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并不欠缺机会,而是欠缺创意。只要你有新奇的想法,并付诸行动,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都隐藏着一些新鲜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想到这一点,不断地从偶然的机会中挖掘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断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就能够打破思维的桎梏,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都更有创意。
智慧点拨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也就是人们的思维局限于既有的信息或认识,这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从知识到见识,从见识到胆识】
胆识的母亲是勇气。倘若没有排除万难、坚忍不拔的勇气,那么一切知识便立刻灰飞烟灭,没有勇气做支撑的知识是一盘散沙,无用武之地。
关于知识、见识和胆识,字典里给出了解释:知识的意思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见识的意思是见闻、知识;胆识的意思是胆量和见识。
知识大部分是书本上得来的,基本上属于理论范围;见识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实践;而胆识则是人的能力和魄力,是才华和知识的集合。知识的内容包罗万象,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而见识是平时我们对身边周围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积累的程度,是一个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所谓见多识广者多是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此外,见识还意味着一个人对事物认识的维度,即深度、高度和广度。
在一个钓鱼池旁边,有一群喜欢钓鱼的人正在垂钓。似乎每个人的运气都很不好,没有一条鱼上钩。当其中一位M先生钓到一条大鱼时,大家都为他喝彩。而这位M先生表情却非常奇怪,他两手捧着鱼,目测鱼的大小后,竟摇着头将鱼放回鱼池。虽然周围的人都很惊讶,但毕竟这是人家的自由,大家也只好若无其事地继续垂钓。
接着,M先生又钓上一条大鱼,他看了一下又把它放回鱼池里。等到第三次M先生钓到一条小鱼时,他才露出笑脸将鱼放进了自己的鱼篓里,准备回家。这时有一位老人问他:“虽然来这儿钓鱼的人只是为了尽兴,但你的行为真不可思议。头两次钓上来的大鱼你放回水里,而第三次你钓上来的鱼非常小,在任何一个鱼池里都可以钓到,你却非常满意地将它放到鱼篓里,这是为什么呢?”
M先生回答说:“因为在我家所有的盘子中,最大的盘子只能放这么大的鱼。”
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以目前仅有的见识来企求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人生仅有一次,如果只相信“小盘子”,得到的将会只是一个狭窄的人生。面对人生所谓的“小盘子”,应该发散思维,慢慢将它扩大为“大盘子”,拓展更为宽广的人生。
一个人对事物的洞悉能力和感知能力常常来源于他的见识。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重叠成功人的脚步。见识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接受教育,不间断地学习是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把学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在实践中去运行阐释,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遇事多分析、多总结,自然减少了无知的盲目举动和不知所措的愚蠢行为,这就是见识,是充满了聪明智慧的。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经历的酿造不断积淀,逐渐厚重起来,那么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便于实践中形成了。见识是知识在实践中淬炼出的美丽结晶。
胆识是将胆量和见识合二为一的综合体。不管是做一个重要决定,还是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受这样的考验:关键时刻,有没有胆量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迎接某些原本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挑战。最后使你坚定并坚持下来的力量,是一种犀利的眼光、坚强的意志以及明智的选择,这便是胆识。胆识是人的一种勇气和能力。
智慧点拨
有胆量才会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创新。然而倘若没有知识和见识给勇气打底,那勇气只是匹夫之勇或意气用事。而只有知识和见识,那么只能纸上谈兵或望梅止渴。有了知识和见识的勇气才是胆识,“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人,不但要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更要有必胜的勇气和决心,有敢于挑战的胆量。
【关键时刻敢于拍板,乃真英雄】
曹操曾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的这番话,说的正是成大事者的计谋、志向以及果断决策能力。凡是从容果断的人,都能在关键时刻敢于拍板拿主意,具有超乎寻常的决策能力。
宝洁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威廉·普罗克特31岁时来到辛辛那提寻找机会。他发现,在这个2万多人口的城市里,制造蜡烛的原料非常丰富,而高质量的蜡烛十分缺乏。他小时候曾经在英国的蜡烛作坊干活,懂得怎样制造高质量的蜡烛。于是,他果断地决定办一个蜡烛工厂。他说服了自己的发小——一家小肥皂厂的股东甘布尔,合伙办蜡烛工厂。甘布尔看到制造蜡烛的大好前景,而肥皂工厂在当时是经营惨淡的行业,甘布尔便毅然退出了肥皂厂。他们俩合伙办起的蜡烛厂就是现在的宝洁公司前身。
蜡烛使他们赚了一些钱。但是,当洗澡成为时尚,肥皂的需求量大增时,他们又将经营重心转向了肥皂,并以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市场。当时,松香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只能从美国南方购买。南北战争爆发前,他们预见到松香的供应将会短缺,便大量购进储存在库房里。结果,当松香的价格上涨15倍,许多肥皂厂不得不停产时,宝洁公司仍然正常生产,渡过了难关。
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决策使宝洁公司始终领先于它所在行业的其他公司。在松香、猪油等原料开始匮乏的年代里,宝洁公司首先投入资金研究制造肥皂的新工艺,他们找到了更易得的原料和更经济的生产工艺,推出了比旧式肥皂更好、更廉价的产品——“象牙肥皂”。此后在科研、广告方面,他们总是捷足先登,维持着在清洁剂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决策能力不应受情感波动、建议、批评以及表面现象的干扰。判断力是处理任何重要事件所必需的。
一份分析2500名经历失败的人的报告显示,迟疑不决、该出手时不出手者几乎高居31种失败原因的榜首;而另一份分析数百名百万富翁的报告显示,这其中每一个人都有迅速下定决心的个性,即使改变初衷也会慢慢来。而经常失败的人则毫无例外,遇事迟疑不决、犹豫再三,就算是终于下了决心,也是推三阻四、拖泥带水,一点也不干脆利落,而且朝令夕改一日数变。
敏捷、坚毅、决断是一切力量的中心。要成就事业,必须学会该出手时就出手,情感意气的波浪不能震荡它,别人的反对意见以及种种外界的侵袭也都不能动摇它。
智慧点拨
决断敏捷、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人即使犯错误也不要紧。因为他们成功的机会,比那些胆小狐疑、不敢冒险的人多得多。站在河边待着不动的人,永远不可能渡过河去。如果你有寡断的倾向,应该立刻奋起击败这个恶魔,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进取的机会。在你决定某一件事情以前,你应该对各方面情况有所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理智地考虑,一旦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放弃。
§第十一章 只要肯留心,处处都可曲径通幽
人们常常会抱怨没有合适的机遇让自己发迹。实际上,机遇时刻都存在着,在能够把握机遇并且充分地利用机遇的人那里,他们对机遇就像有经验的船夫利用风一样,两者之间似乎有一种默契;而在对机遇毫无知觉也不会很好地利用的人那里,即使机遇来到眼前,他们也不能及时地抓住。机遇常常改头换面成一份苦差事、一件小事情……所以,只要肯留心,处处都可曲径通幽。
【机遇是个支点,让你翘起地球】
机遇可以决定人生的荣辱沉浮。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要学会面对波澜云涌的时代变化。在就业领域不断拓展的社会条件下,能否掌握机遇往往成为一个团体或个人成败的关键。
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机遇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缺乏准备者即使面对着机遇也往往是懵然无觉,最终与机遇擦肩而过。
通过梁晓声的人生经历片段,我们可以看到机遇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而他又是怎样掌握转瞬即逝的机遇的。
梁晓声所遇到的机遇,看起来似乎是从天而降,实际上都与他默默的准备有直接的关系。
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下乡时期,梁晓声曾经在团宣传股当报导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小就喜爱文学的梁晓声并不甘于与身边人一样的平淡生活,他开始试着写一些小文章寄到建设兵团的《兵团战士报》。这些文章虽然幼稚,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高,但是它们的发表却使梁晓声深受鼓舞,正是它们给梁晓声带来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机遇。
机遇到来之前,正是梁晓声人生中比较困难的一段时期。当时他已经失去了宣传股报导员的位子,被“精简”到木材加工厂去抬大木。这种重体力劳动使梁晓声吃尽了苦头,极度的疲劳使他吃不下饭,浑身无力,有一次险些被压趴下。当时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已患上了急性无黄疸型肝炎,肝功能损伤严重。
一天,他正硬撑着和伙伴们抬大木,连长把他叫过去,说有一名复旦的老师要见见他,叫他立即到招待所去。
“负担?什么负担?”当时的梁晓声尚不知复旦为何物。
到了招待所才知道,来人是复旦大学政治经济系的一位姓陈的男老师。他热情地询问了梁晓声都读过哪些文学书籍,最喜欢哪些文学家。能有一位大学老师认真地听一个知青谈文学,这使梁晓声很高兴。他谈了许多,把自己的很多想法都说了出来。陈老师显出很高兴的样子。
隔了3天,陈老师又把梁晓声找到招待所,对他说:“你的档案我已经寄到复旦大学了。如果复旦复审合格,你就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创作专业的学生了。”
梁晓声惊呆了。
原来,那一次招生,整个东北地区只有两个复旦大学的名额,却分在了梁晓声所在的兵团,而其中一个又分在了一师一团。陈老师住在招待所时,偶读《兵团战士报》,发现了梁晓声的一篇小散文,觉得他很有文学天赋,便到宣传股把梁晓声几年来发表的小诗、小散文、小小说统统找到认真读了,然后他又亲自到招生办去交涉。就这样,梁晓声的名字同复旦大学连在了一起。
梁晓声回忆起这段经历时,禁不住说:机遇决定了多少人的命运啊!
可是,当时兵团里的知青那么多,为什么幸运之神就降落到梁晓声的头上了呢?这得归功于他所做的积累和准备。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兵团那样艰苦的环境里,梁晓声始终坚持写作,默默地锤炼自己。尽管他发表在《兵团战士报》上的还都只是些不成熟的小文章,但正是这些小文章,使梁晓声佩戴上了复旦的校徽。
如果梁晓声不做这样的准备呢?如果他没有在《兵团战士报》上发表那些小文章呢?那么也许机遇就不会光顾梁晓声了。
机遇是成败的关键,也是一切其他因素产生效应的前提。如果没有机遇,纵使你有才华也得不到展现抱负的机会和舞台。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就在于能否抓住机遇,所谓君子适时而动,英雄应运而生。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由此可见机遇何等重要。
智慧点拨
成就一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实力和机遇。很多人把修炼内功当成头等大事,这本来不错,但也有点“傻”,有时候在修炼内功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好的机遇,如果你一定要等到自己功夫到家的时候再出山,很可能已经换了天下了。其实很多人都是在“修行”的过程中抓住了机遇,才平步青云的。能否抓住机遇是一个人平庸或者卓越的分水岭。决定一个人成败的不是才华,也不是性格,而是他是否有善于抓住机遇的能力。
【也许没有机会,但可以创造机会】
“没有机会”永远是那些失败者的借口。当我们尝试着步入失败者的群体中对他们加以询问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像别人一样的机会,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提拔他们。但有骨气的人却从不怨天尤人,他们只知道尽自己所能迈步向前。他们更不会等待别人的援助,他们能自助。他们不等待机会,而是自己制造机会。
亚历山大在打完一次胜仗后,有人问他,假使有机会,他想不想把下一个城邑攻占。“什么?”他怒吼起来,“即使没有机会,我也会制造机会!”世界上到处需要而恰恰缺少的,正是那些能够制造机会的人!
两个青年一同开山。一个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而另一个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因为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三年后,他成为村里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
后来,不许开山了,只许种树,于是这儿就成了果园。等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招来八方商客,人们把堆积如山的鸭梨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因为这儿的梨汁浓肉脆,纯美无比。就在村里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生活欢呼雀跃时,曾经卖石头致富的那个青年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买不到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五年后,他成为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小村对外开放,果农也由单一的卖果开始谈论果品的加工及市场开发。就在一些人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这个青年在他的地头砌了一座三米高百米长的墙。这座墙面向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树。坐火车经过这儿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突然看到四个大字:“可口可乐。”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唯一的一个广告墙。那墙的主人凭着这堵墙,第一个走出了小村,因为他每年有四万元的额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