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一堂哈佛哲学课
14071500000016

第16章 踩着仙人掌向前冲(2)

“唉,完成不了任务,我只好辞职了,找一个任务量少点的单位吧!”

……

拖延者经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却不知道是自己的拖延造成了事情越积越多的结果。不断地拖延,让他们离自己的目标总是有那么一段无法越过的距离。其实,只要他们抓紧当下的时间,抓紧今天有效的时间做好想做的事,那成功的到来也就指日可待了。

在哈佛人的心中,他们知道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他们把时间视为人的第一资源,因此,他们做事从来不拖延。哈佛人经常这样对自己说:决断好了事情拖延着不去做,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安乐尼·吉娜成功的故事,经常在哈佛的课堂上讲到,她的成功就得益于及时行动。

安乐尼·吉娜还没成名之前,是大学艺术团的一名普通的歌剧演员。那时,她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百老汇成为一位优秀的主角。

吉娜的心理学老师知道了她的梦想后,就找到她,尖锐地对她说:“你旅游后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去有什么差别?”吉娜仔细一想:“是呀,去欧洲旅游,并不能帮我争取到百老汇的工作机会。”

吉娜想了一阵子说:“我已经决定了,一个月后就去百老汇闯荡。”这时,老师又冷不丁地问她:“你现在去跟一个月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吉娜想:“是啊!我为何要等到一个月后呢?即使我能找到一些理由,但是这些理由跟我的梦想来比,实在不算什么,我决定下个礼拜出发。”老师却步步紧逼:“你需要买的东西在百老汇附近的商店都能买到,为什么非要等到下礼拜动身呢?”

吉娜看了看天色,已经到了傍晚了,最后说:“好,我明天早上就出发,现在就订明早的机票。”第二天,吉娜就飞赴纽约百老汇。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有来自各国的几百名演员前去应征主角。

吉娜得知后,知道这将是自己实现梦想的一个好机会,可是面对几百名的专业演员,她成功的希望很低。不过,她没有放弃,后来她费尽周折从化妆师手里得到了将排的剧本,在这以后的两天中,她闭门苦读,悄悄演练。初试的时候,吉娜精彩的表演让她出奇制胜,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演艺人生中的第一双红舞鞋。实现自己的梦想后,吉娜一直把心理老师“立刻行动,绝不拖延”的话记在心里,经过努力,两年后,吉娜成为了百老汇中年轻而富盛名的演员之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吉娜的成功,就在于她立刻行动,抓住了机会。成功者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积极准备,他们知道,也许这一秒不努力,那么,下一秒就有可能失去一个创造奇迹的机会。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是由于惰性心理的驱使,让今天得过且过,把决心与梦想拖到明天,却不知道拖延给自己、给他人带来了多大的损失,也不知道世上的事,有很多就是坏在了拖延上。

比如,凯撒大帝因为接到了报告却没有立刻进行展读,结果在议会上便丧失了性命;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的拉尔上校正在玩纸牌,忽然有人递了一份报告说,华盛顿的军队已经到了德拉瓦尔了。但他只是将报告放在桌子上,等到牌局完毕,他才展开那份报告,待到他调集部下出发应战时,已经太迟了。结果是全军被俘,而他也因此战死。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就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实在是不应该啊!

很多成功者都有这样一句话告诫自己:“拖延等于死亡。”阿莫斯·劳伦斯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形成立即行动的好习惯,才会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而另一些人的习惯是一直拖延,直到时代超越了他们,结果就这样被社会给淘汰了。”哈佛大学教授哈里克曾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天才,缺少的只是能够做到不拖延的人,而这个社会99%的成就将会被这些不拖延的人取得。”

哈佛人是从来不会将该做的事拖延的,他们在课堂上,会听到这样的教诲:要想抓住今天,就不要等待明天。因为总是等待明天,明天就会把你送进坟墓。所以,他们也把这种理念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绝不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

也许你会这样认为,我拖延一会儿没有什么,但就是这一会儿很可能就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要知道,绝大多数不成功的人正是因为拖延才错过了种种机遇,让自己始终停滞不前。对此,比尔·盖茨说:“凡是将应该做的事拖延而不立刻去做,而想留待将来再做的人总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都会在对一件事情充满兴趣、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要知道,今天的日子很短暂,它在一点点地流逝,失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再回来。对于那些珍惜时间,绝不拖延的人而言,今天才是最珍贵的,今天的成就就是明天更好的开始。没有今天,明天就会一无所有。所以,他们会抓住今天的时光,为自己积累财富。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有一次,他在外面玩耍时,看到地上有一个鸟巢,鸟巢里有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原来,由于刮大风,树上的鸟巢被风给刮了下来。

看到身上羽毛都没长出来多少的小麻雀,小男孩过去,轻轻地把它捧在手中,他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

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的时候,却看到了这么一幕: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地舔着嘴巴,它的嘴巴上还留着小麻雀的一些羽毛。小麻雀就这样因为他的拖延而丧失了生命。那一刻他告诉自己,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绝不可优柔寡断,要立刻动手去做。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拖延是一种对自己和工作不负责的表现,它说明了你对这件事情不够重视,那么接下来你肯定就无法很好地完成这件事。其实很多事情,你之前有充足的时间去做的,只是被你一味地拖延,拖到最后时间快不允许了,才成为你不得不做的“急事”了。这样的做所造成的结果:你浪费了宽裕的时间,弄得你经常手忙脚乱,总是觉得时间不够,而且在那么紧迫的时间内,你所处理的事情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吃力不讨好。如果,这个时候,你之前所做的事情和现在所做的事情出现了问题,你就更加没有时间去处理,结果你的生活和工作会变得非常糟糕,你会觉得自己糟糕透顶了。话说回来,其实这不正是你自找的吗?

拖延不会让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如果一旦养成拖延的恶习,你还会倒退,那么,如何才能告别拖延呢?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做事拖拉的恶习,养成遇到事情马上落实的良好习惯,把时间合理地分配。这样,你不但会觉得轻松,而且会提高做事的效率。轻轻松松地提前完成,何乐而不为呢?

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时常,我会感到后悔,因为在年轻的时候,我的很多梦想都没有得到实现。到如今,我依然不断地告诉自己,自己年纪大了,不应该做那些梦了,可……”

“不要迟疑,不要等待,用积极的心态去付诸行动,你就能比别人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一段话,来自一位网友发布在微博上的心情,这种心情恰恰道出了多数人都有的遗憾。自卑的人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不行”、“不可能”就是最常用的口头禅。

第二段话,是哈佛的安妮·森德伯克教授说的,他就像一位充满智慧和经验的长者,告诉那些梦想迟迟不能实现的人,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者到了不适合的年龄,而是他们总是迟疑,总是等待,不懂得用积极的心态去付诸行动。

现在很多年轻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自己已经错过了利用时间的好时机,很多事情还没来得及做,时间就已经过去了。因此,他们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如果上天能给更多的时间,我一定……如今我只能放弃了。他们觉得自己为时已晚,做什么努力都无法让自己的想法成为现实,其实事情的本质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很多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却是最早的时候。

只要你真的想做,只要你有做事的激情,那么任何时候都不会晚。下面建筑师安曼的故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安曼曾经是纽约一家时尚杂志的摄影师,工作多年后按规定退休,虽然他并不情愿。开始的时候,他很是失落,因为毕竟年龄已大,很多事情再做怕是来不及,但他很快就高兴起来,因为他有了一个伟大的想法。他想去旅行,要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把他的足迹给拍下来,如果可以的话,他会想办法把这些照片出版。

离开条件优厚的杂志社后,安曼不同于其他人,他没有选择用养老金安度晚年,相反却觉得自己创作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安曼开始准备着自己的旅行计划。

在退休后的20几年里,他走遍了世界的许多地方,经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他把这些事情记下,然后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旅游书籍出版了。

在他86岁的时候,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但他认为,旧的结束等于新的开始,只要你有努力的激情,那么任何时候都不会是为时已晚。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开始,认清目标,打定主意去做一件事,全力以赴,坚持不懈,那么即使你是一息尚存,也永远不会晚。而当你一次次告诉自己为时已晚时,你就真的什么都来不及了。

哈德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并且他还有着不错的写作天赋。哈德相信,只要他肯努力,他完全可以在30岁之前,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遗憾的是,哈德爱上了赌博,一天到晚研究如何才能在赌桌上赢,最终他不仅把写作给耽误了,还输掉了大部分的钱。

庸庸碌碌地过完了几十年后,在哈德56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的一个中学同学来看望他,并把自己写的第八本书送给了他。在接过书的那一刻,哈德懊悔极了,他痛恨自己没有去写作。

一时间,他决心重新提起笔,去实现自己昔日的梦想。可是转念一想,自己的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何况自己还没有多少钱呢?于是,他又一次放弃了自己的作家梦。

62岁那年,哈德得了重病,生命垂危。他再一次想起了自己的作家梦,深深后悔在56岁那年没有开始写作,否则,四年下来,他一定可以写出很多作品来。眼看自己快到65岁了,生命还能给自己留下多少时间呢?在叹息中,他又一次藏起自己的梦想。

70岁那年,哈德的老同学又送给了他一本刚写的书。想起自己的作家梦,哈德再度懊悔不已。可一个70多岁的老人,离死亡还有多远呢?自责中,哈德继续重复以往的生活。

82岁那年,哈德再次病重,他不想为自己不曾写下任何作品而深感痛苦。在牧师詹姆斯的鼓励下,哈德终于提起了笔,开始写作。接下来的半年里,他不停地写啊写,直到去世。去世时,他的第一本书,完成了一半。

我们可以遗憾地说,哈德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他空怀梦想,却在不断地懊悔与叹息中蹉跎岁月。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终于觉醒了,开始竭尽全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尽管他的第一本书只写了一半,但他毕竟去做了。而如果他在当初立下志向的时候就能及时行动,在50几岁有所觉醒时不拿年龄大当借口,那也不会将遗憾留到生命将息之时。

在本节的开头,提到很多梦想迟迟不能实现的人,他们常常像哈德一样,在面对自己梦想的时候,总是在想,自己过了一定的年龄或者已经错过了实现梦想的最佳时机,现在再努力,还来得及吗?还有必要吗?其实,人如果敢于行动,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在哈佛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加图是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家和道德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知名的演说家和拉丁散文的奠基人。很多人不理解,加图怎么能在这么多方面取得成就,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专研一门学科,才有可能取得成就。

在加图的一生中,他总共写成了7部作品,内容大体涉及到历史、军事、法律、医学、农业等诸多方面。为了督促和教育自己的儿子,加图还编撰了一套百科全书,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农业、医学、修辞、军事、法学等方面。

加图是一位十分善于学习的人。在他80岁的时候,他还在拼命学习希腊文,他的朋友们很吃惊地问:“希腊文非常难学,不花费很长的时间是很难学得会的。您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学它。再说,都到如今这个年纪了,您也没有必要再学这些了!”对此,加图却相当不认同。

他说:“学习不分早晚,什么时候都是可以学习的。而且,只要真正地去学,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有用处的!”但是,如果你总是拿时间来不及来安慰自己,空有想法而不去行动,那就真的是为时已晚了。

培根曾说:“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很多人在赞叹他人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往往也为自己没有更多的时间做事而苦恼。

其实大可不必,正像前面所提到的安曼和加图,他们都在退休后,在生命的后期做了在年轻时未完成甚至是从未涉足的事业,为自己的生命画卷涂上了绚丽的一笔,而作为年轻一代,就更没有理由让自己说为时已晚,一切都已来不及。因为,在你想做的那一刻,就是最早的那一刻。

戴尔公司的总裁迈克尔·戴尔曾这样说: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意很好,就立即去试一试。所以,每个有志的人都永远不要说“为时已晚”这个词,记住,只要把眼前的想法及时地付诸实践,那就永远不晚。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但成功必排名次

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F·H·奥尔波特博士说:“如果你一直安于现状,在你享受生活的时候,一些你所拥有的东西,将会悄悄地离你而去。”这句话,说明了一个真理:只有不断地进取,不断地追求新的成功,才能拥有更多的东西,否则,最后连你现在拥有的也会一并失去。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大部分人都保持着永不满足、不断进取的态度来生活,所造成的结果。跑得慢,跟不上社会变化的人最终会遭受到社会的淘汰。即使人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的年轻人满足于现状,不求进取。

如果你问他们,有什么理想。他们也许就会这样回答:“我就想这样一直好好地享受生活。”但是这样现实吗?有这样一个故事:

30岁的丹尼尔的才能盖过他的老板,但是多年来,他都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他始终抱着一种最简单的生活目的。虽然朋友多次鼓励他自己创业,暗示他可以做得比老板更好,他却说:“我现在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要去创业呢?你们知道不知道,创业就代表着我要承担着更多的责任。虽然我知道,如果我愿意努力的话,我一定可以取得成功,但是自己创业也是需要花费心血的呀!再说,我对我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就这样,丹尼尔活到50岁,这时,他的女儿珍妮生了一场大病,需要一大笔钱来做手术。珍妮自己拿不出来,丹尼尔不得不要为女儿付出这么一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