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倚像》大理石。长约220厘米。创作于1938年。现藏英国伦敦泰特美术馆。
摩尔(1898—1986),出身于英格兰约克郡西区卡斯尔福德一个多子女的矿工家庭。他于1921年9月赴伦敦,接受严格的古典雕刻训练,两年后,取得学位证书,第三年又当上研究生,开始对古埃及、墨西哥和非洲的雕刻产生浓厚的兴趣。1923年初访巴黎,后又去意大利。从1925年起,他一直在美术学院当教师,直至1939年。此后他放弃教职,住在伦敦郊区,从事职业雕塑创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身为战时艺术家,创作并描绘了战时防空洞的许多素描。1948年,获威尼斯国际雕刻奖,从此,他的雕刻声誉蜚声海内外。
年轻时,摩尔很崇拜现代雕塑家爱泼斯坦、勃尔泽斯卡、布朗库西和毕加索等人,他也曾竭力追求构成主义的思考方式,一度还对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发生兴趣。自从1938年创作了《斜倚像》之后,“斜倚像”这个模式渐渐成了他毕生艺术追求的创作母题,由此而衍生出各种形式的“斜倚像”,并赋予更多的形式、风格、手法。
摩尔在形体的认识上有许多新的拓展。他的雕塑体现了雕塑家善于从“形体”的角度去感受世界。他研究大自然多种物体的形状以扩充自己的造型,他所塑造的形体在某种意义上讲,得益于大自然,那些植物、动物、卵石、岩石、骨头等形状给了摩尔无穷无尽的灵感。
在他的雕塑中,人的形象几乎都融进了自然的形态。他利用凹面、凸面的对比手法,使雕塑的造型语言丰富而多变,被人们誉为“摩尔的洞”,使他的雕塑形体具有更大的魅力。
在他的雕塑上出现的“洞”并不是为悦人之眼而故意地留出,或者特意挖空形体,而是一种本能的结构层次上的需要。从虚的形体中能够领略到实的造型,从实的造型中能体会到虚的形体。他的作品是通过形体的互补来构成雕塑的完整造型。这样的造型使原来比较沉闷的形体轻松活泼,充满生气。
《斜倚像》的构图极为单纯,半抽象的形体也很简洁。石像身上凿了两个大窟窿。窟窿的形成,像是人的骨架突起部分的结构空间,人体的大关节比较清楚。雕像上的窟窿是摩尔经常利用的表现手段,一方面有助于扩大雕像的内在张力,使观赏者真切感受到人体的自然构成,另一方面又提示了它与空间的关系。《斜倚像》像一个贵族女人,呈斜倚的姿势,微仰的头部,高耸的乳房,略似墨西哥的古代雨神。根据史学家考证,摩尔雕刻这尊像的最初灵感的确来自玛雅的雨神斜卧像。
这尊《斜倚像》用的是特殊的罗马大理石——石灰华。这种大理石石质比较疏松,表面有许多气孔,颜色洁白。当雕像坐落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时,它那洁白的表面与周围的环境相处得非常和谐,好像被塑的女性与大自然山石本是一体的。
对我而言,一件作品首先必须具有其自身的生动性,我不是指生活之生命力的反映,也不是指运动,而是说一件作品应该具备内在的能量,它有自身强烈的生命力,这些并不从属于它所再现的对象。
我并不认为我们将会脱离以往所有雕塑的立足点,那就是人。就我而言,我需要的是组成人像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作品是具象的。
当我发现墨西哥雕刻时,在我看来它正是既切合又对头。它有实感——我的意思是指:它切合于材料,它有巨大的力量而又无损于它的敏感性,在形的创造上,它的花样繁多而孕育力强大。我认为这些使它不可能为任何时期的雕刻所超越。
见仁见智
摩尔自称是具有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双重特点的雕塑家。他的作品以母与子、斜倚的人、坐着的人等为主要题材,其作品最大特点是,在人体作品或抽象作品上面挖一些光滑的大洞。他说过:“一个洞所蕴含的意义不亚于一块体积所具有的蕴含量——有一种神秘的东西隐藏在空洞之中。”
(迟轲、陈儒斌、樊林《石像,是有体温的》)
摩尔是把孔洞技术运用得最成功的雕塑家。20世纪30年代是摩尔进行多种探索、艺术和思想走向成熟并开始获得声望的时期。1932年,摩尔首次在自己的人像雕刻中采用了打洞形式。
给人像打洞虽然不是摩尔的首创,在西方现代雕塑史上有阿基本科、科普奇茨、杜尚、维雍等雕塑家在他前后运用了孔洞技术,但摩尔是把这项带有意味的技术运用得最为成功的雕塑家。孔洞的运用打破了“雕塑是被空间所包围着的实体”这样一个西方传统雕塑的固有概念,让空间穿透雕塑,使空间成为实体的一部分,让雕塑与空间融为一体。摩尔本人宣称,人像身上的孔洞具有神秘的力量,“空间的神秘性与那些在山脊和悬崖上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的岩洞一样的”。无论如何,孔洞已经成为摩尔的商标,是他的雕塑生发出神奇魅力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