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0卷)
138000000140

第140章 报前怨陈轸设套 觅退路商鞅求和(2)

公子疾、司马错端正坐姿,屏息。

商鞅伸出食指:“第一桩,”看向公子疾,“出具告示,商於十五邑暂缓施行秦法,免除五年赋役,以安抚楚民。”

公子疾问道:“缓多久?”

“先三年吧,”商鞅迟疑一下,“不,五年。”

公子疾面露难色:“同为秦民,如果商於缓行,恐他邑不服,譬如河西。”

商鞅白他一眼:“君上既将商於封鞅,商地就当与秦地不同。”

公子疾拱手:“下官遵命。”

商鞅伸出食、中二指:“第二桩,”转对司马错,“拆除现武关,东移,在於城东选址重建,同时,改造峣关。”

司马错问道:“怎么改造?”

“双向防御。”

“双向?”司马错不解了,看向公子疾,半是自语,“峣关西面是咱自家的土地呀!”

商鞅声音严厉:“执行命令!”

司马错拱手:“末将得令!”

几件大事确定之后,商鞅命令司马错镇守商城,改造峣关,修建城防,命令公子疾镇守於城,按照设计改建宫殿,自己则与冷向返回咸阳。

及至蓝田,商鞅夜宿驿馆,天将亮时再做噩梦,忽地坐起,大叫:“来人!”

朱佗急道:“主公?”

商鞅喘气道:“有……有刺客!”

朱佗怔道:“主公,佗一直守值,未听到任何动静,只有你突然间大口喘气,好像……做噩梦了!”掌灯。

商鞅环视四周,缓缓嘘出一口气:“哦,是吗?”呆坐一会儿,看向朱佗,“对了,明日晨起,挑选五十锐士,全部便装,随寡人进山!”

朱佗拱手:“敬受命!”

翌日晨起,一行五十二人开至终南山寒泉。

将近寒泉谷时,商鞅吩咐道:“你们留在此处吧。”

朱佗审视静幽的山谷,悄声道:“主公,山高林密,万一……”

商鞅看看山林,点头:“好吧。”

及至寒泉子草堂,朱佗命令五十名卫士散布四周,为原本清幽的山谷平添了杀气。

贾舍人迎住商鞅,带他前往草堂。

寒泉子没有迎他,而是坐在席位上等候。

商鞅进门,深揖道:“前辈在上,卫鞅有扰了!”

寒泉子拱手还礼,指着对面席位:“商君请坐!”

商鞅坐下。

贾舍人斟好茶水,退出。

寒泉子盯住商鞅,声音清淡,直入主题:“商君乃百忙之身,此来寒舍必有大事,老朽能得闻乎?”

商鞅一脸苦相:“不瞒前辈,晚辈近日几番遇险,时有惊梦,日不得安,夜不得寝,苦思无解,特来求请前辈指点迷津!”

“敢问商君遇到何险?”

“刺客。已几番行刺了。”

“刺客为何人?”

“未曾抓到,据鞅臆测,当是旧党。”

“有何惊梦?”

“被人追杀。”

“什么人?”

“什么人都有,多是旧党亡魂!”

寒泉子闭目冥思。

商鞅凝视他,静默以待。

良久,寒泉子睁眼:“归隐林莽吧。”

商鞅似乎没有料到是此指点,略觉愕然。

寒泉子缓缓道:“先圣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你已割地封君,位极人臣,当是功成名遂,可以追寻天之道了。”

商鞅默然以对。

寒泉子闭目。

有顷,商鞅抬头,语气坚决:“非晚辈不知进退,是晚辈退不得!”

寒泉子睁眼看他,目光征询:“为何退不得?”

商鞅苦笑:“一是旧党余孽不会放过晚辈,晚辈无处可退;”略顿,“二是壮志未酬,晚辈不能退!”

寒泉子略作诧异:“敢问商君壮志?”

“鞅之志,让秦法长存于世,惠及天下!”

寒泉子轻轻一叹,没有接声。

“前辈因何而叹?”

“为痴狂而叹。”

商鞅怔了下,拱手:“晚辈愚痴,敬请前辈详解!”

“就老朽所知,除道之外,天地无长存之物,除德之外,无物可惠及天下。”

长时间的沉默之后,商鞅拱手道:“晚辈受教!”

寒泉子盯住商鞅:“商君若无大事,”腿收起来,作势起身,“老朽尚有功课要做!”

显然,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商鞅急道:“前辈……”

寒泉子重新坐好,看向他。

商鞅拱手:“晚辈并非贪生怕死之人,只是大功未竟,大业未定,晚辈眼下死不得,也不能死!然而,旧党余孽处处皆是,防不胜防,时刻想夺晚辈性命。晚辈此来,是想求请前辈指点一个万全之策!”

寒泉子淡淡应道:“回禀商君,就老朽所知,天下不存在万全之策!”

“这……”

“不过,”寒泉子话锋一转,“天下亦无不可解之事!”

商鞅眼前一亮,急切问道:“敢问何解?”

“你可去寻访一人,他或有解招。”

“何人?”

“孟兰皋。”

“孟兰皋?”商鞅沉思有顷,“晚辈可往哪儿访他?”

“前些年听说他供事于太庙,近况如何,老朽就不知了。”

商鞅拱手:“谢前辈指点!”

从终南山回来,商鞅入宫觐见孝公,将商於局势悉数讲述一遍,包括缓行秦法,定都於城,改建峣关、武关及各地城防的事。孝公轻咳几声,淡淡说道:“商於既然封给你了,就是你的,如何治理,也是你的事。”

商鞅略是一怔,起身叩首:“商於是君上的,臣不敢独断!”

“呵呵呵,”孝公迭声笑道,“好吧,就算是寡人的,你方才所奏,寡人准允!”

“谢君上厚恩!”商鞅叩首。

君臣又聊一时,孝公突然剧烈咳嗽起来,一度咳得上不来气,内臣急来捶背。

商鞅目不转睛地盯住孝公。

孝公咳过一阵,喝下几口水,给商鞅一个苦笑,叹道:“唉,瞧这咳嗽,真还与寡人摽上劲了!”

“君上,”商鞅奏道,“臣在返回时,入终南山访仙,得遇寒泉先生。寒泉先生为旷世奇人,神功了得,臣想请先生入宫为君上诊治,请君上准允!”

“不瞒爱卿,”孝公缓缓应道,“你说的这位寒泉先生,寡人晓得。寒泉先生志在清修,是不会出山的。再说,寡人之疾寡人晓得,不过是每天咳嗽几声而已,静养几日也就好了!”

见孝公这么应答,商鞅不好再勉强了。为了不影响孝公“静养”,商鞅告辞。

回到府中,商鞅开始审阅他不在府时各地发来的报表,正在审核,冷向进来,压低声道:“君上,孟老先生访到了!”

“哦?”商鞅急看过来。

“老先生为太庙后殿执事,司香火供奉,已于去岁离职,在咸阳城外置买一处老宅颐养天年呢。”

“有请老先生,备上厚礼!”

“向这就去!”冷向转身就走。

商鞅叫住:“慢。”

冷向顿住,转身。

“转告老先生,鞅碍于诸多不便,不能躬身造访,敬请宽谅!”

“向记下了。”

孟兰皋家位于咸阳一个偏僻街区,是个老旧宅院,地方不大,但干净整洁。院门两侧种满花卉,柴扉虚掩。

冷向带着几个下人抬着礼品走到柴扉前,冲扉门叫道:“有人吗?”

一个女孩子走出来,隔着柴扉看着他。

冷向脸上堆笑:“小妹妹,请问孟兰皋先生在家吗?”

女孩子扭头,冲屋里喊道:“爷爷,有人找你!”

一头白发的孟兰皋走向柴扉,手里拿着侍弄花草的工具,打开柴扉,打量他:“客人是……”

冷向拱手:“在下是商君府宰,有扰孟老了!”

孟兰皋愕然:“商君府?”将工具交给女孩,拱手还礼,“府宰大人光临寒舍,老朽失迎!”

冷向再揖:“在下奉商君之命,敬请孟老前往府上一叙,些许薄礼为商君心意,望孟老不弃!”转对仆从,“上礼!”

两个仆役从车上抬下礼箱,直入院中。

孟兰皋惶恐:“这……”

府宰微微一笑:“商君还有一言托在下转禀孟老!”

“老朽恭听!”

冷向学商鞅的语气:“鞅碍于诸多不便,不能躬身造访,敬请宽谅!”

孟兰皋赔笑道:“商君太客气了!草舍寒碜,冷向大人若不嫌弃,请杯淡茶如何?”说着伸手礼让。

冷向拱手,看到院中尽是花草,不无赞赏道:“孟老这儿才是雅宅呀,只是,时辰已经不早了,商君这在府中恭候呢!”

孟兰皋跟随冷向来到商君府,被商鞅迎入客厅。

寒暄过后,商鞅屏退他人,开门见山,将眼前处境并寒泉先生的指点略述一遍,请其指点迷津。

得知是寒泉子举荐,孟兰皋也就打破顾虑了,凝神盯住商鞅:“敢问商君,是想保身,还是想保法?”

“保法何解?”

“兰皋给你一个字,斗。”

“此字何解?”

“商君只管一如既往,甚至变本加厉,与你的对手斗,至于结局,不过如你方才所述,日不得安,寝不得宁,终亦大不了以身殉法。”

商鞅忧心忡忡:“鞅若身殉,法可行久乎?法可行远乎?”

孟兰皋反问道:“多久算是行久?多远算是行远?”

“世世代代为久,普及天下为远。”

月圆则缺,昼夜交替,天地尚且如此,何况是他这个“法”呢?孟兰皋一阵苦笑:“法为身外之物,身既死,身外之物久远与否,与君何关呢?再说,新法因君而起,人活百年,终有一死。假使秦公山陵崩,君亦飞升,后继君臣是否延续新法,商君又怎能左右呢?”

商鞅吸一口气,良久,再问:“若是保身呢?”

“兰皋也给你一个字,和。”

“怎么和?”

“退。”

“怎么退?”

“君可放低身价,诚敬与对手握手言和。”

商鞅双手抱脸,搓揉,抬头:“只怕是积怨太深,无人容鞅啊!”

“不试一试,商君怎么晓得呢?”

商鞅拱手:“如何一试,请先生教我!”

“兰皋荐你一人,或可居中调和。”

“何人?”

“赵良!”

“赵良?”商鞅思忖一时,“可是那个从赵地来的儒者?”

“正是。赵良曾祖为赵简子,与方今赵侯同辈,早年从子思门人习孔儒之道,得中庸妙趣,于三年前赴秦,欲以礼、乐说秦,因秦奉行新法,未能得用,转以琴艺结交太傅,由太傅引见,以器乐得意于老夫人,兰皋亦因之结识其人,知其才具。若得赵良助力,君或可得谅于老夫人。老夫人为公室之尊、旧党之纲,君得此纲,众目皆张!”

商鞅苦笑,轻叹一声:“唉,果能如此,倒是好啊,只是……”

“商君何虑?”

“先生能否给个万全之策?”

“万全之策?”

“就是……”商鞅略顿一下,一咬牙,还是决定直说出来,“既能保身又能保法之策!”

“商君既已去过寒泉,万全之策,寒泉先生当有所示!”

商鞅眉头紧皱:“寒泉先生要鞅功遂身退。”

“商君所以寻兰皋,是不想身退。既然君不想退,兰皋怎么能重复示君呢?”

商鞅低头不语。

“兰皋之族人中有个叫孟轲的,曾出一言,商君或可听听。”

商鞅脸上再现希望:“鞅洗耳恭听。”

孟兰皋缓缓说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盯住商鞅,“于商君而言,何为鱼,何为熊掌,兰皋已述明,请明鉴!”

商鞅缓缓点头,显然听进去了:“先生可否为鞅引见赵良?”

“兰皋可引见,只是,”孟兰皋略顿一下,赔笑道,“儒者尤重仪礼,如此大事,兰皋建议商君还是躬身造访为上!”

商鞅拱手:“谢先生指点!”

是夜,万籁俱寂。

商鞅躺在榻上,两眼望着屋顶,耳畔响起寒泉子的声音:“……先圣曰:‘功遂身退,天之道。’你已割地封君,位极人臣,当是功成名遂,可以追寻天之道了……除道之外,天地无长存之物,除德之外,无物可惠及天下。”

接着是孟兰皋的声音:“……法为身外之物,身既死,身外之物久远与否,与君又有何关呢?再说,新法因君而起,人活百年,终有一死。假使秦公山陵崩,君亦飞升,后继君臣是否延续新法,商君又怎能左右呢?……若得赵良助力,君或可见谅于老夫人。老夫人为公室之尊、旧党之纲,君得此纲,众目皆张……”

商鞅缓缓坐起,孟兰皋的声音接着传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于商君而言,何为鱼,何为熊掌,兰皋已述明,请明鉴……儒者尤重仪礼,如此大事,兰皋建议商君还是躬身造访为上……”

显然,商鞅在做一个痛苦的决定。

咸阳秦宫里,秦孝公看着奏折,时不时地咳嗽。

案上放着一碗熬好的药。

内宰凑近,轻声提醒:“君上,药要凉了!”

秦孝公摆手:“端走!”

“君上?”

秦孝公不耐烦了:“喝喝喝,寡人喝有两年了,顶什么用?”

“要不,再换个医家?”

秦孝公略一思忖:“换谁?”

“听老夫人说,甘龙举荐一个医家,专治痨病!”

秦孝公闭目有顷:“不用了。”

商鞅正在审阅案宗,冷向趋进,小声禀道:“君上,赵良他……今天又进宫了!”

商鞅放下案宗:“哦?”略一沉思,“问问宫里的人,他都去了哪儿,做了什么?”

“臣遵旨!”冷向压低声,“还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臣使人探过御医了,据御医所说,君上的病……已入膏肓,不治了!”

商鞅闭目。

冷向的声音低到听不到:“说是……熬不过今年……”

商鞅摆手,冷向退出。

对赵良来说,这一天是个重大日子,因为老夫人为他的琴艺演奏请到一个特别听众,储君嬴驷。

陪同嬴驷的是公子华,陪同老夫人的是紫云,现场再无外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赵良日日进宫,为的就是这一日。如果自己一力秉承的中庸之学能够入主秦室,替代商鞅的苛法,于赵良将是千古功业,于秦人、于天下将是莫大幸事,于师门,甚至于儒门,都将是光大的壮举。为此,赵良斋心数日,做足功课。

所有目光一齐盯向正在琴台上表演的赵良。赵良着儒服,双手抚琴,二目微闭,良久,无一声弹出。

嬴驷看向祖夫人,目光征询。祖夫人微微闭目。公子华以肘碰下紫云,紫云会意,向祖夫人问道:“祖母,先生怎么不弹呀?”

祖夫人打个手势:“嘘——”

紫云冲她做个鬼脸,看向公子华,做个无奈的手势。

嬴驷闭目。

又过一会儿,赵良仍旧抚琴静坐,毫无动静。嬴驷显然沉不住了,轻声喊他:“先生?”

赵良抬头,睁眼,拱手应道:“殿下,草民在。”

“先生抚琴有些辰光了,为何迟迟不弹呢?”

“草民在候殿下。”

嬴驷愕然:“候驷?敢问先生,驷能为先生做些什么吗?”

“殿下已经做过了。”

“哦?”嬴驷盯住赵良。

“草民候的就是殿下的那一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