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哈佛家训大全集
13576200000111

第111章 吝啬——锅里的肉永远熟不了

吝先生和啬先生

从前有两个十分吝啬的人,巧合的是,他们一个叫吝先生,一个叫啬先生。俩人还算是认识。有一天,吝先生到县城办事,恰好在路上遇到了啬先生,两个人互相打招呼,有说有笑,并结为好朋友,在分手时,相约在中秋节到子虚亭饮酒赏月,互叙友情,并约定吝先生备酒,啬先生备菜。

中秋节很快就到了,两人按约定的时辰准时来到子虚亭。见面时双方都是两手空空的,在石桌两旁相视而坐,他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为了打破尴尬的局面,吝先生首先站起来,用手作酒杯状,遥指天空,大声说道:“月光如水水如酒,请啬先生开怀畅饮。”啬先生也不甘示弱,伸出两只手指作筷子状,指着荷塘里的水深情地说:“池中有鱼鱼是菜,请吝先生大饱口福。”

两人“酒”来“菜”往,互敬互让,风雅非凡,好不热闹。啬先生手起嘴动,咂得啧啧作响,并连声说:“真是好酒,杜康也得逊色几分。”吝先生也把两个指头往嘴里送,自夸起来:“确实是好菜,山珍海味也难相比。”

这对小气鬼在亭子里的荒唐举动,引来不少过路的人驻足观看。其中有人认识这两个有名的小气鬼,便风趣地挖苦说:“今天两位仁兄赏月,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你们活着是吝啬汉,死了就是吝啬鬼。”

除了一些例外的情况以外,做人还是不要太过吝啬为好,尤其是对待你的朋友,如果真的是经济上有困难,你可以直接和朋友说,这样并不会遭到别人的轻视,反而会得到人们热情的帮助。只有以诚相待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吝啬实际上也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财富是要靠努力去争取才能得来的,一个人不去努力奋斗,就算再为人再吝啬,再节省,早晚也会坐吃山空。

铁公鸡的下场

这是一个发生在欧洲的故事,有这样一个吝啬的人,名叫艾波,他经常拖欠他手下的劳工法尼的工资。有一天,法尼找艾波要工资,艾波却假惺惺地说:“我也没有钱了,怎么办,我现在吃饭都成问题了!”法尼知道艾波在骗人,可他不敢说,只好走了。

可是法尼前脚刚一走,艾波就悠闲地拿着猎枪出去休闲打猎了。在打猎时,他看见树那边有火,就爬上树,偷听那些人的谈话。一个神仙说:“一个叫艾波的人总是拖欠长工法尼的工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袋金子丢到法尼家屋顶的洞去,帮他解决眼前的困难?”另一个同意了,于是决定明天晚上由天使把金子丢在法尼家。艾波听了很高兴,便急急忙忙跑到法尼家,说:“对不起,我不应该拖欠你的工资,所以我把我自己的房子给你!”法尼听了,就让一家老小搬着衣服去了艾波家。艾波在法尼家等了很久,可仍不见天使把金子丢下来,很生气,自己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都没得到。

其实,事情的真实过程是,天使那天真的来到了法尼家里,可是他看见屋里住的并不是法尼而是艾波,他当然也就不丢了,天使帮助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房子。何况是一个这样的人,不惩罚他就已经算是宽恕了,于是他转身离开。

所有一毛不拔的人在最后都将会一无所有,这是无数的历史经验所证明的事情,只有那些心地善良、勤劳肯干的人才会最终得到财富。做人要厚道,最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大方一点,很多事其实不必计较那么多,你在那上面所花费的精力可能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价值,这就是一种很不理智的得不偿失。而且一个大方的人,自然也会结识很多朋友,有了人脉,有了别人的帮助,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当然也就会有着源源不断的财富。

吝啬鬼的故事

洛姆是附近方圆百里有名的吝啬鬼,他的故事说起来简直就和笑话一样,一点都不次于世界文学经典形象中的“四大吝啬鬼”。比如他天天在学盲文,朋友不解地问洛姆:“你眼睛好好的,干吗要学盲文呢?”洛姆回答:“我不过是想晚上看书时能节省点儿电。”

每天洛姆还会做一个同样的工作,那就是致信给报社编辑部说:“如果你们再继续刊登《吝啬鬼的故事》的话,我将不再订阅你们的报纸。因为我的邻居对这篇连载极感兴趣,他每天都要向我借阅,我又不好意思不借给他。”

洛姆的衣袋里总是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旧信封、草纸、香烟壳等物,别人问他这是做什么用的,洛姆解释说:“我同朋友在一起吃东西,在吃完算账的时候,一面嘴里说‘我来!我来!’一面就从口袋里拿这些旧信封啦,草纸啦……一件一件拿出来,等到掏完的时候,朋友已经算过账付过钱了。”

一个慈善单位的筹款委员不清楚状况,竟然请洛姆捐款:“你是位富翁,做一点善事简直是轻而易举。”“你不了解我的内情,”洛姆说,“我91岁的老母亲已在医院里住了5年;女儿寡居无助,还要养育5个幼儿;两个兄弟又欠了政府一大笔税款。”

募捐者一听,连连道歉说:“我真不知道你有这么多负担。”“不,”洛姆说,“我只是想告诉你,我一分钱都不给他们,怎么会给你们呢!”募捐专员一听此言,都快傻掉了。

还有一天,洛姆的亲戚来到他家做客。正好外面来了一个卖熟牛肉的,洛姆亲戚对他说:“给我买斤牛肉吧,在你家净吃豆腐。”洛姆过意不去,只好出去买牛肉。

不一会儿,听外面传来讨价还价的声音:“3块一斤行不行?”

“不行!”

“5块一斤行不行?”

“不行!”

“7块一斤总行了吧!”

“不行不行,100块也不行!”

洛姆回来对他亲戚说:“不知怎么的,他就是不肯卖给我。”他亲戚只好自认倒霉。晚上洛姆的妻子训斥他:“你是傻了吧,3块一斤不行,还要7块?”

洛姆说:“哪儿呀,我是拿砖头和他换呢!”

洛姆早晨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太太去世了。起初,他吓得脸色惨白,随即,却穿着短裤往楼下跑去,并大声叫着:“阿里!阿里!”阿里是他家的女佣,正在厨房准备早餐,听见主人叫唤,忙问:“先生,什么事啊?”洛姆回答:“今早少煮一个鸡蛋!”

洛姆到晚年患了重病,医生开药说要用人参,洛姆说:“我买不起人参,听天由命好了。”医生改口说:“那用熟地也可以。”他还是摇头:“熟地也很贵,买不起,我死了算了。”医生对这个要钱不要命的家伙实在没办法,便随口说:“另外有个方子,用干狗屎调一两红糖冲服,也可以治你的病。”洛姆一听,一跃而起,急问:“不放糖可以吗?”

当然,洛姆的故事我们可以当笑话看。但是并不应该笑笑就算了,我们应该明白吝啬者在生活中是多么可笑和可悲。吝啬者往往金钱、财富都不缺,不然也不能称为吝啬了。一个经济条件不好的人,适当节省,是正常的,也是值得称赞的行为。然而那些吝啬鬼虽然富有,但他的灵魂、他的精神却日趋贫穷。吝啬果真能给吝啬者带来愉快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其实吝啬者的生活是最不安宁的,他们整天想着挣钱,最担心的是丢钱,唯恐盗贼将他的金钱全部偷走,唯恐一场大火将其财产全部吞噬掉,唯恐自己的亲人将它全部挥霍掉,因而整天提心吊胆、坐立不安,当然永远不会是愉快的,就这样在无聊的恐惧中度过自己那空虚的一生。

福特的“吝啬”

迈克是一个普通的新闻记者,任职于纽约的一家没什么名气的报社。一个周末,他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看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其中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福特先生。福特手里拿着一张菜单走向服务生,微笑道:

“小伙子,你看看是不是账记错了?”

服务生很自信地回答:“不可能啊。”

“你再仔细算一算。”福特宴请的几位企业家已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

看着福特认真的样子,服务生不以为然道:“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不会在意的。”

“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坚决地纠正道。

服务生只得低头花了一番辛苦凑够了50美分,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

看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低声嘀咕道:“真是小气,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

“不,小伙子,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幕情景的迈克,抑制不住地站起来,“他刚刚向慈善机构一次捐出5000万美元的善款。”迈克拿出一张两周前的报纸,将上面的一则报道指给服务生看。

服务生不明白了:“如此大方,又如此富有的福特先生,为什么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的50美分,这难道不会被人笑话么?”

“他懂得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赠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就在福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迈克忽然领悟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成功经验,那就是——没有理由不认真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

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迈克成为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

这都是向福特先生的吝啬精神学习的结果。吝啬用对了地方,一样会给我们带来成功积极的人生!

形形色色的吝啬鬼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名叫庄周,最善于用小故事来讲大道理。后人敬称其庄子,庄子由于家贫,所以不得不经常靠借钱为生。这天,庄子来到了监河侯(官名)的住处。想从他那借点粮食,好让自己渡过难关。

监河侯一听说庄子是来向他借钱的,他当然早有准备,把心里的想法忍了下去,马上摆出一副笑脸,说道:“好说,好说!我非常愿意借给你,可是现在我手上实在没有钱啊!要不你再忍耐两天,等我收了租子之后一定借给你300金,好不好?”

庄子听后愤怒地和他理论:“昨天我经过这里的时候,听见有个声音在叫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轮碾过的沟中有一条鲋鱼。我觉得很奇怪,就问那条鲋鱼:‘你为什么会在这呢?’那条鲋鱼可怜巴巴地说:‘我是从东海来的,如今被困在这里了,你有一升水救我吗?’我一听是东海来的。就说:‘你等着,我这就去游说吴越之王,让他开凿运河,引长江之水来救你。’鲋鱼听后生气地说:‘你不愿意救我就算了,如果照你说的,你还不如干脆把我卖到鱼店里去算了。’”

监河侯听后满脸通红,半天说不出来话了。

庄子临场发挥的这则寓言讽刺的是那些形式主义、言过其实的人,但它从另一个方面也狠狠地讽刺了监河侯这个表面大方、实质吝啬的小气鬼。

古今中外,吝啬鬼的形象不仅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在世界文学史上,有四大最典型啬鬼形象,他们分别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个典型的吝啬鬼的形象,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莫里哀喜剧《吝啬鬼》中的阿巴贡,富甲一方,但最后死无葬身之地;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家财万贯,拥有上千农奴但却吝啬至极,经常去捡破烂,最后连他的女儿都离他而去;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嗜财如命,连他的女儿都不能碰他的财产,直到临死前每天看一眼他的金子,最后带着“遗憾”死去。

中国的文学作品也没有放过这些吝啬鬼,最典型的恐怕要数《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临死之前还伸着两个手指头不肯断气,直到妻子道出“天机”,子侄们熄灭了那两根灯草,他才满意地闭上了眼睛。

这就是吝啬,一个会使人失去亲情、友情、爱情的人性弱点。一个无情的性格,就不用说这些亲人和外人了,吝啬鬼的最大特征,是连他自己都享受不到财富的好处,最终沦为金钱的最纯粹的奴隶。一般来说,生活中那些吝啬的人,目光短浅,对投资持有怀疑态度,只想着节流却不懂得开源,也赚不到太多钱。没有人靠吝啬发家,只有人因为吝啬而痛苦,被人嘲笑,甚至被写进文学作品里,成为永远流传下去的笑柄。

吝啬不分远近

著名的西方思想家罗素说过,吝啬比其他事更能阻止人们过自由而高尚的生活。

诚然如是,吝啬基本上是一种不会给人带来任何愉悦和快乐的东西,不论是吝啬者本人还是吝啬者身边的人都深受其苦,其中以吝啬者本人最为痛苦,也最为可笑。这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凡是吝啬的人一般都是自私的、贪婪的。总想不劳而获或者少劳多获,因而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算计他人、算计社会,一般的情况是:在吝啬者口袋里的金钱或多或少地都带有不洁的成分。廉耻都会沉沦在吝啬者的吝啬之中。一个人过于吝啬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与人交往只索取不奉献。

从前,有个非常富有,非常快乐的男孩叫菲比,他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并且拥有一座村庄里最美丽的花园。小菲比有很多的朋友,其中有一个磨坊主叫罗恩。罗恩是个很富有的人,他总是自称是小菲比最忠厚的朋友,因此他每次到小菲比的花园来时,都以好朋友的身份拎走一大篮子美丽的鲜花,在水果成熟的季节还拿走许多水果。

罗恩经常说:“真正的朋友就该分享一切。”但是,他从来没有给过小菲比什么。冬天的时候,小菲比的花园枯萎了。“忠实的”磨坊主朋友却没去看望过孤独、寒冷、饥饿的菲比。

罗恩在家里的时候,又摆出一副诚恳的表情对他的家人说:“冬天去看小菲比是不恰当的,人们经受困难的时候心情烦躁,这时候必须让他们拥有一份宁静,去打扰他们是不好的。而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小菲比花园里的花都开放了,我去他那采回一大篮子鲜花,我会让他多么高兴啊。”

然而孩子总是能一语道破天机,磨坊主天真无邪的儿子问他:“爸爸,为什么不让小菲比到咱们家来呢?我会把我的好吃的、好玩的分给他一半。”没想到磨坊主却被儿子的话气坏了,他怒斥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他说:“如果小菲比来到我们家,看到了我们烧得暖烘烘的火炉、我们丰盛的晚饭,以及我们甜美的红葡萄酒,他就会心生妒意,而忌妒则是友谊的大敌。你还小,怎么会懂得这些道理!”

磨坊主的论调无疑是吝啬者自己的堂皇之词。说得再好听,也不会把别人骗倒,连自欺欺人都算不上,顶多是一种“自娱自乐”。

适当的小气是可以理解的,但吝啬到了骨子里就是不可原谅的。青少年朋友一定要睁开慧眼,早日认出你身边那些自私、狠毒到骨子里的伪善者,提防他,远离他,唾弃他。

永远依靠侥幸心理是无法实现美好人生的,永远依靠侥幸心理来获得财富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真正美好与成功的人生绝不是依靠侥幸,而是依靠我们坚定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