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细说万事由来
13816800000066

第66章 文体活动篇(5)

宋代,中国象棋基本定型,除了因火药的发明增加了“炮”之外,还增加了“士”、“象”。宋代的《事林广记》中就记载着中国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的象棋谱,比西方15世纪出现的国际象棋谱早200多年。这就对长期以来流行的“中国象棋起源于印度”的说法提出了异议。

到了明代,可能为了下棋和记忆的方便,才将一方面的“将”改为“帅”,和现代中国象棋一样了。

现在,中国象棋已流传到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菲律宾还成立了中国象棋协会。

国际象棋的由来

关于国际象棋的产生,国际上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2000年以前,印度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自己独断专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国王有个亲信大臣,他想拿“君王不能离开臣民而存在”的道理来劝告国王,但又不敢公开提出自己的意见。他想出了一个暗示的办法:在木制棋盘上,用骨制的棋子组成两支军队进行战斗;每一方面有一个首脑——王,另有车、马、象、兵四个兵种,组合成一个阵容的整体,王是最主要的棋子,王一死,战斗便结束;王同时又是很弱的一环,他只能依靠战友——即别的更有力的棋子保护,这些棋子必须在整个战斗过程中同心协力来保卫王。棋子里面比王还要弱的,要算是兵了。但如果善于指挥,使兵深入敌垒,走到对方的底格时,兵就可以变成最强的棋子。

这就是第一盘象棋的产生,并很快就传播开了。它一方面往西传到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经过改变,形成现代的国际象棋;另一方面往东传到缅甸、东南亚和中国。

桥牌的由来

用英文Bridge(桥)的名字来称呼扑克牌的玩法,来源于英国莱斯特郡的一座古老的桥梁。

桥牌比赛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由俄国的移民们以“俄国四人牌”的名字开始的。

住在莱斯特郡的两家人,因为喜欢这种比赛,每天晚上轮流到对方家中去比赛,在他们两家之间有一座必经的但有坍塌危险的旧桥,夜晚过桥就更危险。经过此桥去打牌的那家人回来后总是发出如释重负的叹息,“唉呀,谢天谢地,明天晚上该转到你的桥(牌)了”。这句话就成了口头禅。以后,不知什么时候,干脆就成了“桥牌”。

扑克牌的由来

扑克牌已有几百年的变迁史。最早的西方纸牌是在13世纪十字军战争时期从亚洲流入欧洲的,而当时在亚洲只有中国的纸牌,因此,西方纸牌的发展与中国的马吊牌向外传播有一定的关系。

16世纪,西方流行一种称为“胜牌”的纸牌,它在17世纪初演变为类似桥牌的惠斯特牌戏,流行于英国伦敦及荷兰,1894年,在英国伦敦俱乐部中产生了桥牌,这种桥牌再经演变就是现在的扑克牌。

扑克牌作为西方纸牌的一种,其设计方案也包藏着无尽的学问。它是按历法设计的,在某种意义上,扑克可以说是历法的缩影。

一副扑克中的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中有52个星期;两张是副牌,大王表示太阳,小王代表月亮。由于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度,所以又分别用黑桃、红桃、草花、方块4种花色表示。其中红色的红桃、方块表示白昼;黑色的黑桃、草花则代表黑夜。

每一季共有13个星期,因而每种花色是13张牌;每一季度大约是91天,而把13张牌的点数加起来正好是91。扑克牌中K、Q、J共有12张,不仅表示有12个月,又表示一年中经过太阳的12颗星座。

最早,扑克牌是用来作问卜的筮具。扑克的四种花色在当时都有不同的寓意。“黑桃”的锄形黑色图案,那时代表橄榄叶,其寓意是和平。“红桃”是心形,它象征着智慧、爱情。“梅花”的黑色三叶,源于一种三叶草,这种草难得有四瓣的。欧美习俗认为:谁发现了四瓣的三叶草就会“走运”,所以,三叶草代表着幸福。棱形的“方块”表示钻石的形状,它的含义是财富。

后来,这种卜筮用具演变成了玩具,它的求卜作用也渐渐消退,被人们遗忘了。

秋千的由来

秋千的起源,可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上古时代。

那时,祖先们为了谋生,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中,他们往往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上树或跨越沟涧,这是秋千最原始的雏形。

至于后来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春秋时期在我国北方就有了。《艺文类聚》中就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寒食日即寒食节。

当时,为了拴秋千的绳索结实起见,通常多以兽皮制成,故秋千两字繁写“靴褐”,均以“革”字为偏旁。

在民间杂技项目中,秋千也被作为其中一种,演员借助秋千在高空中进行各种表演,扣人心弦,精彩万分。

跳绳的由来

跳绳,在我国历史悠久,盛行于清代。

在清代北京元宵节民间娱乐时,称跳绳为“跳百索”。济南府《府志》中载:“每年孟春正月元旦……儿女以绳跳为戏,名曰‘跳百索’。”《松风阁诗抄》中也有记载:“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

当时,这种跳绳加伴唱的游戏,娱乐性很强,对促进少年儿童发展灵敏、速度、弹跳及耐力等身体素质,皆有好处。所以,跳绳运动一直流传至今。

麻将的由来

据传,麻将108张牌隐喻梁山一百单八将,是元末明初一个崇拜水浒英雄的人发明的。麻将被胡适称为“国戏”,今又普及成健康娱乐活动。

麻将牌又称麻雀牌、竹城之战、方城之战。现代麻将牌产生于明末清初,起初在我国江、浙一代流行,19世纪20年代初被作为“巨额商品”向外输出,流入西方和日本。麻将牌最早的文字记载写为马将牌,可见麻将牌名称的来源与马吊牌的名称有联系。

《清稗类钞》中记载:“麻雀牌是马吊牌一音之转。”麻、马二字同音,江浙一带的乡音称鸟为刁,刁读去音就是吊。于是,马吊就读了麻将,麻将牌由此得名。

在明末清初,马吊牌盛行的同时,由马吊牌又派生出一种叫“纸牌”(也叫默和牌)的戏娱用具。纸牌也是供四人打,由纸制成的牌长二寸许,宽不到一寸。纸牌开始共有60张,斗纸牌时,四人各先取十张,以后再依次取牌、打牌。

这些牌目及玩法就很像今天的麻将牌了。这种牌戏在玩的过程中始终默不作声,所以又叫默和牌。

后来,人们发现在玩麻将时常常把牌拿完了,也没有人做成牌,感到扫兴。为弥补这个缺憾,于是又增加了听用。最初的听用只增加两张,逐渐发展增加为更多的张,直到发展为有绘图的麻将牌。

但由于纸牌的数量一多,在取、舍、组合牌时十分不便,人们从骨牌中受到启发,渐渐改成骨制,把牌立在桌上,打起来就方便了。正宗的麻将牌从此开始。

放风筝的由来

根史料记载:风筝在我国已有2000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用木、竹做风筝。《墨子》记载道:“公输子削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韩非子·外储说左匕》上也说:“墨子为木鸢三手而成,蜚(飞)一日而败。”这些文字记载,都看不出用绳子牵引,加之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因此可以想见,“木鸢”是用木料制作的,用现代语说是靠滑翔的鸟形飞行器。

到了汉朝,才出现了用竹制框架、以纸糊之、以绳牵之、放之空中的“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在风筝上拴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有声,很像“筝”声,因而得名“风筝”。

关于风筝的由来,还有一段历史传说。

当年楚汉相争,刘邦的军队把项羽的军队围困于垓下。为了瓦解项羽军队的士气,韩信便制作了风筝,在风筝上敷一竹笛,一放入高空,便迎风作响。刘邦的军队又随着微声唱起楚歌,楚军听了更加思念故土及亲人,于是军心涣散,不战自败。于是把发明权给了韩信,而且发明是缘于军事上的需要。

气球的由来

我国五代(907~960年)时,莘七娘在作战中,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下面用松脂点燃,于夜间靠热空气把纸灯送上高空,用作军事信号。这种用于军事的热气球,叫做“松脂灯”。“松脂灯”是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

1731年,俄国有一个人想利用热气球飞离地面,飞行没有成功。1783年6月5日,法国蒙特哥菲尔兄弟,做了一只直径10.6米的热气球,升上天空,飞行10分钟。

当年9月,蒙特哥菲尔在凡尔赛宫前进行公开表演。气球中充入热空气,升到450米高空,飞行了8分钟,气球吊篮里的家畜安全无恙。

最早的乘人热气球是1783年10月15日升空的。这只气球直径15米,高23米,罗齐尔乘它到达26米高的空中。11月21日,这只热气球载两个人,飞到900米高度,在空中飞行了半小时,这是历史上最早的热气球载人飞行。

拔河的由来

拔河诞生于距离今2400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

唐代时,拔河活动已广泛展开。“大麻全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可见古代参加拔河的人数比现在的多得多。大绳正中插一根大旗,旗的两边划两条竖线,称为河界线。比赛时,以河界线为胜负标志,所以改称“钩拒之戏”为“拔河”。

猜灯谜的由来

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那时一些游说之士出于利害考虑,在劝说君王时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

这种“隐藏”的话语,当时叫做“庚词”(庚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

《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宋时代,“文义谜语”日渐发展,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至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

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关于灯谜的由来,还有一则民间故事:

相传,很早的时候,有个姓胡的财主,人称“笑面虎”。这笑面虎嫌贫爱富,平日鱼肉乡里。

村里有位叫王少的穷秀才,决定要斗斗这个笑面虎。

有一年,元宵将临,各家各户都忙着做花灯,王少也乐哈哈地忙了一天。到了元宵灯节的晚上,王少打出一顶花灯上了街。只见这花灯扎得又大又亮,更为特别的是上面还题着一首诗。王少来到笑面虎门前,把花灯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围看。笑面虎也忙挤到花灯前,见灯上题着四句诗:

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一看,只气得哇哇乱叫:“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喊着,就命家丁来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老爷,咋见得是骂你呢?”笑面虎气呼呼地说:“你那灯上是咋写的?”

“这不是骂我是骂谁?”王少仍笑嘻嘻地说:“噢,老爷是犯了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哩!只气得干瞪眼,转身狼狈地溜走了。周围的人见了,只乐得哈哈大笑。

后来,每逢元宵灯节,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一直传到现在。

走高跷的由来

高跷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游艺活动。在原始社会,人们为采摘树上的野果,就在腿上绑两根木棍增加身高,这是跷技的最初形式。

据《列子·记符》记载:春秋时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善跷技,游走各国。看来,这个时期高跷已发展成一项杂技艺术。

到了宋代,高跷技艺又有发展。《武林旧事》记载,两宋时期的踏跷(即高跷)技艺高超,动作惊险,扣人心弦。后来,高跷又发展为一种民间舞蹈,称高跷秧歌。高跷秧歌在紧锣密鼓中配演小戏,即高跷戏,在春节和元宵节演出,很受人们喜爱。

关于走高跷是怎么来的,还有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雨金城里的人和东关、西关的人关系很好,每年都要联合起来办社火,祝愿生意兴隆,五谷丰登。因此,雨金城每到年节,城乡十分热闹。

有一年年关,城里回来了个在外做官的人,他得知城里城外联合办社火的消息,便想了个发财的主意。因为合办社火,城外人要进城,城里人要出城,城门外护城河上的板桥却是这官老爷做的,归他家管,因此,他规定凡是过桥的社火队和村民,每人付银三钱。大年三十夜,他便吊起了东西南北四门的板桥,并命人关了南北两城门。

初一早晨,社火队来到城下,看到吊桥高高挂起,不知城里出了啥毛病,正要喊话,守吊桥的传下话来:“老爷有话,过河要钱,一人三两。”社火头一听,只得对大伙说:“这城里做官的,心太狠了,干脆收拾摊子打拆戏,今后社火不办了。”

这社火头有个儿子,机智多谋。他看到这个做官的刁难他父亲,砸社火摊子,很是气愤。他想,如果给自己接上两只长腿,不就可以站在水中,趟过河去吗?因此他走到河边,用竹竿探了探水位,回到家中,找了两根柳木棍,做了脚踏,绑在自己脚上,熟悉一下技能后,便走下护城河去。

这事惊动了城里的人,不大功夫,城墙上挤满了人。这时,那个做官的在手下的簇拥下也上了城,刚站在城垛角看时,忽地被后头一拥,一头栽到城下去了。家人一看,老爷掉下城了,便连忙命人放下吊桥,西关和东关的社火队乘他们救官老爷之机也都进了城。城里城外的人又联合起来办社火了。

到了这年正月十五,社火队里又添了个新节目,许多小伙子都绑上这高腿,排了长长一串。有人说这个节目叫做“柳木腿”,因为腿上绑的是柳木棍。有人说这叫做走“高桥”,因为绑上棍,站在桥下还比桥高。有的说,人升高了,跷得远,这叫“高跷”。

从此,民间每当正月十五就形成了走高跷的活动。

舞狮子的由来

有关舞狮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乐志》,其中提到“象人”,照三国时魏国人孟康的解释,“象人”就是扮演鱼、虾、狮子的艺人。由此可见,至迟三国时已有舞狮子了。

南北朝时,民间也流行舞狮子。到了唐朝,舞狮子已发展为上百人集体表演的大型歌舞,还作为燕乐舞蹈在宫廷表演,称为“太平乐”,又叫“五方舞狮子”。当时的舞狮子,还流传到了日本。日本的一幅“信西古乐图”中,就画有古代的日本奏乐舞的场面,与唐代的相似,只是规模小得多。唐代以后,舞狮子在民间广为流传。

宋代的《东京梦录》记载说,有的佛寺在节日开狮子会,僧人坐在狮子上做法事、讲经以招来游人。

明人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介绍了浙江灯节时,大街小巷,锣鼓声声,处处有人围簇观看舞狮子的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