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宜忌1000问
14097300000046

第46章 旅游安全篇(1)

旅游宜注意哪些运输安全?

①乘坐飞机。应当系好安全带,注意听从空中小姐的讲解和示范动作,学会利用氧气面罩和救生设施。飞机上有一种设备叫安全门,是飞机在机场以外的地面或水面迫降后疏散旅客的紧急出口,它的颜色为红色,千万不能因为好奇心等原因而打开,否则会使飞机的安全设备遭到损坏,乘客遇到危险,飞机不得不停飞进行检修。

②乘坐火车。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候车时应站在人行道旁的站亭下或站台上,注意先下后上,不能争先恐后。特别是在中途换乘时,一定不要因为急于赶路而强上强下,或是违反其他的规定。列车未停稳时,切勿抢上抢下。列车已经开动时,不要攀车。列车运行中,不要在两节车厢的接口处逗留。进出车站时,不要沿着轨道走。

③乘坐汽车。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防止被路上的树枝等障碍物划伤,防止吊起的车窗玻璃因为震动而坠落,压伤头部和手;还防止在两车相并行时,造成伤害。汽车在特别拥挤时,不妨把鞋带解开,即使发生事故时被困在车内,也不会因为脚拔不出来而无法脱身。上汽车后应当把车窗打开,利于发生意外时尽快脱身。

④乘坐轮船。遇到大风大浪时,不要随便在甲板上走动,以防不测。

为什么私家车宜防污染?

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了汽车,除了可以日常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之外,还可以在节假日里带上全家老小,到郊外的森林湖泊野营休憩。同时,汽车给我们的城市带来的污染也在逐渐成为给城市的天空抹黑的最大一支墨笔。所以,只有拥有汽车的人士能够有意识地注意减少自家汽车的污染,我们的天空才能变得更美、更干净。

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经常检查油箱和输油管,看看是否有渗漏,及时修补。这样既防止油料的损耗,又可以防止汽油的挥发给空气造成污染。一项试验表明,汽油的跑、冒、滴会多消耗45%的燃料,会多产生35%的废气,另外,渗漏的汽油还会污染地下水。

②经常检查排气管。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用手指轻轻地擦排气管的内壁,如果手指上沾到一层浅褐灰色的粉末,就表明发动机工作正常。如果沾到的粉末呈现别的颜色,就表明发动机、排气净化控制器或催化转化器至少有一部分出现了故障。应当马上进行检修,因为这样排出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

③注意检查汽车内的空调器,防止含氯物质的排放。制冷系统必须保持绝对的不漏气。防止它漏气的方法就是每年对它进行全面检修一次。特别要注意在冬季也应当开几次空调器,这样可以使得空调的接缝保持润滑,杜绝污染泄漏。

④检查汽车的阻风门,发现问题,应当及时加以检修,这样可以减少有未完全燃烧的碳氢化物的污染。

⑤注意不要使用机油作燃料。机油在燃烧时一般冒蓝白烟,对空气的污染远远大于汽油燃烧时的污染。

⑥随时检查排气净化控制系统,注意以下几点:线路连接是否正常,传动带是否有磨损,是否牢固,更重要的是,必须随时知道所有的排气净化装置是否正常工作。实际上常有这样的情况,汽车即使有一二传动带不能正常工作,也依然能够正常行驶,不过却会污染空气。

为什么忌空腹开车?

有关专家曾对交通事故中的驾驶员的身体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他们普遍血糖较低。

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它是靠进食淀粉类食物转化而成的。人们每天的食物中,有70%以上是淀粉。如果进食淀粉食物不足而饥饿,就会导致血糖下降。人体血液中含糖量低于正常时,血管就会本能地收缩。此时,大脑除了供糖不足外,更重要的是供氧不足,因而导致头昏眼花,全身乏力,精力分散,严重者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出汗、脸色苍白,甚至昏倒现象。因此,驾驶员应适当多吃些糖或含糖量高的食物,尤其是在开车前要吃饱。

哪些人不宜开车旅游?

①耳聋。在车辆运行中,驾驶员要耳听八方,对外界车辆的声音、交警发出的音响信号以及其他声响,迅速听清,准确处理。因此,要求驾驶员的听力保持在两耳各为音叉测距50厘米,并能准确辨别方向。低于这个值就容易出事故。

②色盲。对于驾驶员来说,各种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都用颜色表示意义,而患色盲的人缺乏分辨颜色的功能,他们看到的一切都是深浅不等的灰色。色盲者常不自觉有辨色力缺陷,多数是在体检时才被发现的。

③立体盲。是一种缺乏立体视觉的眼病,幼年患弱视、斜视是引起立体肓的常见原因。患立体盲的人,缺乏对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高低、前后等感知能力,视野范围小,视野中可出现盲区,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此,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把检查立体视觉功能列为选择驾驶员的必查项目。

为什么说乘车要防“病从手入”?

现代交通四通八达,出门旅游观光、经商、访友、探亲、办事者增多,常乘坐公共汽车、面包车、出租车等南来北往。众多的乘客中不乏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若不注意预防,很可能受到传染病的侵害。

公共汽车上的扶手、座椅是人们乘车必然会触摸的,有病乘客身上的病菌、病毒、寄生虫等,也“乘坐”车辆“走南闯北”。而各种传染病病原体留在车上扶杆、座椅上,一般不轻易“下车”,很可能把病“留”给后来的乘客。研究表明,上海甲肝流行期间,80%的公共汽车扶杆上检测出甲肝病毒。某沿海开放城市的公共汽车坐垫上,有20%左右检测出各种致病性病毒、病菌,其中有疱疹病毒、乳头瘤状病毒、阴虱、滴虫和疥虫等。这些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触摸而感染。

因此,乘车时不仅要注意“病从口入”的呼吸道传染病,而且还要注意预防“病从手入”。坐车时手若抓着扶杆,下车后应及时用肥皂洗两遍手。公交车的司机、售票员应经常打扫车内卫生,勤擦洗车上扶手、扶杆、座椅,保持车辆清洁卫生。

哪些人不宜乘飞机?

空中旅行不同于乘火车、汽车、轮船,因此,有些情况较特别的人不宜乘飞机:

①血液病人。这类病人禁坐没有增压舱的飞机,因为飞机升到2400米以上后,将导致人体发生一种合并脾脏梗塞和肠系膜梗塞的严重溶血症状,并出现腹绞痛,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②老年人。乘坐飞机虽不限制年龄,但对于一般的老人,也有诸多不利影响。这是因为飞机乘客的血液有可能凝结成块并会出现胸部疼痛,原因是机舱内压低,而且乘客不得不长时间端坐在狭窄的座位上。他们还有可能患缺氧症,即血液中氧的含量降低。气压足,血液中氧的含量便足,在飞机升高过程中容易出现这种症状。据专家说,40岁以上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其血液中氧的含量都偏低。预防的办法是让乘客穿上有弹性的袜子,并使他们能经常在机舱内或在他们的座位上走动或改换位置,还应当多喝水。

③患心血管系统疾病者。由于飞机在高空飞行时的大气压力作用,易使这类病人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缺氧、肺动脉高压和血压升高,而导致发生危险。因此,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在乘飞机前必须请医生检查鉴定其能否乘坐飞机,但心肌梗死病人在恢复半年以内,心绞痛病人反复发作期,高血压病人血压在200/100—120毫米汞柱以上时,严禁乘坐飞机,以防生命危险。

④消化道溃疡病人。患严重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在飞机高空飞行时,可能因胃肠道气体膨胀,增加内压而引起胃、肠穿孔,甚至骤然破裂。接受胃肠道手术后,未满2周的手术病人乘坐飞机,有可能使愈合的创口疤痕重新裂开而造成危险。

⑤五官科疾病患者。凡是有眼、耳、鼻、咽喉疾患未愈者,或鼓膜修补手术创口愈合未满1月,眼科手术后前房注入气体的病人等,都不宜乘坐飞机,以防由于高空大气压的作用,加重疾患或损伤创口。一般耳聋者虽不受此限,但也可能会使听力加重损害。

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结核活动期(尤其有空洞者)、哮喘病、肺心病、肺脓疡、肺气肿、肺癌、急性肺炎、严重支气管炎等患者,均不宜乘坐飞机,以防引起肺动脉高压并发肺、支气管出血和呼吸严重困难,而影响安全。一般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和尘肺病人可坐飞机,但超高2500米以上时,要备带氧气。患感冒或咽炎时,由于咽鼓管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造成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乘坐飞机旅行很容易发生航空性中耳炎。航空性中耳炎是一种由于中耳腔内空气与周围大气之间的压力差所造成的中耳气压损伤。这是在飞机下降时,外界大气压不断增高,中耳内的空气气压相对成为负压,由于咽鼓管的单向活门作用,必须开放咽鼓管才能使外界空气进入中耳腔。患有感冒或咽炎的病人在飞机下降时如果出现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并且不能用吃糖的吞咽动作来开启咽鼓管,气体进入不了耳腔,患者就会出现航空性中耳炎。此症可使患者耳部受到压力,听力减退,严重者还会出现剧烈的耳痛,甚至鼓膜破裂。

⑦孕妇和乳儿。有习惯性流产或早产倾向的孕妇,一般忌长时间乘坐飞机;妊娠8个月以后至接近临产期的孕妇禁忌坐飞机,以防受高空气压影响导致早产,甚至在“高空产婴”。未满月的新生婴儿,因呼吸功能尚未稳定和完善,经受不了高空大气压的影响,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因此,禁带新生婴儿乘坐飞机。

此外,精神分裂症病人(异常行为危及他人安全)、肝炎、流感、严重皮肤病患者(传染他人,危害他人健康)、外伤性骨折已固定病人(容易发生重新错位)、青光眼患者(加重病情)等,都不宜乘坐飞机旅行。

为何乘飞机忌服安眠药?

乘飞机旅行时,切忌服用安眠药。因为安眠药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使记忆力严重丧失。

英国里兹大学心理学教授希德曼曾发现,有1例病人因在乘飞机时服用了安眠药,他在机上睡了一大觉之后,醒来变成了痴呆。

这位教授经实验显示,有些安眠药会使人的短期记忆力减弱一半,使人无法想起几分钟以前所发生的事情。

女性野外旅游的禁忌是什么?

青年女性天性活泼,寄情于祖国山水之间。现代社会又为女青年提供了出外郊游、野游的便利条件。然而,女性外出游玩,因自身生理的特点,特别应当注意不要忘乎所以而发生事故。出外游玩应该是与人结伴而行,最好是有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同行,这样万一发生什么事也好对付。另一方面,从女性自身来讲,为了保证乘兴而去乘兴而归,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不要用湿毛巾抹汗。玩得汗流浃背时,随手将湿毛巾拿回来擦上几把,觉得很舒服,这是不好的。由于野外活动,身上的毛管开放,如用湿毛巾抹汗,易使水分渗入毛管之内,因此应用干毛巾抹汗。

②不要用体温烘衣。衣衫湿了,不好脱下或不带备用衣服,以为可以借助体温烘干,这是于身体不利的。因此,还是应找个便利之处换湿衣,否则容易得病。

③不要在剧烈运动后倒头便睡。大运动量后,人较疲劳,容易入睡。然而,这样的话,由于人体各系统机能未得到适当调节,各部位活动尚未转人正常,容易招致疾病。

④不要利用冷水或吹风来降低体温。野外活动后大量出汗,若立即进行冷水浴或游泳会引起生理机能的紊乱,导致神经系统失调。也不应立即用电风扇的快挡吹风降温,否则,容易引起头痛、感冒。

⑤不要暴饮。活动后适量饮些茶水、盐水、开水解渴是必要的,但不宜喝得太多。因为饮用大量的水,不仅会使消化系统和心脏血管系统增加负担,还会增加出汗,使体内盐分大量流失,这样就容易引起抽筋、痉挛,甚至影响食欲。

旅游的禁忌有哪些?

外出旅游,目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愉快,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在旅游途中也要注意安全讲究文明,力避不必要的损失,或因某些突发事件带来的不愉快。故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忌无目的滥游。无目的无计划地到处乱逛,将造成旅游费用的不必要浪费和精力的不必要消耗,以致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旅游前,最好先拟好旅游计划,明确目的,将使旅游活动顺利愉快进行。

②忌随身携带文件和贵重物品。旅游要尽量简装轻载,切忌随身携带重要内部文件和贵重物品,如不慎失密、失窃,将会造成不应有的重大损失。

③忌不守公共秩序。旅游乘车坐船,切忌争先恐后,不遵守公共秩序,以免出现交通事故或丢失钱物。

④忌语言粗野、不讲礼貌。旅游途中切忌与人争吵谩骂,以免增加不愉快而破坏自己和同伴的欢乐游兴。因此途中要讲究文明礼貌,创造愉快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情绪。

⑤忌任意攀折花木。自觉爱护风景区、公园内的一草一木,不任意攀折或践踏花草树木,也忌因照相而造成花木折断。记住,让自己的行为与秀丽的风景一样美。

⑥忌损坏名胜古迹文物。在名胜区游览,切忌随意涂写、刻画,或任意损坏古建筑或展览的文物。

⑦忌随地吐痰和大小便。讲究卫生,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

⑧忌单独出游。特别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病的人,体弱的老人和很少出远门的人,以结伴或与亲属同行为好,能有熟悉名胜、有旅游经验的人作向导更好。既防途中有突发事故,好相互照顾,解除危险,又能顺利完成旅游计划。

⑨忌轻易交友。热情待人、见急相助的精神应该提倡。但对旅途中初识的同伴,在没经过细心观察、了解的情况下,忌随意深交,更忌轻易委托其看管行李、衣物,以防上当受骗。

⑩忌暴饮暴食。各地都有其传统名食、名茶、名酒,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或其他疾病。

为何冰雪旅游宜防寒?

冬季到北方旅游,保暖是第一位的。旅游者要穿防寒衣,最好是羽绒服、太空服之类的服装,轻便保暖。脚上要穿棉鞋,而且鞋号最好略大一号,这样可以垫一个棉垫或穿一双厚袜子,以便保暖。滑雪旅游者的滑雪服要保暖,防风寒、轻便、紧口、颜色鲜艳(忌穿白色服装)。除此之外,帽子、手套缺一不可。

在冰雪地面上行走时要小心滑倒,如有条件穿防滑鞋比较安全。另外,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可过长,防止冻伤。

为何夏季旅游宜护肤?

出外旅游前20分钟,为肌肤涂上防晒用品,脚踝甚至颈后都是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尽量避免在11~15点暴晒在阳光下。如无法避免,即使在挥汗如雨的时候,为了美与健康还是戴上遮阳帽,打上遮阳伞,穿件外罩再出门吧!

一罐防晒霜不能连续使用两个夏季,因为防晒霜接触空气、阳光后,其性能、功效都会发生变化,不易长久保存。

一般说来防晒霜必须每2个小时重新涂擦一次才可保证良好效果。若进行大体力运动或到海滨游泳时,应选用抗汗防水的防晒品。游泳后应用柔性肥皂洗去身上的防晒油,然后全身都要涂润肤霜或晒后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