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规矩和爱
1357700000015

第15章 规矩和爱:规矩和爱的太极图示

我曾试着用各种比喻来解释规矩和爱的对立统一关系,但总觉得词不达意。有一天,我看着太极图圆美的曲线,体会着阴阳两极流动的张力以及和谐的交融,心中豁然开朗。这正是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最好的图解。

太极图是中国古人用阴阳两极对立而又统一的互动来解释世界万物的化生。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用阴阳两极“互为其根”来描述二者的相互依赖和一体性。规矩和爱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爱为规矩之根源,规矩为爱之保障。太极图不仅直观地图解了规矩和爱这种微妙而复杂的辩证关系,也帮助我们反思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的家庭教育结构的合理性。

规矩和爱的融合性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统一规矩和爱的关系。真正的爱是带有规矩的爱,而真正的规矩是体现爱的规矩。太极图非常清楚地诠释了这样的统一关系。若把爱和规矩当做阴阳二极,可以看到二者相互交融,浑然一体。这就意味着规矩和爱本质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太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就明确地表达了规矩和爱的融合:规矩中有爱,爱中有规矩。这是最理想的教育境界,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规矩和爱无论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整个教育的效果。本书中有很多失败的案例都是规矩或爱走向偏颇的结果。相反,当我们能把规矩和爱在我们的教育艺术中很好地融合统一时,就到达了爱即规矩,规矩即爱的境界。表象上严厉的规矩,体现的却是大爱。表象上的大爱,本质上却是严厉的规矩。已不能简单区分二者,陶行知先生着名的四块糖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石头砸同学,将其制止,并让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经在那儿等候了。陶先生掏出一块糖,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学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陶先生拿出第四块糖:“你已经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糖发完了,谈话也该结束了。”

看上去,一团和气的陶校长的四块糖尽是爱的体现。但其结果是让学生自己承认那很不容易承认的错误:“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样的方式。”这样的规矩不仅要求高而且难做。因为孩子往往因为看到别人不合理在先而无视自己的错误。这位同学刚到校长办公室时一定有很多委屈,想着怎样为自己申辩。但是陶先生却用爱的方式让这位同学一下子自己领悟到了那深处的规矩。这个严厉的规矩教育是在爱的包容中实现。我相信这位同学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个爱的规矩。能将爱和规矩做到如此统一,陶先生真不愧为当代的教育艺术大师。

规矩和爱的对立性在太极图中,阴阳两部分虽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其相互对立也是一目了然。这样的对立关系在规矩和爱的体系中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有人认为规矩和爱是永远对立的,给孩子做规矩一定会伤害到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持这个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孟子。大家都知道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本善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所以他强调的是爱。但是孟子从来没有忽略过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老话最初就是出自孟子之口。在《孟子?离娄上》有这样的内容。“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翻译过来就是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所以孟子认为规矩是画出方圆和行出仁爱的手段和保障。但是论到家庭中父亲给孩子做规矩时,孟子则认为规矩会损害父子之间的爱,甚至提出最好两个家庭易子而教。”

《孟子?离娄上》写道: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

翻译成现代文的大意是: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自己的子女,为什么?”孟子说:“从情势上来说因为行不通。教育人的人当然是要用正道教育;用正道教育子女而子女不能落实,就会引起父亲的愤怒;引起愤怒之后,就会造成父子之间的相互伤害。(孩子说)‘夫子拿正道来教导我,夫子自己并没有完全符合正道。’这就会造成父子之间的相互伤害。这样父子之间相互伤害,也就使父子之间关系不好了。古代的时候是换别人来教育子女,父子之间不因为善不善而互相责备,一旦以善不善而相互责备就会造成心情背离,一旦造成心情背离,没有比这种不祥更大的。”

孟子在这里提出了规矩损害爱的两个重要原因。首先,由于孩子的行为达不到规矩的要求,父亲就会因为愤怒而伤害父子之间的爱。其次,由于孩子指责父亲自己所行不正,这样的责备让父子的彼此情感受伤。仔细分析孟子所讲的这两种情况,我认为并非因为规矩而是父亲自身的不足损害了爱。首先,父亲的愤怒是因为缺乏忍耐,本身就是爱的不足。其次当父亲因为自己行为的过失而失去了做规矩的权威和力量时,积极的方法是父亲应该因着对孩子的爱来改善行为,而不是像孟子所提倡的那样用简单的易子而教来掩盖父亲自身的不足。

我不否认在特定的情况下,适当的易子而教可以是一种补充的家庭教育方式。例如,在美国很多家庭都会给孩子找一个教父或者亦师亦友的长辈(英文叫mentor)。但是孟子所谓的易子而教显然比这样的情况走得更远,是把双方的孩子送到对方的家庭里生活接受规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在孟子看来规矩和爱之间存在着永远无法调和的对立关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易子而教来回避和割裂规矩和爱的关系。

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混淆了规矩和爱暂时的对立和长远的统一。在教育孩子的短暂过程中,规矩和爱确实存在着暂时的对立和分离。但是这种暂时的对立,从长远来看,规矩未必一定损害父母对子女的爱。确实,做规矩时我们很难让孩子直接感受到父母的爱,但不意味着永远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特别在传统的中国家庭教育中,很多子女都是长大后才开始体会到父母的爱。所以,从长远来看,这种规矩之后的爱不仅不会让子女疏远父母,反而可以让子女更加感恩父母的用心良苦。当然,要实现规矩和爱长远的统一,需要我们平时有爱的积累。就像一个银行账户里面储存的是爱,每次做规矩都会用掉一点爱。如果没有平时爱的积蓄,每次规矩都是透支,时间长了会彻底坏账。相反,平时有爱的积累,每次做规矩虽然会支出一些爱的现款,但不至于坏账。从长远来看,做规矩就是一种爱的投资,如果能量入为出地使用爱的储蓄,不仅不会失去爱,还能在将来产生更大的爱的回报。

太极图中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基本结构是严父慈母。但是如果简单地把父母的教育角色分割成对立的规矩和爱的功能,父母之间会常常发生争执,产生矛盾。这样的家庭中往往是严父有规矩缺乏爱,慈母只爱不做规矩。这样爱和规矩的分离无论对做规矩还是爱孩子都会产生困难。正如陶行知先生总结的那样:“父亲往往失之过严,母亲往往失之过宽。父母所用的方法是不一致的。虽然有时相辅相成,但流弊未免太大。因为父母所示方法之宽严不同,子女竟至无所适从,不能了解事理之当然。并且方法过严,易失子女之爱心;过宽则易失子女之敬意。这都是父母主张不一致的弊病。”

而在太极图中,父严和母慈之间的关系就不是一条泾渭分明的直线,而是用柔和的曲线来相互融合。如果黑色代表父严,白色代表母慈。在太极图中黑色的父严中有一点白色。这个白点可以理解为严父的爱,这种在规矩背景中突兀的爱体现的是一种很高的教育境界。《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作为一个父亲,最高的境界就是慈爱。这是对太极图中的严父之爱的最好诠释。太极图中白色的母慈中也有一个相应的黑点,这一点可以理解为慈母之严。中国历史上两位最伟大的母亲都明确地为我们昭示了这个道理。无论孟母或岳母,她们为世人所尊崇的不是一般的母性的慈爱,而正是她们母爱中体现的理性和严格。所以这两位伟大母亲的也在告示世人:为人母,止于严。

规矩和爱的辩证关系不仅在中国传统的太极图中得到诠释,在现代的西方教育研究中也同样得到了论证。下面我就用一个影响深远的理论模式详述为人父母中规矩和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