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食物医药百科大全
14108200000030

第30章 不可或缺的食疗助手——调味品类(1)

食盐

性味归经 甘、咸,寒、无毒;入脾、胃、肾经。

功用主治 和脾胃,消宿食,助肾脏,坚筋骨,坚齿,明目,解食毒。

食疗保健作用

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其他尚有少量杂质,如氯化钾、氯化银、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海盐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碘。

①干霍乱(食物中毒),胸腹胀闷,上不得吐,下不得利。

②急性局限性皮炎而皮肤红肿瘙痒。

③小儿疝气,尿闭不通。

食疗应用

①用于大汗或吐、泻后体内缺盐,少食恶心、体倦乏力、头昏。盐与白糖适量,以沸水化服。

②用于肾阴虚或肾阳虚。盐化水,送服补肾药,增强药力。

③用于阴虚火旺,大便燥结。空腹时服淡盐开水。

④用于感冒声音嘶哑。炒茶叶3克,炒盐6克,苏叶3克。用500毫升水将苏叶、茶叶煮开,后放盐溶化,慢慢咽汤。

⑤用于急性胃肠炎。炒食盐6克,开水冲服。

⑥用于产后乳少。食盐20克,黑芝麻50克,同炒至芝麻熟,研粉蘸食或做馅。

⑦用于习惯性便秘、咽喉肿痛。淡盐水,每日早晨起空腹服。

⑧预防夏秋天皮肤生疮疖。淡盐水洗澡。健肤。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胃经。

功用主治 解表,宣肺,通阳。适用于外感初起、伤风鼻塞、大小便不利、产后血晕等。现代研究证明,葱含有挥发性葱蒜辣素,能刺激汗腺,有发汗解表作用,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能帮助消化,并有杀灭和抑制多种致病菌的作用。特别是对痢疾杆菌及皮肤真菌作用尤佳。

《饮膳正要》:“葱味辛温无毒,主明目,补不足,‘治伤寒发汗,去肿。”李时珍曰:“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甘温……解毒及理血病。”

食疗保健作用

①杀菌。葱表面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油,特别是葱白中含量最高,其主要成分为蒜素,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抑制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及痢疾杆菌等多种病菌。

②减肥。葱内所含的挥发油会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促进脂肪的分解而具有减肥的作用。

③增强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能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的循环,促进发汗,并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有提高食欲的功效。

④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常食葱,对心血管硬化有防治作用,并发现常吃葱的人,胆固醇上升的很少,对人体十分有益。

⑤防治感冒。葱的辛辣会促使发汗,对于发烧、畏寒等感冒初期症状极为有效。煮成葱汤饮用,效果最佳。不过在发烧又出汗时不适合食用。

食疗应用

①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葱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黄酒30毫升。将葱、淡豆豉、生姜加水500毫升入煎,煎沸再入黄酒一二沸即可。

②用于失眠多梦、健忘。大枣20枚,葱白7根。将红枣洗净,用水泡发,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烧沸,约20分钟后,再加入洗净的葱白,继续用文火煎10分钟即成。服用时吃枣喝汤,每日2次。

③用于血虚体弱及妇人产后乳少。葱50克,猪蹄4只,食盐适量。将猪蹄拔毛洗净,用刀划口;葱切段,与猪蹄一同放入,加水适量,入食盐少许,先用武火烧沸,后用文火炖熬,直至熟烂即成。

④用于肺阳虚所致的干咳、咯血,肾阳虚的阳痿、遗精,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葱120克,水发海参200克,清汤250毫升,油菜心2棵,料酒、湿玉米粉各适量。先将海参洗净,用开水汆一下;用熟猪油把葱段炸黄,制成葱油;海参下锅,加入清汤和酱油、味精、食盐、料酒等调料,用湿玉米粉勾芡浇于海参、菜心上,淋上葱油即成。

⑤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身热无汗、面目浮肿、消化不良、痈肿。葱白1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先煮粳米,待米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及白糖放入即成。

⑥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葱白20根,大枣20枚。将葱白洗净切段,大枣洗净切半;两者共入水中煎煮,起锅前加白糖适量。

生姜

性味归经 辛,温;入肺、胃、脾经。

功用主治 解表发汗,温中止呕,解毒。适用于风寒感冒、呕吐痰涎。现代研究证明,生姜具有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平滑肌、促进消化等作用。其滤液能抑制葡萄球菌。

《本草经集注》载:生姜“归五脏,祛痰下气,止呕吐,祛风湿寒热”。《饮膳正要》载:“生姜,味辛微温,主伤寒头痛,咳逆上气,止呕清神。”

食疗保健作用

生姜味辛辣芳香,既可做食品,又是烹饪的主要调味品,还是一味作用较可靠的中药。

①促进食欲,健胃。姜中的黄色油状液体是结晶性姜酮及油状液姜烯酮的混合物,是它赋予姜以辣气味的。它们对口腔和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具有健胃的作用。当你感到胃闷而不想进食时,可以切一二片生姜食用,可刺激食欲。

②杀菌,抗癌。姜汁能有效地抑制葡萄球菌,对阴道滴虫及皮肤真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③防治胆石症。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相对减缓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从而产生预防胆结石的效果。

④降低胆固醇。姜中所含的姜酮,可以降低血脂、血压。美国科学家发现,姜含有一种与水杨酸十分相似的特殊物质,对防止血液凝固,降低血脂、血压,防止血栓及抗心肌梗死有特殊疗效。

⑤防治感冒、咳嗽、寒冷引起的腹痛。姜性味辛温,入肺、胃、脾经,具有发表散寒、止咳化痰、解毒的功效。身体感觉寒冷,就会引起腹痛。此时最适于服食生姜,因其有保暖的作用,可消除寒冷,有益于胃肠。另外,对于治疗感冒风寒、咳喘等症也有效。

食疗应用

①用于风寒感冒诸症。苏叶、生姜各3克,红糖15克。将生姜、苏叶洗净切成细丝,放入瓷杯内,再加红糖,以沸水冲泡,盖上盖后温浸10分钟即成。每日2次,趁热服食。

②用于辅助治疗急性喉炎、失声、痈肿、蟹毒。白萝卜100克,生姜50克。将以上2物分别洗净,切碎,以洁净纱布绞汁,混匀即成。不计用量,频频含服。

③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胃肠炎大便不畅。生姜10克,乌梅肉30克,绿茶6克。将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加入少许红糖即可。

④用于胃寒疼痛、虚弱无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蛔虫性腹痛。生姜30克,橘皮10克,胡椒3克,鲜鲫鱼1尾(250克)。将鲜鲫鱼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生姜洗净切片,与橘皮、胡椒共装入纱布袋内,包扎后,填入鱼腹中,加水适量,用小火煨熟即成。食用时,除去鱼腹中的药袋,加食盐少许。

⑤用于辅助治疗慢性胃炎。生姜、马兰各50克,石菖蒲20克,公猪前脚2只。将生姜切成碎小块;猪脚煮至八成熟,再下生姜、马兰、石菖蒲等。

性味归经 辛,温;入脾、胃、肺经。

功用主治 温中除湿,行滞消积,解毒杀虫。适用于脘腹冷痛、水肿胀满、饮食积滞、泄泻、痢疾、百日咳、痈疽疔毒、蛇虫咬伤等。

《饮膳正要》记载:“蒜味辛温、有毒,主散痈肿,除风邪,杀毒气,独头者佳。”《本草纲目》说:蒜“其气重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痈肿,化症积肉食”。

食疗保健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大蒜的药用有效成分为挥发性大蒜辣素,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抗原虫等作用,资料表明,长期吃生蒜,可降低胃内亚硝酸盐的含量,并对制造亚硝胺的菌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对防治感冒和胃肠道细菌性传染病等有较好的效果,并可防癌。

①抗老防衰,提高抗病能力。常食大蒜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消除疲劳,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预防老年人易感性疾病,增进老年人健康,延年益寿。

②防治便秘。大蒜中的大蒜素及含硫化合物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使大便通畅,对便秘有效。

③预防传染病。在夏秋季肠道传染病流行期或冬春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天生食大蒜1~2头,能起到预防作用。如患伤风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在口内常含大蒜有效。

④杀菌。大蒜所含的大蒜素,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

⑤降低胆固醇。常食大蒜对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防治作用,高胆固醇、高脂血症患者若每天吃一些大蒜,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会明显降低。

⑥防治心脏病。大蒜对防治心脏病有特效,因为血脂过高的人常因脂肪阻塞而引起心脏病,而大蒜却具有清除脂肪的作用。所以,常食大蒜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生。

⑦预防血栓的形成。大蒜还可促进机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从而起到保护神经系统和冠状动脉的功能及预防血栓的形成。

⑧抗癌。大蒜能限制和消除亚硝酸盐、内源性亚硝酸盐等物质,具有较强的抗癌功能,还能促进致癌前病变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对肺癌、胃癌有一定的疗效。

食疗应用

①用于急性菌痢。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取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入(若结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为粥。

②用于百日咳痉咳期。大蒜10克,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捣烂,加开水50毫升,澄清加白糖适量即成。

③用于肾虚型妊娠水肿。黑豆100克,大蒜30克,红糖10克。将炒锅放旺火上,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倒入黑豆(洗净)、大蒜(切片)、红糖,用文火烧至黑豆熟烂即成。

④用于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脘腹痞满。青蒜苗、猪肉各250克。将猪肉洗净切片,用酱油、料酒、淀粉拌好;青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锅烧热加入猪肉煸炒,加精盐、白糖和少量水煸炒至肉熟透,入青蒜继续煸炒到入味即成。

⑤用于痢疾、腹泻、小便涩痛、尿道炎等病症。大蒜头2个,苋菜500克。将苋菜择洗干净,大蒜去皮切成薄片,锅中油烧热,放入蒜片煸香,投入苋菜煸炒,加入精盐炒至苋菜入味,再入味精拌匀,出锅装盘。

酱油

性味 咸,寒。

功用主治 健脾开胃,清热解毒。适用于食欲不佳、暑热。外用可治烫伤等。

酱油主要成分为盐,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可多食。

食疗保健作用

《本草经疏》:“按酱之品不一,惟豆酱陈久者入药,其味威酸冷利,故主除热、止烦满及汤炎伤毒也。能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本经〉云杀百药毒者误也。又有榆仁酱,味辛美,杀诸虫,利大小便,心腹恶气;芜荑酱主疗相同。”

①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热汤及火毒。

②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虫、蜜蜂等毒。

③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飞蛾虫蚁入耳;涂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中砒毒,调水服。

④祛时行暑热、疬毒、瘴气。

⑤解肾热邪。

食疗应用

①用于蜂、蚊等虫类蜇伤。酱油100毫升,石碱1克,将石碱溶入酱油中,涂敷于患处(未破溃时)。

②用于痒疹。酱油、醋等量混合,涂于患处。

性味 酸,温。

功用主治 下气消食,散淤止痛,软坚散结,防腐杀菌。适用于痈肿、妇人心痛。还可解鱼蟹之毒。醋适量常服,可降血压、降血脂,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食疗保健作用

我国在几千年前就知道醋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食醋性温味酸苦,具有开胃、养肺、散淤止血、止痛、解毒、杀虫等功能。用醋治病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医药学家在用醋治病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草纲目》说:“大抵醋治诸疮肿积块,心腹疼痛,痰水血病,杀鱼肉菜及诸虫毒气,无非取其酸收之意,而又有散淤、解毒之功。”《本草备要》说:“(醋)酸温,散淤解毒,下气消食,开胃气,散水气,治心腹血气痛、产后血晕、症结痰癖、黄疸痈肿、口舌生疮、损伤积血、谷鱼肉菜蕈诸虫毒。”《医林纂要》说:“醋,泻肝,收心。治卒昏,醒睡梦,补肺,发声音,杀鱼虫诸毒,伏蛔。”我国民间常用醋来治疗腮腺炎、体癣、甲癣、胆道蛔虫、毒虫叮咬、腰腿疼痛等病症。国内外民间广泛流传的“醋蛋”疗法,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还能养生保健。醋浸花生米可治疗高血压和降低胆固醇。

中药炮制的方法很多,醋制是其中一种。如延胡索醋炙后可增加其水煎液中的生物碱的含量,从而增强其止痛作用;柴胡、香附经醋炙后有助于引药入肝,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疾病;此外,醋还是中医外敷药的重要配料。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醋在治病养生方面具有多方面的医疗功能:

①醋中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可促进糖的代谢,分解肌肉中的疲劳物质乳酸和丙酮酸,从而解除疲劳、肌肉酸痛乏力等。

②醋可以中和人体中的碱性物质,调节血液酸碱平衡,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③醋可以扩张血管,减少血中胆固醇含量,从而软化血管,并能促进钠的排出,有利于降低血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醋中含有的醋酸、乳酸、甘油和醛类,对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且醋能增加皮肤的血液循环,杀死皮肤上的细菌,清除老死细胞,收缩毛孔,具有美容护肤作用。

④醋中的挥发性物质及氨基酸可以刺激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增进消化液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加强,有利于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素的吸收。

⑤醋能抑制和降低人体衰老过程中过氧化脂质的形成,减少老年斑,延缓衰老。

⑥醋中氨基酸除能促使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转变为体能消耗外,还可使食糖与蛋白质等的代谢顺利进行,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

⑦醋可以增强肝脏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肝、胆疾病的防治。

⑧醋能杀灭肠道中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和嗜盐菌等。

⑨醋中含有抗癌物质。与蜂蜜、矿泉水混合,长期饮用,对胃癌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⑩醋中的醋酸、琥珀酸、乳酸等物质能与进入人体内的酒精结合生成醋酸乙酯,因此能解酒防醉。此外,醋还能防治便秘。

食疗应用

(1)预防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炎。临睡前关好门窗,按每立方米的空间用食醋3毫升的比例,并在醋中加适量水;文火慢蒸,使空气中有较浓的酸味。在晚上蒸熏1次,即有控制传染的作用。

(2)风湿性关节炎(包括急性关节炎肿痛)。好醋2瓶,煎至1碗,加入切细的葱白30克,再煮1~2沸,过滤后,用布包好,趁热裹于患部。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