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四人成功的真实记录之后,再来看看四人关于财富和人生的思想比拼。从这些极具个人色彩的观念中,也许更容易洞悉成功的就里。
下面13个问题是我们谈得最多,并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我们都认为与每个人成功密切相关,但我现在又无法分别记清楚每个人的观点,所以就求同存异地将13个问题的讨论内容整理记录下来。这种“一锅熬”的方式,虽然看不清PK的比拼感,但更适合读者见仁见智,从中有所感悟。
一、什么是财富
这是我们四人争议最少的论题。
关于财富,现代汉语的解释是,具有价值的东西。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创造出来的财富等。所谓具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跟原始的人说,跟4500年前的人说,具有价值的东西,真是太少了。然而,对今天的人来讲,什么东西没有价值呢?空气、阳光、山川、河流、湖泊、海洋、森林、沙漠。即使是现代科技带来的有害垃圾,核废料,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就像现代发达的国家以贴钱的方式,将垃圾输送到不发达的国家,同样有人拿它牟利,使这些完全没有价值的东西,也获得了某种“价值”。现代人的欲望,使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都有了他们主张的权利,这个权利,就是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不具有价值,亦即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财富,只有划分这个财富的权利是真空的还是实在的。有世界的财富、人类的财富、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财富、公共的财富,或集体、公司、个人的财富。
千百年来,人类不停地挥霍着财富,也不停地创造财富。我们的财富,在不停地增长和消耗,财富本身也在不停地增值和贬值。这种增值和贬值的方式,是人们难以理解的,无论什么东西,在今天可能是一文不值,甚至是负担(负价值),到明天,可能就具有了一定的身价,换来了巨额财富。如果你不是停留在生活的某一个时候,某一个地方,重新审视一下十年或二十年的一个过程,你便会发现,财富具有的各种面孔,可以是美女,也可以是小丑,可以是任何东西。你要获得它,必须用大脑思考,而不是瞪着绿豆眼,跟在后面追。因为它变幻太快,你永生都追不上。其实你根本就不必跟在它后面追,应该像猎人一样,那些野性的家伙,可能会在哪里出现,就选择好一个位置,等着它撞上枪口。这样你总会有所收获,即使没逮着一个大家伙,总能捞上一个小家伙吧,多少会有所收获。
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财富,但真正捞着的,总是属于少数人。为什么?因为财富的寿命长,人的寿命短。短命的人,一直在不停地追逐着不死的财富,一代又一代,这就是追逐财富这个游戏的残酷性。财富始终是游戏的主人,人只是不同的素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悲剧是人生的本质。
正如今天,在那个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面貌的网络世界里,在那些虚幻的网游世界里,成就了无数英雄和勇士,而在现实世界里,这些英雄和勇士其实是网络的奴隶。令人敬仰备受推崇的新英雄,多数都沦落为名副其实的网虫,一种文明的奴隶,可悲可叹!作为社会一分子,他们实质上比奴隶的生命还低下,充其量是一种有文化、用电脑作为陪葬品的生物。
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被人类社会淘汰的不是所谓饥不择食、衣不遮体、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乞丐,而是衣食无忧,不知道为什么需要劳动,什么是责任感,自己抛弃社会的“自由人”。千千万万的网虫,成就了IT业新英雄家族的伟大事业。这些网虫是文明人类产生的奠基石。当然,作为寄生了网虫的家庭,会出现暂时的阵痛。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细胞,当他们将繁衍的任务移交给网虫时,网虫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完成这一任务。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将减轻人口压力,把节约下来的资源留给强者,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下去。这种消长与战争和灾难不同,它是持久的人类和平、自由平等、人道主义的最好平衡点。网虫们在快乐中寂灭,也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网络世界就是最快乐自由的王国。
二、你是谁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不管诞生了多少神话,多少奇迹,在这些故事中,人最多就是那么几种:天才、英雄、巨匠、官吏、富商、妓女、战士、贫民、知识分子、艺人、劳动者。以今天的认识来划分,天才与英雄、巨匠、知识分子,应当是属于精英阶层。官史、富商,应该属于社会中坚阶层。艺人、贫民、妓女,应该属于社会的游移阶层。艺人们根在中坚阶层,身在各个阶层游移。而贫民则根在中坚阶层,身在社会底层。根是类型,身是状态。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则是依据本身的才能,财富的状态,认同以上所举的十一个类型的身份标志,来认同自己各自阶层的归属。
一个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能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认可,自然属于知识分子,属于社会精英阶层。如果他一踏入社会或还没有踏入社会,就在自身的领域或其他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那我们就应该认定他为英雄或天才。其实真正的天才是非常非常少的。在历史上,被称作为天才的是名副其实的天才,在现实中,被称作天才的,基本上是人们的美誉。
真正的天才,就是在上帝创造世界之时,猜中了上帝设置的谜底的人。
我们以普通的求职为例,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的诉求,就是这个人,对归属的认同。在一个缺少就业机会的时代,会有一大批求职者被迫沦为游民阶层,只有在充分就业的时代,人们才容易找到自己的归属。
勇敢者,创造自己的生命;懦弱者,被动地适应自己的角色。只要不懈努力,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都能成功。
那么,如何定位自己呢?一定要搞清楚你是谁。
三、观点的价值
对人生,对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成功和财富也是如此,你的观点和认识,往往可以决定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用别人的观点和认识。来构想自己的人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每一个人的观点,都是一个人的远景。认识只是到达这个远景的工具,任何人都不可能重复别人的人生,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适合自己使用的工具。所以,在这里我不会强调自己的观点很重要,也不吹嘘自己认识的深刻。
过去的人们会说某人的抱负和愿望充斥了各种谬误的观点和思想,某人的认识不合时宜,但我会肯定地说,我所说的一切,对未来的人,对希望获得成功的人是有益的。那就是,财富可以属于我,也可以不属于我,但我绝不属于财富。
过去的人们,热衷于探讨财富的秘密,探讨成功者的秘密。其实,财富并没有秘密,最起码财富在现代社会中,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的。成功者也不存在什么秘密。所谓秘密,就是不可以告人的那些事。现代社会,记下了每一个成功者的每一个脚步,记下了每笔财富的来龙去脉,记下了人类业已发现的每一处宝藏所在的地方。对他们的规模攫取方式,都作了科学的报告和评估。而所有秘密的财富都和罪恶捆绑在一起,它丝毫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我们对财富的热情,不仅应该有法律的底线,也应该有道德的底线。不道德的财富,永远是不道德的。罪恶和不道德的财富,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快乐,即使用它换来了权力和地位,也不会有什么荣誉可言。只有不幸的人和平庸的人,才会迷信财富带来的一切。尽管这个世界有相当一部分的财富攫取是罪恶和不道德的,我可以理解它,但绝不可盲目羡慕它。人不应该是尝尽了山珍海味之后,才知道人生的味道,应该是吃尽千辛万苦,才知道人生的味道。人生的理想,也不应该仅仅是荣华富贵,只是不拒绝荣华富贵。快乐幸福才是人生的理想。
四、通吃中国财富
这是我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人都是一样贫穷,这自然没有什么可以自豪的,但从竞争的角度讲,这样似乎就存在一个公平的起点。
那个时候,人大致分为城里人和农村人。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先锋队,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兄弟。所以工人是老大哥,农民是老二。
商、学、兵在经济上没有独立的阶层。商依附工,学依附每个家庭,兵是义务兵。当兵几年后复员,进城就成了城里人,回到乡下就成了农民。基本上是根据二元结构归类,工人的儿子是工人,农民的儿子是农民。城市要发展工人阶级是确保的对象,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奉献者。这种情况一直到2007年取消农业税才开始发生转变。
中国人的财富积累,却是从20世纪就开始了,那便是“文革”结束后的几年里,商业开始活跃起来,制约“投机倒把”的尺度渐渐地放宽,而第一批开始富裕起来的人,基本上是过去的“地富反坏右”加无业游民,并且以刑满释放人员居多。
中国人对财富认识的第一个典型概念是“万元户”。这些人,因为生活最困难,没有经济来源,被迫经商做小买卖,几年的工夫,就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而另一笔财富,则是国家对过去错划成右派的一部分人的补偿以及对过去作为被剥夺了财富的资本家的部分返还。这一批富裕人的出现,在当时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主要是表现为对知识分子、对工人阶级的心理平衡的打破。因为他们得到的二三万元或三四万元,基本上是知识分子或工人老大哥一辈子的工资收入。因为工人阶级主导发言权,所以“万元户”最初是一个贬义词,直到1984年年底,“万元户”才开始向中性词转变。这几年的变化,让中国人第一次看到财富的曙光,也开始体会到了追逐财富的魅力。“万元户”们的生活成了社会的焦点,人们大多数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批人,因为他们的主体是“不安分守己”的劳改犯,一贯的“投机倒把分子”。
接下来的是第二拨追逐财富的人,则是厂长、经理负责制上台的人,进行靠拉关系搞批条,利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双轨制从中轻易获得大笔金钱的人。他们的富裕,冲击了盲目议论着“万元户”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个时期,知识分子在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阶级,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刚刚形成。被“文化大革命”瓦解的知识分子,在刚刚被划分到工人阶级队伍中之后,因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和恢复,从工人阶级中独立出来。
纵观这前两拨财富的攫取者,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都没留下什么积极正面的印象。可以说,现代中国人的财富,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名声不好,到80年代末就成了腐败的代名词。
文涛指出,紧接其后出现的走私、抢劫银行、监守自盗、偷税、漏税等是当时的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后来对中国企业家甚至出现“原罪”一说;也就是说,他们积累财富的过程,没少干伤天害理违法乱纪的事。岂可一概而论,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
本人觉得,由于财富对人们的诱惑太大了,在财富这个鲜活的概念来到我们的生活中后,虽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跃跃欲试,但是它激活了相当一批人。从第一批人富裕起来开始,财富或赚钱这个话题,整整让全中国人讨论了30年。这种高度的热情。在世界上其他民族中间是少见了。我们无法相信,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人们都像中国人这样热衷于发财赚钱。或许世界上最富有、最会赚钱的犹太人,也达不到这样热情的程度。可以说,是中国人对财富的这种热情,让中国人感到吃惊。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下海”热,使相当一批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攫取了第一笔财富。与前两拨不一样,他们的主体是知识分子和机关工作人员。由于形象在舆论上的正面优势,他们的成功使国人开始转变对财富现状的认识。与劳改释放人员、个体户、得到国家返还的资本家以及那些厂长经理不同,这一拨致富者是一批有文化、有头脑的人。若干年后,人们便称这批人是社会精英,而他们获得的财富被称为“第一桶金”。
尚明元认为,从他们开始,中国的财富开始正名,因为他们的钱似乎比较干净。其实,这只是社会舆论的假象。这三批富裕的人,其财富都不能简单地说成干净的或不干净的,更不能说是有罪或无罪。可以说,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如此。我们过去习惯把西方社会的资本家“反动派”描绘成榨取劳动人民血汗的“侩子手”,习惯地将财富和流血联系在一起,其实是过于极端化了。财富的聚集有自身的规律,追逐财富只不过是一种游戏,并不像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财富去压迫人、剥削人。而追逐财富游戏只能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
曾加接着激情地发表观点。财富被少数人获取可以是合理的。如果是一个犹太人,或者真正有信仰的人,他们会将赚到的每一笔钱的十分之一捐献出去,他们还会支持慈善事业,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而作为政府,可以开辟多种税负,特别是对有钱人,征收财产税、遗产税、个人所得税、个人消费税。这时你就会发现,富人无时无刻不在纳税,如果这些钱不是被贪官、管理者侵占挥霍,而用在社会福利的建设上,穷人的日子并不穷。你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富人越多越好。但可以想象,富人永远是绝对少数。
我们四人一致认为,对中国的富人们,也应抱有这样的态度。尽管有相当一批人的财产来路不明,尽管个别企业有“原罪”;我们如果总是试图去挖掘财富的罪恶是无益及不明智的。这样只会让罪恶的财富,将更多罪恶隐藏起来,越埋越深。这样反而不利于政府建立完善的福利制度,实现财富的第二次、第三次分配。我们不应该将目光总是盯在财富上,盯在对财富的追逐上。财富是没有对错,追逐财富的游戏也是没有对错。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制定追逐财富游戏的规则上,督促每一个人遵守游戏规则。一旦违规,立刻罚下场,永远不能参加游戏。
在30年的时间里,我们从一个绝对贫穷的社会,过渡到了一个实现了温饱的社会。相当的一批人聚敛了巨额的财富,虽无富可敌国的巨贾,但许多人的发迹之快足以令世人瞠目结舌。或许西方社会的那些通过几代人努力才致富的家族,那些经营了几百年的世袭贵族,看到突然冒出一个不知名的中国人,和他们一起在世界上最昂贵的街道买下了几十万一平方米的豪宅时,打心里羡慕中国人的发展史,羡慕中国的暴富机遇在世界上千年难遇。我们又何必介意他们是如何发迹的呢?他们多少也给中国人挣了一回面子。我们何时有过真正的爱,真正的恨?国人最讲究只是面子问题,“失节是小,面子为大”。我没有看见,但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人将真正地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