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学校的负责人不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
为选拔人才,汉武帝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考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
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
小说的由来
究其根源,“小说”一词来源于先秦散文家庄子的《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意即用修饰浅薄琐屑的言谈求得至高的名望,是和那些关于政治的大道理相距很远的。这个概念,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截然不同。
汉朝以后,人们才开始借用“小说”一词来指某些文学作品。到班固修《汉书》,他明确地提出了“小说”来自民间街谈巷语的论断,初步确定了“小说”这一文学品种。
最早为“小说”立论的,是南朝梁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他首次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进行了论述。梁时,殷芸则写了《小说》一书。
唐朝,产生了小说的雏形——“传奇”。这一时期和以前比较起来有了很大提高:一是作者已经把它当作一项有意识的艺术活动;二是作品描写的对象也起了重大变化,即以专写鬼神异事转到描写现实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矛盾方面。
宋代评话的出现,人们才真正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随着历史的发展,到现在小说已成了拥有最广大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了。
座右铭的由来
关于座右铭的由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宋朝时有个叫吴介的人很喜欢读史书。史书中记载的可以吸取经验教训的事,他都抄下来,放在座位的右边,称之为“座右铭”。铭就是刻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业或警示自己的文字。
久而久之,他家连墙上、窗上都贴满了警句、格言。以后就慢慢地传开了。
另一种说法是有关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据史料记载,齐桓公死后,齐国人为了纪念他,就给他造了一个庙堂。庙堂里摆设了一种很特别的装酒的器皿。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液体装进一半就直立起来。这种酒具叫欹器。
相传齐桓公活着时,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绝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会像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
有一天,孔子到庙里朝拜,看到这种酒具,就想起了齐桓公的故事。回家后,孔子也请人做了个欹器放在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后来,欹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代替,放在自己座位旁。书房里的铭文也并不都是金属戒训文字,还包括许多格言、警句。但“座右铭”这个词却一直用到今天。
速记的由来
速记,是人们用特别简单的记音符号和词语缩写符号迅速记录语言的一项技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国外,古希腊的罗马时代发明了草书速记。到17世纪时,出现了拼音系统的速记。
我国速记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从书法中的草快速写法算起,《说文解字》中称“汉兴有草书”,这就说明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有汉字的草书速记了。
中国拼音速记诞生于清末预备立宪期间。当时,需要商议的事情内容很多,且需详尽记录,而繁体汉字无法奏效,清政府为此大伤脑筋。
为此,清政府在国内遍寻速记人才。后来发现北京科学院学生蔡玮能用简单符号记录笔记。进一步得知,这些是他的父蔡锡勇所传。
原来,蔡锡勇曾在日本、美国担任参赞职务。在这期间,他发现外国人在研究运用速记提高记录速度。而中国汉字笔画繁多,书写缓慢,更需要一种速记来作为辅助工具。
于是,回国以后,他参照美国凌士礼(译音)速记,结合我国“音韵学”,著成《传音快字》一书,这部专著可以算是早期几何体系的汉语拼音速记。
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我国拼音文字方案中“速记派”的开始,也标志着我国最早的速记术的诞生。
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汉语速记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各不相同的速记符号应运而生。1955年,新中国在北京办起了全国第一所速记学校。
新闻的由来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大约起始于唐朝的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它纯属官方报纸,主要登载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的奏章和官吏的任免消息之类的政治文件。
邸报发表的内容要经过严格审查,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想更多地知道宫廷内幕消息和政治动态的要求。于是,小报便应运而生。
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报纸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创始于西汉初期,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
西汉的行政划分实行郡县制,全国设若干郡,郡下设县。各郡在京都长安分别驻有代表,其驻地称为“邸”,各郡代表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皇帝和各郡长之间的联络工作,这样便产生了“邸报”。
东汉年间,太监蔡伦造纸术的发明,使“邸报”的发行进一步扩大。到了唐代,邸报的发行已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朝野官吏是其主要读者,而且唐朝的“邸报”内容也较以前大为丰富,不仅刊登皇帝的起居、行动、诏令、会议外,还登载奏章、叙任、赏罚、辞令、朝觐、通报等内容。
我国的“邸报”开创了世界报纸的先河,而且发行历史时间也创世界报纸纪录。从汉朝开始,经过唐、宋、元、明、清共2000多年,中间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发行对象、其性质内容及格式基本没有原则上的变动。
国外报纸的出现,可追溯到古罗马帝国时期。古罗马帝国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恺撒大帝为了便于管理国家和进行征战,出版过一种《每日记闻》,借以颁布各项政令和战报,报道贵族院里的选举情况,刊登贵族院议会记录,另外还发布宗教生活和世俗生活等消息。
由于当时造纸术和印刷术还未发明,只知将《每日记闻》刻画在一块涂抹着石膏的木板上,由两个人抬着放置在公共场所。这种“报纸”共出版了500年之久,被后人公认为古代外国报纸的雏形。
我国近代的第一张报纸,是1858年在香港创刊的《中外新报》。1864年出版的《华字日报》、1873年创刊的《申报》以及同年艾小梅在汉口自办的《昭文新报》,都是较早的报纸。
新闻照片的由来
新闻照片已是报纸必不可少的部分,而在新闻业发展的初期,却并没有新闻照片。直到1835年,一位名叫卡拉特的美国人在报纸上刊登的首张新闻照片,是关于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失火的情景。
当时,由于报纸印刷设备十分落后,登出的图片很模糊,很难辨出图片上是什么内容。1844年,一位印制图画的美国人古里尔采用石印法印制图片。不过图片和报纸是分开出售的,当时便有许多人购买。
从此,报纸采用银板法将照片刊印出来,效果比以前要清楚多了。先后于1855年和1857年创刊的里斯利画报和哈甫斯周刊,都是刊登线条画状的新闻图片。
直到1880年3月14日,报纸才出现第一幅铜版照片,这张照片比以前的有较大进步。美国普利策创办的《纽约世界报》登载木刻新闻画而使报纸发行量大增。到了19世纪80年代,新闻图片才成为报纸本身的一部分。
记者招待会的由来
现在各国在有重大事件、活动时,往往以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形式来传播信息。可记者招待会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就有一段故事。
有一年的秋天,任美国第六任总统的亚当斯正在白宫波多玛河里游泳。这时,南岸边出现了一位女记者——安妮·罗耶尔,她要求采访总统。当时亚当斯游得正高兴,于是没有答应安妮·罗耶尔的要求。
罗耶尔是个大胆而又倔强的姑娘,她不但没有走,而且干脆坐在总统的衣服上,然后向总统说,如果总统不接受她的采访,她就绝不离开。
虽如此,亚当斯仍不肯答应。不过波多玛河的水凉,不宜在河里多呆,时间一长,亚当斯终于上岸“投降”,颤抖着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和记者往回走的途中,总统寻思,与其迫不得已地接受采访,何不主动把记者召集起来宣布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亚当斯总统真的召集了一些记者阐述自己的主张、设想,后人名之曰“记者招待会”。
以后,许多国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很方便明了,记者招待会遂成国际惯例。
号外的由来
出版了中文报纸第一份号外的是《申报》(英国商人厄内斯特·梅杰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出版的时间是1884年8月6日晚7时。
1884年8月5日,中法战争爆发。有传言说法国舰队正在福州外港集结,准备向中国南洋海军开火,闹得人们六神无主。
8月6日下午6时半,《申报》接到特派记者从福州发来的快电,内容为“驻榕法舰尚无动静”。由于当天报纸已售完,只好于晚7时将此电文用传单形式发出,列在报纸的正常编号之外。“号外”因而得名。
路透社的由来
路透社是英国最大的世界性通讯社。“路透”这个名字的德语意思是“马背上的人”,也就是强者的意思。
路透社的徽章上画着一位身穿盔甲、策马急驰的中世纪骑士。它的创办者保罗·朱利叶斯·路透(1816年~1899年)是德国犹太人,路透社的名字就是用创办者名字命名的。
路透从小用功读书,特别喜欢数学,并掌握了英、法、德三门语言。19世纪40年代,他来到巴黎哈瓦斯通讯社工作。
一次,他结识了当时正研究电报的大数学家高斯,路透敏锐地看出,电报这种新工具很有发展前途。在哈瓦斯通讯社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决心自己创办通讯社。
1851年,路透在伦敦开办了“电报办事处”,这就是路透社的前身。路透社1858年正式开始向报馆供稿。
路透社总社设在伦敦,现在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驻有1000多名专职和兼职记者,在新闻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新华社的由来
新华社全称新华通讯社,是我国国家通讯社。它代表我国政府受权发布公告性新闻和外交性新闻,并负责把国内、国际新闻供给全国报纸、电台和电视台。
新华社创建于1931年11月7日。地点在中央苏区所在地——江西瑞金。当时称“红色中央通讯社”,简称“红中社”。1937年春,“红中社”在延安正式改名为“新华社”。
1933年“红中社”编辑部创办的《工农通讯员》,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个新闻业务刊物。早期的对外宣传刊物是1940年10月出版的《中国通讯》,用英、法、俄三种文字油印。
新华社的第1个分社是西安分社。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周恩来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抵达西安,在西安成立新华社西安分社。
建国后,新华社成为我国的国家通讯社,总社设在北京,现除台湾省外,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港、澳特别行政区和人民解放军部队都设有分社,并在其他众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分社,每天除对国内播发新闻和新闻图片外,还用多种文字对国外播发中国国内的新闻,并进行多种新闻方面的抄收、传真和航寄等业务。
稿酬的由来
发表文章一般都有稿酬,但是稿酬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据说最早的稿酬起源于晋代。
在西汉,已有过出钱请人写文章的事。汉武帝时,陈皇后阿娇被冷落遗弃,住在长门宫。她为了能重新获得宠爱,便花了一大笔钱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想用这篇倾诉衷情的文赋打动汉武帝。
结果汉武帝却没有因此而回心转意。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句“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用的就是这个典故。
到南北朝时的北周末年,当郑译被封为沛国公,并获得了当时的最高勋位——上柱国以后,他想请擅长文词的高颖写篇庆贺的文章。高颖半开玩笑地回答说:“笔干,写不得。”并且又说:“不得一文,何以润笔?”
从此,人们便开始用“润笔”一词指因写文章作字画而获得的报酬。到明朝“四大才子”之时,替人写词作赋获得报酬已经不是新鲜事了。
简、册、函、封的由来
简书、帛书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在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用竹简、木简记载文字、编写书籍,这种情况延续了1700年,是我国书史上的一个主要阶段,这个时期在书史上被称为“简书时期”。
凡用竹片书写的叫“简”,用木片书写的叫“牍”,把许多简牍用皮条或绳子编在一起,便成为“册”;古代的一册,实际是一捆。编册用的绳叫“编”,一般可用麻绳、皮绳、丝绳来编,有一句成语叫“韦编三绝”,是说孔子看书勤奋,编书的绳子都断了三次。
我国汉代用“牍”写信,其长度是汉尺一尺,故曰“尺牍”。写好以后,在“牍”上再加一块,当作信封,然后用绳子捆好,因此便把这块封缄叫做“检”。在“检”上签字叫“署”。“检”的中间有一块微凹的空间叫“函”。所以我们现在把“信件”叫“函件”。
在“函”上的绳子打结的地方用泥土封上,加盖上印章,以防人拆动,这种做法叫“封”,也叫“封泥”。我们今天仍把计算信的数量单位叫“封”,所谓一封信的“封”,便是从这里来的。
书籍称卷的由来
东汉蔡伦造纸以前,最初的书是写在竹简上的,书简用绳子编在一起,卷成一个卷。故而称卷。后来,因为竹简很笨重,阅读起来不方便,就改写在丝织品上。
在丝织品上写的书,称为“帛书”。为了便于保存,也把“帛书”依照篇幅的长短裁剪开,然后再折叠起来或卷起来,特别是卷起来保存更为方便,这样也是一卷一卷的书。
此外,古人往往把书中一类的内容卷在一起,于是“卷”也就成了计算书籍数量的单位。
图书的由来
图书指有图之书,而书中有插图,这在古代早已有之。
清人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说:“古人以图书并称,凡有书必有图。……《隋书经籍志·礼类》有《周官礼图》十四卷。”可见,当时虽未发明印刷术,但给书籍插图已开先例。
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的《金刚经》是唐代咸通九年(868年)所刊,卷首就有一幅十分精美的佛说法图。到了宋代,印刷术盛行后,书中有图更为多见。
宋末以后,绘图书籍更为广泛,水平更高。如《三国演义》,附图达240幅之多,清代的《避暑山庄图咏》等书多以图文并重,这样世代相传下来,书籍又叫图书了。
国外书的由来
几千年以前,巴比伦人和叙利亚人就用钉子在泥板上刻字,刻有字的砖头就是早期的书。
古埃及时代的书已经接近现代书的概念。他们用一种草作成纸,用笔在纸上写字,然后把写过字的纸卷在一块骨头或木棒上,这就是一卷书。
埃及人用烟墨水在草纸上写诗歌、故事,作各种记载,甚至绘画。因为一卷草纸太长,既不便阅读,又不便携带,于是有人写成单张,如果张数多,便用绳子串起来,这样,书才有了现代书的粗略形式。
我们所熟悉的书本是从中世纪才开始有的。在公元5世纪的中期,羊皮纸和牛皮纸又取代了草纸。用一块块羊皮或牛皮纸切割成相等的大小,用皮夹子将一边夹住,另一边写文字,这就是书的最初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