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蓝色蜃楼
13757000000235

第235章

中国西部治沙研究基地在引黄工程还未确立之前,就意识到了浇灌用水的重要意义,水是生命之源,要遏制土地的进一步沙化,没有水,一切都是空谈。如何解决研究用水的问题?刘万忠们挖出的地下井给张学武带来了惊喜。他决定凭依这眼地下井从事沙漠治理的研究,破解沙漠治理的难题。为了充分发挥地下水井的作用,张学武在研究经费中抽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来配置这眼井的抽水设施。

取水的设施被安装起来了,伴随机器的轰鸣,甘甜清冽的地下水喷涌而出。于是沙漠中开发出来的大片土地得到了灌溉,那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沙生植物,也因为得到了井水的灌溉抽出了嫩绿的叶芽。因为有了水,绝望的沙漠迎来了生命的春天,而研究基地上的员工们心中也充满了欢乐。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浇灌沙漠土地的井水,竟然要消耗掉大量金贵的柴油,才能被提取出来!大家的热情一落千丈。用这样贵重的井水来种草种树,无论怎么说,俭朴的庄稼人也不能接受,就是张学武和赵楠也觉得很不合算。如何降低沙生植物的生长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水源的利用效能,张学武冥思苦想,费尽了周折。

“用这样金贵的水浇地,还采用大田漫灌的方法,显然非常落后和不合时宜。如何发挥井水的最大作用呢?我看还是用老办法好。这话怎么说呢?我是有依据的。”在张学武召开的破解难题的诸葛亮会上,刘万忠神情凝重地说道,“过去,我们从刘家井上弄来一桶水,采用穴灌的方式,一桶水起码能浇灌五十到六十株苗木。尽管工作效率不高,但一桶水的成本也不是很高。现在我们有了机井,没有水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但是这水却金贵得让人不敢使用。我认真想过,不是井水太贵,而是浪费掉的水太多。怎么减少浪费呢,最笨的办法,就是仍然还使用穴灌技术。能不能把水抽出来,先存放在一个水池里,等到需要的时候,然后再用水桶拉运到地头上去给苗木灌水?这样的话,就能解决掉浪费井水的问题了……”

“这个方法固然能节约用水,可是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呢?”

张学武提出了他的疑问,认为刘万忠的办法虽然在节水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发展生产,不适于大规模改良沙漠土地,也不适于大面积种植沙生植物。他一边分析刘万忠的设想,一边顺着刘万忠的思路思考,他自言自语地自问自答道,“用什么办法能够代替大田漫灌技术,把水直接送给需要浇灌的苗木?用水池把水首先储存起来,这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思考,因为它可以明显提高井水使用的计划性。是的,这是一个颇具建设性的建议,完全可以被肯定下来。然后用什么方法把水池中的水送到需要浇灌的田地中去呢?用水桶送,显然非常落后……”

“为什么不采用以色列的滴灌技术?你难道忘了?”赵楠突然眼前一亮,由刘万忠提出的穴灌技术,联想到他们在以色列参观时看到的滴灌技术,那可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治沙技术呀,这项技术,不仅治沙效果明显,而且设施配置也最为经济。她兴奋地介绍说,“就是那种用塑料导管把水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去的技术。”

“对呀,我怎么把这个技术给忘了!”经赵楠提醒,张学武也一下子记起了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就用这个技术,修建一些储水塔,首先将水储存在储水塔中,按照需要开启控制水阀,用最少量的水,浇灌最多的苗木,就肯定能够提高井水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井水的提取成本。”

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治沙站的各项研究工作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后来,他们在方翔楠教授的帮助下,张学武和赵楠率领着基地科研人员联合攻关,通过研究刘万忠建在刘家井上的“塑料大棚”,发明了“日光温棚”。这些技术的推广使用,使得大片的土地被开发利用了起来,治沙效果明显提高,张学武和赵楠提出的治沙理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一点一点地变成了现实,寂寞的千古沙漠,也一天天焕发出了迷人的春色。

如今,为了彻底根治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党和国家决定将黄河水引进腾格里大漠,相信它的到来,必定会给这片土地增添无限的活力,这片荒芜的土地,肯定也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为了进一步扩大治沙成果,改良沙漠生态环境,化害为益,开发利用沙漠资源和土地,西部治沙研究基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移民搬迁与沙漠开发治理紧密结合起来,加大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掀起人类向沙漠进军的高潮。在联合国环保组织和国家西部治沙研究院的支持下,金沙湾治沙研究基地积极争取项目,引进治沙资金,在林区内新建了二十个农林实验基地用以安置移民。并以新建的基地为依托,采用“以工代赈”的扶助政策,扶持帮助移民定居林区,发展沙漠林农产业,加大了腾格里沙漠的治沙力度。与此同时,县农林部门围绕金沙湾治沙研究基地,也在林区的外围地区,即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地区加大了移民的安置力度。两方面紧密配合,合理安排移民,借用大批移民的力量,构成了对腾格里沙漠的“围剿”态势。

为了解除林区内搬迁移民的后顾之忧,治沙研究基地还为各新建基地和移民点配置了水电,并就处在不同区域中的移民管理方式做了明确的规定。林区实验基地中的移民,和移民点中的移民的管理方式是不同的:实验基地中的移民,采用的是“基地领导,定向承包,谁管理,谁受益”的生产管理形式进行管理,而移民点中的移民,采用的则是完全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处在林区中的一个实验基地,占地面积一般在五百亩到一千亩之间,安置移民二百到五百人;处在林区边缘上的一个移民点,所拥有的土地则根据人口来配置。实验公司由国家治沙研究基地和县林业局统一管理,而移民点则由地方乡镇管理。实验基地的性质相当于林业公司,而移民点实际上就是村民小组。

刘万忠所在的金沙湾治沙站,是西部治沙研究基地的本部所在,由于起步早,而且配置先进,已经远远走在了新建的研究基地的前面,成了治沙护林的排头兵,而新建的实验基地,由于刚刚起步,几乎还只是一片空白,要想早日取得成果,还需要艰苦地努力。西部治沙研究基地,现有这样的实验园地二十五个,占地面积大约在三万亩左右,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经过几年的持续开发,就一定会变成一个树木葱茏,林草茂盛的绿色海洋。

张学武和赵楠雄心勃勃,他们设计好了,迟早要将那一座座沙山沙梁推倒散平,建成庄田和工厂!他们甚至希望将腾格里沙漠在地球上永远抹去!但是,他们错了,他们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违反自然规律,本身也将是很大的错误。正是因为这样,大自然让他们在事业蓬勃发展的时候,遭受了一次沉重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