力,还有6瓶饮料,然后就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
他已走过了3个街区。这时,他来到了一个公园里,看到一位老太太坐在那里,正在看那些时飞时落的鸽子。小男孩紧挨着她坐了下来,打开手提箱,拿出一瓶饮料,正准备喝时,却突然发现老太太看起来似乎很饿。于是,他拿了一块巧克力递给她。老太太欣然接受了,感激地微笑地看着小男孩,那笑容是那么的慈祥、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完美。小男孩感到心中舒畅极了,世界也仿佛充满了阳光。他想再看一次她的笑脸,因此他又拿出一瓶饮料递给她。老太太又欣然接受了,并且又笑了。小男孩高兴极了。
整个下午,他们就这样坐在公园里,边吃边笑,虽然并未交流。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夜幕降临了。此时,小男孩觉得十分疲劳,就回家去。但是,刚走几步,他却突然转过身,跑回到老太太身边,紧紧地拥抱了她一下。这次,老太太对他报以最完美的微笑。
当小男孩愉快地回到家里,走向自己房间的时候,她的母亲感到非常惊奇,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事令儿子这么满面春风。于是,她问道:“孩子,今天发生什么事了,你这么高兴?”
“我与上帝共进午餐了,”他兴奋地答道。马上,他又补充道:“您猜怎么样?她给了我最美好的微笑!啊,她是那么慈祥,那么和蔼!”他说这话的时候,神情仿佛是在回味下午与“上帝”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与此同时,那位容光焕发的老太太也很高兴。看着老太太那安详、平和的神情,她的儿子感到非常吃惊。他疑惑地问道:“妈妈,您今天做什么事了,这么高兴?”
“哦,今天我在公园里和上帝一起吃了巧克力呢!”老太太兴奋地说道,那神情也仿佛是在回味着与“上帝”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接下来,马上她又补充道:“你知道吗?上帝这么年轻,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年轻得多!”
当我们将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与别人分享时,我们就会快乐。
放下虚荣,你的人生更快乐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大学生相爱,每次约会都是男生约女生。一次,这位女生主动约该男生晚上到老地方见面。男生随口道:“你约我出来干什么?”那位女大学生顿觉自尊心受到伤害,约你出来干什么?晚上在老地方见面,还能干什么?她随即回答:“我约你出来是想告诉你,我以后再也不理你了!”
本来一件好事,就因为爱面子,结果弄吹了。
人生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要做一个真正的成功者,首先就必须抛弃面子,先不齿于求人、迎合人,不齿于做“高尚的人”不屑一顾的事,进而逐步建立自己的自尊,最后成为人上人。
不破不立。不打掉虚荣心,就不能建立真正的自尊。如果除开那些具备先天优势的人,现代社会能真正白手起家赚大钱的,往往是敢于抛弃面子的人。他们曾经生活在最低层,穷尽所能为生存而挣扎,尊严、道德观念都被抛弃,他们看透了世界,知道手段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目的。他们破了面子和一些迂腐的道德观念,进而成功,获得了新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