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所以能够确立,是因为它适合中国具体国情,一方面它反映了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代表人士所联系的不同社会成分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这是实现多党合作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承认他们在具体利益上的差异性,并通过政治运行机制不断调整和解决各种利益关系。我国政党制度是一种体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元性组织结构相统一的有效的民主机制,能够形成各阶层、各方面的有效参与,使党和政府能时刻听到来自各阶层各方面的呼声和意见,在决策时考虑得更全面、更科学,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团结。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出现了各种不同经济成分、组织和形式的利益群体。社会各阶层的分化、组合和流动日趋加剧,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的复杂性。因此,化解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安定团结,就成为多党合作的主要内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使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有表达意愿的组织形式和政治归宿,从而形成多元畅通的表达渠道,使人们的社会行为与国家发展目标一致,避免冲突出现,从而有效地保持社会稳定。四是适应国际环境的要求。在新的世纪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就意味着各种不同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相互碰撞、影响,而且也必将反映在政治领域。我们应该借鉴和学习世界上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属于文明成果的东西,经济上如此,政治上也是如此。面对国际大环境,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加大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责,能更好地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分化”、“西化”的图谋和“多党制”的渗透,更好地发挥我国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作用。
(二)当前中国政党制度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又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党制度建设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第一,社会主义政党在世界政党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面临来自国内外的挑战和考验。苏联、东欧剧变后,国际共运和各国共产党的活动总体上暂处动荡和困难之际,世界掀起一股多党制浪潮,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利用政党制度问题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国内也有些人因理想信念动摇而怀疑甚至否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在这种国内外大小“气候”不利囚素的交织作用下,中国政党制度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做出有力的回答,并通过自身的完善和优化,树立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新形象,在世界民主化潮流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赢得应有的地位和威信。第二,市场取向的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积极变化,客观上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有效手段,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为社会进步注入活力;市场经济崇尚平等竞争和法治意识,有利于促进公民自主意识的发育、培养和成熟,而这恰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对社会成员最基本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多元社会文化环境,满足人们开拓眼界、激发创新精神的需要。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如果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实践和人民的期望,就必须适时完善和优化原先的运作模式,并使之在国情国力所能容纳的范围内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将对执政的共产党和参政的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如何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抗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各民主党派同样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履行好参政党职能的问题。各民主党派如何结合自身特色,身体力行“三个代表”要求,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出现和活动,同共产党一样不断经受住各种考验,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优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民主党派的总体情况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变化。一是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呈扩大化趋势。改革开放后,各民主党派的组织和成员发展速度很快,社会基础呈扩大化趋势。并且其内部不同阶层、成员利益的差异性也在扩大,而这又必然通过政治利益和参政议政方面的要求表现出来。二是不少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新成员)已经不满足原有的多党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希望实职安排有新的突破,希望新闻媒介更多地反映民主党派对各种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但也有些人提出超越国情或不切实际的想法。三是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具有年轻化、高职称高学历比例大、思维活跃等特点,但却明显缺乏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切身感受,在入党动机上更加复杂化、功利化,政治上不成熟的问题较普遍。再加上各民主党派的基层组织建设历来比较松散和薄弱,因而在代表人物的培养和选拔方面遇到许多难题,而这又是关系多党合作制度能否健康顺利发展的重大问题。可见,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内容和形式是具体的历史的。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力量斗争和中国民主政治现代化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与时俱进,有所作为,为完善和优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我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适合于中国国情。其一,共产党在中国各政党中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这种领导主要是靠正确的政治主张和自身模范行为,并通过平等协商来实现的。共产党支持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其二,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各政党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护宪法实施的职责。其三,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而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和参政党,各政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的行动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共同的奋斗目标。其四,在国家政权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其五,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实行政治协商、互相监督。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大特点,不论政党大小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既尊重多数人的共同意愿,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互相监督即政党之间实行民主监督,而首先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根植于中国土壤中的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既有利于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避免西方多党制或两党轮流执政制度带来的弊端,实现广泛的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团结、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挥着保证和促进作用。
(四)构建适应21世纪的中国政党制度
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全面推向21世纪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的责任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根本前提和保证,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才有坚固的基础和前进的动力。同时,完善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领导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要抓住根本,放手让参政党独立地开展各项工作,保证民主党派“政治自由,组织独立,法律平等”。作为执政党要以平等的方式、协商的方式、民主的方式、团结的方式、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使多党合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在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参政议政的范围和渠道、民主监督的途径和机制等方面,形成切实有效的制度和规范化、程序化的运作方式,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理论更加成熟,政策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运作更加规范。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各民主党派在新的世纪要担负起中国参政党的责任。在接受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履行参政党的职能,协助共产党搞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各民主党派要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做中国共产党的诤友,能够说心里话,敢于讲不同意见,要参加国家大政方针、地方重要事务的协商,实行以协商讨论、批评建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要发挥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作用,参与制定法律法规和国家大政方针,并实现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要加强在政协中的协商与监督功能。民主党派成员在政协组织、政协领导人及政协机关中要有一定的比例和数量,在政协会议上,民主党派可以本党名义发言,或提出提案;担任政府与检察、审判机关的领导职务和受聘于党政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特约监察员、检察员等。在新的世纪,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就要求民主党派必须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水平和整体素质,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民主党派思想建设的指导原则,增强参政意识。注重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有影响力、有参政能力的干部队伍,树立民主党派代表人物的威信,扩大其在社会中的影响。要通过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建功立业。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民主党派在今后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其对社会生产力有无推动作用及作用大小,这就向各民主党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政党意识,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各民主党派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