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习惯:培养孩子学习好习惯88法
14114200000028

第28章 “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贻——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1)

习惯66.培养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孩子在考试时面对试卷,不可能向任何人请教,只能独立思考问题。因此,要想让你的孩子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培养他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千篇一律的圣诞树

黄全愈博士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小学教师达琳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十分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十分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

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不得不又把墙上那幅圣诞树揭开……

是的,达琳面对的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道怎样创造,不会独立思考:“快乐的节日”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应该放上什么景物、什么人?如何安排画面的布局?

例子虽小,却十分有普遍性,指出了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痼疾:不会独立思考!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沃土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

在美国,小孩上绘画课,常常是老师给一个题目,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爱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不管。画完了老师就说——好哇!好哇!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没有规矩的孩子到了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美国大学的VLSI设计课程上到深处,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ASIC芯片,然后拿着自己的设计去硅谷或者别处工作面试,说:“这是我做的东西。”是的,大学学生就可以开发设计自己的专利产品,用它来敲开微软公司的大门。

念到硕士博士,考核内容就更加“离谱”了。

美国教授一般会让自己的学生多参加研究工作,而不是做重复性项目。美国的博士生一般有一个资格考试,在硕士期将近结束时进行。考试时提出一个新兴课题,摆出方案,由5人评议小组审核课题的新颖程度、意义和方案可行性等。通过资格考试,你才可以在这个课题上开始你的论文研究。如果评议期间有人就同一课题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你就必须修改课题甚至从头再来。

UCLA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化学系博士资格考试有这么一项:几个教授从某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取课题,让博士生在两三天内提出解决方案,以此测验学生对前沿研究的敏锐程度。这种考试有时一个通过的也没有。

看出来了吧,博士生就应该挑战学术最前沿的尖端课题,读博士是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这就是独立思考!

国内的中学学习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因此家长才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毕竟,在高考中,孩子是要自己独立面对的。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知识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一段时期学到的知识讲出来。要求是越通俗越简单越好。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就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孩子对各种题型整理归纳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做了一定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这种独立的思考,孩子再见到类似题型,就可以按部就班得出正确答案。

3.陪孩子讨论难题,按思考的点打分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讨论难题,孩子只要想出了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步骤,都给加分。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明白只要多思考一点,就离成功近了一步。

4.让孩子编题目考父母

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所学知识,编题目来考父母。编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当孩子能在题目中设置各种圈套,家长就有理由相信,这些圈套在考试中再也难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5.站在孩子一边

当孩子的独立思考不符合标准答案,被老师判为错误,父母应当站在孩子一边,大声夸奖孩子了不起,想得比老师都多。同时也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既然要在考试中拿分,就得按照出题人的水平来做题。

6.在生活中,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在生活中,当孩子对父母说出了真实看法,不管是错是对,首先都要鼓励孩子能独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对,父母可以以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来自行判断,切记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习惯67.培养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事实上,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和突破口。如果面对难题不知从何下手,就肯定无法给出正确答案。而如果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就等于是迈出了解题的第一步,只要继续往下走,就有机会把题目做对。

在1994年江苏省中等农业学校招生考试中,作文题目是这样的:“1992年,中日两国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家长走了,只给孩子留下鼓励,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的路段将孩子拉上小车;日本人说,中国的下一代不是他们的对手。夏令营成了两国下一代人的一次较量。”

这样的作文题说了这么多的话,而真正留给学生的想像空间并不大。作文的走向都已经在题目中预先设计好了,无非是说,中国的家长忽视了对下一代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输在日本人手上……

只有一个学生对这篇作文题的比较方式产生疑问。他认为日本参加夏令营的同学和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都不能代表全部。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往往是一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城里孩子,如何能代表中国全部呢?该同学的答案超出预先设计好的走向,命运可想而知。

孩子病了是否该回大本营睡觉?倒有这样一件真事:某个学生是全县统考第一名。有一次,学校组织马拉松长跑,恰好这时,他患了病毒性感冒。班主任要他带病坚持参加比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全校学生树一个榜样。就这样,他坚持跑完全程。可是5天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就离开了人世。

像这样有漏洞的题目,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为语文有很大的模糊性,所谓标准化的试题其实并不标准。比如按标准化电脑评分:答案是惟妙惟肖,就不许答栩栩如生。令人遗憾的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却总是在成绩上受到惩罚,别的孩子看到了,就更加不敢有丝毫出格的想法。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墨守成规的孩子。

发现问题是为了自己

孩子们都是在日常学习中被培养造就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并不严谨的题目,如果提出了其中的问题,就不能得分。然而,高考的题目质量更高,更需要孩子积极地思考。如果以考大学作为学习的目的,孩子就必须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正因为大多数孩子不善于积极思考问题,因此,谁的思维更活跃、能发现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谁在高考中就更有优势。

为了拉开分数差距,高考出题往往都有相当的难度。既然知识点就那么多,出题不能超纲、超出所学范围,那么难点就只能在于,要在看似容易的地方设置障碍,你以为很容易,结果一做就错。可以说,在大多数学生面前,高考中的难题都是陌生的,需要独立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才能找到答案。此外,当一个孩子善于发现问题,不仅能靠难题拉分,在容易的题目上,思维也会更加敏捷,答题速度会更快,准确率会更高。

每个孩子都在题海中挣扎,学习的效果和考试的成绩,实际存在着非常大的随机性,取决于临场发挥的状态和对题目的熟悉程度。在这条路上和别的孩子竞争,按照目前高考的录取比例,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与其如此,还不如转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多问孩子为什么

在学习上要多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因后果,同时可以让孩子耳濡目染,渐渐养成爱思考、爱提问的习惯,更能够发现问题。

2.在家中设立发现奖

可以在家中设立发现奖,当孩子从教材上、辅导书上和试卷上发现值得疑问的地方,就给予奖励。这能鼓励孩子多思考,并为自己的发现高兴。当他遇到想不通的时候,就会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

3.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不管问题有多幼稚,都不可以粗暴地批评或者冷嘲热讽。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

4.鼓励孩子多提问

当孩子提问,父母要立即给予鼓励,夸奖他肯动脑筋。这样,随着孩子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全面,在考试中,也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5.陪孩子一起找问题

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科目,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寻找其中的问题,留给孩子去找答案。当孩子能找到那些答案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还能帮孩子养成善于找问题的习惯。

6.在家里开展问题大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能找到更多的问题。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能够让孩子对找问题的过程充满兴趣,并渐渐养成习惯,这样对知识也就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

习惯68.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过程的话,就要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一个好的学生,总是能把一个难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找出其中的关联,然后逐一击破。然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不信的话,请比较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小学。

中国的大学

邵健教授至今难忘他布置的一次期中考试——解读一首美国民歌《花儿到哪里去了》。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花儿到哪里去了/花儿被漂亮的姑娘们摘去了/漂亮的姑娘们到哪里去了/姑娘们被大兵带到军营里去了/军营里的大兵到哪里去了/大兵们到坟墓里去了/那些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上早就开满鲜花了。”

试卷收上来,结果他看到的不是一篇篇不同的文章,而几乎变成了同一篇文章。好像大家约好了似的,至少2/3的文章思路一致,语言相同。前者不外“爱国”,后者无非“献身”。在他看来,这首诗哪怕与什么都有关,就偏偏与爱国无关。为了强调爱国,一个女生在文中还这样写到:姑娘们到军营不是为了爱情。他在心里惊呼:天哪,不是为了爱情,又是为了什么?莫非把姑娘当作了慰安妇?多么可怕的爱国献身!在这样一首普通的民歌面前,学生们集体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感觉能力,甚至连对用词的感觉都那么麻木,例如“献身”。他真不知道使用这个词的女孩子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身体,作为个人的感官所在,包括那些私密感官。身体是可以像贡品一样,挂在嘴上献来献去的吗?

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说:“在你们上学之前,你们反倒是一个个不同的人,而你们上学之后,却慢慢成了一个人,思维和语言都被导向一个方向。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事后,他反思道:“中国教育缺乏一种对人的关怀,故而造成了对人的事实上的伤害。经由这种教育所形成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同一化的,感觉是同一化的,语言也是同一化的,在他们身上丧失了用自己的大脑来思维来感觉来说话的能力。”

美国的小学

美国的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于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一位家长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两者相较,高下立判。其间的差别,恰恰在于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后,不但可以轻松应对考试,还能受益终生。难道,这还不值得家长为之而努力吗?

下面是指导家长法:

1.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

当孩子说出了任何观点,父母都应该继续追问他,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简单的提问,可以使孩子深入思考,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2.引导孩子深入分析

在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时,父母可以继续深入追问,让孩子的思考渐渐深入,考虑到其他未曾想到的方面。这种继续追问的办法,可以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考虑得更周全,在考试中将直接受益。

3.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

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父母不可以中途打断,无论自己多么不同意,都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无论孩子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有助于分析能力的训练。

4.平等友好地提出不同意见,请孩子作答

当父母不同意孩子的观点时,可以用平等友好的态度提出自己看法,请孩子给出回应。原则是,再尖锐的矛盾也不可以在态度上有丝毫的不耐烦。父母能以理服人,孩子才能善于讲道理,善于分析。

5.当孩子做错题,让他自己分析错误原因

孩子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家长不可急躁地批评,而应该平静地坐下来,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原因。通过自己的分析,孩子能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记得更牢,更不容易再犯。

6.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