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易经的智慧:易经大全会解
1396200000058

第58章 《周易》卷之二 (13)

《大全》李隆山曰:自古国邑之建,必先视其泉之所在,是以公刘创京于豳之初,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先卜其井泉之便而后居之也。邱建安曰:改邑三句就井上说。汔至三句,就汲井上说。《蒙引》此于德体象变一无所取。止据井之理言,上一截言其事之仍旧也,下一截言,不能敬以守之,则不能保其旧也。词若两截,意则一贯。《存疑》卦词只就井上说道理,人事在吉外。

[彖传]卦名井者,卦象巽木入坎水之下,而上出其水,是水气乘木而升,出于木末,犹井水本在下,被人汲而上出也。有井象焉。盖井之源深体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以养物而不穷也。井水之上而养民,犹坎水之上而润物,故巽乎水而上水为井也。

《因指》上是井象,井养而不穷,方着井上说,申赞其功用也。

[二节]词曰改邑不改井者,言守法贵仍其旧也,于卦何取哉?盖凡不刚则无立,过刚则难久,是不能居其所而不变也。卦体二五,以刚居中,刚则有不易之掺,而其守也坚,井则有可久之德,而其守也善,此所以能不变其常也。汔至亦繘井者,循其道而未竟其事,功尚未成也。乃不知敬勉以至几成而败,如汲井者之嬴其瓶,则不惟无成功,而且败事多矣,是以凶也。

《存疑》改邑不改井,当就人事上说,不可只就井上说。绳按:未有功,是以凶,一直侧下未有功,不是煞住语,《本义》自明。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力劝相。

木上有水,津润上行,井之象也。劳民者,以君养民,劝相者,使民相养,皆取井养之义。

[象传]木上有水,其津润之上行,犹井水之上行,井之象也。君子即井养不穷之义,以尽养民之道,于焉制田里,教树亩,以恒产慰劳其民,而又勤勉以相助之,使之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恤,以其类而相养,则上之养民也周,亦犹井之养物而不穷也。

《大全》朱子曰:说者以为木是汲器,则前面却有瓶,瓶自是瓦器,怕只是说水之津润上行,至那木之杪,便是井水上行之象。如曹蒲叶,每晨叶叶皆有水如珠颗,虽藏之密室,亦然,非露水也。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井以阳刚为泉,上出为功,初六以阴居下,故为此象。盖井不泉而泥,则人所不食而禽鸟亦莫之顾矣。

[初六]井以阳刚为泉,初六阴柔则不泉,而无济物之德,井以上出为功,初六居下则无位,而无及物之功,而为人所废弃,如井之污泥而人不之食,非但人不之食,以此污泥旧废之井,虽禽鸟亦莫之雇也。甚言其人品污下而为人所弃也。

《蒙引》初六阴柔不泉,故为井泥,为旧井,初六居下无功,故为不食,为无禽,分贴则然,然说须贯意。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言为时所弃。

[初象]井泥不食,言其居下而力不上出以及于物也。曰旧井无禽,言其为时所弃,禽鸟亦莫之顾,彼人之身处下流无以养物,而物亦不资之以为养者,不犹是哉?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二刚中有泉之象,然上无正应,下比初六,功不上行,故其象如此。

[九二]刚中本有泉者,德足以济物,然上无正应,而不得汲引之人,由是下比初六,而不免有所牵系,仅能资助于贫贱之交,而不得遍及于世,故以井言,如井旁穴出之水,但能下注于鲋而不及于物也。以汲井言,如敝坏之瓮,不能上水,而反漏于下也。

《存疑》井谷之泉,仅下射于鲋,无能及人也。鲋是鱼属,吹沫相即曰鲫,相附曰鲋。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二象]井谷射鲋以二,虽有刚中之德,上无正应,以为之援,是以不能成井养之功也。

《大全》吴临川曰:与谓应无应在上,故无提挈之以出者。《存疑》只言上无正应,不兼下比初六。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渫,不停污也。井渫不食而使人心恻,可用汲矣。王明则汲井以及物,而施者受者并受其福也。九三以阳居阳,在下之上,而未为时用,故其象占如此。

[九三]以阳居阳,德足济物,而未离乎下,如井泉虽洁而不为人之食,故虽行道之人见之,亦以功不上行,泽不及物,实便我心恻焉。曷言平恻之也。其心以为九三所具,可用及物,若井之可用汲矣。而莫有汲之者何耶?汲之者,其王明乎?设有明于知人之王者,举而用之,如汲井以及物焉,则上有功于主,下有功于民,不皆并受其福乎合也?王明之未遇而以有用之末,弃于无用之地,在我宁无伤痛之心乎?人之所以恻之者如此。

《蒙引》我者,行人自我也。在九三忧则违之,本无恻时。他人见之而恻耳。可用汲,带连下王明句,皆恻之之词,王明受福,恻其不为时用而设为此词也。非实词也。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行恻者,行道之人,皆以为恻也。

[三象]井渫而不食,不惟知己兴嗟即行道无于预的人,亦恻其德之不见用也。此未遇王之明者以求之耳。设有求贤之王明,则君民受福,其必然也。不遇明君,能有其志哉?是可恻也。

六四:井甃无咎。

以六居四,虽得其正,然阴柔不泉,则但能修治而无及物之功,故其象为井甃,而占则无咎,占者能自修治,则虽无及物之功,而亦可以无咎矣。

[六四]虽阴柔不泉,则德有余而才不足,只可自守,但能反身修洁不能博济及物,如井之修治,不污而所少者,泉也。是虽未修夫体用之全,而不失为清修之士,无污坏之咎也。

《存疑》以其但能甃治而无及物之功,故其象为井甃。以其虽无及物之功,而犹能修治,故其占为无咎。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四象]井甃无咎者,六四柔顺得正,但能修治其井也。虽物及物之功,亦有成己之美,故无咎。

《存疑》修井是解无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洌,洁也。阳刚中正,功及于物,故为此象。占者有其德则契其象也。

[九五]井以洌为贵,泉以寒为前。九五得时得位,阳刚中正则才德兼茂,功自及物。以养道言之,道成于己,而功覆斯民德,修于身而泽被天下,象为井之甘洁而洌,而其体立,而泉之涌出于井者,清冷而寒,足以为人之食,而其用行也。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五象]五之寒泉,食者,田其阳刚而得中正也。本天德而为王道,所以井养而不穷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收,汲取也。晁氏云:收,辘轳收繘者也,亦通。幕,蔽覆也。有孚谓其出有源而不穷也。井以上出为功,而兑口不掩,故上六虽非阳刚而其象如此,然占者应之,必有孚乃元吉也。

[上六]上居卦上。有上出之功,适当坎口有不掩之义。其出有源,其施不穷,繘至于收而井养之用成,有井为人汲取而无覆蔽之象,是有孚也。是大善而吉之道也。占者若有实德而其施不穷,一如是其有孚焉。则有本之治物,无不济大善之吉也。

《大全》胡云峰曰:六阴柔非泉而有收之象。元吉之占,何哉?他卦之终为极为变,惟井与鼎,终乃成功。孚字例训为信。《本义》曰:有孚谓出有源而不穷,盖其出有源,井之体,应不穷,井之用也。《蒙引》井收勿幕,便是井之有孚处。正文有孚谓人也,有孚带连元吉为句,言君子有实德,而其施不穷,犹井之有泉而其出不穷也。非谓井有孚也。盖上六之井收勿幕,自具有孚之义。此有孚则是圣人恐占者无是德而戒之云耳。以全体言,固上出为功,以上体言,又坎口不掩,即井之有孚,而其养不穷也。人能如是,其有孚则元吉矣。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上象]上之所以得元吉者,以其在上也。盖井以上出为功,在卦之上,是有上出之功,则出有源而济不穷,井道之大成也。

革 离下兑上

革:巳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革,变革也。兑泽在上,离火在下,火然则水干,水决则火灭,中少二女,合为一卦,而少上中下,志不相得,故其卦为革也。变革之初,人未之信,故必巳日而后信,又以其内有文明之德,而外有和悦之气,故其占为有所更革,皆大亨而得其正,所革皆当,而所革之悔亡也。一有不正,则所革不信不通,而反有悔矣。

[革卦全旨]败革之道,内文明而外和悦,只此二者尽之矣。凡革而不当,非明也。革而或骤非说也,圣人于革之卦,皆有慎重之意。初无变革之任,以不革为革;二有能革之德,以不轻革为革,三、四有革之任,必有孚而后可革;至于五为革之主,上当革之成,则故者已革,焕然一新,有文可观矣。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以卦象释卦名义,大略与睽相似,然以相违而为睽,相息而为革也。息,灭息也。又为生息之义。灭息而后生息也。

巳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

以卦德释卦辞。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极言而赞其大也。

[革彖]离下兑上,卦象具有变革之义。故为革,词谓人情乐于因循,惮于更改,革弊于久安之后,人未尽信也。必已革之日而后信之。但贵于革而当耳。卦德具有善革之道,占者若有所革,必文明以灼义理而不苟革,必和悦以顺时势而不骤革。务使所革者可通于天下后世,悉当于天理人情,元亨利贞,如此得去故之义,无变动之害,而悔亡矣。此巳日之所以孚也。

《大全》胡云峰曰:彖并不言悔亡,此独言悔亡者,圣人重革也。《蒙引》巳日乃孚,据理势言曰巳日,乃字见革之未易,孚也。亦以革得其正者言,元亨云云。据卦德言,其所革元亨,且利贞也。守常且不可离正,况于变革乎?

[彖传]一节:升多革者,此卦之象,自先天之象物者言之,水上火下,势各相胜而相息。自后天之象人者言之,二女少上中下,志各相戾而不相得,物理人情皆有变革之义,故为革。

《蒙引》水火相息,以二卦合体言。泽中有火,以离在兑下言。

[二节]词曰巳日乃孚者,革弊于久安之余,而欲人之随革而随信也。难矣。必更革,至是事成,而人信之明,夫革之未易,孚也。词又曰:元亨利贞,悔亡者,卦德文明则内灼义理,而非妄革和悦则外顺时势,而非强革。故凡所更革,其道大善而可通,且咸正而罔缺,大亨以正也。则所革皆当,而妄革之悔乃亡矣。

《存疑》革而当是《彖传》就卦德上看出,以释悔亡之意。文明二句便是所革之当也。

[三节]取革之义而推,极言之天地之道,气序相嬗,而四时以成,是天地所以成四时者。此革也。不革,则寒,一于寒,暑,一于暑,不可以为造化矣。汤武之圣,商革夏命,周革商命,以顺天心而应人情,是圣人所以顺天应人者,亦此革也。不革则世乱日甚,民困日滋,不可以为世道矣。然而同一时而已矣。时之未至,天地、圣人不能先。时之既至,天地、圣人不能后。革之时,不其大矣哉?

《因指》天地革处,便是四时成。汤武革命处,便是顺天应人。俱非两时事。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四时之变,革之大者。

[象传]离在兑下,是泽中有火,水能灭火,革之象也。君子思天道民事,关乎四时,乃变革之大者。故治历以明之。设占步之法,立布筭之术,以春夏秋冬之时变而纪之于书。使在上者得以敬天而勤民,在下者得以因时而趋事也。

《存疑》治历明时是一串事。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虽当革时,居初无应,未可有为,故为此象。巩,固也。黄,中色;牛,顺物。革所以固物,亦取卦名而义不同也。其占为当坚确固守,而不可以有为。圣人之于变革,其谨如此。

[初九]虽当革时,然居初则不当事任,无应则援引无人,未可辄有所革,惟是安常守分,以时正为中而顺时,而不妄动。固守此中顺之道,犹固物而用黄牛之革者然。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初象]巩用黄牛,岂畏事哉?无势无应,不可以有为而妄革也。

《存疑》是解巩用句之义。《演义》妄革则非中,强革则非顺。

六二:巳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六二柔顺中正,而为文明之主,有应于上,于是可以革矣。然必巳日然后革之,则征吉而无咎,戒占者犹未可遽变也。

[六二]柔顺则无躁妄之失,中正则无偏陂之病,为文明之主,而有变革之德,有应于上而有变革之势者也。然变革事之大者,必其难其慎详审周密,至于思虑停当,然后革之,则其性革也。在人有乐从之善,在己无纷更之过,吉而无咎矣。

《大全》彖言巳日乃孚,爻言巳日乃革,惟孚,故能革也。《蒙引》巳日乃革,非谓俟巳坏之日方革也,只是令审处得停当,果然是当革,然后革也。巳日,盖革言三就之日也。

象曰:巳日革之,行有嘉也。

[二象]二既巳日乃革之,则详审精密可以兴利而除害,而其行也,人信已安,有嘉美之功矣。

《蒙引》行有嘉,解“征吉,无咎也”。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过刚不中,居离之极,躁动于革者也。故其占有征凶贞厉之戒,然其时则当革,故至于革,言三就,则亦有孚而可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