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的功用解密
1.脚的功用
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可以完全用双足走路。人类历史就是从人能站立、用双足走路时开始的。
为了站着走路,人类的骨骼肌非常发达,为了保持两脚站立的姿势,骨骼肌(负责随意运动)中的随意肌(负责抵抗重力)很发达,为了走路、跑步,紧张肌(运动肌)必须活动。同样在脚的部位,如此静(随意肌)、动(紧张肌)功用不同的肌肉,各由脊髓、大脑控制,彼此协调合作(。
意大利伟大的天才雷欧那?达?宾奇曾说人的脚是“最棒的艺术品”,一双脚占身体的1/4,有52根骨头,并且在这一对脚上,密布许多肌肉、肌腱、关节和韧带,彼此复杂结合,人的脚真是世上稀有的作品。
或站、或坐、或跑、或跳,脚的肌肉在两条神经线巧妙控制下运动,更重要的是,它提供脚活动时需要的能量。脚正确的分段点是踝部,而脚底肌肉和神经在生理学、神经学、解剖学上,都是连接脊椎到大脑的最重要部位。
2.脚底活动对身体的影响
来看看我们走路的姿势吧!首先我们抬起脚跟,体重便移到脚的小趾部分,靠近脚趾的部位,尤其是靠近大拇指的部位会靠近地面,辅助这一动作的,就是脚底的脚心,它就像垫子一般,带有弹力,自然地支撑体重,使人走路。再来看一项调查吧!一位体重68千克的人踏出一步,需要体重的25%的力量,这个力量可以支撑85千克的重量。一个人在一生中,脚大约要承受总计2000万吨的重量,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脚心。
然而,脚心并非与生俱有,它是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形成的。但是近年来因运动不足、鞋子文化发达,它的形成迟缓,很多小孩子变成扁平足,并且渐渐形成问题。脚底支撑全身重量,使身体能步行,又具有垫子一般的功能,当然,它和身体各器官、脏腑也有密切的关系。了解脚底各部位与身体各种症状的关系,并练习刺激该部位,可以恢复健康。例如:脊髓神经如网状分布,支配整个脚底,因此,近年来有人透过脚底诊断椎间盘突出的毛病。
3.赤脚有利健康
前人曾说:“脚的衰退是万病之源。”又说:“老化从脚开始。”从四肢动物到我们人类,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赤着脚生活的。
但是,随着文明的发达,人类开始穿鞋,从草鞋进步到今天的鞋子,但这都是扁平足人口增加的原因,很多人拥有一双容易疲劳、不健康的脚。
现代人一想到健康的脚,都认为最好的方法是赤脚。借着直接刺激脚底,提高肌肉的生理作用,使该反射作用影响全身,达到健康。
此外,赤脚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与大地接触之时,使我们养成与大地一体的心理。
赤脚使我们重视脚,也使脚不必穿鞋,从束缚中解脱。赤脚还能预防香港脚,使异常的脚趾恢复正常。
如此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让脚获得解放,尽量不让脚受到压迫。
4.扁平足对身体不好
严格来说,并非没有脚心就一定会形成扁平足,但是,这里我们仍要视它为医学上的问题。通常,我们所指的脚心,是指形成脚底纵、横方向的拱形部分。
一般脚心的形成,在3~4岁即已发育八成,但是,近年来许多小孩子的脚心发育较慢,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高年级学生仍没有脚心。
脚心可以支撑体重,当我们做走、跑、跳等动作时,它就如垫子一样,减少脚底所受的冲击,这是用双脚走路的人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脚心发育迟缓,无法发挥自己的功用,也就是呈扁平足状态,脚便容易疲倦,无法长久步行,身体不能集中力量,自然缺乏体力。造成此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都市化导致人们运动不足,这一项推测有待日后的调查证实。
扁平足增加的另一个原因,是长期穿鞋子在铺设平坦的道路或地板上走路。预防或治疗扁平足最好的方法,是少穿鞋子,赤脚运动脚底肌肉。
5.惊人的脚底
一个人平均每天走6.5千米的路,换算成步伐,大约是7500步。如果算成一生走的路,相当于绕地球1周的距离。人一生要走这么多路,首先必须有发育健康的脚,保持健康状态。从这里就知道日常生活上应该多注意脚了。为了使脚底柔软、有弹性、脚心成漂亮的拱形,脂肪便不可缺少。
有人发明一种机器来拍摄脚底,将它拿来拍摄长寿村的老人们,发现这些人都有完整的脚心。这些长寿的人在山中生活,从小用脚走遍许多地方,在工作、生活中形成健康的脚底,所以会如此长寿。
脚底和趾头、脚跟也有密切的关系,想要有漂亮的拱形脚底,在地上走路,一定得具备完美的趾头和脚跟。
6.脚底穴位
穴位是针灸、指压刺激的地方。刺激穴位可以帮助肠胃蠕动,缓和神经痛。
为什么刺激穴位可以调整身体状况?因为穴位是身体和外界联络的通口,可以传送身体内各种情报,使外界能发觉,说得简单一些,当人食欲减退,可能是胃部疲劳,刺激足三里和与胃相关的穴位,便会觉得压起来比平常更痛。在有反应的穴位上指压或针灸,给予胃部刺激,食欲便可增进。
脚底有很多穴位和全身器官相关,这就是中医所谓六条经络。
经络是气血的通道,气血是人体活动的能源,全身上下有贯通的通道,可分为十二区,各有其名称,而脚的经络有六条,分别是阳明胃经、太阴脾经、太阳膀胱经、少阴肾经、少阳胆经、厥阴肝经。
阴阳之分是因阴经主要通过腹部和手足内侧,阳经主要通过背部和手足外侧。
脚底这狭小的地方,却有几条经络通过,刺激脚底很容易找到穴位,调整身体状况。
脚底最重要的穴位是“涌泉”,按摩此穴可以消除疲劳,使人精力旺盛。
1.额窦2.三叉神经3.垂体4.鼻5.头(大脑)6.小脑、脑干7.舌、口腔8.颈动脉9.颈10.食管、气管11.甲状旁腺12.甲状腺13.腹腔神经丛(太阳经)14.肾上腺15.胰腺16.十二指肠17.输尿管18.膀胱19.直肠、肛门20.骨盆21.头、颈淋巴结22.目23.耳24.肩25.腑窝(腑腔)26.臂部(上臂)27.胆囊28.升结肠29.回盲瓣30.盲肠、阑尾31.股部(大腿)32.臀部33.乙状结肠34.斜方肌35.肺、支气管36.肝脏37.肾脏38.脾脏39.横结肠40.小肠41.生殖腺(睾丸、卵巢)42.胃43.心脏
脚底是第二个心脏
1.为什么脚底是第二个心脏
脚的肌肉因大脑、脊髓两大神经系统,才能巧妙地运动。我们能站、坐、跑、跳,也要归功于供给脚能量的微血管活动。
从心脏流出的血液,沿着大动脉、动脉、小动脉、微血管、静脉、大静脉而循环。
但是再怎么强壮的心脏,也无法充分把血液运到脚的各部位,再把它们送回来。
吸吮是人的本能,婴儿会在喝牛奶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屈伸脚部,这和血液循环作用有关。当脚屈伸,肌肉收缩可刺激血管,把静脉中的血送回心脏。这种如吸吮般的压缩作用,即使长大后仍不会改变,所以在运动医学上,把脚视为“第二个心脏”,认为“脚的衰老是万病之根”。
因此应使脚充分发育,常用脚运动,使微血管活动,才能增强“第二个心脏”。
2.脚的衰老是万病之根
“第二个心脏”活动不好的人,容易脑缺血而晕倒。正常人连续站2~3小时不会晕倒,因为吸吮动作对成人也发挥作用。
微血管不一定有血流过,但若一直没有血流过,血管会阻塞,因此“吸吮动作”是不可少的。为了保持健康,必须常常刺激脚部,也就是说要多用脚、锻炼腰腿,“第二个心脏”年轻,是维持健康的秘诀,所谓“脚的衰老是万病之根”便是这个原因。
与其说“脚是第二个心脏”,不如说“脚底是第二个心脏”。
脚底有六条经络通过,和人体各器官相连,刺激脚底就等于帮忙做“吸吮动作”。此外,脚底感受刺激后,会透过脚底神经传至大脑。因此,如果能给予脚良好的刺激,全身都会受益。
3.敲开脚底神秘之窗
脚有六条经络通过,70个以上的穴位。
经络中的“胃经”主要和胃相关,胃经若有异常,胃会出现疲劳,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眼痛、头痛、喉咙肿、鼻塞。胃经从脚底第二趾开始,沿第一趾侧边缘而行。
“脾经”和脾、肠有关,出现的症状有:恶心、下痢、便秘、胃痛,又和生殖器、胸部气管相连。从第一脚趾开始,沿脚底内侧而行。
“膀胱经”和膀胱有关,是最长的经络,贯穿腰、背、肩、颈、头,出现症状有腰、背、肩的筋肉痛、关节痛,因眼睛疲劳而造成头痛、鼻塞。也影响呼吸循环、消化吸收。从脚的第五趾外侧开始,沿脚底外侧而行。
“肾经”和肾脏,尤其是副肾关系非常密切。对过敏性疾病、头痛、晕眩、精力减退、心脏病、肾脏病、皮肤病等症之治疗甚有效。当人弯曲脚趾,可在脚心上面找出一个凹洞(即涌泉穴),从此凹洞开始,沿脚底斜行便是肾经。
“胆经”与头侧、肩、体侧、胆汁作用有关。出现症状有:脚痛、神经痛、全身麻痹、扁桃体炎、头痛、耳鸣、眩晕。从第四脚趾尖开始,沿脚趾甲而行。
“肝经”和肝脏、生殖器有关。出现症状有:腰痛、生理痛、尿道炎、阳痿等。从脚的第一趾、第二趾侧开始,沿趾甲而行。
经络和穴位有复杂的关系,脚底真像个神秘之窗。
4.拍打脚底穴位恢复健康
有一位知名学者,相信拍打脚底对健康有益,从小学起每天不断如此拍打,果然长寿,至今身无疾病,快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这是因为他经常拍打穴位,才使身体如此健康。
可见拍打穴位确是达到健康的方法。
刺激穴位会产生的反应有:酸、痛、电流容易经过、温度升降、感觉敏锐等。有人认为刺激穴位有如刺激神经,然而有穴位的地方并不一定有粗大的神经,而且穴位是在血管、肌肉、骨头等组织中。
5.脚底影响健康
“老化从脚开始”这句话很有意思。随着年纪增长,人开始不喜欢活动,爱安静,报告显示:腰痛发生率和身体活动多少有关,这正证明“老化从脚开始”。
但这不表示常锻炼脚的人便不会老化。人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可以移动身体,锻炼脚最好的方法就是走路,如此可以保持脚底柔软、有弹性,使脚心成漂亮的拱形。
锻炼脚可以控制老化,根据某项调查,同年龄人的生理年龄差(年轻者和老化者之差)在25岁是4年,35岁是8年,45岁是12年,55岁是14年,65岁是16年。这里的生理年龄差是指:实际年龄和老化年龄之差。锻炼脚与否,竟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了健康,真需要保持一双年轻的脚。社会文明的发展减少了人走路的时间,对健康真是不利。
6.走路从小抓起
时下许多小孩讨厌走路,没走多久便感到疲倦,走路方式不正确,容易跌倒,跌倒容易骨折,不喜欢帮忙,也不爱动,力量小……这都显示幼儿至高中的孩子运动不足。有的幼儿园在孩子入学时就告诉他们:“跳会失去肌肉和力气。”这真令人困扰,孩子还能活动吗?一般脚心的形成率:3岁时45%,4岁60%,5岁70%。不准孩子跳的幼儿园儿童脚心形成率低,而鼓励“赤脚”的幼儿园儿童脚心形成率却超过指标,这样的脚才有力量。
当然,也不要太在意脚心,以为扁平足或没有脚心的人运动能力一定不好,它只是帮助我们在运动时缓和一些重量。
7.背肌要强壮,必须锻炼腰腿
现代的小孩子身体不协调的原因之一,是走得不够。当然,也有人说现在小孩子体格较好,是因“跑、跳”等力量使身体得以伸展,但却普遍背肌脆弱,也就是腰腿太弱。这是因为幼年开始运动不足,到了青少年时期,背肌无法长时间支撑身体,这是很奇怪的现象。
因此,便需要增加脚的运动量,有位学者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发觉越跑骨头越硬,可以促进发育,现在的小孩容易骨折的原因之一,便是脚的运动量不足,应常常赤脚,帮助脚心形成,强化背肌。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也发觉运动可以促进微血管发育,使血液流遍全身。
锻炼腰腿使运动量增加,微血管不致阻塞,微血管发达,“吸吮动作”进行旺盛,“第二个心脏”甚至可以辅助“第一个心脏”。
对小孩而言,跑步非常舒服,应该让他们习惯跑步。让孩子们充满活力地跑吧!
8.腰腿弱引起“文明病”
避免脚衰老化的基本方式是:宁可站,而不要一直躺着、坐着。不过,电气设备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坐着的时间实在很长,不但站的时间少,连使用脚步行的机会也不多了。
结果,不只腰腿虚弱,也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文明病”。近年来有一个恶性循环,即:饮食过饱→运动不足→肥胖→“文明病”,这可以说是现代人的危机,怪不得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与日俱增。如果能消耗摄取的热量便不成问题,然而,现代人不只运动不足,还摄取更多能量,积存中性脂肪,难怪肥胖。
通常,肥胖是因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引起,但有一个更准确的换算公式:体重比标准体重超过20%以上者,均为肥胖。当然,光运动不能减肥,还要节食,控制脂肪摄取量。总之,运动、节食是两大方法。
9.平时注意,先从走路开始
运动一定要用脚。“动物”就是用脚的生物,运动不足便易引起“文明病”。现代文明使许多人因精神压力而失眠、焦躁、腰酸背痛、注意力减退,很多病如高血压、胃肠溃疡、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腰痛等“文明病”不断出现。
一定要每天用脚运动。每天坐车的人,可以早一点起床,走一点,如果可以的话,回来时走着,这样再加上快步行走,算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慢跑对肩膀酸痛、脚无力很好,如此也可以提高肺、心、血管等的机能。想减肥者可长时间做,以消耗能量。慢跑可以促使脂肪燃烧,降低胆固醇,预防成人病。不过,慢跑之前,一定要先做健康检查。
先从竞走开始吧!可自然地增强体力,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腰腿!
10.老化的脚促使大脑老化
年轻人(20~24岁)最大的肌力若为100,高龄者(55~59岁)应有多少?根据调查:高龄者握手力量是年轻人的75%,腕弯曲推动物体的力量是80%,背肌75%,上身肌肉的肌力和年轻人比起来并不太差。而下半身却明显不同:大腿屈伸力(伸展脚的力量)是45%,脚屈伸力(弯曲脚的力量)为38%。
这也可以证明“老化从脚开始”,脚的老化也会促使脑部痴呆。人有紧张肌(受大脑命令保持紧张状态)和随意肌(受大脑指挥运动),两者同时也会给予大脑相反的刺激。
大腿含有较多紧张肌纤维,如果没有自发性运动,便会退化。
脚老化和痴呆有关,不运动的话,腿会虚弱,腿虚弱引起紧张肌老化,紧张肌老化会减少大脑受刺激的机会而演变成痴呆。
11.脚底是穴位的宝库
为了痴呆症不加重,最重要的是强化脚,运动是强化脚最好的方法。年纪大的人适合慢跑,但是,最安全的运动是走路,借走路刺激大脑,老年健康是一种幸福!
老年生活若能健康度过,不是很好吗?但是,通常年纪一大,老化现象也会发生,疾病跟着出现,尤其容易得“变形性膝关节”(膝盖软骨减少,骨质溶解,上下两块骨头摩擦而疼痛,变成“O”形脚或“X”形脚),或是“大腿骨折”等特殊毛病。要预防这些毛病,除了要走路锻炼腰腿外,也要补充维生素、钙质。
老人的脚虚弱,无法支撑体重,走路容易姿势不正,引起腰酸背痛、下肢麻痹或疼痛、肌膜发炎、膝盖变形等,使得老人更无法走路。
脚底有许多穴位,按摩脚底和脚趾可以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稳定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