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无法宣泄让孩子脾气暴躁
当孩子长到两三岁的时候,意识开始慢慢具有独立性,这时候的孩子脾气大,想要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发展,这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体现。然而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发脾气,往往是因为宣泄自我情绪的需要,这样的孩子,一般是缺少家长关心与教育。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与心理成长的特点来分析孩子脾气大的原因,毕竟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耐心地对待脾气大的孩子,稳定孩子的情绪对防范孩子脾气暴躁尤其重要。当然,家长要花时间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家长也要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倾听孩子的内心话语,教会孩子放松,不要急躁地面对眼前的困难。孩子在面对压抑的情绪无法宣泄的时候,得到家长的积极疏导,这对于孩子在成长中缓解学习压力,舒缓情绪有巨大帮助。能够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情绪,让孩子宣泄压抑的情绪,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塑造孩子积极的乐观精神。
1
如何让暴躁的孩子改掉坏脾气
在成长的过程中, 孩子慢慢会形成自我独立的思想意识,因此家长要帮助他们了解、认识这个社会,学会与人相处。育儿专家指出,幼儿大概在两岁半左右,就会出现“坏脾气”,稍有不顺心就会发火,比如面对不喜欢吃的菜,掉转头跑掉,甚至把手里的饭碗扔掉;走路的时候,不小心被小石子绊倒,摔了一跤,就气得直用脚去踢;看到喜欢的东西央求妈妈买,一旦被拒绝就哇哇大哭,赖在地上满地打滚……每每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家长们都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家长们十分好奇,孩子小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现象的,为什么现在这样子了呢?其实理由很简单: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不能分辨事物的好坏轻重,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与周围的环境是一体的,所以当他做某件事不成功的时候,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只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尝试,把它当做乐趣。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与周围的环境相分离,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所以一旦有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产生情绪变化,发怒、烦躁、气愤等不良情绪便显现出来。
面对孩子暴躁的坏脾气,很多家长采取的都是不正确的方法,例如面对吵闹不休的孩子,家长更是怒火中烧,对孩子大吼大叫,情节严重的更是变相体罚孩子、打骂孩子,给孩子的幼小心灵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当然,还有很多家长则是采取娇宠的方式来处理。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打桌角”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不小心磕着了,赖在地上哇哇大哭不起来,妈妈看到这种情况就赶紧抱起孩子,哄着说:“宝宝不哭,都是桌子不好,你看妈妈这就惩罚它。”说着就伸出一只手轻轻拍打桌角。孩子搭积木失败了,积木全部散落地上,生气地哭了,妈妈就哄着说:“宝宝不哭,是积木不好啦,咱们不和它玩了。”对于父母的这种处理方式,不能说一点用处都没有,它可能会使孩子瞬间停止哭泣,但是从长远看来,这种方法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以为所有的错误、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没有自身的原因。等孩子长大之后,便会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原因归结于他人,而不懂自我反思,造成人际关系差。也可以说这样的做法,让孩子失去了正确认识世界的最好时机。
面对孩子各种暴躁的坏脾气,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要冷静下来,分析孩子为何这样,只有了解清楚原因后才能对症下药。对孩子的暴躁脾气,父母既不能惯,也不能打骂,否则会造成孩子和父母之间关系的不融洽。
有一个男孩脾气十分暴躁,经常和身边的人闹矛盾,朋友们都不喜欢他,他为此也伤心不已。于是他去找父亲,想让父亲帮助他。
父亲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当他感觉不好,很想发脾气的时候,就在院子里的篱笆上钉一根钉子。孩子抱着钉子欣然回去了。第一天,孩子发生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一下子钉了四十根钉子。第二天,情况稍微好点,他钉了三十根。这样,随着时间慢慢地推移,后面他钉的个数越来越少,他的脾气也好转了很多。他发现,相对于钉钉子,控制脾气反而简单得多。因为篱笆太坚硬,要在上面钉钉子对于还是一个孩子的他来说实在是有点费力。后来,终于有一天,他不再需要通过钉钉子来控制自己的坏脾气了,他高兴地跑去把这件事告诉父亲。
父亲又对他说:“那好,从今天开始,如果你做到了一天没发脾气,就去把篱笆上的钉子拔掉一根。”孩子照做了。日子一天一天过,终于,篱笆上的钉子全被拔光了。他兴奋地告诉父亲。父亲牵着他来到篱笆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爸爸为你感到很欣慰。但是,你看看篱笆上的洞,这些洞是永远都不可能修复了。就像你和别人吵架一样,冲人家发脾气,说一些伤害他的话,就在他的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就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永远都无法复原了。”表面的创伤可能很快恢复,一句抱歉,一句对不起就能释怀,但是心里面的伤口,是难以恢复的。每个人都需要朋友,他们在失意时安慰你,在困难时帮助你,如果你随意伤害他们,不懂得控制自己的坏脾气,最终只能伤己伤彼。
暴躁会使人失去理智思考的机会。因为不可抑制的暴躁,会让人丧失解决问题和冲突的良机。如果孩子脾气暴躁,父母一定要及时帮助他改掉坏脾气。脾气暴躁的人,会失去好朋友,伤害别人的感情,也让自己难受,得不偿失。
孩子脾气暴躁,父母要做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改掉这一坏习惯。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还是需要技巧的。那么当孩子恼羞成怒,随意发火时,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应该先接受孩子的这一坏情绪。
人们都明白,生活中并不是事事都能顺着自己心意来,因此在面对不符合自己意愿的事情时,人们常常会很恼怒,情绪变得异常暴躁,孩子更是如此。面对这种情况,父母首先要做的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接受他的坏情绪,允许孩子哭泣、恼怒或者躺倒一会儿。孩子在乱发脾气时,父母千万不能也跟着发怒,应该适当晾他一会儿,令其自己冷静下来。
其次,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帮助孩子分析事情的真正原因。
人在盛怒之下,很容易擦枪走火,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因此,父母在孩子暴躁的时候除了先把他晾在一边,让他冷静下来外,还需要帮他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让他明白这样做会给他人造成怎样的危害。孩子的分析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也有限,所以更需要家长的细心引导,帮助孩子把事情的始末陈述出来,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也表达出来,然后帮助孩子进行分析,找出真正的缘由。比如,孩子搭积木失败这件事,父母可以说:“宝宝不高兴是因为觉得积木倒了是吗?可是积木倒了不能全怪积木啊,还有一部分是宝宝自身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说是因为宝宝没有掌握搭积木的方法,所以积木才倒了的。”
最后,给孩子提出有效的建议。
在分析清楚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后,给他提些有效的建议。比如,积木掉下来的原因是没掌握好技巧,可以告诉他积木该怎样搭。所以,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家长只有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才有资格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这样也有利于孩子改掉坏脾气。
本节家教智慧
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易冲动,受不了挫折、磨难的考验,容易发脾气,对待孩子的此类问题,家长更要及时进行开导,让孩子从暴躁的情绪中走出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家长更要好好处理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待孩子的坏脾气,家长既不能姑息纵容,也不能打骂,要先冷静下来,分析清楚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再进行教育。
2
情绪无法宣泄让孩子脾气暴躁
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趴在桌前写作业,写得心情烦躁,然后把作业撕了,又重新开始写,父母叫他吃饭,反而被孩子叫嚣:“别来烦我,我不吃。”面对孩子无来由的怒火,父母也很苦恼,好像是自己做错了一样。但是看孩子熬夜苦读,又不忍心批评,这样放任的后果就是孩子的脾气越发暴躁,稍有一丝不顺心就大发脾气,令家长无所适从。而在孩子发脾气时,如果采取打骂等严厉手段,则会令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变得更加叛逆,令亲子关系产生无法逾越的鸿沟。因此,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暴脾气时,要冷静对待,分析清楚孩子出现这样行为的原因。
其实,孩子脾气暴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良情绪无法得到宣泄。每个人都会有一定的情绪状态,大人能够冷静机智地应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可是孩子就不一样了,孩子的自控能力差,一旦不良情绪产生就会当场失控。孩子年幼无知,在遇到令自己生气的事情时,对负面情绪把握不住,不知如何表达,就只能通过激烈的方式来宣泄,比如哭闹、打斗、言语上攻击他人等等。
情景一:
可可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级,开学时,妈妈给她买了个可爱的新书包,可可喜欢得不得了,在班里逢人就炫耀。一天,同桌小兰不小心把买的饮料洒了出来,溅到可可的新书包上,这下惹火了可可。可可十分生气,指责小兰:“你真讨厌,看我的新书包被你弄得这么脏了,你赔我!”小兰也是个火爆脾气,回敬道:“不就弄湿了一点点嘛,你至于吗?”可可一听更生气了,两人渐渐从口头之争转变到大打出手,最后老师出面制止,这才停下来。
情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