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打不骂的家教宝典
13531500000010

第10章 错误的教育比不教育更糟糕(2)

孩子的任性,大部分原因是家长的教育不当,因此家长一定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不然不如不教育。而当孩子已经很任性了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焦虑、担心,要及时查找原因,对症下药,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进行纠正。切勿因焦虑而打骂孩子,或者对其放任自流。

3

不要干涉孩子太多,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人们在感叹现在的孩子真幸福的同时,也在感叹现在的孩子很辛苦。现在的孩子的确是幸福的,有优质的教学器材与师资力量;同时,这些孩子也是很辛苦的,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下学,很多孩子才上小学就已经戴上近视眼镜,他们甚至几乎没有了自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专家认为,青春期之前,父母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的活动,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应该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去安排孩子的一切。

王倩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王倩便已经在一个学区里买好了一套二手房,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以后更方便在这个学区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上学,然后有机会考上重点大学出人头地。不但如此,她每天还带着孩子到各种培训机构去上课,仅仅是为了孩子在考小学的时候具备一些加分的筹码,她还不间断地让孩子参加各个学校举办的入学考试。周末,也要带着孩子赶着参加很多的培训班。

心理学家认为,人生的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任务,如果不能完成这些任务,孩子的生活就会产生危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各自的任务与危机。其中,儿童早期的任务与危机分别是获得自主与害羞、怀疑,这个时期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探索世界,这些孩子刚学会走路,他们渴望用自己的手去触碰这个世界,感受这个世界上任何新奇的事物,这是自主性的表现;这个时候,家长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不能不管孩子,也不能过于严厉,不然会让孩子产生怀疑、羞愧的心理;幼儿期的孩子主要的任务是获得主动感,避免内疚感。他们的主要活动是游戏,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通过游戏来获得成长,发展自己的动作与思维能力,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修复自己的心理创伤,获得快乐的感受。所以,在这个阶段,家长应当给予孩子比较大的空间让孩子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决定自己的事情获得主动感,不然就会产生内疚的心理,失去主动性;学龄期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不是填鸭式的学习,而是旨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学习,锻炼孩子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世界,获得勤奋感,以此避免自卑的产生。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不论是幼儿期还是学龄期,孩子的一切都被家长全权安排,孩子既没有自主权,也没有主动感,那些所谓的兴趣也很少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往往都是家长的决定。也许有些家长会说:“我是按我孩子的兴趣报的班啊。可他就是没恒心,三分钟热度。”既然是三分钟热度,那肯定不是孩子的兴趣。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很好奇的,遇到任何新鲜事物都喜欢摆弄一下,也许孩子并不是对钢琴有兴趣,只是好奇就弹了几下,家长就盲目地以为自己的孩子有弹钢琴的天赋。所以家长要认识到,天赋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显现出来的,它需要时间观察,也需要给孩子时间去表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更要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去成长。

青春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也是很多家长最为担心的时期,这时期孩子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诸如早恋、逃学厌学、网瘾等等。

在创特心理学校中有很多孩子是因为网瘾、早恋被送进来的。陈龙今年14岁,可是看起来就像7、8岁的孩子,他说他是因为网瘾被送进来的,已经来了3个多月了。以前在家也不怎么上课,天天玩游戏。说起游戏,陈龙就特别兴奋,什么魔兽、英雄联盟、穿越火线、地下城与勇士等等,他都如数家珍,对其中的各种角色也是了如指掌。其实,他原来并不喜欢玩游戏,可是父母对他太严厉了。白天要上课,晚上回到家想看会儿电视、上会儿网放松放松,父母就说他只知道看电视玩电脑,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对他也时常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久而久之,父母的态度让陈龙很烦躁,白天学校上课、补习班上课,晚上还要和这些习题“决战到天亮”,陈龙感到非常疲惫,偶尔去了一次网吧,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于是,他慢慢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就有了后来的网瘾。在创特心理学校有很多人也是因为家里管得太严格,而去网吧找轻松感进而染上网瘾,最终被送进来的。

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孩子主要任务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自我同一性混乱。这个时期的孩子普遍需要面对一个问题:“我是谁?”如果青少年能够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可以产生自我同一性,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进而理解并接受自己。如果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就会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这个时期,家长不应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而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探索自己,恰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想法很多,但由于没有经验,知识积累也不够,对于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懂,所以需要有人与他们一起探索,有人能够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如果家长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那只会使孩子觉得家是一个不可靠的地方,而产生避开家、远离家的想法。而且这时期孩子对于异性也充满好奇,会产生朦胧的爱情,这也需要家长给予正确引导,使之形成正确的恋爱观。

可是,很多家长却因爱生乱。为了保护好孩子,这些家长“事事亲为”,“事事关心”,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了如指掌,渴望孩子就在自己的手掌心里活动,出门要盘问,回家要盘问,甚至不让孩子出去,一个劲地把孩子留在身边学习。或者为了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有什么问题而触碰孩子的隐私。毫无疑问,这些家长是爱孩子的,他们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长,可是这些家长没想到,正是这些“关心”破坏了他们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这些行为只会让孩子更反感、更叛逆!

作为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来成长,尊重孩子的隐私,平等对待孩子,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要想了解孩子的想法、隐私不能通过“偷看”的方式,而应该成为孩子的朋友,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自己说出来。

本节家教智慧

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不要太多地干涉孩子,而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成长。给予年幼的孩子些许空间,让他们探索世界、探索自己、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予青少年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探索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家长所要做的仅仅是为他们提供帮助。

4

当众批评往往适得其反——你的孩子也要“面子”

王凯住姥姥家已经两个星期了,这期间他一次家都没回过,因为他很气愤。

那天是星期天,王凯带了几个同学回家玩。当他们玩得正兴起的时候王凯妈回来了,王凯妈妈估计是看到家里被这些孩子弄得太乱了,于是,气冲冲地跑过来,劈头盖脸地对王凯一顿臭骂,妈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骂自己,而且还是在自己很要好的同学面前,这让王凯接受不了,觉得自己很没面子,为了表示自己的愤怒,王凯二话不说,一口气冲到了姥姥家,一住就是两个礼拜,到现在气都还没消。一想起这事,王凯就觉得气愤异常,心想,妈妈怎么能这样对他,太不给他面子了,以后在同学面前还怎么抬得起头啊!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有五种需要,尊重就是其中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指个体有尊重别人和被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是一个个体,也具有被尊重的需要,特别是自我意识暴涨的两个时间段(1~3岁和青春期),家长当众批评孩子原本就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很多家长其实都懂得要尊重别人,可是落实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就行不通了。一方面是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影响,没把孩子当别人,中国人觉得自己人之间没必要这么客套,而且要家长尊重孩子好像也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家长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他们没有意识到要把孩子当“小大人”看待;再者,家长觉得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批评孩子可以让孩子觉得羞愧,进而激发孩子的斗志。其实家长们错了!当众批评孩子不但不能促进孩子进步,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丢人,没面子。甚至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已经努力了,可是还是得不到父母的认同。由于孩子得不到认可,就会更加缺乏动力,丧失前进的信心。

汪曾祺有个和善的父亲,父亲对于他们的教育很宽松,也不乱发脾气。

汪老在上初中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按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早恋了),一天,他正在给那个女孩子写情书,被父亲看到了。汪曾祺当时感到很紧张,害怕父亲责骂他。可是父亲看过那封信后,并没有当着家人和外人的面批评他,相反,父亲开始帮他写情书,一起出主意。事后,父亲还跟他说了很多恋爱的事情,大概是引导他,怕他犯错误吧。很多年后,汪曾祺还说,他很感谢他的父亲,父亲的教育方式太好了,从没有当众批评过他,而是一直把他当成朋友。“多年父子成兄弟”,这一点汪曾祺继承下来了,他和他的儿子也是亦父亦友,父子关系特别好。

不在众人面前批评孩子,给孩子留面子,这能让孩子更加喜欢自己,信任自己,促进亲子关系,从而使孩子更能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相反,当众批评孩子只会适得其反,僵化亲子关系。

本节家教智慧

孩子也是很好面子的,作为家长不能当众批评孩子,而应该给孩子留有足够的面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加亲近家长,更自觉地听取家长的意见。

5

树立正确的家教观,成就孩子的人生

错误的家教方式会毁了孩子的一生,而正确的家教方式却能够让孩子健康地成长。作为父母要想拥有正确的家教方式,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家教观。

虽然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家庭教育,但很多家长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家教观。部分家长认为,家教就是早点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在上学的时候能够取得好成绩,以便更好地考名校。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观,让孩子早点接受文化知识,只是家教的一小部分,正确的家教观包括很多内容。

第一,教会孩子做人。

学会做人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它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是家教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教会孩子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即使孩子没什么才能他也会成为受他人尊敬的人。

著名翻译家傅雷夫妇特别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尤其强调要子女学会做人。在傅雷夫妇写给孩子们的信中,除了让孩子学习艺术之外,更加强调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在书信中,傅雷夫妇一直给子女灌输这样一个思想:一个艺术家应有高尚的情操,要懂得“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要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第二,教会孩子求知。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确,知识是无限的,人生是有限的,家长知道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教孩子具体的知识,不如培养孩子求知的能力。用名人故事、童话寓言等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比教孩子有限的知识更加有用。

第三,教会孩子独立。

孩子始终是要学会独立的,而家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教会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学会劳动,懂得劳动创造财富。锻炼孩子独立面对挫折、随机应变的能力,让孩子在独立面对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有主见,果断的性格。

著名作家刘墉特别注重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在儿子刘轩很小的时候,刘墉就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刘轩很小就学会了做饭,并且烧得一手好菜。此外,刘墉还要刘轩利用寒暑假去打工。有一年暑假,刘轩本想待在家里休息,却被刘墉要求去找工作,于是,刘轩找了一份擦车的工作。冒着酷暑,刘轩汗流浃背地擦了一暑假的车,而一天才挣来25美元,不过刘轩觉得很值,因为这是自己挣的钱。而且暑假的这份工作,也让刘轩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验,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家长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孩子总是要离开家长怀抱的,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四,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心态未必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败,但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绝对是非常大的。父母应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多与孩子进行平等地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烦恼,进而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冷静处理,不慌不忙。拥有冷静自信的心态,可以使孩子笑对人生,不被挫折所击倒。

第五,家长要有正确的孩子观。

所谓“孩子观”是指家长认为孩子是什么?孩子应该成为什么?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各个时期的身心特点,根据不同的特点予以不同的教育。对孩子要严格,但不能“绝对化”,要承认孩子会犯错,而且孩子要犯错。不能有“绝对化”的要求,比如“我的孩子必须考名牌大学”,“我的孩子决不允许犯错”等等,这些“绝对化”的要求不但不可能实现,还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尊重孩子的要求,符合孩子的特点。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再怎么教育也不能成为音乐家。教育要因材施教,家长要认清孩子的特点,顺应孩子的特点、天赋去教育,而不能揠苗助长。社会需要形形色色的人,需要读书人,也需要高尚的艺术家。家长应该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发掘孩子的优点,培养孩子成才。当然,家长也不能“顺其自然”,对孩子不管不问,这也是错误的孩子观。

本节家教智慧

正确的家教观有助于孩子的成长。要做好家庭教育,家长必须有正确的教育观与孩子观,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注重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有德无才可以谓之君子,有德有才是圣人,而有才无德却是社会的危害。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孩子的一生着眼,而不应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家长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顺应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也不是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如果孩子有其他的天赋,家长应该发掘它、培养它,而不是磨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