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上市之后,马云只是象征性地持有1.89亿股股份,而他拥有的股票价值大概有22.68亿港币,除去马云之外,名列阿里巴巴财富榜上的前三位是蔡崇信(阿里巴巴的创办人之一)、阿里巴巴B2B的首席执行官卫哲、财务总监武卫。而将近1000名的百万富翁,让阿里巴巴成为有史以来互联网企业创造的最大的富豪工厂。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在上市之后发生过造富运动,但是这些造富运动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富豪。其中百度上市创造了240位百万富豪,数量远远低于阿里巴巴的造富运动。
能够产生如此多的富豪,这和马云的分享理念有很大的关系。马云在谈到股份的时候曾说过:“从第一天开始,我就决定把这个公司的股权分散,这样员工才会拥有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干劲,其他股东才会更有信心。”
让资本来找自己
我想,做互联网的不可能不熟悉资本、不熟悉风险投资。但我要说的是,我们不能跟着风险投资走,而是要风险投资跟着我们企业家跑。
--马云
回顾创业的各个阶段,就会发现每一次阿里巴巴的巨大跨越,都和马云的资本运作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创业初期,高盛投资的500万美元让阿里巴巴度过了互联网的“寒冬”;2000年,日本软银投资的2000万美元让阿里巴巴得到了扩张;同时,并购雅虎中国让雅虎为阿里巴巴注入10亿美元的资金,而这一次,也为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奠定了基础。
所以,很多时候,马云都在强调,不是他在到处找钱,而是钱在到处找他。相信没有几个企业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马云说过:“我们从不会跟基金去要钱,1999年以来,我们对于风险投资的选择就非常严格。”而事实也正是这样,马云的身边一直都是不缺少资金的,得道者多助,马云的身边也一直围绕着很多帮助他的人。
根据自己的创业经历,马云作出这样的总结:“我从校园出来,是因为我一直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就是要用我自己的智慧和所学的知识去做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一个属于自己的企业。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经商主要依靠关系,另外胆子大就可以了;到了90年代的后期,很多商人依靠的是资金和关系。如今的21世纪,中国的企业发展依旧是依靠关系、金钱,而不是依靠企业自身的智慧、勤奋和创造力的话,那么,可以很残酷地说,中国企业是没有机会的,也不会有太大的希望。而我的梦想就是依靠我自己的知识和独有的创新能力让资本围着我转,然后以此创建我自己的品牌文化。”
马云成功收购雅虎中国之后,他的麻烦也就接踵而至,而阿里巴巴也成为了其他互联网企业共同的敌人,这在外人眼中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阿里巴巴不断地受到来自各方的打压,几乎是没有安宁的日子。在接手雅虎中国之后的第一天,马云走进公司的大门,就从几百双的眼睛中读出了几十种的心态,有些员工是迷茫的,有些是愤怒的,有些是充满希望的,有些是无奈的……各种各样,这让马云感到这一次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收购行为,雅虎的员工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一次组织的重塑,这样他们才会有核心的价值观和方向感。
之后,马云就希望能够把阿里巴巴的企业理念灌输给雅虎中国,但是,雅虎中国所有的理念都是来自美国。马云当机立断切断了雅虎中国和美国的一切联系,工作期间,员工不准和美国雅虎有任何形式上的沟通。最终,马云还作出了一个巨大的决定:让雅虎中国独立,除了关于人事和财务方面的问题,雅虎中国不用全面向阿里巴巴作其他方面的汇报,并且能够和阿里巴巴进行业务交流和资源共享。
这样的发展,让很多人认为,阿里巴巴和马云最终一定会被雅虎全球控制。听到这样的言论,马云的回答是:“我已经强调过很多次,资本是在围绕着企业家转圈的,而不是相反。我永远不可能被谁控制住,否则我宁可放弃。我希望我自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企业家,我希望我是站出来和资本周旋的!”
一个企业要想长足发展,一个企业家要想领导一个企业,依靠的永远都不是资本,而是市场。马云说到自己创办企业的初衷时说:“财富和金钱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分享而不是控制,我让资本来找自己,然后帮助更多的人赚钱。”对于阿里巴巴来说,他们的董事会从来都不会讨价还价,永远都是在解决问题,他们的董事会懂得创新,更懂得把资本和创新结合在一起。所以,阿里巴巴从来都没有被任何的资本控制过,一直都是资本在寻找他们。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所有杰出的企业家都可以不眨眼地作出十几亿元的投资决定,同时又会节省每一分他认为应该节省的钱。正是对钱的价值的尊重,才能让投资发挥最大的价值。
--马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它出自宋代夏元鼎的《绝句》,意思就是说特别需要的东西自己费了很大的力气都没有找到,但是无意中却突然得到了。这句话用在马云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这正是马云创建、发展阿里巴巴的真实写照。
1999年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的一年,正是这样的火热势头,引起了很多的风险投资机构的重视。在当时,非常有名的投资机构有老虎基金、软银、高盛……他们已经开始大规模地在中国市场上进行投资,也正是这些投资公司大规模的资金注入,对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起到了一个很强的推动作用。当时的新浪网得到了华登1600万美元的资金注入;搜狐先后也获得了3600万美元的资金注入……在此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都进军了纳斯达克,而他们的投资者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但是,马云这个时候却异常冷静,他没有被眼前的情景冲昏头脑。也有投资公司希望对阿里巴巴进行投资,但是马云都婉言谢绝了,拒绝对方不代表阿里巴巴不需要大量资金,马云整天和蔡崇信一起忙着为阿里巴巴寻找合适的注入资金。虽然投资公司很多,大家也愿意投资,但是马云的要求却非常高,所以一直没有找到非常合适的投资公司。最后,阿里巴巴命运的转折却来自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
一次,蔡崇信从美国搭乘飞机返回中国台湾,在飞机上遇到了一位姓林的女士,两个人都是学习经济的,所以有很多共同语言。两个人一见如故,在攀谈的过程中,这位林女士表示高盛基金非常看重中国的互联网市场,并有意在中国进行投资。听到这里,蔡崇信马上把阿里巴巴介绍给了这位林女士。就是这一次偶然的攀谈,让阿里巴巴得到了发展历程上第一笔资金。
之后,通过林女士的引荐,高盛基金派人对阿里巴巴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但是,对于高盛来说,他们一向注重的是传统行业,他们从来都没有对这种高科技产业进行过投资。所有,阿里巴巴能否得到这次的投资,其实也没有很大的把握。高盛通过几次的考察之后,最终表示对阿里巴巴非常满意,这让马云和蔡崇信一下子变得如释重负。
阿里巴巴的第一批注入资金就是500万美元,这对于当时来说,不仅让阿里巴巴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还让业内感到非常轰动。在这件事情之后,蔡崇信对这次融资进行了总结:“其实,当时阿里巴巴对高盛的谈判空间很小,几乎没有什么余地,虽然当时的互联网行业很热,但是我们并没有钱,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让我们没有办法和高盛进行讨价还价。但是,到了第二次的时候,阿里巴巴已经很有钱了,这个时候我们谈判的余地就非常大了,可是高盛的要求还是非常高,他们和其他的投资公司相比,提出的条件真的很苛刻。但是,马云和我经过商量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和高盛合作,一是因为对方是在美国非常著名的投资公司;二是对方的规模非常大,看问题的眼光可能更加长远一些。所以,我们差不多商量了10分钟左右,这件事情就定下来了。”
蔡崇信的这番话可以说明当时的阿里巴巴确实非常困难,也非常有忍耐力,但是不能不说的是马云的眼光,他更看重的是高盛这个投资品牌。因为,在马云的眼中,高盛有很强的能力,在投资市场上他们可以呼风唤雨,而在市场上,他们也有极强的号召力。
1999年,阿里巴巴在得到高盛的第一笔风险投资之后,在杭州有了新家,从此开始了阿里巴巴的创业期,一年之内,马云带领着阿里巴巴在高盛提供的肥沃土壤里快速地成长着。2000年,阿里巴巴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的来临,让资本的呼声更加高涨,而此时,阿里巴巴也在筹划新一轮的融资。这时候的阿里巴巴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趋势,此时的马云底气十足,对新一轮的融资充满信心。
马云对自己、对阿里巴巴、对风险投资的要求非常严格,经过多次的考察和比较,马云最终选择了日本软银的孙正义,而这一次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因为马云说过:“我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而孙正义就是这样的聪明人,每次和跟他聊天的时候,我根本不用多说什么,孙正义就能够听懂。”
尽管马云曾经两次高考落榜都是因为自己的数学不好,但是对于融资这个问题,马云的头脑却是异常清晰,而这个时候的他,也很清楚不当的注入他人的投资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会给阿里巴巴带来什么样的麻烦。每次在他几乎走投无路的时候,都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这还是要归功于他高速运转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